学术投稿

上海市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

阚海东;陈秉衡;贾健

关键词:大气污染, 病例交叉设计, 死亡率
摘要:目的以病例交叉的研究方法,估计大气污染急性暴露对上海市居民每日死亡的影响,并探讨该设计用于大气污染急性健康效应研究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病例交叉设计的方法分析上海市2000年6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总死亡和分疾病别死亡的关系,同时比较双向对照设计和单向回顾性对照设计研究结果的差异. 结果采用不同的对照选择方案,病例交叉设计的研究结果变化较大;采用双向1∶6的对照设计,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 48 h平均浓度每增加10 μg/m3,上海市城区居民总死亡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03(95%CI:1.001~1.005)、1.016(95%CI:1.011~1.021)、1.020(95%CI:1.012~1.027).结论上海市城区目前的PM10、SO2、NO2水平对居民死亡确有影响;病例交叉设计是一种研究大气污染急性健康效应的有效工具.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广州市交通警察血清p53蛋白的检测分析

    目的检测职业接触汽车废气的人群中血清p53蛋白的过表达情况,分析经常大量接触汽车废气是否增加了p53基因异常的危险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p53蛋白的表达,采用卡方检验对工种与血清p53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交警外勤人员血清p53蛋白的过表达率为5.74%,高于内勤人员(4.89%),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勤人员工龄30年以上组血清p53蛋白过表达率为12.12%,高于30年以下组(5.36%),P<0.05,OR=2.43,95%CI:1.11~5.33;平均每周接触汽车废气40 h以上组的血清p53蛋白过表达率为6.89%,远高于40 h以下组的4.16%,二者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OR=1.71,95%CI:1.03~2.81).结论经常大量接触汽车废气可能增加了p53基因异常的危险性,从而使得肺癌的危险性增加.

    作者:朱文昌;陈清;楚心唯;罗晨玲;吴敏;王雅贤;陈思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端粒酶活性与宫颈癌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型别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端粒酶活化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对83例宫颈癌、4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10例正常宫颈应用TRAP-PCR银染定性及TRAP-PCR-ELISA定量法检测端粒酶活性,PCR法检测HPV分型.结果 (1)端粒酶阳性率和HPV 16/18型阳性率:宫颈癌>宫颈CIN>正常宫颈,CIN Ⅲ级>CIN Ⅰ、Ⅱ级;HPV 6/11型阳性率:CIN Ⅰ、Ⅱ级>CIN Ⅲ级.(2)宫颈癌中端粒酶阳性:Ⅰ期<Ⅱ期<Ⅲ、Ⅳ期;中分化>高分化;腺癌与鳞癌差异无显著性;HPV 16/18阳性:Ⅰ期<Ⅱ期<Ⅲ、Ⅳ期;HPV 6/11阳性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病理类型无关.(3)端粒酶阳性值:宫颈癌>CIN,CIN Ⅲ级>CINⅠ、Ⅱ级;HPV 6/11拷贝数:CIN>宫颈癌,CIN Ⅰ、Ⅱ级>CIN Ⅲ级;HPV 16/18拷贝数:宫颈癌>CIN,CIN Ⅲ级>CIN Ⅰ、Ⅱ级.结论 HPV感染尤以16/18型和端粒酶的激活与宫颈病变恶变关系密切.

    作者:吕雯;张广美;隋丽华;王晶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冠状病毒OC43与加拿大SARS样疾病爆发

    自2003年7月初以来,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一所养老院发生类似SARS的呼吸系统疾病爆发,数周内近150人发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协同当地卫生部门对此次爆发进行了调查,宣布该病不是SARS,可能是冠状病毒OC43感染[1].

    作者:赵志晶;庄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风疹病毒感染与血小板变化的关系

    风疹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合并症少见.2003年春季风疹流行合并血小板变化者增多,为引起重视,现将辽宁省人民医院儿科2003年3~5月诊治的73例风疹病例进行分析.男39例,女34例;<5岁 7例,5~14岁66例.有风疹接触史者49例.67例发热,6例无发热,体温<38℃ 40例,38~39℃ 21例,>39℃ 6例.热程2~4天.所有病例均在发热同时或1天内出疹.皮疹消退后无色素沉着,无脱屑.均有耳后、颈部或枕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淋巴结直径约3~9 mm,肝脾不大.同时伴有咳嗽29例,头痛8例,腹痛21例,恶心14例,皮肤针尖大小出血点4例,鼻衄1例.

    作者:李玉梅;胡国斌;焦铁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疗效观察

    近年来,拉米夫定已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抑制HBV复制作用.为了进一步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无症状携带者(ASC)的疗效,将肝病防治研究中心1999~2001年2月收治的HBV感染者进行了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李玉华;刘冬梅;荆慧;于德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两起疟疾爆发的处理报告

    2002年6月16日、8月20日分别接到粤海铁路芙蓉田农场段工地和儋州市兰洋镇番打乡疟疾疫情的报告.粤海铁路芙蓉田农场段工地,四面环山,两侧有两条小溪沟,沟旁灌木丛生荫蔽.工地上居住着286名工人,都是来自广西、四川、湖南省区的民工.2002年6月16日先后有4名工人因发冷、发热而就诊,血检发现3例间日疟,1例恶性疟原虫阳性,据反映工地上仍有同样症状者几十人.表明已有疟疾爆发疫情.兰洋镇番打乡居住着黎族、苗族的农民,有上山垦植、放牧、采伐而住山寮或露宿山林之习惯;地形复杂,高山峻岭植被茂密,溪流纵横.有4个自然村,村间距离较远,居住着389人.该乡是一个老的低疟区.2002年8月20日,有3名村民来就诊,血检发现2例间日疟,1例间日疟和恶性疟原虫均阳性而确诊.

    作者:羊金灵;林经盛;陈国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上海市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

    目的以病例交叉的研究方法,估计大气污染急性暴露对上海市居民每日死亡的影响,并探讨该设计用于大气污染急性健康效应研究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病例交叉设计的方法分析上海市2000年6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总死亡和分疾病别死亡的关系,同时比较双向对照设计和单向回顾性对照设计研究结果的差异. 结果采用不同的对照选择方案,病例交叉设计的研究结果变化较大;采用双向1∶6的对照设计,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 48 h平均浓度每增加10 μg/m3,上海市城区居民总死亡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03(95%CI:1.001~1.005)、1.016(95%CI:1.011~1.021)、1.020(95%CI:1.012~1.027).结论上海市城区目前的PM10、SO2、NO2水平对居民死亡确有影响;病例交叉设计是一种研究大气污染急性健康效应的有效工具.

    作者:阚海东;陈秉衡;贾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国1984~2002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及防制对策

    目的总结和分析中国1984~2002年狂犬病的流行情况,探讨流行回升的因素,分析目前防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狂犬病的防制对策.方法收集1984~2002年的全国狂犬病疫情监测资料及对部分省市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4~1989年期间,狂犬病年发病数为4 000~6 000例.随后发病数开始下降,1996年下降到低水平,由1990年的3 520例下降到159例.但1998年以后发病数又开始持续上升,2002年全国报告发病数为1 122例,比1996年增加了7.06倍.疫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如四川、湖南、广西、广东、安徽、福建等13个省份.发病的季节性也渐趋不明显.结论养犬数增加,犬的免疫接种率低,疫苗质量及管理把关不严,伤后处理不及时、不规范,各部门之间缺乏协作等是狂犬病发病率回升的原因,因此加大以上各方面的管理是防制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永振;肖东楼;孙玉辉;杨小冉;焉燕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高血压与脑循环动力学的关系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1].为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高血压对脑循环动力学(CVA)的影响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检测分析1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CVA,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红;朱世明;孙晓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北京市海淀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新疫区的证实

    1996年以前北京市海淀区无本地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病例,1997年出现首例当地感染HFRS病例之后,其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HFRS新的疫区,且疫点迅速向全区扩展,到2001年全区11个行政地区中10个地区均有病例出现,发病达到历史高水平.

    作者:孙培源;敦哲;王炳才;郭菁;蒲永兰;秦安莉;张泽生;程显欣;李洋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北京市房山区剖宫产流行病学调查

    近20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也相应升高.为降低剖宫产率,对北京市房山区剖宫产情况进行了调查.查阅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区内5所医院的所有产科病历.剖宫产指征(第一指征):难产、胎儿窘迫、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臀位、剖宫产再孕、社会因素、其他因素.剖宫产新生儿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7分为新生儿窒息.5年分娩总数22 372例,剖宫产7 835例,平均剖宫产率35.02%.孕妇平均年龄25.50岁±2.54岁(20~38岁),平均孕期39.75周±1.52周(28~44周).初产妇7 033例(88.76%),经产妇802例(10.24%).各年度变化见表1.各家医院分娩总数、剖宫产例数变化:房山区第一医院6 044例、2 259例(37.38%);良乡医院5 265例、1 843例(35.00%);燕山医院4 826例、1 531例(31.72%);四○一医院3 003例、1 051例(35.00%);妇幼保健院3 234例、1 151例(35.59%).剖宫产指征变化:难产2 396例(30.58%),胎儿窘迫2 179例(27.81%),妊娠合并症/并发症1 677例(21.41%),臀位673例(8.59%),社会因素341例(4.35%),其他因素355例(4.53%),剖宫产再孕214例(2.73%).7 835例剖宫产妇共娩出新生儿7 919例(双胎82例,三胎1例).

    作者:宋文萍;刘盛辉;王丽静;李兰双;王文仪;李冬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影响艾滋病病毒性传播的生物学因素

    性传播是艾滋病病毒(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研究世界各地艾滋病流行的情况,不论流行开始以何种传播途径为主,终都将殊途同归,转变为以异性性传播为主.性传播尽管效率不高(大约0.3%),由于不洁性生活和性乱活动发生的频率很高,对HIV持续传播和流行所起的作用重大.HIV性传播还受到社会和生物学因素的影响,生物学因素主要包括病毒和宿主两方面,宿主因素又包含免疫学因素和遗传学因素.

    作者:李林;李敬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农村地区育龄人群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综合性健康教育措施对农村地区育龄人群的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知识的改善效果.方法资料来源于1998~2002年实施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国际合作项目.利用准人群试验设计,从32个项目县中选择6个县作为干预组.选择人口和经济状况与项目县类似的6个县作为对照组.采用结构式问卷共访谈<3岁儿童的母亲和<35岁男性青年675名,干预组和对照组各为367名和308名.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项目地区和非项目地区目标人群在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知识的差异,并用OR值反映差异的大小.结果经过18个月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在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危害、症状、处理和预防五个方面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人口学特征因素后,干预措施与调查对象在传播途径、健康危害、症状、得病后的处理和预防五个方面的知识相关,OR值的95%CI分别为2.4~6.4、2.0~4.8、3.0~6.4、1.9~5.7和1.8~6.8.文化程度是影响目标人群掌握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知识一个重要因素.结论综合性健康教育可提高目标人群的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的知晓率.

    作者:张彤;吴艳乔;王艳萍;赵更力;殷菲;陈明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前后患者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125例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住院拟行首次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随机进入术前详细谈话组及一般谈话组,手术前后分别用中国版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结果 (1)术前焦虑和恐惧等因子分高于常模,术后各因子分恢复甚至低于常模水平;(2)手术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阳性症状均分均较术前减低;(3)女性患者术前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男性;(4)详细谈话组手术前各因子得分与一般谈话组相比无差异.结论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前患者存在焦虑、恐惧等症状,女性患者术前有更多的心理症状,应得到更多的心理支持;术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及并发症的情况不会引起患者过度的心理负担.

    作者:邱原刚;张芙荣;陈君柱;朱建华;陶谦民;郑良荣;许毅;赵莉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山东省莒南县1994~200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防治效果评价

    莒南县是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病区(1986年发病率为151.21/10万),为目前山东省唯一HFRS疫苗适龄人群覆盖率超过30%的县.

    作者:李世伟;徐桂春;朱孔序;王志强;王显军;高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北京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近期北京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01年5~7月调查北京市常住人口中0~6岁儿童2 262名.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微量血中铅含量的测定,并做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96.8 μg/L,血铅值≥100 μg/L为35.7%,血铅值≥200 μg/L为2.5%.农村儿童铅中毒为43%,明显高于城区和郊区儿童.2岁组铅中毒为45.1%高于其他年龄组.男童血铅平均值100.2 μg/L明显高于女童血铅平均值93.0 μg/L(P<0.01).不喝或偶喝牛奶、居室距繁华马路≤50 m、家庭居住1层楼房或平房为儿童高血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目前北京市儿童血铅水平≥100 μg/L的比例不容忽视,应对重点人群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陈欣欣;滕红红;王凤芝;何建平;周树斋;简永健;肖珣;刘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舟山群岛1999~2002年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为了解舟山群岛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舟山市妇幼保健院于1999~2002年对舟山群岛5 686例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贺能;吴金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12例创伤弧菌败血症的流行病学特点

    我国大陆沿海有关创伤弧菌感染的病例报道十分罕见.近几年来,浙江省温州地区陆续发生创伤弧菌败血症引起死亡的病例[1].作者报告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98年5月至2002年8月间临床诊断为创伤弧菌败血症并且资料完整的患者12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

    作者:卢中秋;邹长林;李秉熙;周铁丽;程俊彦;黄唯佳;陈寿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四川省洪雅县1993~2002年农药中毒情况分析

    洪雅县为农业大县,农药中毒时有发生,为了解农药中毒发生情况及其动态变化,对1993~2002年农药中毒情况资料进行分析.10年间共发生农药中毒3 580例,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896例,占25.03%,非生产性中毒2 684例,占74.92%,表明非生产性中毒的发生率远远大于生产性农药中毒.1998年以前生产性中毒在农药中毒病例中所占比例较大,1998年以后非生产性中毒在农药中毒病例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同时在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中以女性和未成年人上升为主.农药中毒以20~40岁的人群为主,占总例数的75.87%(2 716/3 580).其中男性占19.97%(715/3 580),女性占55.89%(2 001/3 580),表明在农药中毒中受害重的是女性人群(特别是农村妇女).在农药中毒中10岁以下儿童有40例,占总例数的1.12%,60岁以上发生农药中毒172例,占4.80%.引起中毒的农药主要有甲胺磷、1605(对硫磷)、氧化乐果、敌敌畏、灭鼠剂、除草剂、菊酯类和其他有机

    作者:黄涛;杨睿瑶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国食管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癌症之一,目前其临床治疗效果还相当有限,5年生存率不到15%.我国研究者对食管癌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提出环境因素是食管癌病因的假说.然而,同样暴露于相似环境因素的人群,却只有少数人发生食管癌,提示个人的遗传因素对食管癌发生可能有重要作用.目前普遍认为食管癌是多因素作用,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发展的疾病,然而其发生和发展的确切机制仍未阐明.已有许多研究探讨了食管癌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改变[1],有人用cDNA芯片分析食管癌变不同阶段的基因表达谱[2],这些研究有助于认识食管癌的生物学性质以及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的改变.近有人对我国北方食管癌家族聚集性进行研究,认为存在高度外显的易感基因[3],另一研究也提示林县食管癌符合孟德尔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然而,至今尚无直接证据证明确实存在高度外显的食管癌易感基因.我们设想,即使存在这种高度特异的易感基因,也可能只局限于一些家族性食管癌,正如BRCA1/2与乳腺癌一样;而大多数散发性食管癌更可能是一系列多态性相关基因之间以及这些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

    作者:林东昕;谭文;陆士新;邢德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