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玮;陈五星;杨枫;郑健
目的总结胆石症再手术的经验,探讨胆石症再手术的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胆石症再次手术临床资料.运用胆管切开探查、胆管狭窄成形、肝叶切除、胆肠吻合及术中术后胆镜取石等方法.结果痊愈出院33例,自动出院2例,治愈病人再手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术前多种方法联合检查,术中多种术式的合理使用,特别是胆镜的使用及肝切除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胆石症再手术的质量.
作者:林正清;郑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在股骨下端骨折术后钢板断裂、骨不愈合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拆除断裂钢板螺钉,纠正畸形,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4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9~2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个月.患膝屈曲功能良好.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下端陈旧性骨折的良好方法之一.
作者:魏良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肠梗阻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综合我院1995年至2002年收治的121例肠梗阻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1例肠梗阻病人中,男性71例,女性50例,其中非手术组79例,占65.3%;手术组42例,占34.7%.手术组年龄>60岁9例,12~60岁26例,<12岁儿童组7例.
作者:罗开洪;叶翠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定殖菌,探讨机械通气(MV)相关肺炎(VAP)的病原.方法对1996~2003年MV≥48 h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3组,分析、比较气管插管内采样的下呼吸道定殖菌.结果MV≥48 h患儿444例,VAP 159例(35.8%),采样标本689例次,分离细菌441株,铜绿假单胞菌为首位,克雷伯菌次之.近2年,葡萄球菌第二位,产超β-内酰胺酶菌第三位.结论VAP的病原学可能发生变迁,在经验用药时除了考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外,还要警惕耐药葡萄球菌和产超β-内酰胺酶菌的感染.
作者:叶高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的预防方法.方法选择6例单纯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转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术前术中双侧髂前上棘及髌骨上缘反复测量验证,骨盆标准X线正位片股骨头模板运用确定股骨颈截骨平面及股骨距保留长度.术中软组织松解及假体试模反复运用验证,有效保持术后双下肢基本等长,避免下肢不等长引起跛行.结果术前6全患肢短缩2.0~4.7cm不等.术后测量4例双下肢等长,1例患肢短缩0.3cm,1例患肢延长0.2cm,无跛行.结论通过术前测量评估骨盆X线正位片上模板运用设定股骨颈截骨平有及股骨距保留长度,术中适当软组织松解及假体试模运用,双下肢髂前上棘与髌骨上缘长度再次测量印证,可有效保持术后双下肢基本等长,避免不等长引起跛行.
作者:赵春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胃扭转又名胃翻转,是一种少见疾患.胃扭转可以是胃大弯沿胃的纵轴(器官轴)向上翻转,也可以是幽门区沿胃的横轴(网膜轴)向贲门区翻转,其程度可以不同,临床上可引起梗阻和血运障碍.现将我院所遇5例新生儿胃扭转报告如下:
作者:陈安安;冯淑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1990年12月至2003年12月对68例肺癌病人行手术治疗,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术后死亡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红;吴锦明;胡甫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输尿管结石是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临床上引起血尿和肾绞痛的常见病因之一[1].近几年随着超声显像经验的积累和检查技术的进步,超声检查不仅可以有效检出输尿管结石,且可对其准确定位.现将我院2000年10月~2004年8月经超声诊断的输尿管结石68例,就其超声探查的定位方法、图像特征及彩色多普勒的特征表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祁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β-HCG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确诊的异位妊娠病人39例,测定血β-HCG值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成功者其血β-HCG含量全部<5000 mIU/ml,而需手术治疗者血β-HCG含量<5000 mIU/ml,仅占26.92%,两者差别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患者血β-HCG含量不得超过5000 mIU;在治疗异位妊娠过程中,血β-HCG可以作为判定治疗异位妊娠成败与否的良好标志物.
作者:黄月虹;周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阿奇霉素(因培康)注射液在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非常高.笔者将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与阿奇霉素注射液合用,同时静滴观察阿奇霉素副作用发生率的变化,报道如下.
作者:魏大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999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随机对照.9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58岁±7岁),使用999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14 d.对照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60岁±6岁),使用血塞通注射液8 ml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14 d;两组病人均加用脑细胞活化剂及钙离子拮抗剂药物.结果两组显效率分别为85%和56%,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明显(P<0.001),两组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标间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效果更好(P<0.05).结论999舒血宁注射液加用脑细胞活化剂及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脑梗死效果更佳.
作者:宋雷凤;徐欣;李国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并对诊断和治疗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24例采取了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5年生存率为33.3%.结论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CT检查有助于肿瘤的术前正确分期.患侧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是首选术式.
作者:邢金春;张开颜;周中泉;陈实新;陈斌;王惠强;叶友新;庄炫;刘荣福;杨宇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2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r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先采用rt-PA 8 mg静注,然后以42 mg加入100 ml盐水中静滴30分钟.结果发病在6 h以内的老年AMI病人溶栓再通率为68.2%,溶栓组与未溶栓组病死率分别为13.6%、27.8%,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发病在6 h以内无溶栓禁忌症的老年AMI患者以50 mg rt-PA静滴溶栓治疗安全有效,可减少死亡率,改善预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严密观察可积极应用.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CR检测HPV-DNA和电子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4年1~10月对我院皮肤科女性患者和妇产科门诊患者共16174例中1273例25~60岁的已婚妇女采用PCR定量检测HPV-DNA,对其中HPV-DNA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搔刮术.结果PCR检测发现491例HPV-DNA阳性妇女,进一步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发现子宫颈炎321例(65.31%)、子宫颈癌前病变165例(33.6%)、宫颈癌5例(1%).结论PCR检查HPV-DNA及电子阴道镜对HPV感染者的宫颈检查,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少虹;陈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介入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对缩小梗死范围、保护心功能、改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破碎血栓或粥样斑块可能引起远端血管栓塞以及再灌注血流缓慢甚至无再流现象、心肌梗死、泵衰竭或死亡等严重的临床后果,而且传统药物疗效不佳,临床研究表明在传统PCI手术中其发生率达到9%至15%[1,2].血管远端保护装置是迄今为止预防介入治疗过程中无再流现象较理想的器械,但用于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报告尚较少.
作者:陆程翔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对63例糖尿病脑梗塞(DMCI)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和糖尿病无脑梗塞(DMNCI)组、非糖尿病脑梗塞(NDMCI)组进行对照.结果DMCI组的BMI和GHb比NDMCI组高,而与DMNCI组无显著差别;血脂紊乱和血液高凝状态在DMCI组严重;DMCI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较DMNCI组明显升高;DMCI组感染率较NDMCI组高,梗塞更常表现为多发性.结论凝血机制异常和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两个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宁;肖方森;马其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凯时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常规治疗加用凯时治疗组(35例)和常规治疗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注射液对照组(33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显效率,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凯时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徐仲翔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TSGF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06例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清TSGF、AFP.结果原发性肝癌TSGF检测阳性率为87.5%,AFP检测阳性率为66%.结论TSGF是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检测指标,与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显著提高.
作者:王琼;杨晓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是从猪肝中提取的一种多肽制剂,临床证实对多种肝炎具有良好的疗效[1].而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活血化淤的作用,多年来已应用于肝炎及肝硬化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近6年来,我们对两种药物在肝炎治疗中的疗效作了观察比较.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我们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病毒性肝炎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于蓉;林细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我院近3年来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病原学调查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我院各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英国先德半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对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葡萄球菌549株,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A)占第一位;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葡萄球菌保持抗菌活性较强而耐药率<37%的抗菌药物有万古霉素、利福平;3年来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有增高趋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上升了7.5%及11.9%.结论细菌室应重视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检出及报告,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及时有效控制葡萄球菌医院感染.
作者:林燕青;邱卡仪;陈梅英;江秀全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