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瑞
对我院2013年1月~12月636张退药处方进行分析。全年总处方数159869张,退药方占0.3978%。主要原因是药物不良反应,病情发生变化,医生不合理处方等。针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减少退药率。
作者:凌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紫贻贝粗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乙醇沉淀、Sevage法除蛋白后得到贻贝粗多糖。对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考察其抗氧化能力。结果在10~60μg· mL -1浓度范围内,紫贻贝粗多糖显示良好的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并且随着紫贻贝多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在此浓度范围内紫贻贝粗多糖的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较好的量效关系。结论紫贻贝粗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邹艳君;雷荣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两种抗菌药物治疗方法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102例AECOPD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美洛西林舒巴坦钠治疗组( A组)和头孢米诺钠治疗组( B组),住院天数为7~14 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以其评估治疗的效果,然后运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敏感度分析方法及用药频度( DDDs)进行分析。结果 A组和B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95.00%(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3%、2.50%;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19±2.17)d和(8.90±1.98)d,总成本分别为(7695.18±2993.02)元、(9648.49±2631.41)元,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C/E和ΔC/ΔE均低于B组且敏感度分析结果与成本-效果分析的结果保持一致。另外,DDDsA <DDDsB,两组 DDDs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治疗AECOPD,美洛西林舒巴坦钠较头孢米诺钠经济、有效、合理。
作者:林丽钦;杨亚英;林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胞磷胆碱钠片的溶出度。方法采用转篮法测定胞磷胆碱钠片的溶出度,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其浓度。以C18柱为色谱柱,磷酸二氢钠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1nm。结果在0.44~3.96μg· mL -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1.2%。结论该分析方法结果准确,适用于胞磷胆碱钠片的溶出度测定。
作者:刘丹;林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优选表面活性剂-超声协同提取一点红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参数:1.0%吐温-80,70%乙醇,料液比1∶15,超声提取60min。优化条件下,一点红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4.63%,明显高于传统提取法。结论采用表面活性剂-超声协同提取一点红中的总黄酮,能提高提取率,可降低生产成本,是一种较理想的提取工艺。
作者:余泽雄;余泽君;聂阳;李亚萍;邓碧如;陈伶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药理学是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在独立学院制药工程药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诸多问题。为了能够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更好地接受药理学理论知识,我们总结出一系列教与学之策略,这为激发此类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方向。
作者:孙伟翔;龙军;蒋宝平;袁冬平;王宇华;张晓平;许惠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蒽醌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药用植物中,并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为了进一步研究蒽醌类化合物的成药性及创新药物研究,对天然蒽醌类药物口服后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体内外代谢产物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张永强;龙婷;牛亚军;汪豪;叶文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手性拆分方法及其分类加以综述,另外还对手性拆分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方法以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并结合一些药物对新近发展起来的手性药物拆分技术做了介绍。结果与结论临床应用的手性药物,除天然和半合成药物外,人工合成的手性药物仍以外消旋体供药为主。随近20年来药学研究的深入,已表明药物对映体具有不同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毒性也存在差异,由此可知,建立和发展快速而灵敏的分离(或拆分)和测定对映体药物的方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作者:吴秀兰;江金凤;覃丽娟;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调剂和制剂的不同需要,并结合药材的自身特性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方法和技术,对药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有着重要影响。
作者:林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茯苓多糖是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为了更好的开发与利用茯苓药材,本文从茯苓多糖的提取以及药理方面对其研究进行总结,为茯苓多糖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许甜甜;聂松柳;沈炳香;吴德玲;金传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现有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品种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临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概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品种,并对其毒性成分、功效分类、用药金额、用药频度、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共有中成药220种,其中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为56种。我院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名靠前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以理血剂、妇科类用药为主。对我院2008年~2013年中成药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共收集中成药不良反应报表41份,其中14份含毒性药材。结论毒性药材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引起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大。临床使用应慎重,以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何芬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从口服服药方法与用药时间,服药时需要的水量及温度,静脉注射给药、磺胺过敏者禁用药物等几个方面探讨护理过程中的用药注意事项。
作者:黄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优选金牡感冒片的佳制粒工艺。方法按L9(34)进行考察金牡感冒片的佳成型工艺,即膏粉比、辅料(淀粉:糊精)、粘合剂淀粉浆浓度3个因素,以颗粒的外观、流动性,片芯外观、硬度为指标,筛选出佳的成型工艺参数。结果以膏粉比1.1∶1、辅料(淀粉∶糊精=2∶1)、粘合剂(9%淀粉浆)的制粒工艺为颗粒的佳成型条件。结论优选的金牡感冒片制粒工艺稳定可靠、操作简便,为中试及放大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吴亚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监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指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和解救方案,保证用药合理、有效、安全。方法①将30例次HD-MTX化疗的ALL患者按甲氨蝶呤剂量不同分组,每组15例次,Ⅰ组3g/m2,Ⅱ组5g/m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测定化疗结束后0、20、44h(必要时追加68h、92h采血点)所测得的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亚叶酸钙( CF)解救,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和Ⅰ组、Ⅱ组两组化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②按照①中HPLC法所测得的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将30例ALL患者分为排泄延迟组和非排泄延迟组,并分析甲氨蝶呤排泄延迟与不良反应之间的联系。结果①于0、20和44h时,高剂量Ⅱ组的血药浓度均比低剂量Ⅰ组血药浓度高。相应的是,高剂量Ⅱ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剂量Ⅰ组高;②排泄延迟组肝肾功能异常的比例明显比非排泄延迟组高。结论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监测可提高治疗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对CF个体化解救、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段自皞;沈炳香;刘铖;聂松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快速发现冬凌草中抗肿瘤对映贝壳杉烯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方法以乙醇钠为催化剂,将冬凌草提取液与紫外分子探针对硝基苯甲酰乙酸乙酯进行柱前衍生迈克尔加成反应。反应完毕后,加入乙酸中和催化剂终止反应得反应液。将反应液与冬凌草原提取液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HPLC对比分析。发生加成反应的对映贝壳杉烯色谱峰面积将相应减小,并产生迈克尔加成产物新色谱峰。综合保留时间、色谱峰形和DAD紫外光谱图确定原提取液和反应液HPLC图谱中的对映贝壳杉烯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结果从冬凌草提取液 HPLC 图谱上鉴定出对映贝壳杉烯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12个。结论首次采用对硝基苯甲酰乙酸乙酯分子探针HPLC-DAD法快速发现冬凌草中对映贝壳杉烯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
作者:刘建群;高俊博;舒积成;张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我院2013年1月到12月高血压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本院的计算机HIS系统,收集门诊2013年1月到12月高血压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的处方记录,对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并计算DDDs值和DDC值。结果2013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位于前3位的为替米沙坦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缬沙坦分散片;DDDs值位于前3位的抗高血压药物为富马酸比索洛尔胶囊、螺内酯片及缬沙坦分散片;其日治疗费用分别为1日1.07、0.24、2.09元。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临床上也存在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偏少的现象。
作者:李芳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对映体海松烷二萜类化合物是海松烷二萜中数量多的生物活性分子之一,其广泛存在于菊科、豆科、大戟科等双子叶植物中,尤其在菊科豨莶属中大量存在。对映体海松烷二萜的基本母环是三环二萜,其拥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是它针对 NF-κB,IL-1等的作用。本文对近10年以来国内外报道的对映体海松烷二萜类化合物进行了汇总,并对其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评估了这类化合物作为抗炎,抗菌药物的开发潜力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作者:路云龙;薛晓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体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的感染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本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708例进行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 IgM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以1~3岁患儿感染多,占肺炎支原体总检出率的45.5%;病毒总检出率为78.5%,说明本市患儿呼吸道感染仍以病毒感染为主。结论通过分析比较,RSV和ADV在9项呼吸道病毒中是引起泉州地区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呼吸道感染起病较急,进展快,需及时明确病原微生物种类,如能了解一个地区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以便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郑小蔚;王希敏;王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有抑制作用。通过试验,采用稀释的方法可排除干扰。结果实验表明当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稀释成0.125mg· mL -1时,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无抑制作用。结论利用稀释法检查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中的内毒素可行。
作者:赵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突发性耳聋因发病原因不明、机制复杂,病情进展迅速等原因,如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听力的永久丧失。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在防病治病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中药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多药理靶点的作用模式,且毒副作用小,在突聋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简要综述了中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章;胡永胜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