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病患者降压药物依从性研究

郭航远;何红;蒋峻;董梁;冯金燕;金娜;雷晶;朱艳

关键词:高血压, 依从性, 药物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住院和门诊患者降压药物的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高血压病住院患者816例和门诊随访患者497例的降压药物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调查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观察药物依从者和不依从者的血压水平变化.结果高血压住院病人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前几位依次为脂质代谢紊乱、吸烟、左室肥厚和糖尿病.出院后60.9%的病人来院门诊随访,住院期间的药物依从率为63.4%,出院时出院带药的依从率77.3%,门诊随访期间的药物依从性为43.7%.药物不依从的原因包括:药物副作用、血压控制不佳、经济原因等.门诊随访过程中,钙拮抗剂和利尿剂的副作用明显增加.药物依从者血压控制佳,波动小;而不依从者血压控制不佳,波动大.结论出院后对出院带药的依从性佳,住院期间的药物依从性次之,门诊随访期间的药物依从性差.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怀念钱宇平教授 不断开拓进取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第一、二届编委会常务编委钱宇平教授钱宇平教授(1921~1997年)是我国著名流行病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我国遗传流行病学的先驱.194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并留校工作,先后担任内科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并兼任助教、讲师等职.为了探索伤寒的治疗和预防,他主动要求改行,于1950年转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细菌学科,1952年因工作需要调入公共卫生系流行病学教研室任讲师,从此踏入流行病学的领域.1959年调甘肃省兰州医学院工作,1980年再次调回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北医),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及教研室主任等职.

    作者:詹思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结肠癌和直肠癌危险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方法应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一个6万余人队列随访10年,队列中196例新发结、直肠癌病例作为病例组;从该队列中随机抽取98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有关暴露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年龄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病例组年龄高于对照组,且结肠癌的发病年龄高于直肠癌.多因素分析表明,除年龄外,粘液血便史、肠息肉史与结肠癌关系密切, OR值分别为:2.961(95%CI:1.202~7.298)和8.941(95%CI:1.820~43.926),饮用混合水与直肠癌的OR值为1.823(95%CI:1.024~3.247).结论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除年龄是结、直肠癌发病的一个共同重要因素外,肠息肉史和粘液血便史与结肠癌有关联,而饮用混合水则与直肠癌关系密切.

    作者:陈坤;蔡剑;刘希永;马新源;姚开颜;郑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天津市1989~1998年伤害死亡状况分析

    探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的伤害类型和严重性,有助于政府及全社会对伤害的控制和预防.为此我们对天津市1989~1998年的伤害死亡水平及其年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作者:董雪;杨文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流行特征及防护对策

    为了解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流行特征,制定防护对策,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登记的小儿上消化道异物资料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智慧;郭晓东;王先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5年鼠疫监测分析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河南县)自1954年判定为鼠疫自然疫源地,至今已45年未发生过鼠疫.为积极预防和控制鼠疫的发生,从1982年开始以首次获得鼠疫菌的疫点——托叶玛乡尕滩地区为中心,逐步扩大监测面.十余年间先后对托叶玛、智后茂、宁木特、柯生、多松、赛尔龙6个乡进行调查,监测面积达4 765平方公里,占该县总面积的76%.

    作者:辛培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山东省1990~199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山东省是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严重的疫区,其发病人数占全国发病总数的1/3左右[1].笔者分析了山东省HFRS流行特征及其变化,旨对HFRS综合防制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康殿民;阮玉华;傅继华;张遵宝;张兴录;王克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碘摄入量增加后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变化

    目的观察食用碘盐应用前后甲状腺疾病谱的变化.方法采用问卷形式自1999年8月中旬至12月底共调查宝钢集团26 010人.结果①1990年1月1日至1999年7月31日确诊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共310例,其中食盐加碘后3年半内新发病183例,较前6年明显增多.②甲状腺疾病谱构成发生了明显改变,主要表现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结节(B超检查)患者明显增多.尽管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仍高居第一位,但甲亢的发病率由补碘前的第五位上升至第二位.③近10年新确诊的甲亢患者55例,其中39例补碘后发病,占70.91%;补碘后甲亢平均发病率为36.87/10万人年±5.40/10万人年,较前增加3倍;补碘后当年甲亢发病率即开始明显升高,1997年高,以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补碘后各年甲亢发病相对危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随着食用碘盐的应用,调查人群甲状腺疾病患者明显增多,甲状腺疾病谱构成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尤其是甲亢发病率明显增高,与碘摄入量增多明显相关.但补碘后各种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变化的终模式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黄勤;金若红;邹大进;薛广波;肖红;顾春英;张文光;张丽梅;王丽琼;朱慧琪;蔡明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环境因素和谷胱甘肽转硫酶基因型与胃癌易患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和多因素的过程,其中饮食、微生物和遗传因素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谷胱甘肽转硫酶(GSTs)超基因家族(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做为致癌物质的解毒酶系,可以催化亲电子致癌物与谷胱甘肽结合,形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排出体外,从而保护细胞免受遗传毒性因子的损伤.GSTs包括α(GSTA)、π(GSTP)、θ(GSTT)、σ(GSTs)和μ(GSTM)5种基因型[1].其中GSTM1的遗传多态性主要表现为等位基因的纯合性缺失(空白基因型),可能是环境因素诱发癌症的易患性调节因子[2].对GSTM1纯合性缺失和癌易感性的关系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具有相同致癌物暴露的不同个体的患癌症的危险性不同.近的研究表明GSTM1空白基因型与肺癌、膀胱癌、宫颈癌和皮肤癌有关,但对GSTM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患性的研究还较少,而且结果也不一致.目前,把环境因素和遗传易感性结合起来,应用多因素分析评价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成为研究热点.为此我们应用病例对照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研究遗传代谢易感性与环境致癌因素暴露在胃癌发病危险中的作用,同时评价GSTM1和吸烟等危险因素之间可能的交互作用,期望为胃癌病因研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鞠振宇;姜又红;肖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湛江市肠易激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调查湛江市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因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7例IBS病人与同时期在同所医院体检的“健康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多因素探讨.结果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有植物神经紊乱及有癔病或精神病家族史与IBS关系密切,OR值分别是4、3倍.负性事件、长期服抗生素、工作紧张状态、食地瓜木薯也与IBS关系密切,OR值分别为2、1倍.结论表明以上6种因素与湛江市IBS的发生有关.

    作者:马红英;谌颖琦;刘玉成;樊龙忠;隋杰;张明华;蒋国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调查

    2001年3月9~29日,丰都县双路镇安宁乡小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性流行.经采取相应防制措施,疫情即被扑灭,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高淑碧;湛美东;谭学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浙江省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与防制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我省HFRS的流行已有38年的历史,迄今有79个县有本病流行.为研究HFRS的流行病学特征与疫源地类型,我们对2000年全省的HFRS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并提出防制对策.

    作者:傅桂明;赵芝雅;朱智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关于混杂概念的讨论

    混杂(confounding)是由混杂因子(confounding factor或confounder)所导致的一种偏倚.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如何避免与控制混杂因子的干扰始终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流行病学家与统计学家曾对混杂现象做过很多探讨,提出过一些关于混杂的判别方法与控制理论,但至今在国内外流行病学教科书中,我们还未见到关于确切的、公认的混杂定义.本文将近年来他人及我们对混杂概念的探讨结果提供给读者,期待能有更多学者参与此问题的讨论.

    作者:胡永华;耿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广西服务妇女有关健康风险干预效果研究

    1998年凭祥市淋病、梅毒发病率分别为149.53/10万、15.05/10万.当地吸毒严重,在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达到20.27%,吸毒人员与服务业性服务妇女有不安全的性行为,成为当地性病艾滋病流行的一个危险因素.1998年12月至2000年12月在凭祥市对性服务妇女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干预活动,现将项目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伟;周月姣;梁绍伶;何波;梁凤琴;农丽萍;闭素章;梁红;廖苏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流行性感昌及其预防策略

    一流行性感昌(流感)是严重的疾病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是爆发突然,蔓延迅速,波及而广.

    作者:张云;舒俭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对照健康体检者看急性胰腺炎的易患因素

    从资料的可比性出发,将邮电总医院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内外科病房收治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与2000年5月20日北京市电话局在该院所作的健康体检者资料作对照,分析急性胰腺炎的易患因素.所有资料的各个对照项目均有明确的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生化、免疫学或内窥镜检查的依据.两组各种疾病的患病率比较见表1.

    作者:李尚勤;王莉瑛;褚娅;李新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功能绷带治疗军事训练损伤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天年素”功能绷带对军事训练损伤(军训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三盲对照实验.选取某部1998年度新兵基础训练中发生的软组织伤和应力性骨折战士,两种损伤分别观察且均随机分为A、B绷带组,除使用绷带不同外,其他措施完全一致.由观察人员定期随访,并抽取部分伤员于治疗前后作骨闪烁成像(ECT)检查各一次.治疗结束后厂家揭密,A为对照绷带,B为“天年素”功能绷带.结果 A、B两种绷带治疗软组织伤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86.4%,B绷带优于A绷带,差异有显著性,从症状改善来看,消肿效果B绷带优于A绷带;治疗应力性骨折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2%、75.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对其中26个受伤胫骨ECT检查显示,治疗后较治疗前骨质损伤程度并无明显改善.结论 “天年素”功能绷带对治疗软组织伤有一定作用,但治疗应力性骨折无明显作用.

    作者:王波;徐德忠;孙长生;李远贵;张世忠;李良寿;代先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甘肃省兰州地区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筛查

    甘肃省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高发区,为了解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我们对1996~1999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了筛查.

    作者:陈雪红;马冬梅;钟甘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合理性用药的前瞻性观察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合理性用药.方法前瞻性观察北京市7家医院中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全部住院病人.结果 2 661例用药者中发生不良反应10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其中重度不良反应占4.8%,全部是二重感染.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老龄、用药不合理、合并用药和既往过敏史有关.左氧氟沙星不合理用药占19.9%,集中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主要问题为用药时间不合理(疗程过长或过短).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安全,但要注意合并用药问题和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性.不合理用药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直接原因.

    作者:张政;甄健存;詹思延;张威;刘福珍;徐艳霞;梁雁;王佩;张慧英;李占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河南省0~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解河南省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我们于2000年3~6月进行了全省全人群哮喘流行病学调查(随全省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同步进行).现将其中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流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彭义利;汤兵祥;刘俊刚;甄新安;王翠花;王国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辽宁省流行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基因亚型调查

    目的了解辽宁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 HIV-1)各亚型的流行情况.方法采集1997年6月至2000年12月间辽宁省检出的16例HIV-1感染者的全血标本,提取核酸后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技术扩增HIV-1 env基因区,用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法(heteroduplex mobility assay, HMA)进行HIV-1亚型的分析.结果辽宁省目前已有HIV-1A、B'、C和E亚型流行.经性途径感染占全部HIV感染的31.25%,分别为泰国B(B')亚型和A亚型,以B'为主;经注射吸毒感染占全部HIV感染31.25%,分别为C亚型和E亚型,以C亚型为主,其中1名吸毒者为B或E亚型;经输供血途径感染占全部HIV感染的31.25%,主要为泰国B'亚型,也可见C亚型;垂直传播1名为A亚型.结论辽宁省已有多种亚型HIV-1毒株流行,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经性乱、吸毒和输供血途径传播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作者:韩晓旭;姜拥军;尚红;王亚男;卢春明;张世博;姜凤霞;邵一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