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辉;赵江涛;黎思丽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高理论依据.方法 入选78例小儿川崎病患者均来着我院儿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按照随机数表法,将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黏膜充血及手足肿硬等消退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结果情况对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司匹林联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林楚权;雷美华;张少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中药羌活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 本实验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中药羌活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峰面积归一化法表示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本实验共分离鉴别出195个化学成分,其中77个化学成分匹配度都在90%以上,占挥发油总量的65.57%.其中含量高于1%成分的有15个,以(1R)-(+)-α-蒎烯含量高(8.90%),其次是β-蒎烯(7.16%)、(+)-柠檬烯(5.27%)、4-萜烯醇(4.09%)、D,L-异龙旁酯乙酸酯(3.53%)、4-异丙基甲苯(2.65%)、桉油烯醇(2.52%)、3-蒈烯(2.30%)、β-桉叶醇(2.01%)、γ-萜品烯(1.96%)、愈创木醇(1.71%)、(+)-△-杜松烯(1.53%)、辛酸(1.24%)、γ-桉叶醇(1.09%)和环氧化蛇麻烯Ⅱ(1.05%).结论 本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中药羌活中主要挥发性成分,该方法稳定可靠,分析数据准确,可为后续羌活中挥发性成分的药效基础研究提供一定基础.
作者:乔荣荣;严国俊;田荣;胡静;秦昆明;金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羌活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Hypersil-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5%冰乙酸(30∶7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22nm,对羌活中的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807~0.4040μg范围内,面积以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为2.04%(n=6).结论 本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结论可靠,可作为羌活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郑东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奥曲肽应用于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60例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安慰剂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试验组患者采用奥曲肽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预防治疗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应用于预防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胰腺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宋小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肿瘤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瑞能)对老年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瑞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6例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能组(30例)和普通膳食组(26例),分别给予瑞能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和普通膳食,比较营养学指标(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血色素),免疫指标(淋巴细胞总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腹泻、便秘、肝肾功能异常).结果 瑞能组营养学指标改善(P<0.05),而且生活质量改善,腹泻、便秘、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肿瘤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瑞能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论 肿瘤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瑞能对有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肿瘤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吕心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对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和胆红素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12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6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基础之上应用生长押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和胆红素的水平.结果 经观察发现,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VAS疼痛评分与手术时间对比无差异意义(P>0.05),治疗后,C反应蛋白、胆红素对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前白蛋白水平显著提升(P<0.05),且研究组患者水平提升或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脓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应用生长抑素,可保持手术治疗成效,对机体的炎症反应起到明显的减低作用,尽早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梅飞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实施益肾活血汤治疗对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选取86例早期DN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为两组(43例/组),在常规治疗下,Ⅰ组接受缬沙坦片口服,Ⅱ组接受补肾活血汤治疗,对该两种药物方案的疗效作评估.结果 两组接受治疗前、后的FPG水平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前,两组经24h尿蛋白定量检测,数据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Ⅱ组的检测值为(68.8±23.6) mg/24h,相比Ⅰ组的检测结果(87.8±32.7) mg/24h显著下降,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 对早期DN患者行益肾活血汤治疗,可有效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推荐.
作者:吕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药炮制学》教材中举例方剂的选择问题.方法 以黄连为例,通过整理、分析多本《中药炮制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中所选的举例方剂,来总结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 在《中药炮制学》教材编写中,对于举例方剂的选择,还存在品种不正确、选方欠典型和出处不准确等共性的问题,可以通过结合《方剂学》教材内容、加强文献考证和根据临床用药情况调整收录药物等措施来加以改进.结论 重视《中药炮制学》教材中举例方剂的选择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完善教材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李兴华;马世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间收集的521份血清作为标本,其中服用苯妥英钠患者血清标本198份,服用卡马西平患者血清标本238份,强制戒毒人员血清标本85份,分别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浓度测定,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在药物监测中的特点.结果 两种方法进行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53、0.8912、0.9354,P值均<0.005,呈正相关线性关系.结论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具有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特点,检测结果接近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的水平,能够快速实现全自动化检测,是临床治疗药物监测血药浓度的快速实用可靠的方法,可推广使用.
作者:徐星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给予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强化降压治疗联合β-七叶皂苷钠药物治疗对早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ICH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强化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β-七叶皂苷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神经功能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对照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72h、7d时两组的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均逐渐增大,但对照组扩大显著,14d时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ICH患者强化降压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控制血肿周围水肿量的逐渐增大,改善神经功能,减少致残及死亡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苏成标;吴彪;李超;陈真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配伍甲硝唑防治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疗效,总结用药经验.方法 对照研究,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医师意见以及随机数字表达法,其中选择左氧氟沙星配伍甲硝唑患者32例纳入左氧氟沙星组,头孢曲松配伍甲硝唑38例纳入头孢曲松组.结果 左氧氟沙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12.5%,头孢曲松组15.8%,左氧氟沙星组不良反应1例、头孢曲松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氧氟沙星组切口分泌物阳性率53.13%(17/32),低于头孢曲松组84.21%(32/38),术后48h左氧氟沙星组体温(36.5±0.7)℃低于头孢曲松组(37.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配伍甲硝唑防治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疗效更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程志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制备叶酸泡腾片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取主药、酸性辅料和碱性辅料分别制颗粒,混匀后再压片的工艺;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主药的含量.结果 制剂的性状、鉴别、检查等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相关规定;叶酸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1~ 1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 (RSD =0.8%,n=9).结论 制剂的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张仁贵;杨桂娜;蔡敏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药品短缺问题危急医疗安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为我们医院药学部门建立药品短缺管理的应急响应机制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阐述药品短缺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原因.结果 在生产、流通、监管和使用环节上都可能造成药品的短缺,医院药学部门在面临药品短缺时,应迅速对药品短缺的持续时间、以及对医疗安全的影响,作出正确的评估.结论 医院药学部门在药品短缺的管理中应积极应对,充分发挥药学专业团队的作用,为患者及时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作者:陈亚东;车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测定醋酸曲安奈德地米乳膏中醋酸曲安奈德和醋酸地塞米松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XBridge C18 (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水-冰醋酸(53∶15∶32∶0.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 醋酸曲安奈德、醋酸地塞米松分别在10.1520~81.2160μ·mL-1、2.2640~ 18.11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9% (RSD =0.34%)、99.27% (RSD =0.5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较好地控制该制剂质量.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治疗进展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每日口服索拉非尼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28例进展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索拉非尼治疗后,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整体有效率为85.72%(24/28);对照组28例进展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常规化疗后,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整体有效率为67.86%(19/28).结论 在治疗进展期原发性肝癌中联合使用索拉非尼,能够取得更好的整体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观察胺碘酮注射剂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10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严格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胺碘酮针剂进行治疗,在规定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恢复效果与心功能影响,以评估其应用价值.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对比均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而施治后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hs-CRP水平与心功能中LVEF、LVESD、LVEDD、SV等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较优;同时在对比心率变异性指标上,实验组患者SDNN、SDANN、rMSSD、SDNNindex等指标远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药物可治疗心脏的起搏系统,调整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与收缩性,有效治疗心率变异性,减轻炎性反应,全面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在心律失常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龚如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硝普钠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2013年2月到2016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4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普钠治疗,两组治疗观察时间为2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恶心呕吐、发热、头晕、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17.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普钠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保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因饮食,环境因素,我国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抗肿瘤药物的使用量也逐年提升,由于抗肿瘤药物特殊的理化特性,较大的毒性及不良反应,较为昂贵的价格.因此抗肿瘤药物在静配中心(PIVAs)集中配置时,审方药师应该严格审核抗肿瘤药物处方,对合理用药进行把关.才能使患者大获益.
作者:陈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与针对性护理在晚期妊娠并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妊娠并慢性乙肝患者104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与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与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80.77% (P <0.05).研究组1年后婴幼儿MDI、PDI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与针对性护理在晚期妊娠并慢性乙肝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对婴幼儿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40mg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和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所下降,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合理用药的范围之内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宋添乐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