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剂量甲氨蝶呤在恶性淋巴瘤治疗中不良反应的观察

翟秀朋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 大剂量甲氨蝶呤,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调研大剂量甲氨蝶呤运用到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内的成效.方法 抽选2015年11月到2017年10月来医院进行医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34例,给全部患者施以HD-MTX这一计划,并借助NCI-CTC 4.0型毒性评测规定评测全部患者通过治疗过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全部患者通过治疗过后总共31例患者产生了有关的不良反应,而总共2例患者产生了死亡.结论 大剂量甲氨蝶呤运用到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内具备比较明显的成效,有关的不良反应比较大量,许多患者转归较优,但是也会产生危害到生命的一类不良反应.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治疗T2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探究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1日到2018年4月30日期间在我单位就诊且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病历的单双号不同进行分组,将病历号为单号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单药治疗,病历号双号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双药治疗,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变化情况及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无论单药还是两种药物的联合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值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更大,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双药联合治疗的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效果较佳,低血糖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彭丽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n=31)和对照组(阿奇霉素,n=3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29/3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23/31)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气促、咳嗽和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琛;黄章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和单纯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 对比罗哌卡因及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对股神经阻滞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全麻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及对照组(罗哌卡因),每组含患者49例.分别在手术前(T0)、手术完毕即刻(T1)、手术完毕后12h(T2)、手术完毕后24h(T3)四个时间点检验患者的神经递质(P物质、β-内啡肽及孤啡肽)的血清浓度.结果 在T2及T3两个时间点,试验组患者血清中P物质、β-内啡肽及孤啡肽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可在股神经阻滞镇痛中,降低神经递质的含量,增强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

    作者:朱冠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和安慰剂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所致视疲劳的优劣差异

    目的 探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和安慰剂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所致视疲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间门诊收治的100例青少年屈光不正所致视疲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安慰剂治疗,研究组50例予以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干预前后舒适度评分、左右眼屈光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32.00%)(P<0.05).干预前两组舒适度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左右眼屈光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左右眼屈光检查结果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左右眼屈光检查结果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与对照组(12.0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所致视疲劳显著改善患者的屈光度,提高患者舒适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林润平;郑春昌;徐俊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乙二胺-β-环糊精对绿原酸的稳定作用研究

    目的 制备绿原酸的乙二胺-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其中绿原酸的化学稳定性.方法 以乙二胺-β-环糊精对绿原酸进行包合,优选包合条件,并比较绿原酸及其三种包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结果 乙二胺-β-环糊精包合绿原酸的优化条件是溶剂为40%乙醇溶液,温度为25℃,搅拌时间为3h;其中绿原酸的水溶液稳定性优于其他包合物.结论 乙二胺-β-环糊精包合技术可为改进绿原酸液体制剂稳定性提供参考.

    作者:魏红娟;尚琦;吴芳霞;陈小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莫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把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奥美拉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莫沙比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痊愈患者41例,对照组32例,两组比较,观察组痊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无效率比较,观察组无效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RDQ评分,对照组反流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良好,优于奥美拉唑单一治疗.

    作者:沈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探讨缩宫素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在无痛人流中应用缩宫素的价值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近期(2016年01月 ~2017年11月时期)收治选择无痛人流终止妊娠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其中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缩宫素的设置为实验组,未使用缩宫素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手术中心率差、脉压差、血氧饱和度差、术后24h出血量及术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心率差、脉压差、血氧饱和度差、术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术中、术后并发症为3.33%,对照组为,对照组为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缩宫素,可有效平稳患者心率、脉压、血氧饱和度,减少患者术后24h出血量,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理想.

    作者:谢梅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三种口服降糖药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某医院常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其他三种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短期药物经济学效果,为2型糖尿病病人选择治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筛选病例130例,分别为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吡嗪控释片(A组)、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B组)、二甲双胍缓释片+瑞格列奈片(C组).以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值为效果测量指标,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评价三种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效果,并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A、B、C的有效率分别为77.3%、90.5%、76.2%,方案B疗效要优于A、C;总成本分别为52.7元、122.2元、97.57元,三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0.68、1.35和1.34.结论 三种用药方案A组是治疗2型糖尿病为经济、有效的方案.

    作者:李爱香;龚佳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进展

    在临床当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没有器质性原因导致的慢性或者间歇性症状,主要表现是上消化道的症状,且在近这几年呈现出逐渐升高的发病趋势.其病因以及发病机制都不是非常明确,有相关学者认为可能和细菌感染、肠胃运动障碍、心理因素等有关系.当前临床治疗主要是促进患病者的胃肠动力为主,加上该病发病机制相对比较多元化,因此多药联用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案.本文将针对儿科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中药物治疗的方案展开分析和讨论,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唐晓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多卡因贴片的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多卡因贴片有关物质的方法〔1〕.方法 选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mm×50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40℃.结果 利多卡因和杂质分离良好,定量限是0.004μg·mL-1,检测限是0.001μg·mL-1.精密度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好.结论 该方法简便且准确,可用于利多卡因贴片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万红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我院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栓治疗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栓治疗现状.方法 抽查2010年1月 ~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心房颤动的病历459份,记录患者的基本特征和抗栓药物治疗情况等,并对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9例患者,CHADS2评分≥2分299例,其中抗血小板155例(52%),抗凝42例(14%),抗血小板+抗凝36例(12%),未抗栓66例(22%).CHA2DS2-VASc得分≥2分369例,其中抗血小板187例(51%),抗凝57例(15%),抗血小板+抗凝36例(10%),未抗栓89例(24%).HAS-BLED评分0~2分285例患者,未监测INR值112例(39.3%);HAS-BLED评分≥3分,未监测INR值44例(25.3%).结论 我院心房颤动住院患者华法林的使用率并不高.即使选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也未完全做到合理监测INR值.

    作者:陈安;李迪;潘敏;黄小瑜;易燕桃;叶志能;吴楚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地佐辛配伍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硬膜外分娩孕妇行地佐辛配伍罗哌卡因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110例实验研究的对象,均来自本医院2016年 ~2017年收治的分娩孕妇,对110例孕妇进行分组,实验组60例,行地佐辛配伍罗哌卡因进行镇痛,对照组50例在分娩时用芬太尼进行镇痛.分析两组孕妇分娩时的疼痛情况,总结镇痛效果.结果 利用评分法对孕妇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根据分数结果可知,实验组孕妇的疼痛感显著降低,且产妇分娩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硬膜外分娩孕妇行地佐辛配伍罗哌卡因进行镇痛,效果明显,不仅可降低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且产妇生产后的肢体活动情况较优,不良反应情况较少,值得我们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深入的研究.

    作者:张庆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7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对照组仅给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睡眠质量评分(PSQI)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均值为:治疗组6.54±1.43,1.76±1.09;对照组:6.67±1.56,3.22±0.82.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PSQI)的均值为:治疗组:16.35±2.67,3.43±1.28;对照组:17.00±2.07,5.62±1.21.治疗前后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效果可靠,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启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4月 ~2017年3月期间收集我院产妇产后出血患者共150例,根据电脑机选随机化分段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75例,采用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常规组患者75例,采用肌注缩宫素治疗.经不同治疗方式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产程中出血量(345.3±99.1)mL,产后2h出血量(114.3±47.3)mL,常规组患者产程中出血量(458.5±102.5)mL,产后2h出血量(157.5±50.8)mL,研究组产程中以及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产妇产后治疗中,运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能够降低患者产程中以及产后2h的出血量,同时患者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在恶性淋巴瘤治疗中不良反应的观察

    目的 调研大剂量甲氨蝶呤运用到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内的成效.方法 抽选2015年11月到2017年10月来医院进行医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34例,给全部患者施以HD-MTX这一计划,并借助NCI-CTC 4.0型毒性评测规定评测全部患者通过治疗过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全部患者通过治疗过后总共31例患者产生了有关的不良反应,而总共2例患者产生了死亡.结论 大剂量甲氨蝶呤运用到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内具备比较明显的成效,有关的不良反应比较大量,许多患者转归较优,但是也会产生危害到生命的一类不良反应.

    作者:翟秀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肿痛安联合甲钴胺治疗更年期女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肿痛安联合甲钴胺治疗更年期女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 ~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更年期女性PT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肿痛安联合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对更年期女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肿痛安联合甲钴胺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罗恒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JCI标准的医院危化品管理实践探讨

    目的 JCI标准中对有害物质的定义、储存、使用、安全处理等多个环节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危化品安全有效的管理是重中之重.方法 我院通过梳理架构,完善制度;明确职责,联合监管;长治久安,精细管理等措施对危化品进行有效管理.结果 我院危化品管理在2014年预评审中顺利通过考核,管理机制获得评审专家的一致肯定.结论 评审必须充分掌握JCI评审制度并加以理解和创新,保证制度的顺利实施.

    作者:杜彦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DCA原理在提高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率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品管圈(QCC)在提高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率中的作用和效果,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按照品管圈的10个步骤,调查药师对不合理处方干预的现状,查找影响药师进行干预的原因,并实施对策,对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为期5个月的实践,药师对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率由活动前的47.08%提高到活动后的81.62%,进步率达73.36%,效果显著.结论 应用品管圈管理法,可提高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率,对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服务质量切实有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曲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观察和比较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

    目的 探讨分别采用2种三联疗法对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与对比.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月7月 ~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5)与观察组(n=75),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阿莫西林及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治疗后两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愈情况及幽门螺杆菌杀菌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00%)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0.67%)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3.3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可以显著杀灭幽门螺杆菌,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很有大提升作用.

    作者:谭玉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提取方法对草珊瑚中异嗪皮啶含量的影响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珊瑚中的异嗪皮啶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索氏和加热回流三种方法提取草珊瑚药材中的异嗪皮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30:7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42nm;进样量20μL.结果 异嗪皮啶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在为3.2~102.4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为99.08%,RSD为1.49%.结论 采用加热回流提取得到异嗪皮啶的含量普遍偏高,采用索氏提取回流得到的含量较低,宜采用加热回流方法作为草珊瑚中提取异嗪皮啶的方法.

    作者:林罡;黄巧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