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皮康在骨科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

钟丽金

关键词:骨科, 美皮康, 护理, 压疮, 预防效果
摘要:目的 研讨骨科患者运用美皮康治疗与护理对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0月选取78例骨科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划分为两组(39例/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Ⅰ组接受烤灯照射配合纱布换药,Ⅱ组接受美皮康治疗,评估两组方案对压疮的处理情况.结果 Ⅱ组患者经治疗后,压疮创面愈合率显著提高,治疗时间显著缩短,换药频次显著减少,与Ⅰ组相比,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 对骨科患者实施美皮康贴敷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对促进压疮愈合、减少换药频次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中西药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40例,随机将14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及单纯西药两种治疗方法,并结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等综合评价,进行对比观察两种方法对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作用.结果HT6K 采用中西药治疗的观察组70例患者有效率为92.80%,对照组有效率69.90%,两组疗效相比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有利于慢性鼻窦炎症状和体征的改善,而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全梅玉;陈可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西替利嗪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替利嗪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HT6K将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门诊的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单独口服西替利嗪片,实验组采用西替利嗪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鼻炎症状、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鼻炎症状评分为2.36±0.98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3.67±0.87分(P<0.05);实验组中总体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两组患者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西替利嗪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以有效的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林建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的疗效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的疗效.方法HT6K 对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6例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被随机(掷硬币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吡拉西坦治疗,两组均为12h 1次,治疗观察7d.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9%)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8%)进行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用药持续时间与降压幅度都明显多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能提高降压幅度与药效时间,提高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飞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1例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的规范治疗分析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本文结合一位长期吸烟饮酒的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患者诊疗案例,对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规范治疗做相应分析,使临床用药更趋合理化:其中抑酸治疗以止血抑酸为主,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再出血,同时治疗消化性溃疡;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是肝硬化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药物之一,也被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奥曲肽和生长抑素对不同的生长抑素受体亚型的亲和力不同,而奥曲肽针更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铋剂的四联疗法为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推荐方案.

    作者:金智勇;曾大利;周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药品包装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药品包装材料对保证药品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药品包装材料的应用现状,对药品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使用更加安全、方便、环保的药品包装材料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作者:杨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炎琥宁中钾和钠的含量

    目的 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炎琥宁中钾和钠含量.方法 HT6K样品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钾和钠的含量.结果 钾在0.5~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8%(n=6),RSD为1.6%.钠在0.2~0.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1%(n=6),RSD为2.1%.结论 本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炎琥宁中钾和钠的含量,提高炎琥宁纯度,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冯叶彬;庄波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功能异常引起低钾的病例分析

    复方甘草酸苷是临床上常用于肝功能异常患者的护肝治疗.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休克、过敏样症状及假性醛固酮症等.复方甘草酸苷说明书中相互作用指出:复方甘草酸苷由于排钾作用使得血钾降低,可能导致与莫西沙星合用引起室性心动过速,QT延长.本文就一例肺部感染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抗感染及复方甘草酸苷护肝治疗引发低血钾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及药学监护.

    作者:黄红萍;于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组的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肿、水肿体积及血浆ET-1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海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我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成效分析

    目的 通过某三甲中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成效分析,探讨提高中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案.方法 从2012年到2016年中西药临床药师共2人合作参与临床查房,处方点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疑难病例及用药事件分析处理,药物利用的调查分析及干预,合理用药信息服务,临床药品质量检查及合理用药宣教等工作.结果 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30%降低到19%,住院一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90%降低到15%,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50DDD降到35DDD,中药合理应用水平得到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不断提高,4年中无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HT6K 中西药师结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对于促进中医院安全合理用药十分必要,作用显著,中医院发展中药临床药学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作者:钱志凯;何承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培养法与PCR法用于临床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差异及药敏分析

    目的 对比荧光定量PCR法与培养法临床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差异,并进行相关药敏分析.方法 对我院198份临床呼吸道样本进行快速培养法与荧光定量PCR法的平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分析肺炎支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培养法阳性检出率为22.73%,荧光定量PCR法阳性检出率为23.74%,两者差异不明显(P>0.05);抗生素耐药中以依托红霉素耐药性高,耐药率高达37.78%.结论 培养法与PCR法临床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检测结果相差不大,且培养法装备成本要显著低于PCR法,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忠元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孟鲁司特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3例与2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关节肿痛缓解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和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30%(21/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17/24)(P<0.05);观察组的关节肿痛缓解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和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以有效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昱;覃立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脑血管介入拔鞘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摸索脑血管介入术后拔除鞘管后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所有进行脑血管介入的217例患者进行分析,脑血管造影193例,超早期溶栓11例,支架13例.结果 总体拔除鞘管并发症发生率5.07%,其中以穿刺处血肿为主,共有6例,占2.76%,穿刺处出血3例,占1.38%,假性动脉瘤2例,占0.92%,VVRs 1例,占0.46%.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夏青;单丽佳;俞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舒利迭联合百令胶囊预防稳定期COPD患者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成药百令胶囊联合舒利迭对比单用舒利迭治疗稳定期老年中度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对照组单用舒利迭治疗,试验组采用百令胶囊联合舒利迭治疗方案,两组病例均用药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随访1年,观察患者急性发作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6MW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后,试验组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发作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TBXP<0.05);试验组稳定期持续天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TBX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对稳定期老年COPD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百令胶囊联合舒利迭能更好的预防COPD急性发作,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马立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我院门诊儿科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统计分析我院门诊儿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情况,旨在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门诊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300份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统计300份病例的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包括给药途径、常用药物以及不合理用药分布等,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儿科门诊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300份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中给药途径包括注射、口服、雾化吸入及其他,其中注射给药的有162份处方,其代表性药物为氢化可地松粉针,占83.3%;口服给药的有81份处方,其代表性药物为泼尼松片,占61.7%;雾化吸入给药的有54份处方,其代表性药物为布地奈德雾化液,占88.9%;其他给药途径的有3份处方.300份处方药中有25份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比例为8.3%;其中适应证不适宜的有17例,占68.0%;遴选药品不适宜的有3例,占12.0%;用法用量不适宜的有2例,占8.0%;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有2例,占8.0%;重复给药的有1例,占4.0%.结论 我院儿科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使用普遍合理,但存在部分不合理使用情况,有待加强管理,提高糖皮质激素在儿科门诊中的安全合理应用.

    作者:杜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某市中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的328份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R报告主要来源于临床医师(占90.5%);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所占比例大(占81.1%);ADR涉及的药品抗感染类药物居首位(占51.5%),其次是中药制剂(占19.2%);临床表现以全身性反应、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结论 ADR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需重视ADR的监测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降低药品使用风险.

    作者:张莉;李建瑜;李韵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对药学学生能力培养浅议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应予更多关注.开展科研型第二课堂,让药学学生参加具体的科研训练和实验室工作,有助于其养成科学思维、拓宽专业知识、锻炼科研能力、强化团队精神,从而全面提高素质与能力.

    作者:苏艺萍;赖兆铠;潘馨;段金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正交试验优选泮托拉唑钠粉针剂处方

    目的 筛选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处方.方法 参照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不同处方,用相同生产工艺制备样品,以有关物质为指标,对配方进行筛选.结果 优选得到辅料佳用量为甘露醇2.5%,依地酸二钠0.025%,不添加枸橼酸钠.结论 按该处方制备的泮托拉唑钠粉针质量均一稳定,在长期稳定性试验中优于原研处方.

    作者:密玮玮;刘志恒;姚忠明;沈振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降压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降压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1例,所有入选者停用或未服用降压药物至少2周以上.随机分为5组分别服用5种降压药12周,其中有6例患者因血压高或失访未纳入本研究:氨氯地平组(n=51),氨氯地平片5mg1日1次;培哚普利组(n=54),培哚普利片4mg1日1次;缬沙坦组(n=50),缬沙坦胶囊80mg1日1次,倍他乐克组(n=48),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1日1次;吲达帕胺组(n=52),吲达帕胺1.5mg1日1次.比较治疗前后5组患者血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等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前,5组患者心率、血压、Ba-PWV、ABI、ET-1、NO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后,各组血压均有降低,但血压变化无显著差别(P>0.05),倍他乐克组治疗后心率明显减慢(P<0.05);氨氯地平组、培哚普利组、缬沙坦组、吲达帕胺组较治疗前Ba-PWV下降、ABI上升、ET-1下降、NO上升(均WTBXP<0.05),各指标变化均以培哚普利组显著,缬沙坦组次之,氨氯地平组第三,吲达帕胺组第四,而倍他乐克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倍他乐克相比,培哚普利、缬沙坦、氨氯地平、吲达帕胺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顺应性及内皮功能,以培哚普利作用明显.

    作者:吴晶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药食两用中药降脂成分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我国自古就有将药食两用中药材加工成食品的传统,通过食疗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本文对卫生部公布的及民间常用的具有降脂作用的几味中药材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林平发;江冬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我院2016年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原因,为临床医师开具规范处方提供参考,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保障.方法 对2016年门诊处方点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门诊随机抽取的600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5883张,占处方总数的98.05%,不合理处方117张,占处方总数的1.95%.结论 处方点评结果表明,我院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较高,但仍有不足,需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黄迎春;林建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