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药师参与阿莫西林胶囊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药学服务

张蓓蓓

关键词:不良反应, 过敏性休克, 药学服务, 阿莫西林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品不良反应处理的方法和意义。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阿莫西林胶囊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药学服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关处理意见,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对不良反应病人的药学监护,提出合理建议,促进合理用药。结论临床药师作为治疗团队的中重要的一员,可以从患者用药以及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出发参与临床治疗工作,提高自身价值。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药师参与产科药学服务实践与分析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参与产科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方法根据产科相关疾病的特点,针对临床医师、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多方面的临床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解决临床用药问题,为医生、护士和患者提供药学服务,保障孕产妇用药安全,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产科药学服务,对提高专科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刘颖;史道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硬膜外分娩镇痛复合缩宫素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复合缩宫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40例单胎足月拟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n =120):对照组(C组):进行常规分娩处理;镇痛组(A组):选择L1-2行硬膜外穿刺并向头端置管后,在第二产程开始时采用0.5%利多卡因复合30μg舒芬太尼100 mL持续硬膜外泵入进行分娩镇痛。观察记录比较两组产妇入室后每隔10 min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值的变化,同时记录第一产程持续时间、第二产程持续时间、缩宫素使用例数、缩宫素使用量,分娩方式:正常产道分娩、器械分娩、负压分娩、剖宫产(难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小于7分的例数。结果与C 组比较,A组产妇入室后每隔10min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性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C组比较,A组产妇缩宫素使用例数及缩宫素使用量均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C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持续时间、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小于7分例数均无显著性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0.5%利多卡因复合30μg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泵入,结合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

    作者:熊冰;吴斌;吴桂寿;郑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咪喹莫特、鬼臼毒素等4种外用药物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目的: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4种外用药物治疗尖锐湿疣方案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咪喹莫特、鬼臼毒素、5-氟尿嘧啶、重组人干扰素4个不同外用药物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咪喹莫特成本-效果比较低,总有效率较高。结论咪喹莫特外治尖锐湿疣方案为较佳方案。

    作者:高松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天然蒽醌类化合物口服吸收及代谢研究进展

    蒽醌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药用植物中,并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为了进一步研究蒽醌类化合物的成药性及创新药物研究,对天然蒽醌类药物口服后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体内外代谢产物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张永强;龙婷;牛亚军;汪豪;叶文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药院校增强实验动物伦理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动物实验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的进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国内医学生的实验动物伦理教育还非常薄弱,因此医学生存在漠视动物痛苦、不了解动物权利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忽视该方面的教育和引导。通过调查对比,本文发现在实验课随堂开展实验动物伦理教育,不但让学生了解实验动物权利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感,为培养良好的医德建立伦理和心理基础。而且改变了医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态度,有效的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作者:宋宇;张慧;牛秉轩;崔泰震;张崇;刘巨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油茶皂苷止咳、祛痰、平喘功效学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油茶皂苷(Sasanquasaponin,SQS)对小鼠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方法止咳实验采用小鼠浓氨水引咳法和豚鼠枸橼酸引咳法,祛痰实验采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法和蛙上腭食道纤毛运动试验,平喘实验采用豚鼠喷雾致喘法和离体气管平滑肌螺旋条收缩实验。结果SQS(300、150、75mg·kg-1)和SQS(200、100、50mg·kg-1)分别可延长氨水引起小鼠与枸橼酸引起豚鼠的咳嗽潜伏期,高剂量组分别可减少两者的咳嗽次数;SQS(300、150、75mg·kg-1)均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泄量,SQS(终浓度16.0×10-4、8×10-4、4×10-4g·mL-1)能增加蛙食道纤毛运动速度;SQS(200、100、50mg·kg-1)无延长豚鼠气管痉挛所引起的哮喘潜伏期作用,SQS(终浓度为8.0×10-4、4.0×10-4、2.0×10-4g·mL-1)无抑制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螺旋条收缩作用。结论SQS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作用,但平喘作用不明显。

    作者:邓元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83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42例,研究组)和度洛西汀治疗组(41例,对照组),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1、2、4、8周末 HAMD、HAMA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或 P <0.05),两组间在1、2、4、8周末HAMD评分及治疗8周末临床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相当,治疗过程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李丽霞;马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PLC-DAD法研究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含量测定方法

    目的:建立新的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DAD方法,以0.05mol· L -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2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5)∶乙腈(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7nm。结果盐酸表柔比星在1~1000mg· mL -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58%( n=9)。结论本方法简单通用,准确性好,可用于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含量测定的检查。

    作者:张萍;黄越;刘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银杏提取物中黄酮醇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银杏提取物中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Ultimate ColumnTM C18(4.6×150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52∶48);检测波长:370nm;流速:1.0mL· min -1;柱温:30℃。结果银杏黄酮醇苷中槲皮素、山萘素、异鼠李素分别在14.4~72、9~45、13~65μg· mL -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6%( RSD=2.56%)、96.8%( RSD=1.64%)和95.9%( RSD=1.82%)。结论该方法检测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银杏提取物中黄酮醇苷的分析。

    作者:陈晓明;蔡美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冬凌草抗肿瘤对映贝壳杉烯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快速发现

    目的:快速发现冬凌草中抗肿瘤对映贝壳杉烯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方法以乙醇钠为催化剂,将冬凌草提取液与紫外分子探针对硝基苯甲酰乙酸乙酯进行柱前衍生迈克尔加成反应。反应完毕后,加入乙酸中和催化剂终止反应得反应液。将反应液与冬凌草原提取液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HPLC对比分析。发生加成反应的对映贝壳杉烯色谱峰面积将相应减小,并产生迈克尔加成产物新色谱峰。综合保留时间、色谱峰形和DAD紫外光谱图确定原提取液和反应液HPLC图谱中的对映贝壳杉烯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结果从冬凌草提取液 HPLC 图谱上鉴定出对映贝壳杉烯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12个。结论首次采用对硝基苯甲酰乙酸乙酯分子探针HPLC-DAD法快速发现冬凌草中对映贝壳杉烯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

    作者:刘建群;高俊博;舒积成;张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癀片、地塞米松等联合止痛消炎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癀片、地塞米松、VitB12、雷佛努尔等联合止痛消炎膏(简称:治疗组)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选取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5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治疗组外敷和单独使用止痛消炎膏(简称对照组)进行局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治疗组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伤口红肿疼痛期明显缩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丽莺;林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降低七叶皂苷钠输液微粒数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不同溶媒配伍后经过不同输液器的微粒变化,探索降低七叶皂苷钠输液微粒数的方法。方法应用不溶性微粒检测仪,分别检查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溶媒混合后输液中微粒数以及各输液通过不同输液器后微粒数的变化。结果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输液中微粒数增加大于其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输液中微粒数;上述输液分别通过一次性使用精密输液器后输液中微粒数均明显减少;而通过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后输液中微粒数均显著增加。结论选择10%葡萄糖注射液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溶媒,通过一次性使用精密输液器静脉滴注,可减少进入静脉微粒数,从而减少发生静脉炎。

    作者:冯淑玲;陈宇星;项艳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滑石炮制研究概况

    滑石( Talcum)和滑石粉( Talc powder)为中药中常用的矿物药。文章综述了滑石的药用历史沿革、炮制工艺、质量控制及储存等方面的内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楠;杨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种蒲黄伪品的鉴别

    目的:研究一种新出现的蒲黄伪品的鉴别方法。方法通过观察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对蒲黄真伪品进行比较鉴别。结果真品与伪品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现象和薄层色谱四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4种方法相互结合,能有效地鉴别蒲黄真伪。

    作者:曾茂贵;李颖;王典瑜;黄官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我院2013年门诊中药注射液应用分析

    抽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西药房含中药注射处方9764张,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不合理用药情况表现在、滴速控制不当、溶媒的选择不正确,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等方面。应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郑宏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研究概况

    肠促胰素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热点。胰高血糖素样肽-1具有促进胰岛素合成和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的生理功能。此外,胰高血糖素样肽-1还具有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和调节脂肪代谢等功能。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临床研究证实其能有效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体重指数且无低血糖反应,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其长期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黄芩苷滴丸的制备工艺优选

    目的:优化黄芩苷滴丸制备工艺,考察药物体外释放度。方法以聚乙二醇6000(PEG 6000)-共聚维酮(PVP S630)为基质制备黄芩苷滴丸,以圆整度和重量差异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条件为:黄芩苷、PEG 6000、PVP S630质量比为1∶9∶1,滴制时药料温度80~90℃,滴距6cm,滴速30滴/min,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冷却温度为10~15℃。制备的滴丸在40min的平均溶出度为86.54%。结论优选的黄芩苷滴丸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能增加药物的溶出度。

    作者:毛柳珺;陈薇;廖曾珍;赵志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PLC法监测HD-MTX血药浓度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监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指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和解救方案,保证用药合理、有效、安全。方法①将30例次HD-MTX化疗的ALL患者按甲氨蝶呤剂量不同分组,每组15例次,Ⅰ组3g/m2,Ⅱ组5g/m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测定化疗结束后0、20、44h(必要时追加68h、92h采血点)所测得的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亚叶酸钙( CF)解救,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和Ⅰ组、Ⅱ组两组化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②按照①中HPLC法所测得的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将30例ALL患者分为排泄延迟组和非排泄延迟组,并分析甲氨蝶呤排泄延迟与不良反应之间的联系。结果①于0、20和44h时,高剂量Ⅱ组的血药浓度均比低剂量Ⅰ组血药浓度高。相应的是,高剂量Ⅱ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剂量Ⅰ组高;②排泄延迟组肝肾功能异常的比例明显比非排泄延迟组高。结论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监测可提高治疗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对CF个体化解救、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段自皞;沈炳香;刘铖;聂松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抗菌肽--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严重的副作用影响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同时,肿瘤细胞的耐药现象也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抗菌肽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部分抗菌肽表现出高选择性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其特殊的作用机制避免肿瘤细胞耐药的发生。因此,抗菌肽可作为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

    作者:陈巍;严益民;邓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PLC测定枳术安胃胶囊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枳术安胃胶囊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Venusil MP C18柱(250mm ×4.6mm,5μm);乙腈-0.1%磷酸(22∶7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 min -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83。结果柚皮苷在0.5344~2.672μg( r=0.9995,n=6),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0.83%,n=6);新橙皮苷在0.4168~2.0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n =6),平均回收率为98.53%(RSD=0.6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度高,回收率好,适用于枳术安胃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