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芳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83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42例,研究组)和度洛西汀治疗组(41例,对照组),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1、2、4、8周末 HAMD、HAMA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或 P <0.05),两组间在1、2、4、8周末HAMD评分及治疗8周末临床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相当,治疗过程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李丽霞;马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诊药房管理方法。方法通过药品合理布局与管理,开展品管圈活动,网络信息技术一体化和风险防范等方法提供药学服务。结果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提高服务水平,避免药事纠纷。结论加强急诊药房管理是提供优质药学服务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跃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治疗团队中体现自身价值。方法结合临床药师的职责与定位、作用、素质和工作重点几个方面分析临床药师在治疗团队的价值。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要想融入治疗团队,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与定位,提高专业素质,开展全面地药学服务,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洪珊珊;章宝燕;陈婷婷;林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紫贻贝粗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乙醇沉淀、Sevage法除蛋白后得到贻贝粗多糖。对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考察其抗氧化能力。结果在10~60μg· mL -1浓度范围内,紫贻贝粗多糖显示良好的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并且随着紫贻贝多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在此浓度范围内紫贻贝粗多糖的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较好的量效关系。结论紫贻贝粗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邹艳君;雷荣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癀片、地塞米松、VitB12、雷佛努尔等联合止痛消炎膏(简称:治疗组)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选取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5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治疗组外敷和单独使用止痛消炎膏(简称对照组)进行局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治疗组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伤口红肿疼痛期明显缩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丽莺;林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药鲜品在很多方面有着干品无可替代的优势,而在现实中,医院和药店几乎没有鲜品的使用,本文通过对中药鲜品应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中药鲜品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中药鲜品的开发利用和广泛普及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魏晓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和预后。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2年万方数据库文献,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用药种类、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和预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记录7273例患者性别、年龄,其中男性3714例(51.07%),女性3559例(48.93%),年龄小的1岁,大的91岁,平均年龄46.38岁。61篇文献记录了7273例患者用药信息,引起DILI的药物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中(成)药1868例(25.68%)、抗结核药1398例(19.22%)、抗菌药物965例(13.27%)、抗肿瘤药606例(8.33%)、解热镇痛药401例(5.51%)。54篇文献6453例记录了临床表现,其中乏力3184例(49.34%)、黄疸尿黄2974例(46.09%)、纳差2132例(33.04%)、恶心1544例(23.93%)等。52篇文献记录了6471例临床分型,其中肝细胞型损伤4001例(61.83%),胆汁瘀积型1399例(21.62%),混合型922例(14.25%)。54篇文献记录了6393例预后,其中治愈+好转5916例(92.54%),无效、自动出院、恶化及死亡477例(7.46%)。结论临床上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很多,中(成)药和抗结核药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临床应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意识。
作者:蔡丽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我院2013年1月到12月高血压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本院的计算机HIS系统,收集门诊2013年1月到12月高血压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的处方记录,对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并计算DDDs值和DDC值。结果2013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位于前3位的为替米沙坦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缬沙坦分散片;DDDs值位于前3位的抗高血压药物为富马酸比索洛尔胶囊、螺内酯片及缬沙坦分散片;其日治疗费用分别为1日1.07、0.24、2.09元。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临床上也存在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偏少的现象。
作者:李芳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研究五味子药材的规格等级、药理作用及研究方向。选购药材时,需对五味子产区不同产地来源的药材进行收集;制定药材收购筛选的规格等级标准以及质量控制标准;研究制定药材的存贮、保管和养护方法。
作者:马继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双氢杨梅树皮素( DHM)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双氢杨梅树皮素(6.7~10μg· mL -1,48h)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端粒酶活性。结论双氢杨梅树皮素抑制 SGC-7901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有关。
作者:陈俊;郑作文;曹思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对近年来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为今后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蔡和利;肖林榕;林栋;王礼彬;马善美;郑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收集本院2013年上报的ADR报告107例,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不良反应涉及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107例ADR中,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多,占86%;以维生素及营养药物使用发生高,占29%,其次为抗感染药物,占20.56%;累及器官中以皮肤损害多,占34.58%,消化系统及全身性损害次之,分别为27.1%、20.56%;年龄上以60岁以上人群发生多,占39.2%。
作者:李梅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2011年~2013年期间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变化情况。方法统计本院2011年~2013年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比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比例由2011年的14.57%下降至2013年的8.65%;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6.56%下降至8.5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1年1月的61.65%下降到2013年12月的39.6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69下降到32;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比例由2011年6月的85%下降到2013年12月的15.93%;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由61.2%上升至100%,至2013年12月稍降至95%;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给药时间≤24 h由2011年6月的52.45%上升至2013年12月的92.5%;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给药时间正确率一直保持在90.00%以上。结论通过认真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规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有了显著改善。
作者:翁淑琴;肖淋;韩莹;何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监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指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和解救方案,保证用药合理、有效、安全。方法①将30例次HD-MTX化疗的ALL患者按甲氨蝶呤剂量不同分组,每组15例次,Ⅰ组3g/m2,Ⅱ组5g/m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测定化疗结束后0、20、44h(必要时追加68h、92h采血点)所测得的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亚叶酸钙( CF)解救,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和Ⅰ组、Ⅱ组两组化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②按照①中HPLC法所测得的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将30例ALL患者分为排泄延迟组和非排泄延迟组,并分析甲氨蝶呤排泄延迟与不良反应之间的联系。结果①于0、20和44h时,高剂量Ⅱ组的血药浓度均比低剂量Ⅰ组血药浓度高。相应的是,高剂量Ⅱ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剂量Ⅰ组高;②排泄延迟组肝肾功能异常的比例明显比非排泄延迟组高。结论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监测可提高治疗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对CF个体化解救、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段自皞;沈炳香;刘铖;聂松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根据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新的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以药学专业课程《药剂学》为例,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通过开设高年级研讨课和学科横向联合,积极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锟;杨小云;张翠利;陈洪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掌握治疗皮肤病常见的外用药酊剂、霜剂、粉剂、软膏等的性质、主治功效和禁忌症,根据发病的原因及病理改变的程度,正确选择药物及剂型,并根据皮肤发病的部位,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法。
作者:王燕;凌昆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滑石( Talcum)和滑石粉( Talc powder)为中药中常用的矿物药。文章综述了滑石的药用历史沿革、炮制工艺、质量控制及储存等方面的内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楠;杨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以菊花目标提取物为主要原料,配以胶基、山梨醇、CMC-Na、阿司巴甜、柠檬酸等其他辅料一起研制而成的新型保健口香糖。对其配方进行筛选和优化,得出佳配料比。
作者:王佳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为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医院泌尿系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病原菌分布,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住院女性尿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处于围绝经期分为围绝经期组和非围绝经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生院内泌尿系感染的情况,记录和分析围绝经期组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影响其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围绝经期组女性患者医院泌尿系感染率为22.7%,明显高于非围绝经期组(P<0.05);58例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围绝经期组中共检出病原菌61株,革兰阴性菌41株(67.2%),其中以大肠杆菌常见,革兰阳性菌18株(29.5%),检出真菌2株(3.3%);分析影响住院围绝经期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乡村地区患者,因抑郁、骨质疏松、糖尿病和生殖道肿瘤住院患者,合并有2种以上疾病以及有导尿管留置患者(P<0.05),而患者所处绝经阶段、体重指数以及绝经期功血患者与是否发生院内泌尿系感染无显著相关( 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是住院女性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高危人群,医院在加强基础疾病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医院管理工作,对高发人群做好特别防范、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降低其发生院内泌尿系感染的风险。
作者:郑月华;陆帅;虞永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调查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phoenixTM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临床分离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按美国CLSI 2012标准判断,用WHONET 5.4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401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039株,占25.90%,革兰阴性菌2971株,占74.10%。菌株量排前5位的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和耐甲氧西林的溶血葡萄球菌( MRSH)的检出率分别为62.20%、98.52%。尚未发现耐利奈唑胺、呋喃妥因、万古霉素菌株,但对替考拉宁已有耐药菌株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检出率分别为40.03%、68.45%、22.73%。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的耐药率均高于50%;铜绿假单胞菌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3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严重耐药,仅对左氧氟沙星、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低于20%,尚未检出对多粘菌素耐药的菌株。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魏小娟;倪政彪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