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监测HD-MTX血药浓度及其临床意义

段自皞;沈炳香;刘铖;聂松柳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 血药浓度监测( TDM), 个体化给药
摘要:目的:通过监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指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和解救方案,保证用药合理、有效、安全。方法①将30例次HD-MTX化疗的ALL患者按甲氨蝶呤剂量不同分组,每组15例次,Ⅰ组3g/m2,Ⅱ组5g/m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测定化疗结束后0、20、44h(必要时追加68h、92h采血点)所测得的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亚叶酸钙( CF)解救,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和Ⅰ组、Ⅱ组两组化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②按照①中HPLC法所测得的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将30例ALL患者分为排泄延迟组和非排泄延迟组,并分析甲氨蝶呤排泄延迟与不良反应之间的联系。结果①于0、20和44h时,高剂量Ⅱ组的血药浓度均比低剂量Ⅰ组血药浓度高。相应的是,高剂量Ⅱ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剂量Ⅰ组高;②排泄延迟组肝肾功能异常的比例明显比非排泄延迟组高。结论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监测可提高治疗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对CF个体化解救、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隐性知识视角的《医药商品学》教学初探

    目的:探讨医药商品学教学中隐性知识的传递及发掘。方法基于隐性知识的角度,分析医药商品学课程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方式和考评模式等。结果与结论在医药商品学课程中存在许多隐性知识,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应遵循加强隐性知识外显化的教学思路,促进更深层次的教学创新,终实现培养知识创新型专业人才的目标。

    作者:林津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抗菌肽--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严重的副作用影响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同时,肿瘤细胞的耐药现象也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抗菌肽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部分抗菌肽表现出高选择性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其特殊的作用机制避免肿瘤细胞耐药的发生。因此,抗菌肽可作为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

    作者:陈巍;严益民;邓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不同批号的样品进行了干扰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高浓度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溶液对TAL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有干扰作用,经稀释后可排除干扰。结论本品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公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茯苓多糖的研究进展

    茯苓多糖是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为了更好的开发与利用茯苓药材,本文从茯苓多糖的提取以及药理方面对其研究进行总结,为茯苓多糖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许甜甜;聂松柳;沈炳香;吴德玲;金传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滑石炮制研究概况

    滑石( Talcum)和滑石粉( Talc powder)为中药中常用的矿物药。文章综述了滑石的药用历史沿革、炮制工艺、质量控制及储存等方面的内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楠;杨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泉州地区儿童常见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浅析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体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的感染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本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708例进行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 IgM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以1~3岁患儿感染多,占肺炎支原体总检出率的45.5%;病毒总检出率为78.5%,说明本市患儿呼吸道感染仍以病毒感染为主。结论通过分析比较,RSV和ADV在9项呼吸道病毒中是引起泉州地区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呼吸道感染起病较急,进展快,需及时明确病原微生物种类,如能了解一个地区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以便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郑小蔚;王希敏;王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中药治疗近况

    对近年来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为今后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蔡和利;肖林榕;林栋;王礼彬;马善美;郑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西甲硅油乳剂在超声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口服稀释西甲硅油乳剂在超声肠镜检查术中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试验组在检查前口服磷酸钠盐后给予西甲硅油乳剂30mL加温水500mL口服;对照组在检查前口服磷酸钠盐后常规加温水500mL口服。比较两组肠道内气泡量比较、术后腹胀不适程度以及操作医生对图像的舒适满意度。检查结束由检查医生立即给予评价记录;腹胀情况在病人检查结束后1h内进行评价。结果两组肠道内气泡量比较、术后腹胀程度比较以及操作医生对图像的舒适满意度,试验组明显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西甲硅油在超声肠镜术前稀释口服,能达到良好的祛泡效果,获得较满意的图像,且能起到预防术后腹胀的作用。

    作者:姜利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专项整治”对我院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对我院骨科抗菌药物管理与使用的影响,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依据,以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方法随机抽取2011的1月~2011年7月、2013年1月~2013年7月我院骨科患者出院病历各700份,就整治前后我院骨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整治后我院抗菌药物AUD下降明显,在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方面进步显著。结论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我院骨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加大干预力度,使抗菌药物在骨科应用更趋合理。

    作者:邹力;胡德波;李胜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表面活性剂-超声协同提取一点红总黄酮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表面活性剂-超声协同提取一点红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参数:1.0%吐温-80,70%乙醇,料液比1∶15,超声提取60min。优化条件下,一点红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4.63%,明显高于传统提取法。结论采用表面活性剂-超声协同提取一点红中的总黄酮,能提高提取率,可降低生产成本,是一种较理想的提取工艺。

    作者:余泽雄;余泽君;聂阳;李亚萍;邓碧如;陈伶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映体海松烷二萜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对映体海松烷二萜类化合物是海松烷二萜中数量多的生物活性分子之一,其广泛存在于菊科、豆科、大戟科等双子叶植物中,尤其在菊科豨莶属中大量存在。对映体海松烷二萜的基本母环是三环二萜,其拥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是它针对 NF-κB,IL-1等的作用。本文对近10年以来国内外报道的对映体海松烷二萜类化合物进行了汇总,并对其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评估了这类化合物作为抗炎,抗菌药物的开发潜力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作者:路云龙;薛晓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油茶皂苷止咳、祛痰、平喘功效学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油茶皂苷(Sasanquasaponin,SQS)对小鼠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方法止咳实验采用小鼠浓氨水引咳法和豚鼠枸橼酸引咳法,祛痰实验采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法和蛙上腭食道纤毛运动试验,平喘实验采用豚鼠喷雾致喘法和离体气管平滑肌螺旋条收缩实验。结果SQS(300、150、75mg·kg-1)和SQS(200、100、50mg·kg-1)分别可延长氨水引起小鼠与枸橼酸引起豚鼠的咳嗽潜伏期,高剂量组分别可减少两者的咳嗽次数;SQS(300、150、75mg·kg-1)均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泄量,SQS(终浓度16.0×10-4、8×10-4、4×10-4g·mL-1)能增加蛙食道纤毛运动速度;SQS(200、100、50mg·kg-1)无延长豚鼠气管痉挛所引起的哮喘潜伏期作用,SQS(终浓度为8.0×10-4、4.0×10-4、2.0×10-4g·mL-1)无抑制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螺旋条收缩作用。结论SQS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作用,但平喘作用不明显。

    作者:邓元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PLC法监测HD-MTX血药浓度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监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指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和解救方案,保证用药合理、有效、安全。方法①将30例次HD-MTX化疗的ALL患者按甲氨蝶呤剂量不同分组,每组15例次,Ⅰ组3g/m2,Ⅱ组5g/m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测定化疗结束后0、20、44h(必要时追加68h、92h采血点)所测得的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亚叶酸钙( CF)解救,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和Ⅰ组、Ⅱ组两组化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②按照①中HPLC法所测得的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将30例ALL患者分为排泄延迟组和非排泄延迟组,并分析甲氨蝶呤排泄延迟与不良反应之间的联系。结果①于0、20和44h时,高剂量Ⅱ组的血药浓度均比低剂量Ⅰ组血药浓度高。相应的是,高剂量Ⅱ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剂量Ⅰ组高;②排泄延迟组肝肾功能异常的比例明显比非排泄延迟组高。结论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监测可提高治疗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对CF个体化解救、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段自皞;沈炳香;刘铖;聂松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血元通颗粒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 HPLC 法测定血元通颗粒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水(18∶82),检测波长为320nm,流速1.0mL· min -1,柱温30℃。结果二苯乙烯苷浓度在5.80~87.06μg· mL -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8,加样回收率为99.9%,RSD为1.5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可靠,可用于血元通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顾燕飞;朱法根;沈治平;赵文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硬膜外分娩镇痛复合缩宫素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复合缩宫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40例单胎足月拟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n =120):对照组(C组):进行常规分娩处理;镇痛组(A组):选择L1-2行硬膜外穿刺并向头端置管后,在第二产程开始时采用0.5%利多卡因复合30μg舒芬太尼100 mL持续硬膜外泵入进行分娩镇痛。观察记录比较两组产妇入室后每隔10 min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值的变化,同时记录第一产程持续时间、第二产程持续时间、缩宫素使用例数、缩宫素使用量,分娩方式:正常产道分娩、器械分娩、负压分娩、剖宫产(难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小于7分的例数。结果与C 组比较,A组产妇入室后每隔10min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性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C组比较,A组产妇缩宫素使用例数及缩宫素使用量均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C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持续时间、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小于7分例数均无显著性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0.5%利多卡因复合30μg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泵入,结合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

    作者:熊冰;吴斌;吴桂寿;郑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PLC-DAD法研究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含量测定方法

    目的:建立新的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DAD方法,以0.05mol· L -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2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5)∶乙腈(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7nm。结果盐酸表柔比星在1~1000mg· mL -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58%( n=9)。结论本方法简单通用,准确性好,可用于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含量测定的检查。

    作者:张萍;黄越;刘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盐酸阿莫地喹片溶出度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对盐酸阿莫地喹片的溶出度检查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C第二法对其溶出度进行检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42 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采用该方法测定盐酸阿莫地喹片,分别在pH 1.2、4.5、6.8的缓冲溶出介质及水4种溶出介质中,以浓度对吸收度进行线性回归,盐酸阿莫地喹在4~25μg · mL -1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以上4种溶出介质中的平均回收率和标准偏差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法测定盐酸阿莫地喹片溶出量方法可行,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岳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3种给药方案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研究氟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联合自制药醋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氟康唑组69例,采用氟康唑周服给药法;伊曲康唑组71例,采用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给药法;氟康唑联合自制药醋组60例,周服氟康唑并每日局部外涂自制药醋。结果氟康唑组与伊曲康唑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氟康唑组、伊曲康唑组分别与氟康唑联合药醋组,其指甲真菌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趾甲(合并指甲)真菌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联合自制药醋治疗指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相似,但氟康唑联合自制药醋治疗趾甲(合并指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优于氟康唑、伊曲康唑。

    作者:吴紫筠;吴青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复测试和不同性别对小鼠旷场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重复测试和不同性别两个因素对小鼠在旷场试验中自主行为活动和焦虑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动物视频行为分析系统,分别记录和分析雌雄小鼠5 min内在旷场中的总路程、总体平均速度、总体平行指数、中央区的路程占总路程的比例、中央区的平均速度、中央区进入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占整体测试时间的比例和中央区平行指数,每天测试1次,共测试3d。结果在旷场试验中,小鼠的总路程、总的平均速度、总的平行指数、中央区路程占总路程的比例、中央区的平均速度、进入中央区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和中央区的平行指数,随测试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均为P<0.001);整体而言,以上指标在雌雄小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但随测试次数增加,雄性小鼠的下降趋势似乎比雌性小鼠明显,尤其在第三次测试中,雄性小鼠在中央区的平均速度(P<0.05)和平行指数(P<0.01)比雌性小鼠更低。结论重复测试旷场试验会影响小鼠的自主行为活动,同时也会干扰焦虑状态的评价;不同性别对小鼠的初次旷场试验测试无影响,但重复测试对雄性小鼠的自主行为活动的影响似乎比雌性小鼠更大。

    作者:陈超杰;钟志凤;俞昌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药品说明书与静脉用药安全

    目的:了解我院部分用于静脉给药的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标注情况,及其对静脉用药安全的影响,探讨如何完善药品说明书相关信息。方法收集以静脉滴注给药的药品说明书,分别统计“剂量”、“频次”、“用药间隔”、“溶媒”、“输液速度或持续时间”、“静脉输液配置后稳定时间”“配伍禁忌”等信息是否标注明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部分药品说明书中关于给药剂量、频次、间隔时间、溶媒等信息的标注不够完整或不够明确。结论静脉用药的药品说明书应进一步完善“用法用量”信息,规范静脉滴注用药,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林少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