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莲秀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 应用胰激肽原酶治疗45例早期DR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与拜阿司匹林和复方丹参片治疗的40例对照比较,研究该药对DR患者视网膜病变、视力、眼底变化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视力、视网膜病变分级等比对照组均有好转,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能有效逆转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改善眼底微循环,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疗效.
作者:蔡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儿童过敏性咳嗽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口服,2~5岁,1次4mg,6岁以上1次5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2~12岁1次5mg,12岁以上1次10mg,每日1次.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张宏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建立海洋微生物小分子代谢产物库的粗提取方法.方法 以吸附率、解吸率、蛋白与总糖吸附率、指纹图谱为评价目标,对常用的11种不同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结果 DM11与SD300串联吸附对发酵液中化合物的吸附率达7.528%,总糖与蛋白去除率分别为90.98%和77.69%,且此法几乎不损失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化合物.结论 DM11-SD300串联树脂吸附法能快速有效地提取发酵液中的小分子化合物,为海洋微生物小分子代谢产物库的建立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刘荣丽;廖云莉;黄宏南;周芬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我院2010年~2012年门诊麻醉药品的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我院麻醉药品中芬太尼透皮贴剂,羟考酮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的使用占主导地位.说明我院麻醉药品在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黄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粉剂(TP)安素对老年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符合营养不良诊断标准的老年人30例,入院时进行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的检测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的测量,在患者平素饮食习惯的基础上,每次口服TP55.8g(加入200mL温水冲泡),1日3次,2周后进行相关指标的复查.结果 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改善.结论 合理的加强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老年人的营养不良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曾庆新;马冰芬;彭如洁;邱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亿活)预防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肺炎患儿236例,分为预防组121例,对照组115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其中预防组在治疗的同时加用布拉氏酵母菌(亿活).对两组继发腹泻的发病率、疗效,止泻时间以及腹泻总疗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预防组继发腹泻23例,发病率为19.01%,对照组腹泻43例,发病率为37.39%(P<0.05).预防组儿童肺炎继发腹泻的止泻时间、腹泻总疗程亦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亿活)能降低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预防性应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激文;李少澍;蔡清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高速逆流色谱技术(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的分离原理及特点,溶剂体系的选择,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及其在中药、抗生素、蛋白质等方面的应用作了综述.
作者:曹智启;邓华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虎标万金油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 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ⅩⅢ 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通过对样品阳性菌的回收率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虎标万金油样品按本文供试液的制备方法处理后,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采用常规法进行测定,5株试验菌的回收率均超过70%;控制菌也是采用常规法进行测定,阳性菌试验组有检出,阴性对照组未检出.结论 经验证该方法可用于虎标万金油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准确有效.
作者:苏智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盐酸多西环素脱水反应中,控制脱水反应时间为5h,中和料液pH为2.0,加对甲苯磺酸与氯代物的比率为0.6:1的佳反应条件下,脱水收率能达到80%以上,含量达到96%以上,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大经济价值.
作者:季明志;李学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中药湿润烧伤膏(MEBO)与碘伏治疗压疮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并对湿润烧伤膏与碘伏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湿润烧伤膏与碘伏治疗压疮的治愈率分别为(82.35±8.36)%和(68.47±27.21)%(P<0.01);治愈时间(d)分别为16.88±6.35和19.89±3.77(P>0.05).结论 相对于碘伏治疗,湿润烧伤膏可显著提高压疮治愈率并缩短平均治愈时间约3d.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在临床使用时应谨慎考虑.
作者:林辉;张一帆;汤秋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清热消炎宁颗粒中鞣质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在760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清热消炎宁颗粒中总酚和不被吸附的多酚的吸光度,以总酚量与不被吸附的多酚量之差计算鞣质含量.结果 没食子酸对照品浓度在1.0006μg·mL-1~10.006μg·mL-1之间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为2.29%.结论 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清热消炎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雪华;江涛;彭红英;陆颂规;杨滨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针对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2011年8月开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并于干预前后各阶段随机抽取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50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评价干预效果.实施干预措施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在选药、使用时机、使用疗程等方面的合理性显著提高.
作者:卢志品;曹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特非那定片的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检查法(HPLC).方法 采用HPLC法,使用Hypersil Phenyl 2(250×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缓冲液-乙腈-三乙胺(650:350:3;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5mL·min-1;柱温为室温.结果 该色谱条件下,杂质与主成分能完全分离,重复性试验RSD为0.27%(n=6),低检测量为0.005μg,有关物质含量均为0.3%.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特非那定片中杂质含量的测定.
作者:陈柳生;李鸿亮;王如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注射用氨甲环酸中氨甲环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waters SunFire C18柱(4.6mm×150mm,3.5μm),流动相为0.23%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取磷酸二氢钠18.3g,加水800mL溶解,加三乙胺8.3mL混匀后,再加十二烷基硫酸钠2.3g,振摇使溶解,用磷酸调节pH至2.5,加水至1000mL,摇匀)-甲醇(70:30);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 氨甲环酸在0.5206~2.6031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RSD为0.5%(n=9).结论 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注射用氨甲环酸中氨甲环酸的含量.
作者:黄小琴;吴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黄连相关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患者病例8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二甲双胍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黄连解毒汤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降糖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降糖有效率为8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减肥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黄连解毒汤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其降血糖以及减肥效果同二甲双胍相当,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何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在、果糖、转化糖电解质、甘油果糖和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25℃)条件下,将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按临床用药浓度与4种注射液配伍,于不同时间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头孢替安的含量,并观察外观、测定pH值的变化.结果 头孢替安与果糖等4种注射液配伍后4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室温(25℃)下头孢替安与果糖等4种注射液配伍后4h内稳定.
作者:毛平;赖善城;林素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黄芩是应用广泛的传统中药,现代研究逐渐揭示了黄芩的药理活性及其物质基础.近十年来,黄芩研究掀起热潮,尤其活性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本文结合国内外新文献,从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对黄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孟华;曲玮;梁敬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逐痰消痹方贴剂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甘遂、芫花、川芎和白芥子进行鉴别.结果 各样品在薄层色谱中,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重复性好,可用于逐痰消痹方贴剂的定性质量控制.
作者:魏香兰;方如塘;冀爱云;刘建峰;朱昌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我院2010~2012年抗癫痫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与2010年相比各种抗癫痫药的用药金额、DDDs值均有所提高,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这两种传统抗癫痫药使用频度居首榜;新型抗癫痫药物DDDs提高幅度很大.说明医院抗癫痫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何秋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我院2011年上报的783例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药品不良反应以一般类型为主占68.58%,新的一般类型占30.52%;发生频率排在前位的是抗感染药物;重点分析我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作者:卢海燕;张洁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