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线莲研究进展

黄以平

关键词:金线莲, 栽培, 细胞学, 分子生物学, 成分
摘要:本文对珍稀中草药金线莲的栽培研究、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成分分析及生理活性研究等方面作了综述,为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金线莲提供参考.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虎标万金油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验证

    目的 建立虎标万金油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 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ⅩⅢ 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通过对样品阳性菌的回收率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虎标万金油样品按本文供试液的制备方法处理后,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采用常规法进行测定,5株试验菌的回收率均超过70%;控制菌也是采用常规法进行测定,阳性菌试验组有检出,阴性对照组未检出.结论 经验证该方法可用于虎标万金油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准确有效.

    作者:苏智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伏格列波糖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伏格列波糖的含量.方法 分析柱:CarboPac MA1分离柱(4×250mm),淋洗液:50mmol·L-1 NaOH,流速:0.4mL·min-1,柱箱温度:35℃,进样量:10μL,检测方式:电化学检测器.结果 在9.93μg·mL-1~59.57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7,平均回收率为100.96%,RSD为0.70%(n=9).结论 该方法简便,测定准确.

    作者:陈超;赖雪雯;蒋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波消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中汞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甘草中汞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中汞的含量.结果 汞元素在0~1.8μg范围内其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7),平均回收率为91.2%,RSD=1.51%.结论 本方法测定甘草中汞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检测结果准确度、精密度好,能满足甘草中汞含量的测定要求,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作者:徐端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内科中重度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治疗内科危重症患者中重度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重症内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66例中重度感染患者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情况,其中36例初始治疗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0例应用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治疗3~5d后降阶梯治疗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果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初始治疗组有效率86.1%,痊愈率44.4%,细菌学阳性率83.3%,细菌清除率80%;降阶梯治疗30例中重度感染,有效率90%,痊愈率46.7%,细菌学阳性率86.7%,细菌清除率76.9%.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9%,细菌清除率为78.6%,不良反应发生率9.1%.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以作为内科中重度感染患者的初始经验性治疗或者降阶梯治疗,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作者:吴畏;郭延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金银花的生药学鉴别

    目的 对金银花进行生药学鉴定,为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来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等鉴定方法.结果 金银花在来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特性.结论 这些特征可作为金银花的生药鉴定和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依据.

    作者:沈廷明;吴仲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米非司酮胶囊和米索前列醇片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终止早孕的患者,西药给予米非司酮胶囊+米索前列醇片,中药给予新生化颗粒,5天为1疗程.结果 经1疗程后,完全流产率达96.84%.提示中西医结合米非司酮胶囊和米索前列醇片终止早孕可获得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邱谊芳;李晓斌;李宇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措施探析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以及患者对于医疗需求逐渐增加,医院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工作受到众多的关注和支持.患者作为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关怀,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成为当前医院服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是对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的背景进行分析,并就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措施提出合理的建议.

    作者:郑文娴;张荣;郑温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5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 应用胰激肽原酶治疗45例早期DR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与拜阿司匹林和复方丹参片治疗的40例对照比较,研究该药对DR患者视网膜病变、视力、眼底变化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视力、视网膜病变分级等比对照组均有好转,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能有效逆转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改善眼底微循环,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疗效.

    作者:蔡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逐痰消痹方贴剂的薄层色谱定性研究

    目的 建立逐痰消痹方贴剂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甘遂、芫花、川芎和白芥子进行鉴别.结果 各样品在薄层色谱中,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重复性好,可用于逐痰消痹方贴剂的定性质量控制.

    作者:魏香兰;方如塘;冀爱云;刘建峰;朱昌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天麻素注射液质量标准中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探索性工作

    目的 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质量标准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E[1]进行实验和结果判断.结果 天麻素注射液按细菌内毒素限值L为0.125EU/mg进行实验,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可经更深入广泛的实验来提高统一的试验方法和标准.

    作者:潘建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3种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急性膀胱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依诺沙星、氟罗沙星等3种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急性膀胱炎的成本-效果.方法 90例急性膀胱炎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给予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治疗,C组给予氟罗沙星治疗,疗程均为5d.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 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0%、83%、86%.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73、7.01 、3.70.在A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单位疗效,B组所追加的成本为12.96元,C组所追加的成本为1.34元.结论 氟罗沙星组较为经济合理.

    作者:李正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56例分析

    检索2010~2012年<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内公开发表的与过敏性休克有关的病例报告进行分析.抗微生物药品中药注射剂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居前2位;静脉滴注发生率高,占67.86%;过敏性休克大多数发生在用药后5min内,占57.69%.

    作者:高红瑾;黄晓梅;陈宇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我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抽取我院普外科2012年4月~2013年2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237例进行统计和分析.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4.22%;预防应用给药时间在术前0.5~2h的有5例(占50%),术前未用术后给药的有5例(占50%);术后用药,t<24h者7例(70%),术后用药24h<t≤48h者1例(占10%),术后用药3~7天有2例(占20%);均无联合用药现象.说明我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还需规范.

    作者:何芬芬;曹力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脱氧核苷酸钠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肝损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脱氧核苷酸钠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分别用西医常规疗法和脱氧核苷酸钠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用药4周.结果 4个疗程后,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ST、ALT、GGT、TBIL都有下降,治疗组的肝功能指标AST、ALT、GGT、TBIL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在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脱氧核苷酸钠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肝损害临床效果好,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陈端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HSCCC的分离原理、特点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对高速逆流色谱技术(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的分离原理及特点,溶剂体系的选择,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及其在中药、抗生素、蛋白质等方面的应用作了综述.

    作者:曹智启;邓华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芩香颗粒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芩香颗粒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芩香颗粒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C18(4.6mm× 250mm,5μm),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7nrn,柱温为30℃.结果 甘草苷的线性范围为0.615~4.305μg(r=0.9999),平均回收率(n=9)为99.00%;甘草酸的线性范围为1.083~7.578μg(r=0.9999),平均回收率(n=9)为99.23%.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芩香颗粒中的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柴彦;陆颖;任爱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草珊瑚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萃取、重结晶和现代色谱技术对福建产草珊瑚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草珊瑚全草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ithospermoside (1),10a-hydroxy-1-oxoeremophila-7(11),8(9)-dien-8,12-olide (2),异东莨菪葶(isoscopoletin,3),秦皮乙素(esculetin,4),芦丁(rutin,5),金丝桃苷(hyperoside,6),ω-羟基大黄素(citreorosein,7),大黄酚(chrysophanol,8),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emodin-8-O-β-D-glucopyranoside,9),木栓酮(friedelin,10),乌苏酸(ursolic acid,11),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12),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13),棕榈酸(palmitic acid,14),1-棕榈酸甘油酯(monopalmitin,15),5-羟甲基糠醛(5-hydroxylmethylfurfural,16),β-D-葡萄糖(β-D-glucose,17).结论 化合物1、2、3、7、8、9、10、12、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3、7、9、10、12、15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7、9、10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付菊琴;梁敬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汤剂在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药扶正培本清化汤治疗常见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直肠癌、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采用OFL化疗方案,治疗组加服中药扶正祛邪方,观察消化道反应、生活质量、近期肿瘤客观疗效、免疫功能、血清CEA及CA19-9等变化.结果 两组消化道反应、免疫功能、生活质量、血清CEA及CA19-9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近期肿瘤客观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扶正祛邪方治疗常见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能有效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

    作者:林玉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胃复春片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胃复春片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3nm,柱温为40℃.结果 柚皮苷、新橙皮苷进样量分别在0.03234~0.71148μg和0.0196~0.431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柚皮苷r=0.9999;新橙皮苷r=0.99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7%和96.57%,RSD分别为0.62%和0.78%(n=6).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胃复春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莲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高脂血症患者血浆中阿托伐他汀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脂血症患者血浆中阿托伐他汀的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甲醇∶醋酸铵缓冲液(pH 4.5)(32:13: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35℃),进样量为100μL.结果 在0.05μg·mL-1~2.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血浆内源物质不干扰血样测定.回收率和精密度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结论 本法测定高脂血症患者血浆中阿托伐他汀含量,结果准确、简便,且有适用性.

    作者:肖淋;肖钦;何丽芳;黄玉芳;于静;陈玉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