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阳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予以丙泊酚麻醉,研究组30例予以依托咪酯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6%)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 依托咪酯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卢锦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为了让静脉配置中心更快更准确的服务患者,全面提高静脉配置中心工作效率.方法 研发并上线自动排批次系统、空瓶时自动计数系统等新型现代信息系统,统计新系统上线前后数据并分析,验证新系统成效.结果 自动批次系统上线后首批手工调整比例降低约18%,空瓶时自动计数系统上线后第一批药品分拣时间提前约45min.结论 自动批次系统、空瓶时自动计数系统等现代技术使用后,减小了静脉配置中心首批手工调整比例和提早了第一批药品分拣时间,全面有效的提高了静脉配置中心的工作效率.
作者:洪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对肿痛安联合甲钴胺治疗更年期女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 ~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更年期女性PT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肿痛安联合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对更年期女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肿痛安联合甲钴胺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罗恒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药师审核静脉用药医嘱及其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执行的配液医嘱1246370条,药师审核发现2018条不合理医嘱,分析其原因并与医护人员实时沟通后实施调配干预.结果 2018条不合理医嘱中,以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多,为776条,占比38.45%,其次分别为溶媒选择不合理456条(22.60%)、配伍禁忌207条(10.26%)、超说明书用药183条(9.07%)、医嘱录入错误135条(6.69%)、联合用药不合理121条(6.00%)、给药途径不合理79条(3.91%)、重复给药61条(3.02%);经同步有效干预后,不合理医嘱的检出率下降64.63%.结论 药师审核静脉用药医嘱可明确不合理医嘱类型进行针对性同步干预,利于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
作者:焦长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由于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中成药具有不需煎煮,携带方便,不良反应较小的优点,大众对它的服用顺从性较好,西医使用中成药日益普遍.但是,西医在使用中成药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给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通过分析西医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现状,以期找寻解决对策,增加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中医药的健康发展.
作者:胡芬;陈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与乳酸林格液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8年2月收治并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7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观察组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对照组术前注射乳酸林格液,分析两组炎症因子、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术后1d观察组炎症因子TNF-α、IFN-γ、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观察组PT、APTT、TT凝血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比术前注射乳酸林格液更有利于促进胃癌根治术的进行,有助于减少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同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陈林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观察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本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8例展开研究,时间2015年4月 ~2017年6月,采用双色球随机模式将之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试验组4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碳酸钙、阿法骨化醇和阿仑膦酸钠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WOM-AC评分、膝关节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评分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试验组关节液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临床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辅助治疗能够促进疗效提高,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申晟;尚延春;柴巍巍;刘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入院诊治的97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联合组49例.均接受去除病因、止痛药、抗感染等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mg静脉滴注,bid;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糖铝1g,tid,餐前1h嚼服,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治疗1、2、3d再出血发生率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1、2、3d再出血发生率均较低(P<0.05),有效率显著较高(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斌;曾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HBV DNA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4水平上升,TSH、ALT、AST水平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情况较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具有较佳的抗病毒效果,利于恢复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且安全性好.
作者:靳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AECOPD)运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雾化吸入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PEF、FVC以及FEV1均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PaCO2和PaO2水平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AECOPD患者雾化吸入+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崔宝月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小儿扶脾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小儿扶脾颗粒中白术、陈皮、莲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陈皮中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18(TC)(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2:68);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扶脾颗粒中橙皮苷含量,测得橙皮苷对照品进样量在0.0412~1.0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84%,RSD为2.98%.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有效控制小儿扶脾颗粒的质量.
作者:黄晓燕;胡亮;丁野;李文莉;唐纯玉;唐代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9月到2018年1月收治并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连续治疗15d,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凝血功能变化〔血浆粘稠度(PV)、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B、PT指标低于对照组,PV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凝血功能,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利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某院门急诊静脉滴注中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该院门急诊静脉滴注的合理性,促进医院合理使用静脉滴注,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管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某三甲医院门急诊2017年1月 ~3月静脉滴注处方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了解处方中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中抗生素、中药针剂、质子泵抑制剂(PPIs)等应用情况.结果 门、急诊静脉滴注一共4761张处方,占总门急诊总处方的比例为1.9%,患者的病种主要涉及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主要分布的科室有急诊科、儿科、呼吸科,使用到的药品主要有抗生素、中药针剂、质子泵抑制剂(PPIs)等.结论 我院门急诊静脉滴注处方占比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急诊科和儿科.其中抗菌药物使用占比较大,PPIs存在不合理现象,说明书用法滞后问题凸显.因此还需加强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高锦娟;杜克雅;王颂;许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萜类是三大次生代谢产物之一,以异戊二烯为结构单元,碳原子数为5的倍数,根据其所含结构单元的数目进行分类,其中五环三萜(Pen-tacyclic Triterpenoids)是由六个异戊二烯单元连接而成的五个闭合环为母体的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重要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调节血糖、降血压和抗肿瘤活性等〔1-5〕,临床应用前景诱人,是目前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近年来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类化合物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蒲;王国权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96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BIL、AST、ALT、GGT、HA、IV-C及PCⅢ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可有效改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选择阿托伐他汀40mg日剂量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06月 ~2017年0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50例)选择20mg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选择40mg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以及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DL评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SS评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选择40mg 日剂量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在提高疗效、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方面获得显著效果.
作者:张亮亮;胡建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取的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肝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BIL、ALT、AST、HA、PCⅢ及 Ⅳ-C较对照组低,ALB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缓解肝纤维化.
作者:张亚楠;徐瑞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PDCA循环原理的应用,提高医院药剂科实习生顶岗实习管理质量,终提升药学实习生的技术技能水平,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药学专业毕业生.以PDCA循环为工具,建立药学实习生顶岗实习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药学实习生顶岗实习管理过程进行梳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期提高药剂科实习生实习管理水平.
作者:林婷婷;王小蓉;黄秋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10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病变发生血管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的情况,住院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风险.结果 观察组的出血风险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TIMI3级血流达到96%,对照组术后TIMI3级血流仅达到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再发心梗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通过冠状动脉内注射可明显改善急诊PCI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再灌注水平,不增加出血风险,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
作者:王璟;黄小洪;陈宜锋;黄小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参与1例人工关节术后感染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后,引起粒细胞减少的的药物治疗实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人工关节术后感染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后,引起粒细胞减少的抗菌药物选择病例,药师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及指南,并结合患者病情,药师针对该患者抗感染方案给予了个体化治疗建议.结论 通过该病例,对于万古霉素治疗 PJI 出现血象异常,应综合考虑,确定是否为万古霉素相关,再决定治疗方案.
作者:徐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