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地区不同人群TT病毒感染研究

杜绍财;王奉水;季颖

关键词:北京, 地区, 不同人群, 肝炎病毒, 输血后, 研究资料, 病毒基因, 人血清, 命名, 国内, 感染, 非甲
摘要:自1977年Nishizawa T及1998年okamoto报道从1例输血后的非甲-戊肝炎病毒人血清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病毒基因,被命名为TT病毒(TTV)以来,人们认为TTV与输血有关,但是1998年国内的一些研究资料证实,与输血无关的人群中TTV感染很高.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生产区内紫外线灯使用现状及对策

    为了解我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生产区内紫外线灯使用状况,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5979-1995).对1996~1998年持有省级卫生许可证的生产厂家进行调查,并对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李晓伟;刘泽远;王雪峰;于秀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中国免疫预防事业的成就与展望

    琴纳(Edward Jenner)发现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迄今已200多年.人类已经研制成功几十种人用疫苗,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保护了人类的健康,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作者:王克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国产与进口头孢哌酮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目的 对国产与进口头孢哌酮进行药物经济研究.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药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临床观察两药治疗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细菌清除、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费用.应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分析成本效果比.结果 两药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基本一致,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和不良反应的差异不明显,两药的成本效果比及治疗费用差别显著.结论 国产头孢哌酮的作用与进口头孢哌酮无明显差异,但在成本和价格上有显著优势.

    作者:张信红;钟光林;裴保香;刘屏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医药世界>简介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二氧化氯发生器对微生物杀灭效果的观察

    二氧化氯发生器主要以NaClO3与HCl等原料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ClO2,利用水射器形成的负压将反应釜中生成的ClO2取出并制成ClO2水溶液消毒剂;其反应方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因其稳定性较差,多采用发生器现制现用.现对一台二氧化氯发生器所生成的二氧化氯溶液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进行试验观察.

    作者:康顺爱;林立鹤;孙利群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北京地区不同人群TT病毒感染研究

    自1977年Nishizawa T及1998年okamoto报道从1例输血后的非甲-戊肝炎病毒人血清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病毒基因,被命名为TT病毒(TTV)以来,人们认为TTV与输血有关,但是1998年国内的一些研究资料证实,与输血无关的人群中TTV感染很高.

    作者:杜绍财;王奉水;季颖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湖北省应城和云梦两县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开展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推动我国农村地区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实施提供经验.方法 应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管理者、服务提供者和被服务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发现两县不安全注射率为88.1%,在不安全注射中,单纯消毒不正确占17%,单纯注射不正确占40%,两者都不正确占43%.结论 影响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接种器材的不足是客观影响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实施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卫生人员安全注射知识和技能的贫乏和卫生管理的薄弱以及群众自我保护意识较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周吉坤;于竞进;程峰;张荣珍;王若涛;王钊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市售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学评价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接触并为人体生理卫生或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用品.它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优质卫生用品能给使用者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卫生保健作用,而劣质卫生用品则可导致使用者身体不适或疾病.

    作者:艾国学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不同厂家的生成机制备的酸化电位水对微生物杀灭效果的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酸化电位水生成机制备的酸化电位水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并对杀菌因子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应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检测酸化电位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效果,HCl+次氯酸钠和蒸馏水 + 次氯酸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及有机物对酸化电位水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效果的影响.应用HBsAg抗原性悬液定性破坏试验检测酸化电位水对HBsAg抗原性的破坏效果.结果 所试厂家的生成机制备的酸化电位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作用30 s其平均杀灭率均为100%, 对 HBsAg 作用30s,可破坏HBsAg的抗原性.蒸馏水中加入次氯酸钠,其杀菌效果与酸化电位水相同.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悬液中加与不加1% 的蛋白胨, 酸化电位水对该芽胞作用20min,其平均杀灭率分别为59.54%和100%.结论 所试厂家的生成机制备的酸化电位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HBsAg 具有快速的杀灭和破坏作用.酸化电位水的主要杀菌因子是有效氯.1%蛋白胨对酸化电位水杀灭芽胞的效果有明显影响.

    作者:李新武;孙守红;李涛;张流波;刘秀岩;袁洽劻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季铵盐消毒剂中检出一株洋葱假单胞菌

    目的 观察从复合季铵盐消毒剂中分离得到的洋葱假单胞菌对常用消毒剂的抗力.方法 以常用的氯和戊二醛消毒剂对其进行杀菌试验,并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应的杀菌效果进行比较,以除菌后污染样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杀菌试验和HBsAg抗原性破坏试验,对芽胞和白色念珠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 该洋葱假单胞菌对氯和戊二醛的抗力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接近,污染样液除菌后1 000倍稀释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有较好的杀菌效果,20倍稀释可完全破坏HBsAg抗原性,和抑制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生长,1 600倍稀释可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而原液则不能抑制分离菌株的生长.结论 洋葱假单胞菌可在高浓度(1.6%)季铵盐消毒剂中大量生长,其对该类消毒剂抗力明显高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和HBsAg,其对氯和戊二醛的抗力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接近.

    作者:魏兰芬;林军明;申屠金胜;许激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流行病学知识问答

    A 疾病预防与控制战略规划的制定--流行病学宏观思维在大型公共卫生项目中的应用A126 什么是疾病防制战略规划?答:在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决策中,有策略与措施之分,策略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指导全面工作的方针,即战略;措施是指导防制疾病的各种具体方法,即战术.

    作者:张经坤;吕繁;曾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湖北省宜昌市医疗机构使用中消毒剂监测分析

    1998年1~11月,笔者对宜昌市城区137家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了消毒监测.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被检样液,加入9ml含相应中和剂的稀释液中,混匀,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作者:蒋宁;刘立屏;高文静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云南省大理州麻疹发病回升因素分析

    云南省大理州自1984年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至1995年,报告发病率为1.21/10万,较1984年发病率612.74/10万下降99.8%.但从1996年6月起,麻疹报告发病开始回升,到1998年4月,共报告病人691例,此期间报告发病率达21.69/10万.

    作者:陈白云;王素丹;黄黔云;杨雨强;李鸿钧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中国丝虫病防治成就

    丝虫病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疟疾、血吸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麻风病等6种危害人类严重的热带病之一.全球现有73个国家和地区有淋巴丝虫病流行,共有病人1.19亿.淋巴丝虫病虽一般不直接致人死亡,但其引起的橡皮肿、乳糜尿、鞘膜积液和反复发作的急性淋巴系统炎症可使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第二大致残病因.

    作者:孙德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对吉林省18所省管医院高压灭菌器灭菌效果调查

    高压灭菌器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到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为此我们对所管辖的18所医院每年进行2~4次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雅鹃;孙利群;杨云海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医院使用中的消毒液细菌污染检测分析

    为了解某地市级医院用于中、高级消毒的常用几种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状况,我们于1998年1~12月对该院各科室使用中的2%戊二醛、75%的医用酒精、含有效碘0.5%的活力碘和1∶200稀释的含氯消毒液进行细菌污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月云;龚仁珍;张方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综合医院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调查

    作者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于1993、1994、1995、1997年对两家区级综合医院的Ⅱ、Ⅲ、Ⅳ类环境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污染情况以及紫外灯、消毒包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效果进行抽样监测.

    作者:付大仁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短小芽胞杆菌E601抗电离辐射性的研究

    目的 短小芽胞杆菌E601已在中国确定为辐射灭菌指示菌.为使指示菌在灭菌过程中的应用标准化、规范化,保证灭菌质量,需要对其固有抗辐射性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制备抗辐射稳定的生物指示剂作详尽研究.方法 应用钴60γ射线和高能电子束对短小芽胞杆菌E601进行辐照,测定不同条件下的D10值.结果 ①因载体、介质不同,D10值变化在1.60~2.53kGy之间.②不同温度下保存一年,指示菌片芽胞抗辐射性无明显变化.但随着保存时间延长,菌片上存活菌数逐渐减少.③载体、介质影响存活率,电子束与钴60结果一致.结论 短小芽胞杆菌D10值在1.60~2.53kGy之间,且抗性稳定.本试验条件下制备的可溶性菌片抗力高,D10值为2.53kGy,可长期保存,适宜作指示剂应用.

    作者:耿彦生;袁洽劻;李涛;张杏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医护人员手带菌情况的监测分析

    医护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主要媒介.为此,我们分四个季度对长春市的17所医院的354名医护人员手带菌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田实;付军;姜小春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酸化电位水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酸化电位水又叫氧化还原电位水,它通过特殊的白金钛和金电极,在有隔膜的电解槽中将含有0.05%氯化钠的自来水电解成具有氧化还原电位(ORP)1 100mV以上,pH2.7以下的特殊消毒水.酸化电位水具有氧化能力和很强的杀菌作用,为准确评价该水的消毒效果,我们观察了不同ORP值和pH值的酸化电位水对细菌、芽胞的消毒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景芹;丁津华;沈破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