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熏中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及二氧化硫残留的研究进展

朱敏丰

关键词:硫熏, 中药材, 有效成分, 二氧化硫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硫熏法加工中药材对中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及二氧化硫残留的研究进展,为该加工法的取舍或者相应标准的提出提供一定的依据.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肝细胞癌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意义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发展迅速.环氧化酶COX-2是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的限速酶.COX-2在肝癌中高表达,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COX-2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COX-2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沙赟颖;赵丽;郭青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卡托普利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 了解卡托普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在CNK出中以卡托普利和不良反应为主题词,检索1994年~2010年中有关卡托普利不良反应报道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卡托普利所致不良反应共计83例,除1例误用大剂量外,均在正常使用剂量范围内,且多数于服药后1~4周内发生.主要不良反应为咳嗽,其次为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血尿、蛋白尿、低血压、低血糖、心律失常,还可致味觉障碍、口腔溃疡、精神障碍、男性生殖系统损害、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数病例停药后即可恢复.结论 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类型较多,临床使用时应了解卡托普利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并密切观察.

    作者:丁丁;董爱琴;张丹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美托洛尔胶囊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美托洛尔胶囊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的含量.方法 采用美国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以醋酸盐缓冲液-乙腈(850∶150)为流动相,流速2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75nm.结果 美托洛尔在100.6~603.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回收率99.2%.结论 该法可准确测定复方美托洛尔胶囊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的含量,适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我院麻醉药品的管理和使用现状分析

    目的 贯彻执行麻醉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确保麻醉药品安全有效流通,杜绝滥用和防止流弊.方法 加强麻醉药品的采购、领用、保管、贮存、调配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加强医药人员培训.结果 目前我院麻醉药品的管理使用基本达标,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结论 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使麻醉药品管理更加完善合理,保证麻醉药品安全、合理应用.

    作者:李美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常用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的研究概况

    描述了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研究现状及新进展,溶出度依据及目前检测方法;通过分析现行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评价的局限性,提出其质量控制评价的新模式.从化学和生物双重角度共同把关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建立标准溶出谱,体现中医药的整体观,弥补现行“惟成分论”的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的不足.

    作者:董宪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泛酸钠及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测定D-泛酸钠及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色谱柱为shim pack ODS C18柱;流动相: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至3.0)为8∶9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35℃.结果 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D-泛酸钠与杂质分离完全;在浓度0.1~1.5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重复性试验的RSD为0.69%;低检测限为0.5μg·mL-1.3批D-泛酸钠样品的有关物质分别为0.65%,0.62%,0.69%.结论 该法简便、快捷,可以用于测定D-泛酸钠含量,检查原料中的有关物质.

    作者:顾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辅酶Q10毒性研究

    目的 研究辅酶Q10胶囊的食用安全性.方法 以0.21、0.42、0.83g· kg-1 BW剂量给予大鼠灌胃辅酶Q10胶囊内容物30d,每周记录体重,统计进食量.试验结束后,取血测定血常规、血生化,取脏器并做病理组织的检查.结果 试验期间,各组动物生长活动正常.试验结束时,样品各剂量组动物体重、体重增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脏体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别剂量组血生化、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剂量组动物血常规、各项生化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对受检脏器作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特异性病变.结论 辅酶Q10胶囊对大鼠30d试验未见明显毒性.

    作者:吴克勤;黄建平;钟礼云;林健;吴香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紫苏子及其常见混淆品的鉴别

    通过植物形态、生药学形态、显微特征来鉴别研究紫苏子的真品和混淆品,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张云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肉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含量测定及动态分析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内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的气相色谱法;研究肉豆蔻叶片挥发油中两种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GC法测定肉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气相色谱条件:HP-5MS石英毛细管柱(0.25mm×30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240℃;检测器温度250℃;柱温起始温度为40℃,保持1min,以5℃·min-1的速率升高到220℃,保持1min;载气为氮气,流速1mL·min-1,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μL.结果 α-蒎烯和β-蒎烯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3)分别为:99.2%和98.7%.肉豆蔻不同组织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有明显差异.不同月份肉豆蔻叶片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可以用于肉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测定.

    作者:赵祥升;黄立标;杨新全;冯锦东;黄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金银花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金银花的提取工艺.方法 运用正交设计法优选提取工艺,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 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15倍量体积的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30min,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较高.结论 优化的提取工艺简便、合理,为金银花提取物的制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作者:刘钢;张平;夏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盐酸酚苄明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盐酸酚苄明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 以0.1 mol·L-1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r·min -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267nm.结果 盐酸酚苄明在10~946μg·mL-1的浓度苑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8.02×10-2C+ 3.4×10-2(r=0.999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完善盐酸酚苄明片的质量标准.

    作者:刘利敏;罗亚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肿节风总黄酮对溴酸钾诱发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肿节风总黄酮对溴酸钾诱发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00mg· kg-1溴酸钾腹腔注射诱发小鼠肾损伤模型,观察肿节风总黄酮给药后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HPLC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肌酐含量及肾组织中谷胱甘肽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肾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Griess反应法测定血浆及肾组织的一氧化氮含量.结果 与肾损伤模型组相比,肿节风总黄酮可以有效降低血清肌酐水平和肾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对血浆及肾组织中一氧化氮水平的升高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可提高肾损伤小鼠肾组织的谷胱甘肽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结论 肿节风总黄酮对溴酸钾诱发的小鼠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肿节风总黄酮通过清除自由基缓解溴酸钾诱发的肾组织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作者:吴文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观察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在我院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尿频、尿急、尿痛58例,血尿10例,膀胱内烧灼感5例,恶心1例.结论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以膀胱局部表现为主,在药物中加入利多卡因及地塞米松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潘锋君;吴小芬;朱延焱;田伟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环吡酮胺阴道栓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目的 建立环吡酮胺阴道栓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要求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每皿0.2mL)有较强的抑菌性;改用薄膜过滤法(冲洗量每膜500mL),经菌落计数方法的验证,试验组与稀释剂对照组5种菌株的回收率均达到70%以上;控制菌验证也符合药典要求.结论 该法可消除环吡酮胺阴道栓的抑菌作用,适用于该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王益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透视我院《处方集》——浅析医药市场的发展趋势

    目的 分析总结我院《处方集》特点,评估药品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 利用Excel表对2007版、2011版《处方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结论 2011版《处方集》分为前言、总论、各论、附录、索引五个部分,同时借鉴《中国国家处方集》,具有专业性和指导性;结合本院用药特色定期增补而具有时效性.目前临床使用的药品新品种、新规格、新剂型呈快速增长趋势.

    作者:张美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不同来源市售全须生晒参质量评价

    目的 对全须生晒参中人参总皂苷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此为指标评价不同来源市售生晒参的质量.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检测波长544nm.结果 比色法测定在20~120μg(r=0.99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0.50% (n=5).中华参中人参总皂苷含量高,其次为长白山特产市场全须生晒参.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可用于全须生晒参中人参总皂苷含量的测定.4种市售全须生晒参中有3种人参总皂苷含量大于2.5%.仅有一对人参总皂苷含量略低于2.5%.

    作者:曲正义;赵景辉;张瑞;孙成贺;常树卓;姚春林;王英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的蛇床子素含量

    目的 建立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蛇床子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SP色谱柱(5μm,4.6×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49∶51),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2nm,柱温为35℃.结果 蛇床子素在0.1308~0.6540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99.2%,RSD为5.1%.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性好,可作为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蛇床子素的有效检测方法.

    作者:周开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蒲葵子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蒲葵子Livistona chine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蒲葵子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苜蓿素(1),棕榈酸(2),油酸(3),十六碳酸乙酯(4),亚油酸乙酯(5),十六烯酸乙酯(6),菜油甾醇(7),胆甾醇-3-O-β-D-葡萄糖苷(8),荭草苷(9),异荭草苷(10),牡荆素(11),异牡荆素(12),异鼠李素-3-O-β-葡萄糖苷(13),谷甾醇(14),豆甾醇(15).结论 化合物4、6、8~13为首次从蒲葵子中分离得到,9、11、12为首次从棕榈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陈艳;姚宏;李少光;黄丽英;林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替比夫定的合成工艺优化

    目的 优化替比夫定的合成工艺.方法 L-阿拉伯糖经加成环合、亲核取代反应制得1-(2-乙氧羰基丙烯基)-2-氨基-β-L-阿糖呋喃[1′,2′:4,5]-2-噁唑啉氢溴酸盐(4),4在碱及Pd/Al2O3的作用下发生环合异构化,继而与乙酰溴反应进行保护卤代,Pd/C催化氢化脱卤,后水解得到抗乙肝药替比夫定(1).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谱确证.此工艺路线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总收率约37%.

    作者:肖庆青;曹一帆;刘昭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小儿麻甘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小儿麻甘颗粒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45:55,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 盐酸麻黄碱在1.7248~21.56μg·mL-1(r=0.9998,n=6)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样品在24h内基本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1.1% (n=6).结论 本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准确,为小儿麻甘颗粒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汪艳;项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