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兴春;薛高峰
目的 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371例,其中172例行CKC, 199例行LEEP.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 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LEEP组明显低于CKC组(P<0.05),但LEEP组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率明显高于CKC组(P<0.05),CKC组的病理升级情况较LEEP组多(P< 0.05).结论 虽然LEEP更快捷、出血少、恢复快,但为了获得准确的病理指导后续治疗,建议无生育要求的女性首选CKC.
作者:林洁;刘彬;陈桂林;郭慈仁;陈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刺激后即刻发生的反应,是临床常见并需立即处理的急性疼痛.胸科手术是外科手术术后疼痛中为严重的,患者常因术后疼痛而抑制有效咳嗽、深呼吸、吹气球等相关呼吸功能锻炼,从而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延缓患者术后康复,增加经济负担.因此,胸科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疼痛管理,实施动态疼痛评估,制定相应护理计划与措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十分必要.现将我科对58例肺部手术患者实施规范化疼痛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谢莉;林建芳;林立君;王金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肺癌是当前世界上发生率与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化疗是肺部分切除手术后或无手术指征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其具有疗程长、费用昂贵、副作用较强烈等特点,对患者身心造成巨大影响.笔者通过对2015年3-9月在我院化疗的100名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为有效地进行有目的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纪晓艳;张巧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腹腔镜手术是妇产科应用为广泛的手术方式,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其具有术中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已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尽管腹腔镜手术有着微创性.但手术疼痛及并发症始终无法避免.不少患者仍对手术存在担忧,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且缺乏基本的自我护理知识,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如何减轻患者的手术应激,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始终为普外科护理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由高至低分为生理、安全、归属感、获得尊重及实现自我共5个层次,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进行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笔者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以需求层次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欲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新癀片应用对改善患者正畸后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人组的90例正畸固定矫正患者,按性别分层随机分组,分为新癀片组、布洛芬组、安慰剂组各3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3组患者口腔正畸后6、 12 h,1、2、3、4、5 d的疼痛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在咬合或非咬合状态下,布洛芬组和新癀片组各时间点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安慰剂组;2 d后新癀片组与布洛芬组疼痛评分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癀片能有效改善患者正畸后疼痛,但早期镇痛效果不如布洛芬,后期两者镇痛效果相近.
作者:魏小平;潘在兴;陈小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小儿体温调节中枢未完全发育,体温调节能力弱,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受到麻醉、手术环境、开放体腔、灌注液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术中及术后低体温的发生.低体温可影响小儿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肾脏功能和心肌收缩力,增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 7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保暖护理对维持患儿体温及术后麻醉清醒、早期肛门排气、自行排尿、住院时间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晓兰;刘妙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听觉统合训练(AIT)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近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56例AS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训练方法以应用行为分析法和结构化教育为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1个疗程AIT.两组患儿均在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使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疗效.结果 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儿临床行为具有改善,ABC、CARS分值均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总发育商(DQ)均有提高,观察组总DQ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主要以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的DQ上升为主.结论 AIT对ASD患儿具有一定近期疗效.
作者:黄艳;葛品;黄欣欣;钱沁芳;杨式薇;黄珊;卢国斌;王艳霞;欧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宫内节育环(intrauterine device, IUD)置入子宫腔后,可使子宫腔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聚集大量吞噬细胞、白细胞,也能使局部前列腺素水平上升、纤溶活性增强、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等,影响精卵结合以及精卵结合后的着床.这种避孕方法可能导致部分使用者腹部疼痛,经血较多,非月经期出血等不适症状.带器妊娠的原因约有50%是由于IUD下移,也可因IUD与子宫内膜接触面积不够有关.另外IUD嵌顿、异位也是原因之一.带器妊娠一经确诊,应立即终止妊娠并将节育器取出,以免发生流产、宫内感染或胎儿发育异常.终止妊娠应行人工流产术,不宜药物流产.选取要求人流术中同时取环的宫内节育环位置正常的宫口无尾丝的带环受孕妇64例,进行先取环和后取环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SAP)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可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影响患者预后,降低生存质量,因此,加强对SAP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早期合理的肠内营养是可以有效减少SAP的发生,并能促进SAP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我院神经内科从2016年10月起采用规范化肠内营养管理对45例卒中患者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火英;杨婧;徐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骨髓抑制是化疗常见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大多数化疗药均可引起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多数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以白细胞下降为主,可伴血小板下降,重者可出现全血减少.严重的骨髓抑制往往是化疗被迫减量或停用化疗的常见原因,加重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因此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和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对本文我科恶性淋巴瘤患者38例化疗后发生Ⅳ度骨髓抑制的护理进行分析,以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疗和优质护理.
作者:张秀珍;江巧珠;林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是通过上、下腔静脉的分支,经过各种途径插入导管,并使导管的前端到达上、下腔静脉的根部,是临床上危重病急救、监测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CVC的置管通常选择盲穿,大多由心血管医师、麻醉师、急诊和重症监护室医师等置管,选择的静脉是传统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这种置管模式和方法存在很多的风险,如空气栓塞、误入动脉、术后渗血和血肿、心包填塞、气胸、心律失常、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导管堵塞、导管脱出、液胸等并发症.选择穿刺静脉为更安全的腋静脉,引用直视下的超声设备及心电技术定位,将其列为常规穿刺手段,可大大提高置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根据观察P波振幅等特征性波形变化,当显示P波振幅变为双向后,缓慢回抽导管,当P波振幅为QRS波振幅高度的50%~80%,认为此时的置管长度为佳置管长度可辅助CVC尖端定位,并且较胸部X线摄片更加准确,研究者经过医院医务科及伦理委员会同意,在接到医生的会诊请求后,由医生在床边配合下且患者知情同意后开展了此项研究.本文选择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ICU)患者60例在超声引导结合心电技术经腋静脉置入CVC患者,以探讨超声引导结合心电技术在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ICU)危重患者经腋静脉置入CVC准确性、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肖娓珠;林翠芬;苏少燕;陈淑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收肌管阻滞配合局部浸润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分别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行持续股神经阻滞(FNB组)和持续收肌管阻滞(ACB组),两组均配合假体安放完毕后的局部浸润镇痛,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总步行距离、膝关节主动弯曲和伸直度、静息和步行时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结果 ACB组患者术后12、24、36、48 h的股四头肌肌力均高于FNB组(P<0.05).ACB组患者术后前两天总步行距离均长于FNB组(P<0.05).在步行状态下,ACB组的疼痛评分低于FNB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持续收肌管阻滞与股神经阻滞相比,在患者术后步行疼痛感、股四头肌肌力方面均具有优势,更适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
作者:郑胜宇;李甦;张劲松;林东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串联治疗,并观察其对机体胰岛素抵抗、营养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45例采取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串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及营养状态.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胰岛素抵抗情况及营养状态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串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及营养状态.
作者:欧凡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治疗的62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Mayo术后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评估肘关节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关节功能不良组骨折AO分型(X2=4.461, P<0.05)、合并同侧其他损伤(X2=5.836,P<0.05),手术入路(X2= 6.903, P<0.05)、术后过早过度活动(X2 = 4.746, P<0.05)与关节功能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结果显示,骨折AO分型、合并同侧其他损伤、手术入路、术后过早过度活动均是影响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结论 骨折AO分型、合并同侧其他损伤、手术入路、术后过早过度活动均与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密切相关,临床应针对性做好预防措施,减少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不良发生率.
作者:曾卡斌;潘俊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大腿肌层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0例大腿肌层肿块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果比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腿肌层肿块中恶性肿瘤8例(26.7%),包含黏液性纤维肉瘤、黏液性脂肪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未分化多形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良性肿瘤18例(60.0%),包含脂肪瘤、神经鞘瘤、血管瘤、血管脂肪瘤和黏液瘤;肿瘤样病变4例(13.3%),包含肌肉脓肿、骨化性肌炎、结节性筋膜炎.超声诊断大腿肌层肿块的总符合率为53.3% (16/30),其中,良性肿瘤符合率(72.2%),高于恶性肿瘤符合率(12.5%)及肿瘤样病变符合率(50%).结论 大腿肌层良恶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特征,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余亮;陈勇刚;陈卉品;王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内服联合外用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73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辅以大承气汤治疗,对照组35例常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消失、腹胀消失、肠鸣音恢复、治疗所需时间,并分析血清检测:治疗前、治疗后3、7d,血清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的水平.结果 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恶心呕吐消失、腹胀消失.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5),治疗后3、7d对照组IL-6、TNF-α下降幅度较同期对照组更显著(均P<0.05).结论 大承气汤内服联合外用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增加肠蠕动,并可减轻炎症反应,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吴雪英;郑清盛;王守铭;付军;吴大庆;王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应用于治疗维持抗凝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抗凝治疗中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2 μm激光组和电切组.术前5天将口服抗凝药物改为低分子肝素抗凝,术后第2天恢复口服抗凝.2 μm激光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2 μm激光汽化术.电切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RP),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大尿流率(Qmax)、彩超测定的残余尿(PVR).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μm激光组与电切组手术后血红蛋白平均下降值分别为(0.65±0.23)、(1.23±0.35) g/dL、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分别为(1.1±0.5)、(2.1±0.8) d、导尿管留置时间分别为(3.5±1.2)、(5.2±1.6) d、住院天数分别为(5.7± 1.8)、(7.3±1.5) d,以上指标2 μm激光组均优于电切组(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IPSS评分、Qmax、PV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2 μm激光汽化术对维持抗凝治疗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吴昱晔;范海青;张伟平;江立行;陈慧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滋养定志汤结合黛力新治疗老年冠脉介入围术期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我院老年冠脉介入治疗围术期伴焦虑症住院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口服黛力新,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水煎服我院自拟方滋养定志汤.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 (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心功能I级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Ⅲ级构成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滋养定志汤结合黛力新治疗老年冠脉介入围术期伴焦虑症能够改善患者焦虑症状及心功能分级情况,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郑伯仁;张统文;赵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麝香通心滴丸对冠心病不完全血运重建支架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冠心病不完全血运重建支架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口服麝香通心滴丸70 mg,每天3次,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ST段变化、血浆内皮素-1 (ET-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后3个月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ST段下移幅度较前明显减少(P<0.01),两组治疗后ET-1及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心绞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更明显、ST段下移幅度较前对照组明显减少、ET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心绞痛发作频率较对照明显较少、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值均<0.05).结论 西医常规治疗加麝香通心滴丸能减少冠心病不完全血运重建支架术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使ST段下移幅度减少,降低ET-1及hs-CRP水平.
作者:曾国彬;王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路径实施在儿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将儿科护理安全内容制成临床护理路径(CNP).自2016年起应用试点科室新护士培训中,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新护士的工作能力、培训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新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 与传统带教模式相比,应用儿科安全管理路径教学模式观察组新护士的安全认知、规范操作、专科护理知识掌握及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儿科安全管理路径应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提高新护士安全认知,促进临床教学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对教学双方积极性与培训效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达到快速规范化培训的目的.
作者:朱静露;曾冰英;陈颖萍;高洁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