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艾春启;谢贵文
目的:观察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选入临床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痰热清治疗,14 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气,使用肺功能仪监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呼吸困难、咳嗽咯痰、哮鸣音的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aO2、FEV1、FEV1%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PaO2、FEV1、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痰热清有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改善肺通气与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在总结近十几年国内主要文献的基础上,从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的基因表达、细胞凋亡、热休克蛋白70等方面,较为详细的综述白花蛇舌草抗肝癌作用分子机制,目的是为更好地帮助广大科研工作者进行后续的研究,避免重复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艳杰;王扬;李明珠;李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法干预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体内血清IL-6的变化,探讨扶正解毒法干预宫颈HR-HPV感染的临床价值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中药联合组(口服扶正解毒汤联合外用清毒散),单纯中药上药组和西药上药组(α-干扰素),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HR-HPV病毒载量及血清IL-6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药联合组分别与对照组中药上药组、西药上药组比较,症状、体征积分下降更明显,说明中药联合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中药联合组与对照组中药上药组、西药上药组比较,病毒载量下降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联合组能显著降低HPV载量值,且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药上药组和西药上药组;三组治疗前血清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联合组血清IL-6下降明显,而中药上药组和西药上药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扶正解毒法能有效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阻断宫颈疾病进展。
作者:叶利群;楼凯凌;陈嫣;蒋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丸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周期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周期性精神病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血府逐瘀丸,对照组采用复方炔诺酮治疗,两组均联合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BPRS 的评分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TESS )发生率。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BP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t=17.581, 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周,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11,P<0.05),治疗后8周两组疗效相当,观察组不良反应(TESS)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57,P<0.05)。结论:血府逐瘀丸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周期性精神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迎光;柯春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模型神经功能和gsk3β的影响,研究“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可能的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三组:针刺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组、针刺组+抑制剂组(针刺组+LY294002)各24只。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针刺腧穴:百会穴向曲鬓穴方向透刺,在头部贯穿顶区、额区、颞区。造模并治疗后取1天,3天,7天三个时间点。对1天,3天,7天三个时间点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用免疫组化分析法检测脑组织中gsk3β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结果:脑出血对针刺组在术后3天评分达到高峰,随后显著降低。针刺组在1天时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缓慢升高,其后出现下降趋势,与模型组相比3天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无差异,与模型组相比7天时评分有差异( P<0.05);gsk3β在大鼠脑出血后1天表达多,3天达高峰后减少,7天仍有少量表达。针刺组各时间点免疫标记神经元均比模型组增高,具有显著差异。针刺组与抑制剂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针刺组+LY294002相比无意义。结论: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明显好转,提示针刺“百会”透“曲鬓”穴能够改善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研究显示在脑出血急性期,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可以下调gsk3β的蛋白表达,能够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和保护受损伤的神经元细胞,减轻脑出血后炎性反应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程度。
作者:孔莹;邢继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联合长春西汀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hs-CRP、FIB 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 A组口服逐瘀通脉胶囊;B组静脉输入长春西汀注射液;C组采用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三组都采用常规用药(抗血小板、营养神经,脑细胞活化剂)为基础治疗。观察比较各组血清hs-CRP、FIB 水平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C组治疗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与A组、B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A组治疗后血清中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西药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逐瘀通脉联合长春西汀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浆中hs-CRP,FIB含量,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国荣;李旗;田福玲;郑德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路径在湿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湿疮病住院患者按照中医临床路径实施医疗和护理,并与对照组的40例从临床疗效分析、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综合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中医临床路径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皮损改善状况、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中医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医疗护理工作新模式,可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阚丽君;张彩霞;李桂艳;郭滨艳;李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归脾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达86.96%,治疗组有效率达1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脂TC、TG、LDL-C 和HDL-C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能有效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与血液流变学及各项血脂指标变化有关。
作者:刘雅琴;郑烈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序列( DWI序列)评价中药丹参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疗效的价值。方法:选择符合试验设计的60例早期OA患者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前按Lequesne制定ISOA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应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试验组给予丹参注射液关节内注射治疗;对照组给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第1、2、3、4、5周对患者进行膝关节ISOA评分,并进行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测量ADC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SO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第1周和第2周ISOA评分比较,对照组评分优于治疗组(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第3周、第4周和第5周ISOA评分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RI扫描的ADC值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0.05,但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各时段ADC值比较P>0.05。结论:中药丹参注射液和西药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疗法经ISOA临床评分评价,均可以改善临床体征,玻璃酸钠的近期疗效优于丹参注射液,远期疗效两者相当。
作者:徐英杰;尹羽薇;王丰;李晓陵;许宇飞;曹丹娜;纪亚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COPD为临床常见慢性肺系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可逆的持续性气流受限。脾肾二脏在COPD发病、转归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稳定期中医以肺脾肾虚衰为主。本文从传统中医角度对肺与脾、肺与肾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强调了COPD稳定期健脾益肾的重要作用。
作者:徐朋飞;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康脉软胶囊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61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康脉软胶囊治疗组(31例)和通塞脉片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康脉软胶囊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动脉硬化闭塞症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途径。
作者:吕勃川;张百亮;王卓君;赵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胡柚果肉进行依次分离,得到5个不同极性组分,将不同极性组分进行促进3 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降低白细胞介素-6和游离脂肪酸分泌的活性组分的筛选及其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法将胡柚果肉分离成5个不同极性的组分;诱导分化3 T3-L1脂肪细胞,成熟后添加不同浓度的提取组分作用48 h,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细胞白介素-6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比较加药培养前后的葡萄糖、细胞白介素-6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筛选出具有促进3 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降低白细胞介素-6和游离脂肪酸分泌的活性组分。结果:胡柚果肉中极性组分占(88.96±2.34)%,而非极性组分的含量较少,胡柚果肉石油醚组分、二氯甲烷组分、乙酸乙酯组分和水组分均能显著促进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二氯甲烷组分、乙酸乙酯组分、正丁醇组分和水组分能够显著降低脂肪细胞白介素-6和游离脂肪酸的水平。结论:胡柚果肉可通过促进3 T3-L1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降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游离脂肪酸水平调节血糖。
作者:褚武菁;张俊;陆胜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贲门失弛缓症属中医“噎膈”范畴,文章主要通过典型病例,介绍叶柏教授运用中医治疗阴虚血瘀型贲门失弛缓症的经验。
作者:刘乐;叶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刘以敏灵活运用钱乙的方剂治疗多种小儿疾病,用药攻不伤正,补不滞邪,或寒热并投,或消补兼施,多获良效。
作者:何平;钟涛;金莉花;杨若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牵引、蜡疗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推拿、牵引、蜡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推拿配合蜡疗、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颉旺军;刘强;赵彬元;吴建民;宋志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对黑地黄饮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典型病例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黑地黄饮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和新药的开发奠定基础。
作者:孙响波;于妮娜;张法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通里穴对对不同性别青年人RMSSD和LF norm的影响,探讨针刺通里穴对迷走神经的的影响。方法:选择心率变异性正常的健康男女青年各20人,在特定条件下,针刺通里穴,并在针刺前5min、针刺时留针10min、出针时以及出针后10min,检测男女HRV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针刺前后男女青年RMSSD和LF norm与针刺前相比均改变,捻针时持续增高,直至出针后5 min持续增高,男女组间相比且男女变化有差异,P<0.05。结论:针刺通里穴可使迷走神经功能增强,女性变化大于男性。
作者:王欣波;邵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加味参蛤散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Th1/Th2免疫平衡和其部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88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口服加味参蛤散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均4周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外周血Th1/Th2细胞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h1升高,Th2降低,Th1/Th2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加味参蛤散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免疫失衡及炎症介质表达,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
作者:叶志光;李惠;苏雪媚;曾庆祥;丘文静;舒小妹;曾振强;黄伟强;王静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笔者研习叶桂《外感温热篇》,揣摩其温病的理论框架,总结其诊断特色思路大致有三:首重湿邪诊察,其对温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次必验于舌,从苔辨病位、病性、并从舌形态判断病势转归及治疗;次察皮肤斑疹,辨识属热属湿,从而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作者:罗熙林;马维骐;刘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接骨木总苷片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方法:采用TLC方法对莫诺苷进行鉴别;HPLC法对接骨木总苷片进行了含量测定;并用浆法测定了接骨木总苷片中莫诺苷的溶出度。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有关片剂的规定,建立了对重量差异、崩解时限、重金属、砷盐和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结果:TLC法可很好的鉴别莫诺苷,阴性对照液无干扰;采用HPLC法确定莫诺苷的含量检测限度不得少于4.0%。精密度为3.206%,稳定性2.776%,重现性1.427%,平均回收率为99.63%。建立的方法都符合药典相关规定。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很好地满足了分析方法中的各项分析要求。
作者:杨炳友;卢清秀;朱晓清;杨柳;韩华;王秋红;匡海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