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高扬
胃扭转又名胃翻转,是一种少见疾患.胃扭转可以是胃大弯沿胃的纵轴(器官轴)向上翻转,也可以是幽门区沿胃的横轴(网膜轴)向贲门区翻转,其程度可以不同,临床上可引起梗阻和血运障碍.现将我院所遇5例新生儿胃扭转报告如下:
作者:陈安安;冯淑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晚期肝癌易出现的并发症.因肝癌患者多伴有静脉主干或主支的癌栓,门静脉因回流障碍而压力增高,一旦发生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往往出血量大,速度迅猛,短时间内可出现休克,且止血困难.这不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对临床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将我科对2003年2月至2004年3月26例肝癌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桂华;陈长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老年胸腔积液是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但对其性质的判断、病因的确定仍存在一定的困难.现将我院60岁以上老年胸腔积液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朱玉芳;陈淑琴;翁丽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机体内环境中氧的稳定对有机体的发育和生理来说非常重要.缺氧是肿瘤迅速生长和转移的共同特征.适应缺氧吮匦璧拇蠖嗍鞍椎牡骺卦诨蛩?其通过结合一个转录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HIF-1)调控,HIF-1保市蜇列--5'-ACGTG-3'存在于调控基因缺氧反应元件(HRE)中[1].
作者:李晓峰;陈仕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单纯抗凝与导管内溶栓加抗凝治疗肺动脉栓塞疗效对比.方法经肺动脉造影或增强螺旋CT证实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63例,随机分两组,一组单纯肝素抗凝32例,另一组导管内尿激酶溶栓加肝素抗凝31例.结果单纯抗凝治疗总有效率96.7%;导管内溶栓加抗凝治疗总有效率100%,但临床症状改善较快.单纯抗凝无效1例,经导管内溶栓后好转.经导管内溶栓出现消化道出血1例.本观察无1例死亡.结论单纯抗凝与导管内溶栓加抗凝治疗总有效率相近,无并发症出现.所以对无血液动力学改变的急性肺动脉栓塞单纯肝素抗凝即可取得确切疗效,可降低风险.
作者:慈晓;虞希祥;林晓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腹泻为儿科常见病,在纠正脱水、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过程中常忽视脱水时血糖的改变,为防止脱水时高血糖对机体的进一步损害,本文对50例腹泻患儿测定血糖值并进行分析,以了解腹泻病患儿血糖值的改变和脱水程度的关系.
作者:刘晖;徐两蒲;王子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推广,使许多基层医院得以开展.但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及手术条件的限制,在广大农村,仍有大量成熟期的白内障尚未手术.在条件好的医院,目前已使用台盼蓝、吲哚青绿染料对前囊膜进行染色后实施CCC撕囊.而在基层,却不具备此条件.笔者自2001~2004年对此类患者采用开罐截囊下行超声乳化术,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采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其慢性并发症范围极广,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包括心脏、中枢神经、眼、末梢神经及血管、泌尿系等,肺脏也可成为糖尿病累及的靶器官.我们通过对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肺通气功能进行分析,从中探讨糖尿病肺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作者:滕忠强;张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23例乳腺派杰氏(Paget's)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自1984~2004年23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Paget's病例,通过对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的分析,总结该病的诊治经验.结果乳腺Paget's病以慢性乳头皮肤改变为主要特点,钼靶X线多显示导管区恶性改变.细胞学检查见到Paget's细胞.术后7例失访,余16例随访时间长13年,短6月,其中3例出现术后远处转移.结论早期诊断及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较佳.
作者:佘宏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大部分临床上可发现的乳腺肿瘤(高可达90%)限于乳腺以及临近的腋窝淋巴结.尽管这些病人术后没有常规方法可测量的病灶,仍然有30%~40%的人在10年内出现转移性病灶[1].
作者:黄伟炜;陈强;叶韵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素,应用广泛,目前临床上趋于大剂量突击使用以提高抗菌效果.为探讨使用注射用青霉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在健康人血浆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后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酶时间测定(TT),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德忠;陈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对63例糖尿病脑梗塞(DMCI)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和糖尿病无脑梗塞(DMNCI)组、非糖尿病脑梗塞(NDMCI)组进行对照.结果DMCI组的BMI和GHb比NDMCI组高,而与DMNCI组无显著差别;血脂紊乱和血液高凝状态在DMCI组严重;DMCI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较DMNCI组明显升高;DMCI组感染率较NDMCI组高,梗塞更常表现为多发性.结论凝血机制异常和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两个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宁;肖方森;马其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术中补充30 ml/kg乳酸林格液与10 ml/kg乳酸林格液的妇科腔镜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选择100名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腔镜不孕查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患者入手术室至手术结束出麻醉恢复室前共接受30 ml/kg乳酸林格液,Ⅱ组患者入手术室至手术结束出麻醉恢复室前接受10 ml/kg乳酸林格液,观察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例数及需要补救止吐药例数.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禁食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术后48h恶心呕吐发生率,30 ml/kg组较10 ml/kg组明显降低(P<0.05),需要补救止吐药人数30 ml/kg组较10 ml/kg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输注10 ml/kg乳酸林格液相比,术中输注30 ml/kg乳酸林格液可以降低妇科腔镜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黄霓;肖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功能性腹痛在临床常见,影响着患者的精神状态、学习、生活及体格健康,也日益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本文对32例功能性腹痛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磨汤口服液,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宝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剖宫产作为一种解决难产的手术方式,为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传统观念的改变,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已引起了产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产科医师正为降低剖宫产率而努力.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四年内322例剖宫产手术的指征,探讨可能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995年Okamura等[1]在鼠内毒素休克的肝中分离并克隆出一种由应激而诱导产生的蛋白,该蛋白有着与白介素12(IL-12)相似的生物学活性,但诱导产生IFN-γ能力比IL-12强,初始命名为IFN-γ诱导因子(interferon gammainducingfactor,IGIF).1996年Ushio等[2]克隆了人类IGIF的cDNA并在E.coli中表达,随后命名为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
作者:杨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抗早孕药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米索)在临床上的使用,由于损伤少、痛苦轻,已部分取代了目前单一的人工流产手术,给广大节育妇女带来许多方便.现将近年来使用药物流产176例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黄朝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超声医学作为一门较为新兴的医学影像学科,近些年来发展尤为迅速,在医学的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成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医疗机构超声医学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是医院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中间环节,也是卫生监督的重要内容.2004年10月福州市卫生局组织了对市属各医疗机构超声医学质量的专项检查,以期进一步规范超声医学临床执业管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丹华;林强;曹成毅;周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肠造口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它是将小肠或结肠在腹壁做成人工肛门,以解除梗阻,恢复肠道通畅,或使粪便暂时不进入远侧结肠,避免病变或手术处肠段受粪便污染,以减少感染机会.根据造口目的的不同,肠造口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小儿需做永久性造口的较少见,一般是根据病情需要先做暂时性造口后再择期行二期手术.造口多选择在横结肠、乙状结肠或末端回肠.造口手术方法一般分为双腔造口、单腔造口和导管造口[1].小儿尤其是新生儿造口的并发症较成人高,故造口术后护理尤为重要,现将对3例新生儿肠造口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琼;钱小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硬膜外腔注入吗啡用于术后镇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我院普外科2003年1月至12月腹部外科术后硬膜外注入吗啡镇痛病人240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季文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