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分析

涂致远;陈贞庚;梅雷

关键词:显微椎间盘镜, 椎间盘镜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稳定性, 显微内窥镜, 髓核切除术, 手术系统, 创伤小, 生产, 疗效, 减压, 报告
摘要: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减压彻底、创伤小,可维持腰椎稳定性.我院自2000年11月引进SOFAMOR DANEK公司生产的显微椎间盘镜手术系统行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初步总结报告如下.
福建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生理性起搏器治疗35例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生理性起搏器在缓慢型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35例患者,起搏器包括DDD 9例,双房三腔起搏器1例,VDD 3例,VVIR 22例.结果3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测得心室起搏阈值为0.42±0.13V/0.5ms,阻抗560±130ohm,R波振幅9.8±2.2mV;右心房起搏阈值为0.89±0.27V/0.5ms,阻抗670+180ohm,P波振幅2.8±1.2mV,P波感知灵敏度0.48±0.3mV.A-V间期程控在140~160ms之间,频率适应参数程控为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取中档值,增益取低档值,下限频率程控为60~70 bpm,上限频率程控于110~130 bpm之间,感知阈值取中档,频率适应档次取4~5.随访4~50个月,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无起搏器并发症发生.结论生理性起搏可产生较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对有适应症的起搏器患者应首先推荐使用各类生理性起搏器.

    作者:李卫华;吴荣;黄见亭;谢强;严秀珍;陈梅;满广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腔隙性脑梗塞在高血压中危险度的探讨(附262例分析)

    高血压是腔隙性脑梗塞的常见原因.文献报道33%~90%高血压患者有腔隙性脑梗塞[1],随着CT及MRI临床应用增多,发现腔隙性脑梗塞在高血压患者中不断增多.为探讨腔隙性脑梗塞在高血压患者中影响预后的因素及危险度,本文就福建省立医院1996年1月~1999年12月住院的高血压患者362例中对伴有腔隙性脑梗塞262例作一分析.

    作者:邓华宝;魏忠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丙泊酚伍用芬太尼麻醉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附200例分析)

    人工流产是终止妊娠的方法之一,通常在无麻醉状态下进行,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丙泊酚伍用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是近年来国内正在开展的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主要麻醉方法,我们对比观察了丙泊酚全麻下人流术和无麻醉状态下人流术的效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詹晓光;肖哲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84名五年级小学生牙列发育的初步调查

    目的调查10~12岁小学生牙列发育和一般生长发育状况,探讨两者的联系以及钙制剂对牙列发育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福州市某小学五年级小学生的牙列发育和一般生长发育状况,并以问卷形式调查钙制剂与牙列发育的关系.结果 (1)284名学生,替牙期占45.23%,恒牙期占54.77%,男女构成无显著差别;(2)替牙列组与恒牙列组身高、体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同时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分别检验钙制剂与牙列期、牙萌出顺序的关系,P>0.05.结论牙列发育与身高、体重的增加是同步的,在生长发育类型是属同一生长型,不能单纯认为增加钙制剂就会促进牙列发育及影响牙的萌出顺序.

    作者:梁甲兴;王碧娟;詹华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特殊情况下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方法18例病人中,Ⅰ期植入人工晶体5眼,均为外伤致晶体悬韧带或后囊膜损伤不具备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条件者.Ⅱ期植入13眼,其中伴有前节结构紊乱的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6眼,外伤或Marfan综合征导致晶体脱位5眼,曾经行白内障囊内摘除的单眼无晶眼2眼,均行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视力0.1~0.4的12眼,0.5~0.7的6眼,病例随访时间长3个月.结论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为无晶体囊支持的患者提供了恢复视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青;杨佩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及其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探讨

    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in reaction,FQ-PCR)方法定量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数量及探讨其与HBV标志物(HBV M)表现模式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方法共244份临床血清标本,HBV 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HBV M采用ELISA法.结果经FQ-PCR检测,99例HBsAg(+)/HBeAg(+)/HBcAb(+)的标本,其血清标本HBV DNA亦全部阳性,平均HBV DNA拷贝数为1.82×107copies/ml;96例HBsAg(+)/HBeAb(+)/HBcAb(+)的标本,其HBV DNA捡出率为66.7%(64例),平均拷贝数为1.82×104copies/ml;11例HBsAg(+)/HBcAb(+)的标本其HBV DNA捡出率为63.6%(7例),平均拷贝数为7.94×104copies/ml.结论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 M表现模式有关,HBsAg(+)/HBeAg(+)/HBcAb(+)的标本HBV DHA值显著高于HBsAg(+)/HBeAb(+)/HBcAb(+)的标本和HBsAg(+)/HBcAb(+)的标本,提示HBsAg与HBeAg的存在影响HBV DNA水平.FQ-PCR能实现准确定量,可以检测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考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建森;郑华燊;卓光生;曾德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关节松动术为主综合治疗在踝关节功能障碍中的应用(附66例分析)

    关节松动术(jomt mobilization)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在关节活动可动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具有手法轻柔显效快,病人易接受等特点[1],我科自2000年至今采用关节松动术为主,辅以腊疗、电疗、器械训练等康复手段早期介入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并进行相应的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惠玲;黄剑虹;周慧;朱丽玲;林蓉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26例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自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6月~2001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6例(26只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术后眼压控制在2.7kPa(21mmHg)以下者24只眼(92.3%).所有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解除晶状体因素所致的瞳孔阻滞,作为某些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选择性治疗.

    作者:宋曦帆;熊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沐舒坦雾化吸人佐治小儿肺炎45例临床分析

    婴幼儿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病、多发病,婴幼儿患肺炎时,痰不易咳出,肺部体征消失缓慢.我院于2001年1~12月使用沐舒坦泵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彩梅;郑天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无症状新生儿先天梅毒诊断探讨

    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的传播蔓延,梅毒发病率不断增加,新生儿先天梅毒(CS)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对有症状的新生儿CS诊断并不困难,但目前由于对梅毒的重视,产前筛查的加强,及对孕妇梅毒的治疗,大部分新生儿CS患儿出生时多无症状或症状极轻微,对这一部分新生儿CS患儿的诊断仍是一个难题.本文对我科收治的58例新生儿CS患儿进行临床及血清学检查方面的分析,旨在探讨无症状新生儿CS的诊断.

    作者:张尔泉;陈涵强;林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静脉输液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静脉输液反应屡见不鲜,静脉炎也时有发生,为便于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现介绍体会.1引起输液反应与静脉炎的原因1.1输液过速: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低温溶液(<7℃、>300ml)导致病人的寒战、四肢冰冷,易出现局部血管痉挛和静脉炎发生.

    作者:陈枫;陈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肠粘液腺癌10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粘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性及其综合治疗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大肠粘液腺癌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与非粘液腺癌相比,大肠粘液腺癌好发于青年人(年龄<45岁);(2)粘液与非粘液腺癌皆好发于直肠,但粘液腺癌更多发于升结肠;(3)易向周围脏器组织浸润生长;(4)易发生远处淋巴转移;(5)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6)术后复发率高,预后较差.结论大肠粘液腺癌是一类预后较差的大肠癌,对大肠粘液腺癌应该采用较积极的综合治疗方式.

    作者:叶松青;刘翔飞;王清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性脑出血的护理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变所致的出血性疾病,是内科急症之一.急性脑出血往往发病急剧、突然发病,如果未及时抢救治疗,可危及生命.我院自1999~2002年共收治脑出血病人252例,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成活率达90%,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任红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的临床观察与指导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为防治血栓形成,需服用抗凝药物,临床上常服用香豆素类药物华法林.现将本人在临床上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服用抗凝药华法林的观察与指导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朱锦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辐照猪皮在急诊烧伤创面上的运用

    目的探讨辐照猪皮在烧伤创面上运用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在深浅Ⅱ度及Ⅲ度创面上使用辐照猪皮进行感染及粘附度比较,对辐照猪皮治疗组和SD-Ag冷霜治疗组的愈合时间、色素沉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浅Ⅱ度创面使用辐照猪皮感染率明显低于深Ⅱ度创面(P<0.01),前者粘附度优于后者,Ⅲ度创面感染率高,无一例粘附良好.辐照猪皮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比SD-Ag冷霜组缩短(P<0.05),前者治疗的病例,愈台后色素沉着情况较少.结论辐照猪皮是浅Ⅱ度创面理想的生物敷料,深Ⅱ度创面上应谨慎使用,Ⅲ度创面不宜使用辐照猪皮.

    作者:陈昭宏;吴伯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浅谈中风病人的康复护理

    近年来,全球中风的人数越来越多,已成为全球的第三号杀手,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30~150万,每年死于中风者近100万人,患病人数约500~600万人.幸存者中约3/4有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占40%以上[1].为减轻幸存者的致残程度,大限度发挥病人的残存功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科学的护理极其重要.我科自1999年1月~2001年6月共收治中风病人86例,平均年龄69岁.死亡4人,幸存82人.通过对幸存者的精心护理,收效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初英;李碧华;陈丽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超声治疗脑梗塞10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治疗脑梗塞的确切疗效.方法对204例临床住院的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各102例的传统治疗的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对照组与传统治疗加超声脑血管治疗的观察组,对比其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超声脑血管治疗可明显提高脑梗塞患者的疗效.

    作者:张一攀;陈国章;林鹏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治疗探讨(附64例分析)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生长于胃粘膜表面与粘液层之间的微需氧菌,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抗酸治疗后胃内pH变化,Hp从胃窦部迁移,在胃窦部活检标本检测不到Hp,往往误认为Hp被根除而放弃治疗,是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检测,以提高Hp感染的诊断率及了解治疗后的根除情况.

    作者:方薇薇;卢惠海;代仲忽;叶媄媄;章文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新鲜复层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9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对2眼病毒性角膜溃疡、2眼细菌性角膜溃疡、5眼角膜溃疡伴穿孔进行新鲜复层羊膜移植术,随访3~6个月.结果术后3~12天炎症控制,溃疡消失,角膜穿孔瘢痕愈合.结论新鲜复层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伟;徐朝晖;杨德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及其意义

    目的阐明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方法用高压液相萤光检测法测定.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同型半恍氨酸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损害血管内皮,刺激血管平滑肌增殖,从而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年慧;夏元;陈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