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牛膝化学成分及等级分类研究

付国辉;陈随清;刘嘉;马蕊;杨国静;杨慧辛

关键词:牛膝, 化学成分, 等级分类
摘要:目的 旨在为牛膝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汇总信息,详细整理,将牛膝的化学成分及等级分类进行了综述.结果 牛膝中所含化学成分多,药理作用广.结论 牛膝是一味常见的、应用比较普遍的中药.市场上的牛膝商品等级分类看似复杂,实则较为简单.通过对牛膝等级与其化学成分进行比对分析,发现牛膝等级分类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联性没有一个量化的、直观的评价体系.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147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和分析抗感染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在应用抗感染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情况、给药途径、抗感染药物种类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47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中,以头孢菌素类药物例数多(94例,63.95%),其次为喹诺酮类(34例,23.13%);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108例,73.47%).结论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重视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范玲;顾琴华;成旭东;于栋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润燥止瘁胶囊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4)、对照组(n=44).观察组给予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咪唑斯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症状积分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症状积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轻度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停药后不良反应均消失,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润燥止瘁胶囊联合咪唑斯汀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艳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头孢呋辛钠序贯治疗及系统性护理用于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呋辛钠序贯治疗及系统性护理用于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至我院进行小儿肺炎治疗的患儿150例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患儿进行包括退热、改善通气、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使用头孢呋辛钠序贯治疗;所有患儿给予系统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治疗7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3%,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头孢呋辛钠序贯治疗以及系统性护理对小儿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周玉霞;晁利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ICU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 研究ICU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关联性.方法 前瞻性干预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ICU65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ICU6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将其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优势菌株与药物使用强度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G-占绝对优势,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是主要菌株类型,两组筛选出的九种优势菌株的耐药率大多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ICU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关系密切,合理降低抗菌药物的应用强度,可有效扼制细菌耐药性的增长.

    作者:刘畅;贾启明;李振轩;叶培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不良反应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索拉非尼治疗,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 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手足综合征、食欲下降、皮疹、瘙痒、腹泻、脱发、血压升高、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等,其中以手足综合征为常见,发生率为62.8%.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治疗期间应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以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黄幼萍;陈争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肾上腺素联合阿替卡因治疗牙髓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肾上腺素联合阿替卡因治疗牙髓病的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随机选取了38例患有牙髓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通过盐酸里多可因联合肾上腺素作为麻醉剂对患者进行麻醉工作,而观察组的患者则接受肾上腺素联合阿替卡因作为麻醉剂进行麻醉工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之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为10.52%,远远低于对照组产生的不良反应率;而观察组的麻酥麻醉有效率为94.73%,远远高于对照组的麻醉有效率63.16%,而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24h之内的疼痛程度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上腺素联合阿替卡因治疗牙髓病的治疗效果更高,麻醉起效时间短,操作简单便捷,效果更加明显,适合在口腔科,特别是牙髓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进行治疗推广.

    作者:田永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癫痫清颗粒水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癫痫清颗粒的水提取工艺.方法 以菝葜皂苷元收率、芍药苷收率及总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k(34)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倍数、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选择佳提取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提取2h,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1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为癫痫清颗粒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王光函;邸子真;齐越;姜鸿;邹桂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宽筋通络散薄层色谱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探讨宽筋通络散的薄层色谱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宽筋通络散中防风、苍术和两面针等三种主药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法用于宽筋通络散中防风、苍术和两面针三种主药的鉴别与质量控制,斑点清晰,分离效果满意,且试验的重现性良好,无阴性干扰.结论 本法快速、简便、重复性良好,可作为宽筋通络散质量控制标准的部分内容.

    作者:邱俊辉;张文森;陈燕燕;赵哲涛;曾艳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骨科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预防与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骨科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预防与护理效果.方法 收取我院200例骨科住院患者,收取时间为2015年10月20日至2016年1月8日,对骨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对其实施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 200例骨科住院患者中有100例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三组,其中20~ 40岁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0.00%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男性患者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P<0.05),药物不良反应累及器 官多的为附件和皮肤(占40.00%),皮炎、瘙痒、皮疹为常见临床表现,与其他累及器官、系统的构成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应重视骨科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和预防,实施一项有效预防方式,能避免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影响.

    作者:南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讨外耳道真菌感染患者实施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选取64例外耳道真菌感染患者进行试验分析,并随机划分为两组(32例/组),Ⅰ组接受硼酸滴耳治疗,Ⅱ组局部涂抹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评估两组方案的感染控制情况.结果 Ⅱ组接受治疗后2周、8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8%与96.9%,与Ⅰ组的总有效率50.0%与81.3%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3~6个月随访,Ⅱ组无复发,Ⅰ组1例复发,两组复发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外耳道真菌感染患者实施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用药方便、效果显著,且可尽量避免复发,值得推荐.

    作者:陈炜;童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地佐辛和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究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地佐辛和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地佐辛和丙泊酚复合麻醉作为甲组,将采用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麻醉的39例患者为乙组,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甲组和乙组的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甲组的术前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明显长于乙组,甲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乙组(P<0.05);甲组出现呼吸障碍和体动反应发生率较乙组明显降低,甲组苏醒后VAS评分较乙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在无痛人流中分别应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的麻醉和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麻醉,两种麻醉效果相当,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的稳定性更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树旗;杨远琪;刘广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讨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为分析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分析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患儿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分析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氧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可采用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治疗,其治疗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给予由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4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由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根据病历号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单号)、试验组(双号)两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的护理工作中,将护理干预应用于试验组的护理工作中.对比护理后患者再次骨折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骨折再发比率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由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再次骨折的发生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倪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损害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时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114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维生素C、复方甘草酸苷、门冬氨酸鸟氨酸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加,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肤不仅有助于提高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临床治疗疗效,还能明显改善其肝功能,且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金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病例讨论

    目的 探讨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用药适宜性,促进临床药师树立对疾病治疗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临床治疗方案,结合药理学、专家共识等循证医学资料,就病例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使用头孢米诺预防抗感染治疗,药物选择适宜,建议术前使用,时间点麻醉开始时;用药48h,疗程适宜.该患者无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的指征.患者术后有补液补充维生素的指征,但同时使用3种维生素复合制剂部分维生素系重复用药,且混合糖电解质和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同瓶静滴属配伍禁忌.结论 临床药师应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学习,发挥自身药学所长,并结合临床理论知识,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宦娣;李杰;孙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讨论分析我院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至2017年2年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年为单位分组比较.结果 加强管理后,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大幅降低,抗菌药物金额占比明显降低,非限制级抗菌药物用量提高,限制级抗菌药物用量减少,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基本停用.住院药房抗菌药物使用量下降.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工作后,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得到较好的管控,但是细菌耐药形式依然严峻,还需要坚持长效管理.

    作者:赵杰余;郑加豪;徐瑞双;朱垂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对小儿脑性瘫痪(CP)的治疗效果及护理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对小儿脑性瘫痪(CP)治疗效果,研究和探讨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治疗的价值以及实施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 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小儿脑性瘫痪(CP)患者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鼠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治疗的设为试验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都能取得治疗效果,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0(75.00%),而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8(95.00%),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增加,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脑性瘫痪患儿在接受综合治疗的同时辅以鼠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治疗,有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安全可靠,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龙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对沙格列汀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予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单纯的二甲双胍开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开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血糖(FBG)等指标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为2型糖尿痛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沙格列汀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李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人形图”结合“思维导图”在护理个案教学查房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形图”结合“思维导图”查房模式在护理个人查房中的应用.方法 在“人形图”查房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思维导图”进行新的查房模式并实施,结果“人形图”结合“思维导图”查房模式,在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下,也关注疾病状态下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查房内容有故事性,护理措施个性化,锻炼护理人员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结论 “人形图”结合“思维导图”护理查房体现整体护理的内涵:关注患者不同层面的问题:生物一心理--社会,提供全面的护理照顾.

    作者:赵丽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正确认识超说明书用药

    目的 正确认识超说明书用药.方法 通过对超说明书用药现状、产生原因及潜在风险的分析,呼吁大家共同关注,正确对待.结论 规范超说明书用药,规避医疗执业风险.

    作者:庄伟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