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方胸痹饮治疗136例气虚痰瘀型胸痹病临床观察

刘彬;魏冬梅;尹钢

关键词:胸痹饮, 气虚痰瘀型, 胸痹, 临床观察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以及居住环境的恶化,胸痹心痛气虚痰瘀证明显增加.本研究针对胸痹心痛气虚痰瘀互结证候的临床患者,依扶君相二火之本,化痰浊血瘀之标法采用自拟方胸痹饮治疗,揭示该方治疗气虚痰瘀互结证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的机制,旨在通过本方的研究,进一步推广运用,来提高中医药治疗和预防冠心病的优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医证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检出率的相关性.方法:筛选NAFLD患者例及健康对照组例,根据临床证侯对NAFLD进行中医辨证分为5型,与对照组及各组间颈总动脉IMT、动脉斑块检出率相互比较.结果:NAFLD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IMT及斑块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结论:NAFLD患者客观化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作者:辛世卿;康学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电针对AD大鼠海马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型NR1、NR2B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理.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盐水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侧脑室注射STZ(Streptozotocin链脲佐菌素)制备动物模型,用荧光PCR技术检测海马NMDA受体亚型NR1和NR2B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及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海马NMDA受体亚型NR1,NR2B mRNA表达降低(P<0.01).治疗后电针组NR1,NR2B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增多(P<0.01),与西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促进海马NMDA受体亚型NR1和NR2B mRNA表达可能是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之一.

    作者:姜国华;刘斌;王吉锡;刘洋;张玉瑶;周忠光;史之茂;韩玉生;于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治验

    半夏泻心汤是调和肠胃的代表方,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调整肠胃,临床广泛运用于寒热中阻,湿热壅滞,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所致的各种病症.

    作者:孔洁;林肖南;林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刺络放血调治带状疱疹近5年研究情况分析

    目的:以带状疱疹发病部位为线索,系统总结刺络放血单用或联用治疗带状疱疹方法.方法:搜集CNKI2007年1月~2012年6月文献,检索项:全文,检索词:“刺络放血”、“带状疱疹”.结果:刺络放血法调治带状疱疹临床研究多、多用刺络放血疗法配合其它方法联合治疗、每项研究受试患者发病部位多不同、疗效评价标准多样.结论:刺络放血对带状疱疹疗效甚佳,其临床研究有待规范,其基础研究有待深入.

    作者:赵国桢;嵇波;李志刚;许咏思;张鹤;宋艳;胡琅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治气法在肝病治疗中应用

    治气法是肝病治疗中的一种常见治法,但非仅限于疏肝一途.除疏肝法外,尚有宣肺除痹、和胃健脾、流气化湿、辛苦开泄、分消走泄、疏利三焦、理气活血、提壶揭盖等法.灵活运用治气法,对于更深入理解肝病的病变本质,进一步探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方剂,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葛春霞;李民;顾尔莉;孙学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达明饮对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LDL的影响

    目的:评价口服中药达明饮对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清LDL(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只眼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依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眼.治疗组给予达明饮加减口服,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口服,连续服药3个月停药1个月,疗程结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LDL、视力、眼底改变.结论:中药汤剂达明饮可降低血清LDL含量改善眼底体征,提高视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调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整脂质代谢,改善视网膜缺氧,遏制新生血管,对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孙河;江海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二妙散不同配伍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抗炎效应

    目的:通过对大鼠完全弗氏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动物模型进行观察,探讨二妙散不同配伍比例对该动物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观察二妙散不同配伍比例组、单味药组及雷公藤多苷片组对从模型的抗炎效应及对IL-1、IL-4、IL-6、TNF-α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二妙散不同配伍比例组均有消肿作用,对炎性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均优于雷公藤多苷片组;苍术黄柏等量配伍组抗炎作用优于其他配伍比例中药组.结论:二妙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实现的.

    作者:考希良;董嘉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叶柏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病因尚未明确,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叶柏教授师从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2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本文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药体会、生活调摄等方面介绍叶柏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并举病案加以说明.

    作者:商璐;叶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溃结灵Ⅳ号对UC大鼠结肠粘膜Occludin、TLR2、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溃结灵Ⅳ号对TNBS诱导UC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溃结灵Ⅳ号对UC大鼠肠道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作UC大鼠模型,溃结灵Ⅳ号高、中、低3个剂量保留灌肠,对照组使用美沙拉嗪进行灌肠给药,观察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变化情况,分别于用药后3、7、14、21天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结肠粘膜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粘膜中Occhdin、ICAM-l、TLR2的蛋白含量.结果:给药14、21天时,与模型组比较,溃结灵Ⅳ号高剂量、中剂量、美沙拉嗪组中性粒细胞均有明显降低(P<0.01).在给药21天时,美沙拉嗪组、溃结灵Ⅳ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Occludin的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各组TLR2表达均有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溃结灵Ⅳ号高剂量组、美沙拉嗪组TLR2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但溃结灵Ⅳ号中剂量、低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ICAM-1的表达更加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溃结灵Ⅳ号高剂量组、美沙拉嗪组、中剂量组ICAM-1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渍结灵Ⅳ号低剂量组也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溃结灵Ⅳ号通过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肠粘膜愈合,从而起到保护结肠粘膜屏障的功能.

    作者:程丽敏;仲丽丽;高龙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一甲煎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NF-α、IL-6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NF-α、IL-6的测定,探讨一甲煎治疗免疫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将120只小鼠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采用BCG和LPS联合复制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治疗2周后,采血清检测TNF-α、IL-6含量.结果:治疗各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IL-6均有下降趋势.其中,中药中剂量组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一甲煎能够治疗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解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有关.

    作者:曲苗;常惟智;旺建伟;孙敏;于英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药药液保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相同中药灌肠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为该病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和护理提供确切依据.方法:将9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采取传统灌肠法,灌肠液初始温度为39~41℃[1],即传统组;另一组采取保温措施,使灌肠液温度始终保持在39~41℃,即实验组.结果:灌肠后评价实验组疗效优于传统组疗效.结论:在实施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应重视药液温度对疗效的影响.

    作者:兰朝红;丁学平;孙剑莉;刘艳平;李艳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立普妥、拜阿司匹林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影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高脂血症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立普妥、拜阿司匹林口服,联合治疗组给予立普妥、拜阿司匹林、通心络胶囊口服,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TC、LDL-C、T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HDL-C均显著上升(P<0.01),联合治疗组的TC、LDL-C、TG降低程度及HDL-C的升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的斑块数量、面积、IM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斑块数量、面积、IM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心络联合立普妥、拜阿司匹林对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作用更加显著,其对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减少及斑块的消退作用更加确切,可更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郑默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血府逐瘀汤配合红细胞去除治疗心绞痛并高粘血症50例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心绞痛并高粘血症患者,采取红细胞去除配合口服血府逐瘀汤治疗,明确红细胞置换对高粘血症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通过对50例冠心病心绞痛并高粘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单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就诊顺序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口服血府逐瘀汤,300mL/袋,一日2次,疗程两周;治疗组在口服血府逐瘀汤同时,予以红细胞去除术(200mL/次),入组后第1天和第7天进行.两组均在入组后第1天(治疗前)和第14天采血送检.同时观察心绞痛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全血高切、全血中切、全血低切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心绞痛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细胞去除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心绞痛并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鲍维珍;庄哲;苏波;周海纯;王野;刘海洲;孙波;蔡国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金丹活性部位对MIRI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金丹活性部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CK含量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将金丹不同洗脱部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其对大鼠血清CK含量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筛选出金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活性部位及心肌梗死面积,说明金丹活性部位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预处理组、水洗脱组、60%乙醇洗脱组大鼠血清CK的含量降低极为明显,差异极显著(P<0.01).预处理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降低极明显,差异极显著(P<0.01).水洗脱组、60%乙醇洗脱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亦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金丹60%乙醇洗脱组分与水洗脱组分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CK含量及心肌梗死面积,说明金丹60%乙醇洗脱组分与水洗脱组分为金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活性部位,其具有较好的保护大鼠心肌作用.

    作者:高彦宇;王艳丽;蒋希成;胡晓阳;马育轩;李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血府逐瘀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本文检索了血府逐瘀汤近10年相关文献,对其现代药理学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为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苏丹;姚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刘渡舟教授经方运用学术思想探析

    刘渡舟教授致力于中医教学、医疗、科研工作半个多世纪,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力倡仲景之学,博采众长,学验俱丰,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刘老推崇经方,不薄时方,并提出“古今接轨”的新论点,主张方证相对,有证有方,在诊治许多疑难重症时,每能出奇制胜,化险为夷.本文拟对刘老经方运用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总结,即重视辨证,以法统方;善抓主证,重视兼变;方证相对,以方带证;古今接轨,经时结合;灵活变通,不为所拘;以及精研类方,拓展应用等六个方面,并介绍了典型病例的经方治验实录,以期有资于临床.

    作者:闫军堂;刘晓倩;马小娜;王利敏;梁永宣;王庆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凝胶色谱法对舒血宁注射液中高分子量物质的检查

    目的:应用凝胶色谱法对舒血宁注射液中高分子量物质进行测定.方法:采用TSK GEL 2000SWXL(5μm,7.8mm×300mm)色谱柱,流动相为三氟醋酸-乙腈-水(0.05∶20∶80),流量为0.7mL/min,检测波长214nm,进样量为5μL.结果:所检测的舒血宁注射液未检出高分子物质.结论:凝胶色谱法测定舒血宁注射中高分子物质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舒血宁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为舒血宁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思路.

    作者:马志强;蔡程科;刘璐;李强;倪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补肾活血方治疗Th1/Th2失衡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Th1/Th2失衡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住院或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补肾活血方联合地屈孕酮组23例)及对照组B(地屈孕酮组22例).结果:A组总有效率95%,B组总有效率75% (P <0.05),两组治疗后的Th1/Th2比值具有异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能够一定程度的扭转Th1/Th2偏移水平,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单纯使用西药地屈孕酮的效果,“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冯晓玲;杜昊;王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炮制对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含量的影响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炮制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甲醇-水-冰醋酸(70∶ 29∶1),检测波长为317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马兜铃酸A在40~4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7).马兜铃酸A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6%.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含量有影响.

    作者:李迪;吴宏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推拿手法治疗腰间盘突出4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方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及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方法治疗,对照组则给予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结论:推拿方法治疗腰间盘突出明显好于中药治疗.

    作者:杨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