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乡镇土法蓄电池回收对环境及儿童健康的影响

吴宜群;黄清霄;周晓容;胡刚;王祖兵;李洪蒙;鲍仁良;闫惠芳;李春林;吴立斌;何凤生

关键词:铅中毒, 智商, 蓄电池回收, 血铅
摘要:目的对田营镇的儿童生活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探讨乡镇环境铅污染对当地儿童健康的影响.方法对当地儿童生活环境中铅含量监测的同时,在5所小学959名5~12岁的学生以及清洁对照区的207名学生中开展了血铅、血锌原卟啉和牙齿铅的测定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分别对污染区和对照区的儿童进行了WISC-R儿童智能发育及生长发育指标的检查测试.结果污染区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大气中铅的日平均浓度为0.012 8 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8倍,超标率为85%.土壤铅平均含量1.05%,为国家卫生标准的10倍.主要农作物小麦铅平均含量为9.63 mg/kg 高出国家卫生标准24倍.污染区儿童血铅和锌原卟啉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96 μg/L和9.41 μg/g Hb,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污染区儿童韦氏智力测验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血铅水平与儿童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存在负相关关系.儿童体格生长也受到影响.结论土法废旧蓄电池回收业严重污染了当地儿童的生长环境,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广州市加强流行性感冒病毒监测结果分析

    1997年5月香港出现首例人类感染(H5N1)禽A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它打破了流感在人类与禽类的界限.禽A(H5N1)能否引起人类大流行,这是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市毗邻香港,为防受到流行波及,我们对流感加强了监测.现将1997年9至1998年12月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钏华;周秀珍;刘树国;王艳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海洛因依赖者上消化道疾病发病情况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调查

    全球化毒品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重大威胁,1998年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全球有2 100万人遭受可卡因和海洛因之害,1999年中国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为68.1万。由于该人群的特殊性,国内对其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缺乏系统调查,我们从昆明市强制戒毒劳教管理所的600余名在押犯人中随机抽取51人行相关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耿嘉蔚;郭强;万苹;范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北京市两社区老年人躯体健康和社会支持状况调查

    1995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2.6%,超过了联合国规定的10%的人口老龄化标准[1],在1990年到1995年间,老年人口的平均增长率是总人口的5倍[2].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健康问题,不仅包括躯体患病,还包括活动受限和功能的改变,所以医疗保健和社会支持两方面的结合才能有助于改善健康.同时,随着寿命的延长,退休后社会参与问题也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本调查目的是了解北京两个城区老年人的躯体健康状况,了解社区和家庭的社会支持,为探讨可行的社区综合健康促进方法、制定城市社区老年保健对策提供资料.

    作者:张拓红;杨辉;冯文;张晓萍;郭浩明;龚广才;张圣潮;唐蕾;席小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类风湿关节炎二线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调查

    目的比较不同二线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撤药率,为临床医生选择二线药物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由经过训练的调查员调查864例RA病人以往服用过的二线药物,对这些药物有无不良反应和有何种不良反应. 结果上腹不适为二线药物常出现的不良反应.甲氨喋呤的胃肠道不良反应(32.3%)多见;青霉胺和风痛宁突出表现为皮肤瘙痒性皮疹(分别为20.6%和13.7%).青霉胺肾脏损害症状出现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药物(是对比危险率的14.5倍).雷公藤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月经周期的紊乱(14.4%).柳氮磺吡啶主要是上腹不适(39%)、纳差(7.3%)、恶心(7.3%).眼部不适、视力下降(19.6%)是使用氯喹常见的不适主诉.二线药物不良反应程度是有差别的.不良反应是引起各种二线药物撤药的主要原因, 甲氨喋呤撤药率低.甲氨喋呤和青霉胺联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论熟悉二线药物不良反应,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案.注意监测和对症处理不良反应,二线药物仍然是安全的.

    作者:姜林娣;赵耐青;倪立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用聚合酶链方法对北京林区莱姆病疫源地及莱姆病病原体基因型的探索性研究

    目的进一步明确北京林区是否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及其分布.方法基于莱姆病螺旋体外膜蛋白A基因建立半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方法,对从北京6个林区采集的蜱和鼠进行检测和基因分型,选择阳性标本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与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莱姆病螺旋体IgG抗体,从长角血蜱中分离莱姆病螺旋体.结果从门头沟区东灵山采集的标本中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DNA片段,3只游离全沟硬蜱1只检测阳性,57只寄生全沟硬蜱若蜱中1只检测阳性;119只野鼠中9只检测阳性,其中8只B.garinii阳性,1只B.afzelii阳性.50份野鼠血清有5份莱姆病螺旋体IgG抗体阳性,采集的160只长角血蜱(20只/组)未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菌株.结论北京门头沟区东灵山可能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包括两个基因型,全沟硬蜱可能是莱姆病的传播媒介,野鼠可能是贮存宿主.

    作者:李建民;曹务春;张习坦;吴晓明;张泮河;赵秋敏;杨红;董振英;蔡胜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上海市社区高血压人群左室肥厚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左室肥厚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对上海市南市区高血压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调查高血压人群1 686人,其中男性978人,女性708人.左室肥厚患病率为29.2%,男女性分别为25.4%和34.5%,女性明显高于男性(χ2=16.17, P<0.01),且患病率在两性均随年龄而增加,在45~、55~、65~岁年龄段男女性别之间左室肥厚的患病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重指数、收缩压均是左室肥厚的影响因素,其中文化程度为保护性因素.结论社区中老年人左室肥厚的患病率高,与多种复杂因素有关,应从多方面对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治.

    作者:詹思延;刘美贞;姚巍;胡永华;李立明;祝国英;孙宁玲;戴立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问答

    作者:曹长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交互作用的统计推断

    假若因果推断关心的是仅仅一个风险因素对响应的因果作用的话,那么通过随机化试验或者通过控制混杂因素来消除混杂偏倚,就可以得到平均因果作用[1].如果因果推断包含两个或多个风险因素的话,除了每个因素的平均因果作用之外,还存在着多个风险因素之间相互的交互作用.如果研究因果意义上的交互作用,那么,同样需要进行随机化试验,或者控制混杂因素消除混杂偏倚.交互作用分析可以看作是多风险因素的因果推断.

    作者:耿直;胡永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广州地区1998~2000年儿童流行性感冒病毒监测

    在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我院门诊临床怀疑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1 693例进行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检测.每周采集约10份门诊患儿咽分泌物,接种到MDCK细胞上.放入33℃温箱培养72 h,上清液进行血凝试验.将血凝试验阳性的标本用A/武汉/359/95(H3N2)、A/京防/53/97(H1N1)、B/京防/184/93病毒鸡抗血清进行加敏血凝抑制试验鉴定(由国家流感中心鉴定).

    作者:谢健屏;赖桂香;常汝虚;何翠娟;万根平;朱冰;陈焕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巴楚县2001年新疆出血热疫情的血清学证实

    目的以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新疆出血热 (XHF)病人、易感人群和主要宿主动物中疾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分别收集2001年4~6月新疆巴楚县临床诊断为XHF的病人血清、易感人群血清和主要宿主动物的血清,用研制的诊断试剂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XHF特异性IgG和IgM抗体;用抗原捕获ELISA检测XHF病毒抗原.结果病人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为39.62%(21/53),IgM抗体阳性率为20.75%(11/53),抗原捕获ELISA有1份血清为XHF抗原阳性;易感人群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为21.05%(4/19),IgM抗体检测和抗原捕获ELISA全部为阴性;羊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为70%(56/80).结论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该次疫情确系XHF,流行地区人畜均有较高水平的隐性感染.

    作者:韩磊;唐青;赵秀芹;西条政幸;陶晓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倒班工作对护士生殖机能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

    我们对4所综合性医院的女性护士进行了生殖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倒班工作对护士生殖机能方面的影响.随机抽取不同科室连续规律倒班1年以上的护士374人为倒班组,年龄19~38岁.

    作者:刘学伟;赵学英;王媛;白冰;张玉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97~1999年居民期望寿命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世纪末的居民期望寿命和与寿命有关的指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获得期望寿命、死亡率、死因顺位、去死因寿命、潜在减寿年数(YPLL)及人口长寿水平等指标,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简要分析. 结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1997~1999年期望寿命为75.61岁,男性为72.73岁,女性为80.02岁;农牧团场的期望寿命为73.97岁,相对较低;经济水平高的地区期望寿命较高;北疆地区期望寿命高于南疆和东疆.年平均粗死亡率为5.17‰(标化死亡率为4.53‰).主要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与中毒、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以及围产期情况.7种死因中,去除呼吸系统疾病和围产期情况寿命增幅较明显.主要死因的潜在减寿率和标化潜在减寿(SYPLL)率顺位的第1位均为意外死亡.经济水平较高地区长寿水平也较高. 结论兵团人均期望寿命水平较高,但不同地区相差较大,为全面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既要加强自然环境的治理和扶贫力度,也要重视呼吸系病(尤其是婴儿)、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和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环境,降低损伤中毒的发生率.

    作者:李凡卡;陈春燕;刘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BCL-2及P53mt蛋白筛检砷中毒致皮肤癌的价值

    目的探讨BCL-2及P53mt蛋白筛检砷中毒致皮肤癌的价值.方法 BCL-2及P53mt蛋白的检测用免疫组化染色法;两指标阳性率的分析用χ2检验;分析评价筛检价值的有关指标.结果无论是P53mt还是BCL-2,癌变组的阳性率均高于非癌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53mt,P<0.01;BCL-2,P<0.05),其OR值分别为14.22(2.93~68.97)和8.76(1.07~71.51).P53mt的约登指数为0.529,明显高于BCL-2的0.284.串联试验可提高筛检价值,并联试验则降低了筛检价值.结论 P53mt与BCL-2均可用于筛检砷中毒所致皮肤癌,将两指标串联可提高筛检价值.

    作者:胡昌军;张爱华;黄晓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福建部分地区环状病毒血清学调查

    1998年6~10月间,我们采集福建省6家医院病毒性脑炎[排除乙型脑炎(乙脑)]及病因不明的脑膜炎、脑膜脑炎、脊髓炎等具有较严重神经损害症状及关节炎、皮疹、肌痛等住院患者血清,进行环状病毒抗体检测,查出患者血清中存在IgG、IgM两类抗体.1999年夏,安溪县发生乙脑爆发流行,发病者多系小学生,而成人中有不少病毒性脑炎患者(非乙脑),我们对这部分人、当地人群及附近永春、德化等县人群也进行血清学检测,均证实存在环状病毒感染.

    作者:潘亮;杨德林;洪思让;李青山;陈振光;潘敏楠;徐国英;黄祥瑞;陈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防治儿童铅中毒刻不容缓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的快速发展、汽车的显著增加、工业铅污染的排放、乡镇企业的不合理分布等因素造成我国儿童铅中毒的问题逐渐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注.我国儿童铅中毒的防治工作起步较晚,任务十分艰巨.

    作者:吴宜群;沈晓明;何凤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性病病人健康教育前后性病预防知识改变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评估教育干预措施在提高性病预防知识、促进使用避孕套预防性病的作用.方法将性病门诊病人随机分成3组:A组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B组录像组(观看有关性病预防知识和如何正确使用避孕套的教育录像);C组录像+交谈(观看录像后由医生和病人交谈有关性病预防知识的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干预前后病人性病预防知识和避孕套使用情况.结果参加研究的648例病人中,超过半数的病人对性病预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避孕套使用率非常低,即使是与不熟悉的人发生性交,避孕套使用率也仅在20%左右,17%的病人不知道避孕套的使用方法.教育干预对提高性病病人性病预防知识并无显著作用,但在促进避孕套使用上,干预组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性病宣教应着重在推广避孕套使用和介绍正确使用避孕套的方法.

    作者:徐金华;王吉耀;赵耐青;陈世耀;周平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隐睾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隐睾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统一的调查方法对99例隐睾及198例对照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应用SAS6.12软件对所调查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胎儿隐睾与母亲孕早期感冒伴发热(OR=9.37,95%CI:2.25~39.09),孕期发生先兆流产(OR=4.66,95%CI:2.02~10.74),孕期发生先兆子痫(OR=16.33,95%CI:1.40~191.20),父亲职业性接触农药(OR=12.79,95%CI:2.90~56.43),低出生体重(OR=5.77,95%CI:1.39~23.98),母亲怀孕年龄<24岁(OR=2.89,95%CI:1.29~4.06)呈正相关.结论母亲孕早期感冒伴发热,孕期发生先兆流产及先兆子痫,父亲职业性接触农药,低出生体重,母亲怀孕年龄<24岁是隐睾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金平;王滨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 第一讲 概述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十分迅速,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和终身学习势在必行.在这种以自学为主的模式中,如何提出问题;如何从浩如烟海、质量参差不齐的各种信息中迅速收集到真实、有用的资料;如何评价证据,系统总结现有资料并为我所用;如何将外部证据与已有的经验完美结合用于临床和预防实践;如何进行自我评估.

    作者:詹思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糖耐量低减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指患者的血糖介于正常人血糖值与糖尿病者血糖值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1999年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新的IGT诊断标准为:空腹血浆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7.0 mmol/L,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浆血糖(2-h plasma glucose,2 h PG)在7.8~11.1 mmol/L之间[1].

    作者:钱玲;施侣元;程茂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国O139群霍乱弧菌核糖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分析国内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株的遗传多态性. 方法以16s rRNA和23s rRNA核糖体基因作探针,对内切酶消化的菌株染色体DNA进行Bouthern杂交,分析杂交图谱.结果选择的122株O139群霍乱弧菌得到10种核糖体基因型.9株ctxAB、zot和RS均为阴性的无毒菌株,分属于4种独特的核糖体基因型.结论 O139群霍乱弧菌在遗传分化及克隆群的地区分布上存在多态性,提示国内O139霍乱流行的复杂性.

    作者:曲梅;阚飙;祁国明;刘延清;高守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