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尼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微血管病性心绞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

洪雨

关键词:尼可地尔, 稳定型微血管病性心绞痛,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尼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微血管病性心绞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从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稳定型微血管病性心绞痛患者中抽选120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无明显差异(t=1.32,P=0.19),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心绞痛发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5.51,P=0.0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15,P=0.70).结论 在稳定型微血管病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采取尼可地尔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4例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7例,对照组行CAG方案治疗,观察组以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0.27%、死亡率2.7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9.95%、18.92%(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为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行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加.

    作者:周冰;梁立新;辛小海;令狐锐;李青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板蓝根颗粒治疗甲型H1N1流感疗效观察与护理探讨

    目的 研讨甲型H1 N1流感患者接受磷酸奥司他韦、板蓝根颗粒联合治疗与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参与实验,并按随机数表法划入两组,Ⅰ组(n=35)接受磷酸奥司他韦单药治疗,Ⅱ组(n=35)在上述条件下联合板蓝根颗粒冲服,两组同时接受一系列适当的护理指导,对比评估两组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Ⅱ组相比Ⅰ组在临床药效上显著提高,总有效率达97.1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的流感症状(咳嗽/咳痰、发热)缓解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期间均无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 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及板蓝根颗粒治疗与护理有确切的效果,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黄运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片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反应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后对炎性反应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治疗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6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其中按常规措施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按常规措施+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用药方案对心功能指标和炎性反应的影响.结果 研究表明,用药后观察组患者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FMD(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hs-CRP(超敏C反应蛋白三者水平依次为(57.90±3.88)%、(8.71±0.97)%和(4.86±0.44)mg·L-1,而对照组患者LVEF、FMD、hs-CRP三者水平依次为(40.90±3.68)%、(7.37±0.92)%和(10.89±0.94)mg·L-1,组间统计学差异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 将瑞舒伐他汀钙片用于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中,对改善心功能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均有效,提高康复速度,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韩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h和30min对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h和30min对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的56例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予以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h,研究组28例予以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0min.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N%)、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计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尿素氮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WBC、Hb、N%、PCT、CRP、PLT、ST、ALT、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Hb、PLT、AST、ALT、肌酐、尿素氮水平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WBC、N%、PCT、CRP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h治疗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相较于静脉滴注30min而言疗效更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蔡书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牛奶冲服对小儿感冒舒颗粒急毒及药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牛奶冲服对小儿感冒舒颗粒急性毒性和主要药效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给药剂量法给予小鼠水配制和牛奶配制的小儿感冒舒颗粒,连续观察14d,考察其急性毒性.采用皮下注射干酵母建立大鼠发热模型及氨水引咳模型评价其解热镇咳作用.结果 急毒实验表明,动物未见任何急性毒性反应,测得牛奶配制的小儿感冒舒颗粒的大给药量为20g·kg-1.牛奶配制的小儿感冒舒颗粒能显著抑制由酵母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P<0.01),并减少氨水诱导的小鼠咳嗽次数(P<0.01).结论 牛奶冲服对小儿感冒舒颗粒的急性毒性及主要药效学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作者:胡培培;薛楚;黄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宁夏六盘山区引种栽培白芍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白芍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研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6批白芍样品进行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和0.1%磷酸为流动相系统,梯度洗脱,以变波长方式进行检测,0~12min波长为275nm,12~30min波长为258nm,30~38min波长为230nm,38~60min波长为275nm,流速为1.0mL·min-1,进样量为10μL,分析时间60min.结果 16批白芍样品的指纹图谱有10个共有峰,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0.2%.结论 通过建立白芍药材指纹图谱为宁夏六盘山区引种栽培白芍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海燕;冷晓红;徐超;郭鸿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评价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目的 分析应用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将50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和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治疗),每组患者253例.对比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以及治疗两个月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调控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郭原草;殷琪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以我院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308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之间.采用数字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4例.使用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患者,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效果优异,且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世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药材中常见真菌毒素污染状况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疗效在被认可、重视的同时,其安全性也受到广泛关注.真菌毒素污染导致的中药材霉变是影响中药材及其制品质量与使用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真菌毒素污染的研究多在谷类、饲料等食品领域,在中药材中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中药材中常见真菌毒素污染状况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胡佳哲;赖宇红;陈浩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在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和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在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本次所研究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均选自2016年11月至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该类患儿,随机分为(头孢呋辛及常规祛痰等治疗组)对照组和(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治疗组)观察组.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氧分压等血气指标以及CRP指标进行评分比较分析,同时对其治疗后的咳嗽、住院时间等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氧分压等血气指标以及CRP指标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气指标以及CRP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咳嗽、住院时间等以及治疗效果也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 以改善患儿血气指标以及治疗效果为目的,同时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本次研究中,对其采用头孢呋辛及常规祛痰等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联合治疗,效果确切,使患儿尽早得到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宋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和机体炎性因子的影响评价

    目的 对乙肝肝硬化应用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和机体炎性因子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7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组比较,每组39例患者,给予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于对照组(P<0.05).炎性因子方面,治疗后,观察组IL-6和IL-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INF-γ和IL-10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临床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有效缓解肝纤维化,纠正机体炎性因子紊乱现象,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薛世明;屈阳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卡维地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8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42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增加卡维地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心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SV、HR、SBP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SV、HR、SBP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中选择卡维地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稳定生命体征,且增强心功能水平,临床治疗价值较高.

    作者:赵永福;付向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头孢曲松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临床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头孢曲松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间我院接治的114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应用头孢曲松治疗;对照组57例,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91.2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的TRUST滴度均低于对照组,TRUST转阴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皮损消退例数、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曲松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不良反应的研究分析

    通过对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17)检索,共收集到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期刊中有关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不良反应病案个例报到,共计39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括过敏反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或精神疾病以及血液系统异常等.

    作者:林启凰;林聪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剂科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药剂科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未加强药剂科管理时处方500份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加强药剂科管理时的处方500份作为观察组,比较药剂科管理前后两组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对照组处方,药剂科未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2.40%,问题发生率为33.40%;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80%,问题发生率为11.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处方,药剂科未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处方中主要存在无指征用药、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及溶媒选择不合理的情况,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无指征用药、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及溶媒选择不合理状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药剂科管理工作可以大大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率和问题发生率,适合在各大医院的药剂科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韦海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丁苯肽注射液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失败的穿支病变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失败的穿支病变患者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在溶栓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溶栓失败的穿支病变的患者共8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单独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常规用药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展开比较,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以95.45%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结论 临床上对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溶栓失败病例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缩短患者脊髓休克期,加快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疗效显著,有益于预后,故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建军;刘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挟滞证)患儿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的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挟滞证患儿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门诊患儿32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总70.0%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hs-CRP、TNF-a、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可有效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患儿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四种芦丁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槐米中芦丁的提取方法.方法 以总黄酮含量和芦丁含量为指标,对比沸水提取法,碱提酸沉法,醇水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的优缺点.结果 四种提取法的总黄酮含量和芦丁含量分别为407.8mg·g-1,422.3mg·g-1,304.9mg·g-1,321.7mg·g-1和684.4mg·g-1,696.3mg·g-1,532.1mg·g-1和589.1mg·g-1.结论 沸水提取法和碱提酸沉法提取率较高.

    作者:涂清波;孙振翰;徐晓芳;朱安宏;吴娜;何立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他克莫司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目的 他克莫司缓释片的研制并对其体外释放度进行评价.方法 聚乙二醇6000、泊洛沙姆188作为载体材料,制备他克莫司固体分散体,羟丙甲纤维素K4M作为缓释材料,并通过单因素考察法筛选出优的处方.结果 体外释放度试验证明,他克莫司缓释片12h的释放度在80%以上.结论 他克莫司缓释片工艺重现性好,体外释放度考察表明达到了预期的缓释效果.

    作者:陈韡彬;傅慧灵;江宁宇;王娟;陈宇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研究

    目的 临床药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研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2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60例.A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B组为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情况,并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分析两组患儿的成本-效果比、增量成本-效果比并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是15.00%,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是1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56.41和34.16,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增量成本-效果比来看,若要多获得一个效果单位,对照组要比实验组花费的成本更多;在敏感度分析中,药品费下调15%,可得出两组成本-效果比依然具有一致性.结论 中药方剂射干麻黄汤加减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更好,显效更快,疗程更短,治疗费用更少,具有更好的成本-效果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钦;陈秋琴;陈寿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