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兰芬;林军明;申屠金胜;许激
目的 探讨胆石病发生的环境危险因素.方法 按性别、年龄1∶1配对的原则,选择111例门诊胆石病病例和对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技术.结果 研究发现胆囊炎、体质指数、甘油三脂和豆制品摄入频率与该病发生呈显著正关联,解痉药物和饮酒呈负关联.结论 表明胆囊炎、肥胖(尤其是伴甘油三脂增高的肥胖)是胆石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提出豆制品摄入、饮浓茶、饮酒与该病发生可能有关的线索.
作者:谈永飞;杨松;喻荣彬;彭俊;周家仪;沈靖;姚才良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从复合季铵盐消毒剂中分离得到的洋葱假单胞菌对常用消毒剂的抗力.方法 以常用的氯和戊二醛消毒剂对其进行杀菌试验,并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应的杀菌效果进行比较,以除菌后污染样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杀菌试验和HBsAg抗原性破坏试验,对芽胞和白色念珠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 该洋葱假单胞菌对氯和戊二醛的抗力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接近,污染样液除菌后1 000倍稀释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有较好的杀菌效果,20倍稀释可完全破坏HBsAg抗原性,和抑制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生长,1 600倍稀释可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而原液则不能抑制分离菌株的生长.结论 洋葱假单胞菌可在高浓度(1.6%)季铵盐消毒剂中大量生长,其对该类消毒剂抗力明显高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和HBsAg,其对氯和戊二醛的抗力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接近.
作者:魏兰芬;林军明;申屠金胜;许激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云南省大理州自1984年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至1995年,报告发病率为1.21/10万,较1984年发病率612.74/10万下降99.8%.但从1996年6月起,麻疹报告发病开始回升,到1998年4月,共报告病人691例,此期间报告发病率达21.69/10万.
作者:陈白云;王素丹;黄黔云;杨雨强;李鸿钧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远红外线消毒柜消毒效果与装载量有关,继后试验还发现在满载试验时,不同部位温度及消毒效果差异明显,二者关系密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江永忠;岳木生;喻允华;陈顺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人类生存环境中到处有微生物存在,人类生命活动中无时无刻不与各种微生物接触,它们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物、饮料,帮助人类改造自然,在某种程度上讲,人类赖以生存于微生物,但是,也有少数微生物可引起人类疾病流行,动植物死亡,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
作者:袁洽劻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为了解我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生产区内紫外线灯使用状况,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5979-1995).对1996~1998年持有省级卫生许可证的生产厂家进行调查,并对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李晓伟;刘泽远;王雪峰;于秀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丝虫病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疟疾、血吸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麻风病等6种危害人类严重的热带病之一.全球现有73个国家和地区有淋巴丝虫病流行,共有病人1.19亿.淋巴丝虫病虽一般不直接致人死亡,但其引起的橡皮肿、乳糜尿、鞘膜积液和反复发作的急性淋巴系统炎症可使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第二大致残病因.
作者:孙德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 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及时掌握灾区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动态,有针对性的制订防制对策,更好的指导防制实践.方法 按照卫生部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救灾办公室统一制定的流行性出血热监测方案,采取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1998~1999年在8省(自治区)40个灾区监测点,开展了人间疫情和宿主动物监测研究.结果 查明35 个监测点地区人群1997年发病率为16.75/10万,受灾的1998年为16.30/10万,受灾当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基本稳定.1999年1季度监测点地区人群发病与1998年同期相比减少1.7倍.病例的临床诊断经血清学核实,符合率为73.03%.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5.65%.灾区监测点野外黑线姬鼠占捕获小兽69.67%、褐家鼠占10.00%,居民区褐家鼠占64.33%、黑线姬鼠占6.93%;野外黑线姬鼠密度3.75%、褐家鼠0.54%,居民区褐家鼠5.03%、黑线姬鼠0.54%;野外黑线姬鼠带病毒率6.52%、抗体阳性率8.83%,褐家鼠带病毒率2.44%、抗体阳性率22.22%;居民区褐家鼠带病毒率2.89%、抗体阳性率7.54%,黑线姬鼠带病毒率2.99%、抗体阳性率8.89%.监测点地区各种小兽带病毒鼠指数已高达0.14.结论 监测点地区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疫源地,具有较大的隐患,应继续监测和有重点的进行控制.
作者:陈化新;唐浏英;白晓萌;陈露菲;何绍文;万方华;龙清忠;刘红;胡美娇;刘光中 刊期: 1999年第06期
1994年4~6月,我们选择了15所北京市城区区级医院,对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了细菌污染检测,并对医护人员使用消毒剂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岩;宛悦;吴宪中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 对国产与进口头孢哌酮进行药物经济研究.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药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临床观察两药治疗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细菌清除、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费用.应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分析成本效果比.结果 两药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基本一致,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和不良反应的差异不明显,两药的成本效果比及治疗费用差别显著.结论 国产头孢哌酮的作用与进口头孢哌酮无明显差异,但在成本和价格上有显著优势.
作者:张信红;钟光林;裴保香;刘屏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 短小芽胞杆菌E601已在中国确定为辐射灭菌指示菌.为使指示菌在灭菌过程中的应用标准化、规范化,保证灭菌质量,需要对其固有抗辐射性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制备抗辐射稳定的生物指示剂作详尽研究.方法 应用钴60γ射线和高能电子束对短小芽胞杆菌E601进行辐照,测定不同条件下的D10值.结果 ①因载体、介质不同,D10值变化在1.60~2.53kGy之间.②不同温度下保存一年,指示菌片芽胞抗辐射性无明显变化.但随着保存时间延长,菌片上存活菌数逐渐减少.③载体、介质影响存活率,电子束与钴60结果一致.结论 短小芽胞杆菌D10值在1.60~2.53kGy之间,且抗性稳定.本试验条件下制备的可溶性菌片抗力高,D10值为2.53kGy,可长期保存,适宜作指示剂应用.
作者:耿彦生;袁洽劻;李涛;张杏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布鲁氏菌属内S型与R型菌种在小鼠和犬体内相互作用的研究,弄清我国布病防治中某些流行病学现象的机理.方法 将特定浓度的S型菌悬液分别与R型菌液混合后注射于小白鼠和犬体内,20~25天后解剖取小鼠局部淋巴结、肝、脾及犬脾进行培养、分离及鉴定.结果 在小鼠试验中,各种S型布氏菌均明显地干扰了R型犬种菌的生存.但在犬体内进行的研究表明,104M菌被RM6/66菌干扰;Rev-1菌与RM6/66菌则或相互干扰,或相互平衡.S2在与RM6/66相同菌量情况下,两者可以共存,以S2稍占优势,呈互不干扰、相互共处之态.结论 研究结果能合理解释S型布病疫区内很难分离到R型布氏菌的流行病学现象,并阐明其流行病学意义.同时提示人们,当某地布病流行的优势菌被控制后,很可能出现新的优势种的布氏菌传播、流行.
作者:汪华;还锡萍;强福林;熊海平;王彩生;陈杰;陈智高;李德庆;李兰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为了解某地市级医院用于中、高级消毒的常用几种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状况,我们于1998年1~12月对该院各科室使用中的2%戊二醛、75%的医用酒精、含有效碘0.5%的活力碘和1∶200稀释的含氯消毒液进行细菌污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月云;龚仁珍;张方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CYJ-1型臭氧消毒机由臭氧发生器、激励器、风机与程控装置组成,启动后,对其杀灭空气中细菌的效果进行了实验观察.
作者:黄新宇;孙利群;姜晓春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湖北省应城和云梦两县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开展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推动我国农村地区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实施提供经验.方法 应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管理者、服务提供者和被服务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发现两县不安全注射率为88.1%,在不安全注射中,单纯消毒不正确占17%,单纯注射不正确占40%,两者都不正确占43%.结论 影响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接种器材的不足是客观影响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实施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卫生人员安全注射知识和技能的贫乏和卫生管理的薄弱以及群众自我保护意识较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周吉坤;于竞进;程峰;张荣珍;王若涛;王钊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患者人群中经输血传播TT病毒的感染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45例血浆置换患者和慢性肝炎患者的TT病毒(TTV)感染情况,分析TTV感染的致病力.结果 TTV在45例血浆置换患者中的感染率为15.6%(7/45),在87例慢性肝炎患者中的感染率3.4%(3/8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60,P<0.05).7例TTV阳性患者中,6例有输血史.且TTV阳性和TTV阴性两组之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输血、血浆在传播TTV感染有重要意义,TTV是否导致或促进重型肝炎肝衰竭的因素,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江元森;黄仰苏;姚集鲁;凌小强;李学俊;彭晓谋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IgM抗体是HFRS的早期诊断指标,我们采用快速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HFRS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抗HFRS病毒IgM抗体,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双峰;金红;刘桂莲 刊期: 1999年第06期
1998年1~11月,笔者对宜昌市城区137家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了消毒监测.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被检样液,加入9ml含相应中和剂的稀释液中,混匀,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作者:蒋宁;刘立屏;高文静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接触并为人体生理卫生或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用品.它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优质卫生用品能给使用者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卫生保健作用,而劣质卫生用品则可导致使用者身体不适或疾病.
作者:艾国学 刊期: 199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