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地佐辛静注后在不同时间段预防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临床观察

郑钦树

关键词:小剂量, 地佐辛, 不同时间段, 舒芬太尼, 呛咳
摘要:目的 观察小剂量地佐辛静注后在不同时间段预防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全麻下择期手术患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注射地佐辛2mg,1min后注射舒芬太尼组(B1组)、3min组(B2组)和8min组(B3组),比较四组患者不同时点HR及MAP、呛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组内HR及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不同时刻,HR及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1、B2和B3组呛咳发生率分别为56.0%、28.0%、4.0%、4.0%,其中C组呛咳发生率明显高于B1、B2、B3组,另外C、B1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B2和B3组呛咳严重程度明显低于B1组(P<0.05).结论 地佐辛可有效预防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但是要控制用药时间,大程度降低毒副作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3694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 促进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合理预防用抗菌药物,为降低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比例提供依据.方法 调取我院2016年骨科Ⅰ类切口手术3694例,通过医院病案质量监查系统、集成医疗终端系统查询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其用药信息,对其预防用药的比例、品种选择、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预防用药疗程、抗菌药物联用与更换指征及预防用药后感染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为69.14%,未能达到规定的30%;预防用药品种选择合理率为55.66%;有161例用药时机合理,占比为6.30%;用药疗程合理的有2128例,占比57.61%;未发现有联合用药的情况,有23例存在更换药物的情况;898例出现了术后发热或感染.结论 2016年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有待于医院和临床科室进一步提升抗菌药物的相关管理和应用.

    作者:陈晓兰;蔡靖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我院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栓治疗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栓治疗现状.方法 抽查2010年1月 ~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心房颤动的病历459份,记录患者的基本特征和抗栓药物治疗情况等,并对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9例患者,CHADS2评分≥2分299例,其中抗血小板155例(52%),抗凝42例(14%),抗血小板+抗凝36例(12%),未抗栓66例(22%).CHA2DS2-VASc得分≥2分369例,其中抗血小板187例(51%),抗凝57例(15%),抗血小板+抗凝36例(10%),未抗栓89例(24%).HAS-BLED评分0~2分285例患者,未监测INR值112例(39.3%);HAS-BLED评分≥3分,未监测INR值44例(25.3%).结论 我院心房颤动住院患者华法林的使用率并不高.即使选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也未完全做到合理监测INR值.

    作者:陈安;李迪;潘敏;黄小瑜;易燕桃;叶志能;吴楚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药组方治疗糖尿病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组方是多成分、多药味组成的,其特点是多向性、多靶点、标本兼顾,如今在全球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比如消渴丹、黄芋胶囊、血脂康、降糖消脂片、参虫胶囊等组成的中药组方已经经过临床和药理验证,疗效良好.本文将通过中药组方的多种作用机制对中药组方治疗糖尿病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杨明;谢锴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入院诊治的97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联合组49例.均接受去除病因、止痛药、抗感染等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mg静脉滴注,bid;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糖铝1g,tid,餐前1h嚼服,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治疗1、2、3d再出血发生率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1、2、3d再出血发生率均较低(P<0.05),有效率显著较高(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斌;曾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机体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ICU病房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入住的重症脓毒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2例)和乌司他丁组(42例).检测入院当天1.5h内及治疗4天后患者Treg、Th17细胞,以及IL-6、IL-10、IL-17分子表达情况.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乌司他丁的疗效.结果 重症脓毒症患者Treg、Th17及Treg/Thl7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L-6、IL-17表达增高,IL-10表达下降,提示重症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乌司他丁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各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乌司他丁组Treg、Thl7、Treg/Thl7的比值、IL-6、IL-17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且IL-10表达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Treg和Th17的表达,逆转Treg/Th17比例失衡,下调IL-6、IL-17水平,升高IL-10水平,改善患者细胞免疫.

    作者:孙智路;刘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品管圈活动在艾滋病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在艾滋病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医院艾滋病药房管理不同阶段进行研究,其中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作为常规组,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作为活动组,其中常规组进行常规药品管理,活动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品管圈活动管理.观察两组全部人员每季度出现差错事件、药品混放情况及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检查,取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品管圈活动管理后,活动组摆放错误、数量错误、分装错误、规格错误、失效药品,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管理后,活动组外观类似、同种不同剂量、同种不同名称、过期药品,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管理后,活动组常见问题区分、团队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业务熟练能力,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艾滋病药品管理中应用能明显减少错误事件发生率,减少药品混放例数.

    作者:许佳音;薛秉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利用信息系统功能干预电子医嘱用量录入错误的研究

    目的 干预电子医嘱用量录入错误,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方法 在医院信息系统(HIS)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系统应用软件,在现有的HIS系统里嵌入用量限制模块,对超量使用的药品医嘱在调配前进行自动拦截.结果 用量限制模块的应用对超量使用的医嘱进行拦截,起到很好的干预效果.结论 用量限制模块的应用避免了用药错误,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危华玲;罗安福;李虎;韦水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甘肃不同产地党参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党参HPLC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对甘肃不同产地党参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Atlantis T3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柱温25℃,流速1.0mL·min-1.采用相似度评价方法对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 建立了党参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9个共有峰;由相似度评价结果可知20批党参药材质量的差异,不同产地间和同一产地内药材均有一定差异.结论 该方法为党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较为全面、有效的评价方法.

    作者:于玲;范罗嫡;胡明华;马方励;戚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甲强龙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喘息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强龙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喘息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1年1月 ~2018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喘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抗炎平喘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2mg·kg-1的甲强龙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7天,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是否有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3%,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及喘息、咳嗽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例数高于对照组,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强龙联合常规抗炎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喘息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龙丽娜;邓飞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联合止痛化癥胶囊对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联合止痛化癥胶囊对慢性盆腔炎(CPID)气虚血瘀证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CPID气虚血瘀证患者112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止痛化癥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比两组月经量多、腰骶痛及下腹痛等症状积分,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长,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联合止痛化癥胶囊治疗CPID气虚血瘀证患者,能显著降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苗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羟乙基淀粉与乳酸林格液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与乳酸林格液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8年2月收治并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7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观察组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对照组术前注射乳酸林格液,分析两组炎症因子、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术后1d观察组炎症因子TNF-α、IFN-γ、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观察组PT、APTT、TT凝血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比术前注射乳酸林格液更有利于促进胃癌根治术的进行,有助于减少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同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陈林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探讨缩宫素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在无痛人流中应用缩宫素的价值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近期(2016年01月 ~2017年11月时期)收治选择无痛人流终止妊娠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其中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缩宫素的设置为实验组,未使用缩宫素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手术中心率差、脉压差、血氧饱和度差、术后24h出血量及术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心率差、脉压差、血氧饱和度差、术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术中、术后并发症为3.33%,对照组为,对照组为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缩宫素,可有效平稳患者心率、脉压、血氧饱和度,减少患者术后24h出血量,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理想.

    作者:谢梅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某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调查和分析医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调查医院2016年1~6月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2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有34例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使用率为30.4%,品种涉及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3种抗菌药物;术前0.5~1h给药的有21例(61.8%),累计用药时间不超过24h的有27例(76.5%).结论 该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部分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提高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规范性.

    作者:刘艳;许春宏;权利;杨运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碘甘油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碘甘油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 ~2017年6月收治的共60例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瓜霜喷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碘甘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进食改善至正常、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口腔溃疡的面积小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碘甘油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治疗的总有效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可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林春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隙单次给药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在产程早期分娩镇痛的运用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给药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在产程早期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9月 ~2018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200例单胎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66例,2μg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隙)、B(66例,4μg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隙)、C(68例,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三组.观察分娩镇痛效果.结果 ①A组第一次追加时间较B、C组短(P<0.05),B、C组第一次追加时间无差异(P>0.05);②三组追加次数无差异(P>0.05);③C组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用量高于A、B组(P<0.05),B组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用量低于A组(P<0.05).④A组镇痛起效时间较B、C组长(P<0.05),B、C组镇痛起效时间无差异(P>0.05);⑤C组镇痛维持时间高于A、B组(P<0.05),B组镇痛维持时间高于A组(P<0.05);⑥镇痛前三组VAS评分无差异(P>0.05),给药后VAS评分均下降(P<0.05);给药10min、15min后,C组VAS评分低于A、B组(P<0.05),但给药30、60、90min后,B组VAS评分低于A、C组(P<0.05).⑦A、B组各产程时间无差异(P>0.05),C组第2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高于A、B组(P<0.05).⑧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舒芬太尼小剂量蛛网膜下腔给药联合硬膜外阻滞对分娩镇痛效果良好,综合各因素判断蛛网膜下腔给药佳剂量为4μg.

    作者:梁亚贵;翁迪贵;陈秀兰;刘军;刘团英;郑艳庄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环磷腺苷葡胺与水溶性维生素用于心肌炎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环磷腺苷葡胺与水溶性维生素对于治疗心肌炎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从2014年6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我院的心肌炎的患者中,分别选取138例为试验对象并且将其随机每69例分成一组,共两组.观察组按医嘱注射环磷腺苷葡胺与此同时辅以水溶性维生素来达到治疗心肌炎的效果,对照组则注射环磷腺苷葡胺.经过3个月后将参与实验的病人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接受联合性治疗的观察组其总有效率为81.69%,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CPK、CK-MB、cTn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注射磷腺苷葡胺与水溶性维生可提高心肌炎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治疗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三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DCA原理在提高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率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品管圈(QCC)在提高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率中的作用和效果,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按照品管圈的10个步骤,调查药师对不合理处方干预的现状,查找影响药师进行干预的原因,并实施对策,对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为期5个月的实践,药师对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率由活动前的47.08%提高到活动后的81.62%,进步率达73.36%,效果显著.结论 应用品管圈管理法,可提高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率,对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服务质量切实有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曲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对心肌酶、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以及用药治疗过程中对患儿心肌酶、血清凝血因子等观察指标的影响.方法 112例病例为2015年9月 ~2017年8月西华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56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抗病毒、能量合剂及卧床休息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疗效及心肌酶、细胞因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经过治疗14d后,对照组显效26例(46.43%)、有效16例(28.57%),观察组显效39例(69.64%)、有效12例(21.43%),观察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81,P=0.007);两组治疗后心肌酶指标CK、CK-MB、LDH及细胞因子TNF-α、IL-6血清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和心肌酶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晓光;齐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究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NP)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76例NP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及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 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36/38)高于对照组76.32%(29/38)(P<0.05);治疗后观察组SaO2、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NP患儿,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儿通气状况.

    作者:冯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异维A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采用异维A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150例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的患者进行研究,且所有患者为我院在2016年4月到2017年10月之间收治.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每组的例数是75例,采用局部外敷0.1%的阿达帕林凝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口服异维A酸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皮损程度.结果两组的有效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青春期后痤疮患者来说,采用异维 A 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应用于推广.

    作者:郑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