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杨明
对映体海松烷二萜类化合物是海松烷二萜中数量多的生物活性分子之一,其广泛存在于菊科、豆科、大戟科等双子叶植物中,尤其在菊科豨莶属中大量存在。对映体海松烷二萜的基本母环是三环二萜,其拥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是它针对 NF-κB,IL-1等的作用。本文对近10年以来国内外报道的对映体海松烷二萜类化合物进行了汇总,并对其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评估了这类化合物作为抗炎,抗菌药物的开发潜力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作者:路云龙;薛晓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2011年~2013年期间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变化情况。方法统计本院2011年~2013年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比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比例由2011年的14.57%下降至2013年的8.65%;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6.56%下降至8.5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1年1月的61.65%下降到2013年12月的39.6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69下降到32;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比例由2011年6月的85%下降到2013年12月的15.93%;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由61.2%上升至100%,至2013年12月稍降至95%;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给药时间≤24 h由2011年6月的52.45%上升至2013年12月的92.5%;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给药时间正确率一直保持在90.00%以上。结论通过认真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规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有了显著改善。
作者:翁淑琴;肖淋;韩莹;何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以药库系统和感染质控系统为例介绍了HIS系统给药剂科管理带来的一些变化。 HIS系统使药剂科管理更科学、更灵活、更有效。
作者:唐璐逸;李梅;薛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方甲氧那明(阿斯美)联合孟鲁司特(顺尔宁)治疗感染后咳嗽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感染后咳嗽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复方甲氧那明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复方甘草合剂与抗生素治疗,疗程均为7天,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日间咳嗽症状评分和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孟鲁司特能明显改善感染后咳嗽的症状,且无明显良反应。
作者:方红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和预后。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2年万方数据库文献,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用药种类、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和预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记录7273例患者性别、年龄,其中男性3714例(51.07%),女性3559例(48.93%),年龄小的1岁,大的91岁,平均年龄46.38岁。61篇文献记录了7273例患者用药信息,引起DILI的药物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中(成)药1868例(25.68%)、抗结核药1398例(19.22%)、抗菌药物965例(13.27%)、抗肿瘤药606例(8.33%)、解热镇痛药401例(5.51%)。54篇文献6453例记录了临床表现,其中乏力3184例(49.34%)、黄疸尿黄2974例(46.09%)、纳差2132例(33.04%)、恶心1544例(23.93%)等。52篇文献记录了6471例临床分型,其中肝细胞型损伤4001例(61.83%),胆汁瘀积型1399例(21.62%),混合型922例(14.25%)。54篇文献记录了6393例预后,其中治愈+好转5916例(92.54%),无效、自动出院、恶化及死亡477例(7.46%)。结论临床上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很多,中(成)药和抗结核药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临床应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意识。
作者:蔡丽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滑石( Talcum)和滑石粉( Talc powder)为中药中常用的矿物药。文章综述了滑石的药用历史沿革、炮制工艺、质量控制及储存等方面的内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楠;杨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垂盆草片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3种成分的 HPLC 方法。方法采用 Intertsil ODS-SP色谱柱(150×4.6mm,5μm),柱温35℃,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45∶55),流速1.0mL· min -1,检测波长360nm.结果3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3种成分分别在0.94μg· mL -1~37.6μg· mL -1,0.808μg· mL -1~16.16μg· mL -1,1.116μg· mL -1~22.32μg· mL -1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95%、99.01%、101.00%。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垂盆草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常欣;崔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应用尼可地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患者28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43例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14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尼可地尔,比较患者治疗后的校正的血流分级血流帧数( CTFC)以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CTFC、心绞痛的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应用尼可地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冠状动脉远端血流灌注延迟现象,缓解患者心绞痛病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静茹;杜心清;周昆林;刘清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院部分用于静脉给药的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标注情况,及其对静脉用药安全的影响,探讨如何完善药品说明书相关信息。方法收集以静脉滴注给药的药品说明书,分别统计“剂量”、“频次”、“用药间隔”、“溶媒”、“输液速度或持续时间”、“静脉输液配置后稳定时间”“配伍禁忌”等信息是否标注明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部分药品说明书中关于给药剂量、频次、间隔时间、溶媒等信息的标注不够完整或不够明确。结论静脉用药的药品说明书应进一步完善“用法用量”信息,规范静脉滴注用药,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林少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胞磷胆碱钠片的溶出度。方法采用转篮法测定胞磷胆碱钠片的溶出度,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其浓度。以C18柱为色谱柱,磷酸二氢钠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1nm。结果在0.44~3.96μg· mL -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1.2%。结论该分析方法结果准确,适用于胞磷胆碱钠片的溶出度测定。
作者:刘丹;林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我院2013年1月到12月高血压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本院的计算机HIS系统,收集门诊2013年1月到12月高血压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的处方记录,对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并计算DDDs值和DDC值。结果2013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位于前3位的为替米沙坦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缬沙坦分散片;DDDs值位于前3位的抗高血压药物为富马酸比索洛尔胶囊、螺内酯片及缬沙坦分散片;其日治疗费用分别为1日1.07、0.24、2.09元。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临床上也存在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偏少的现象。
作者:李芳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严重的副作用影响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同时,肿瘤细胞的耐药现象也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抗菌肽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部分抗菌肽表现出高选择性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其特殊的作用机制避免肿瘤细胞耐药的发生。因此,抗菌肽可作为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
作者:陈巍;严益民;邓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突发性耳聋因发病原因不明、机制复杂,病情进展迅速等原因,如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听力的永久丧失。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在防病治病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中药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多药理靶点的作用模式,且毒副作用小,在突聋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简要综述了中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章;胡永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舍曲林联用多奈哌齐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症状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方法将符合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症状诊断标准的42例患者按序号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口服多奈哌齐的基础上联用舍曲林,对照组仅口服多奈哌齐,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ND)评定抗抑郁的疗效,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MMSE)评定认知功能。结果试验组治疗1周末HAND-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即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2周末HAND评分两组差异即有非常显著性(P<0.01);试验组治疗后MMSE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舍曲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症状疗效明显,对认知功能有改善。
作者:陈梅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银杏提取物中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Ultimate ColumnTM C18(4.6×150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52∶48);检测波长:370nm;流速:1.0mL· min -1;柱温:30℃。结果银杏黄酮醇苷中槲皮素、山萘素、异鼠李素分别在14.4~72、9~45、13~65μg· mL -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6%( RSD=2.56%)、96.8%( RSD=1.64%)和95.9%( RSD=1.82%)。结论该方法检测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银杏提取物中黄酮醇苷的分析。
作者:陈晓明;蔡美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根据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新的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以药学专业课程《药剂学》为例,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通过开设高年级研讨课和学科横向联合,积极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锟;杨小云;张翠利;陈洪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抽查我院2013年上半年度门诊患者使用口服缓、控释制剂的使用情况。对我院现有口服缓、控释制剂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临床合理使用缓、控释制剂提供参考。口服缓、控释制剂在门诊使用时存在个别品种服用次数过多、过少、掰服等不合理现象。临床药师应加强药学监护工作,采取干预性措施使缓、控释制剂的应用更安全、有效。
作者:朱颖;原野;黄成琼;吴世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院干部门诊处方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促进合理用药,保障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干部门诊2012年1月~2013年12月处方,每月各抽100张,共计24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合格率为97.88%,人均用药(均指合并处方)为4.1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抗菌药使用百分率为6.8%,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7.2%,人均药费为377.99元,患者平均年龄为73.76岁。显示诊断不符或临床诊断不全、药品用法用量有误、重复用药等情况。结论我院干部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作者:江清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癀片、地塞米松、VitB12、雷佛努尔等联合止痛消炎膏(简称:治疗组)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选取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5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治疗组外敷和单独使用止痛消炎膏(简称对照组)进行局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治疗组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伤口红肿疼痛期明显缩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丽莺;林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氟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联合自制药醋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氟康唑组69例,采用氟康唑周服给药法;伊曲康唑组71例,采用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给药法;氟康唑联合自制药醋组60例,周服氟康唑并每日局部外涂自制药醋。结果氟康唑组与伊曲康唑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氟康唑组、伊曲康唑组分别与氟康唑联合药醋组,其指甲真菌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趾甲(合并指甲)真菌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联合自制药醋治疗指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相似,但氟康唑联合自制药醋治疗趾甲(合并指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优于氟康唑、伊曲康唑。
作者:吴紫筠;吴青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