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明
例1,女,4月龄.因咳嗽、气促5天拟支气管肺炎入院.入院体检发现患孩手指、足趾皮肤皲裂、脱皮.其母诉患孩生后5~6天出现此现象.追问病史,其母1年前曾患梅毒,经治疗,现无症状.即予查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呈阳性.考虑:支气管肺炎;先天性梅毒.经用青霉素等治疗2周痊愈出院.
作者:吴利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闭合性脑外伤中的一种原发性脑损伤,是在特殊的外力机制作用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主要特征的脑白质广泛性损伤,临床表现多较危重,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近5年我院共救治18例病人,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鼻咽癌是南方地区高发肿瘤之一,近年发病率有所升高.迄今对鼻咽癌早期诊断仍以组织活检为主,早诊断、早治疗具有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意义.就诊于放疗诊室、怀疑鼻咽癌的患者,医生必作鼻咽活检,此时患者则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因此,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不能忽视的一项工作,近年我院放疗门诊对381例可疑患者行鼻咽活检术,现介绍护理体会.
作者:郭秀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病人在颈丛麻醉下施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常因手术时间长和术中牵拉甲状腺引起不适感,加上病人自身的原因,给麻醉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旨在比较甲亢病人采用颈丛麻醉与全身麻醉两种方法,突出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实用性及安全性,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崔翔;刘景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的预防方法.方法选择6例单纯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转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术前术中双侧髂前上棘及髌骨上缘反复测量验证,骨盆标准X线正位片股骨头模板运用确定股骨颈截骨平面及股骨距保留长度.术中软组织松解及假体试模反复运用验证,有效保持术后双下肢基本等长,避免下肢不等长引起跛行.结果术前6全患肢短缩2.0~4.7cm不等.术后测量4例双下肢等长,1例患肢短缩0.3cm,1例患肢延长0.2cm,无跛行.结论通过术前测量评估骨盆X线正位片上模板运用设定股骨颈截骨平有及股骨距保留长度,术中适当软组织松解及假体试模运用,双下肢髂前上棘与髌骨上缘长度再次测量印证,可有效保持术后双下肢基本等长,避免不等长引起跛行.
作者:赵春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药剂科不良反应监测室于2000年2月~2004年2月共收到18例别嘌醇引起药疹的不良反应报告,笔者就这些报告进行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池迎迎;王先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减轻磷早期损害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地总结10例磷烧伤早期损害特点以及损害与初期应急措施的关系.结果磷烧伤现场救护和院前医疗措施及时、得当者,损害轻,内脏中毒性损害发生率低.结论现场自救互救,创面持续水处理是减轻磷早期损害的根本措施,尽早切(削)痂是中止磷继续向深层损害和吸收中毒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锦河;郑庆亦;蔡少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结核病曾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性疾病,曾一度被较好控制,但近年来又有抬头趋势.脾结核在临床上较少见,笔者近日遇到1例右肺并脾结核,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建军;吴大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分别配合短棒状杆菌制剂(CP)与顺铂(DDP)胸腔内注射治疗晚期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46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分别进行短棒状杆菌制剂及顺铂胸腔内注射,按WHO疗效标准评价.结果治疗组(CP组)完全有效(CR)9例(39.1%),部分有效(PR)12例(52.2%),有效率91.3%;对照组(DDP组)CR 3例(13.0%),PR11例(47.8%),有效率60.8%.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x2=4.3,P<0.05),对照组部分出现胃肠道反应及血象中白细胞降低等副作用,治疗组无类似副作用.结论本疗法治疗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詹特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002年5月~2004年6月,我院泌尿科对68例输尿管结石病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效果满意,现将术中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施红;林燕青;高秋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在合理用药中护理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医嘱的执行者是护士,若该环节出现问题,即使医嘱合理,药学调剂正确,也不能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工作者在执行医嘱,在加药、输液过程中应本着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合理的用药途径,注意配伍禁忌.现将临床护士在合理用药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张利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30年来,对乳腺癌的认识已由原来的局部解剖观念向全身系统性观念发展,因此全身性治疗的地位在逐步地提高,化疗已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乳腺癌在院治疗,包括手术及六次化疗(不包括内分泌治疗),疗程一般均需4个多月,结合我院肿瘤科病床紧张的特点,乳腺癌术后住院化疗一次,其余五次化疗一般都在门诊输液室完成.因此做好门诊化疗的管理,无论对患者还是护士,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将两年来门诊化疗的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莘莘;周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双极等离子电切技术在老年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双极等离子电切系统对老年高危BPH施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65例.结果本组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出血少,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结论对于高危BPH(特别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双极等离子电切系统的应用使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陈伟东;张新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2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r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先采用rt-PA 8 mg静注,然后以42 mg加入100 ml盐水中静滴30分钟.结果发病在6 h以内的老年AMI病人溶栓再通率为68.2%,溶栓组与未溶栓组病死率分别为13.6%、27.8%,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发病在6 h以内无溶栓禁忌症的老年AMI患者以50 mg rt-PA静滴溶栓治疗安全有效,可减少死亡率,改善预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严密观察可积极应用.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超声医学作为一门较为新兴的医学影像学科,近些年来发展尤为迅速,在医学的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成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医疗机构超声医学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是医院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中间环节,也是卫生监督的重要内容.2004年10月福州市卫生局组织了对市属各医疗机构超声医学质量的专项检查,以期进一步规范超声医学临床执业管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丹华;林强;曹成毅;周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并对诊断和治疗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24例采取了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5年生存率为33.3%.结论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CT检查有助于肿瘤的术前正确分期.患侧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是首选术式.
作者:邢金春;张开颜;周中泉;陈实新;陈斌;王惠强;叶友新;庄炫;刘荣福;杨宇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各种肝胆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TBA,同时以速率法分别测定ALT、AST、GGT、ALP,以及用重氮偶合比色法测定TBIL和DBIL,应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仪对702例(肝胆疾病502例,正常对照组200例)样本进行分析检测.结果在肝细胞胆道病变时,TBA水平均增高,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其中尤以急性肝炎、肝癌、慢性肝炎活动期升高显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癌的TBA异常率达100%,肝硬化胆道疾病TBA的异常率明显大于其他肝功能指标的异常率.结论TBA测定是了解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性指标.
作者:王一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总结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凯时注射液(Lipo PGE1)对各种常见原因肾病变致早期慢性肾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收集20例各种肾病致早期慢性肾功能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凯时10μg;对照组20例,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50 ml治疗;两组药物均溶于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日,两周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水肿、尿量)与肾功能(BUN、Cr)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肾功能改善(BUN、Cr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凯时组与黄芪组相比,临床症状、肾功能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凯时治疗各种肾病致早期慢性肾功能损害,疗效满意,副作用少,在临床中使用效果显著.
作者:罗玮;陈五星;杨枫;郑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剖宫产作为一种解决难产的手术方式,为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传统观念的改变,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已引起了产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产科医师正为降低剖宫产率而努力.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四年内322例剖宫产手术的指征,探讨可能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喉癌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患者的营养状况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密切相关.提供及时、合理的营养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耐受力,促进术后恢复和预防并发症.
作者:李惠萍;涂珍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