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咪喹莫特、鬼臼毒素等4种外用药物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高松田

关键词:咪喹莫特, 鬼臼毒素, 5-氟尿嘧啶, 重组人干扰素, 尖锐湿疣,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4种外用药物治疗尖锐湿疣方案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咪喹莫特、鬼臼毒素、5-氟尿嘧啶、重组人干扰素4个不同外用药物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咪喹莫特成本-效果比较低,总有效率较高。结论咪喹莫特外治尖锐湿疣方案为较佳方案。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1年~2013年本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2011年~2013年期间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变化情况。方法统计本院2011年~2013年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比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比例由2011年的14.57%下降至2013年的8.65%;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6.56%下降至8.5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1年1月的61.65%下降到2013年12月的39.6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69下降到32;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比例由2011年6月的85%下降到2013年12月的15.93%;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由61.2%上升至100%,至2013年12月稍降至95%;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给药时间≤24 h由2011年6月的52.45%上升至2013年12月的92.5%;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给药时间正确率一直保持在90.00%以上。结论通过认真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规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有了显著改善。

    作者:翁淑琴;肖淋;韩莹;何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83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42例,研究组)和度洛西汀治疗组(41例,对照组),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1、2、4、8周末 HAMD、HAMA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或 P <0.05),两组间在1、2、4、8周末HAMD评分及治疗8周末临床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相当,治疗过程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李丽霞;马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天然蒽醌类化合物口服吸收及代谢研究进展

    蒽醌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药用植物中,并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为了进一步研究蒽醌类化合物的成药性及创新药物研究,对天然蒽醌类药物口服后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体内外代谢产物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张永强;龙婷;牛亚军;汪豪;叶文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疏风解毒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疏风解毒胶囊大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mm ×4.6mm,5μm)色谱柱,柱温:25℃,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75∶25),流速:1.0mL· min -1,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进样量在0.04576~0.6864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9%( 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可有效控制疏风解毒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

    作者:李长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癀片、地塞米松等联合止痛消炎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癀片、地塞米松、VitB12、雷佛努尔等联合止痛消炎膏(简称:治疗组)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选取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5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治疗组外敷和单独使用止痛消炎膏(简称对照组)进行局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治疗组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伤口红肿疼痛期明显缩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丽莺;林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盐酸阿莫地喹片溶出度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对盐酸阿莫地喹片的溶出度检查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C第二法对其溶出度进行检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42 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采用该方法测定盐酸阿莫地喹片,分别在pH 1.2、4.5、6.8的缓冲溶出介质及水4种溶出介质中,以浓度对吸收度进行线性回归,盐酸阿莫地喹在4~25μg · mL -1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以上4种溶出介质中的平均回收率和标准偏差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法测定盐酸阿莫地喹片溶出量方法可行,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岳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PLC法监测HD-MTX血药浓度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监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指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和解救方案,保证用药合理、有效、安全。方法①将30例次HD-MTX化疗的ALL患者按甲氨蝶呤剂量不同分组,每组15例次,Ⅰ组3g/m2,Ⅱ组5g/m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测定化疗结束后0、20、44h(必要时追加68h、92h采血点)所测得的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亚叶酸钙( CF)解救,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和Ⅰ组、Ⅱ组两组化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②按照①中HPLC法所测得的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将30例ALL患者分为排泄延迟组和非排泄延迟组,并分析甲氨蝶呤排泄延迟与不良反应之间的联系。结果①于0、20和44h时,高剂量Ⅱ组的血药浓度均比低剂量Ⅰ组血药浓度高。相应的是,高剂量Ⅱ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剂量Ⅰ组高;②排泄延迟组肝肾功能异常的比例明显比非排泄延迟组高。结论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监测可提高治疗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对CF个体化解救、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段自皞;沈炳香;刘铖;聂松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临床药师参与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药学监护与用药评价

    通过对1例病毒性脑炎合并癫痫患者提供药学监护,治疗方案的分析评价和优化,出院用药教育等,实现该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的药物治疗目标。

    作者:沈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埃博霉素产生菌Myxobacteria sp.Ery 1369的培养条件优化

    对前期筛选得到的埃博霉素产生菌Myxobacteria sp.Ery 1369,通过单因素筛选结合正交试验进行发酵培养基优化,同时对摇瓶发酵的主要影响因子温度、转速、初始 pH 等进行实验探讨,确定了佳培养条件:土豆淀粉0.8%,酵母提取物0.5%,葡萄糖0.3%,CaCl2·2H2O 0.05%,MgSO4·7H2 O 0.15%,XAD-163%,初始pH值7.4,种子菌龄72h,500mL三角瓶装液量100mL,接种量20%,摇床转速200r· min -1,发酵温度30℃;佳发酵时间为8d,其埃博霉素B产量相比对照提高45%以上,为埃博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作者:唐文力;张祝兰;王德森;杨煌建;任林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滑石炮制研究概况

    滑石( Talcum)和滑石粉( Talc powder)为中药中常用的矿物药。文章综述了滑石的药用历史沿革、炮制工艺、质量控制及储存等方面的内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楠;杨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抗菌肽--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严重的副作用影响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同时,肿瘤细胞的耐药现象也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抗菌肽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部分抗菌肽表现出高选择性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其特殊的作用机制避免肿瘤细胞耐药的发生。因此,抗菌肽可作为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

    作者:陈巍;严益民;邓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菊花保健口香糖的研制

    以菊花目标提取物为主要原料,配以胶基、山梨醇、CMC-Na、阿司巴甜、柠檬酸等其他辅料一起研制而成的新型保健口香糖。对其配方进行筛选和优化,得出佳配料比。

    作者:王佳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隐性知识视角的《医药商品学》教学初探

    目的:探讨医药商品学教学中隐性知识的传递及发掘。方法基于隐性知识的角度,分析医药商品学课程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方式和考评模式等。结果与结论在医药商品学课程中存在许多隐性知识,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应遵循加强隐性知识外显化的教学思路,促进更深层次的教学创新,终实现培养知识创新型专业人才的目标。

    作者:林津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血元通颗粒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 HPLC 法测定血元通颗粒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水(18∶82),检测波长为320nm,流速1.0mL· min -1,柱温30℃。结果二苯乙烯苷浓度在5.80~87.06μg· mL -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8,加样回收率为99.9%,RSD为1.5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可靠,可用于血元通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顾燕飞;朱法根;沈治平;赵文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影响

    目的:评价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开放性收集门诊和住院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患者共97例,用帕利哌酮系统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进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检查,自身对照观察;同时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疗效。结果经8周治疗,脑电图轻度异常7例,边缘状态10例,异常发生率为17.5%,多以慢波增多θ活动散在各导为主,未发现有痫样活动。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临床未见患者抽搐发作。结论帕利哌酮治疗后脑电图异常发生率低,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

    作者:黄淑来;吴为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不同批号的样品进行了干扰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高浓度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溶液对TAL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有干扰作用,经稀释后可排除干扰。结论本品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公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感染后咳嗽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甲氧那明(阿斯美)联合孟鲁司特(顺尔宁)治疗感染后咳嗽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感染后咳嗽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复方甲氧那明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复方甘草合剂与抗生素治疗,疗程均为7天,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日间咳嗽症状评分和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孟鲁司特能明显改善感染后咳嗽的症状,且无明显良反应。

    作者:方红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表面活性剂-超声协同提取一点红总黄酮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表面活性剂-超声协同提取一点红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参数:1.0%吐温-80,70%乙醇,料液比1∶15,超声提取60min。优化条件下,一点红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4.63%,明显高于传统提取法。结论采用表面活性剂-超声协同提取一点红中的总黄酮,能提高提取率,可降低生产成本,是一种较理想的提取工艺。

    作者:余泽雄;余泽君;聂阳;李亚萍;邓碧如;陈伶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吲哚三甲醇的研究进展

    吲哚-3-甲醇( I3C)是十字花科蔬菜中研究多和重要的一种抗肿瘤成分。目前的研究表明抗肿瘤是其主要的药理作用;但是也有研究发现I3 C有抗炎、抗肥胖等效果;同时以I3 C为前体药物合成的I3 C衍生物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现就I3 C药物开发应用的各环节进行综述,使I3 C的研究更加深入。

    作者:孙超;贾玉萍;袁栋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如何正确使用皮肤病外用药

    掌握治疗皮肤病常见的外用药酊剂、霜剂、粉剂、软膏等的性质、主治功效和禁忌症,根据发病的原因及病理改变的程度,正确选择药物及剂型,并根据皮肤发病的部位,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法。

    作者:王燕;凌昆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