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庆青;曹一帆;刘昭文
目的 建立盐酸酚苄明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 以0.1 mol·L-1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r·min -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267nm.结果 盐酸酚苄明在10~946μg·mL-1的浓度苑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8.02×10-2C+ 3.4×10-2(r=0.999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完善盐酸酚苄明片的质量标准.
作者:刘利敏;罗亚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对2011年1~9月收集的79例临床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79份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39.24%:中药制剂占总例数的37.97%;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多,占总例数的97.46%.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变态反应,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
作者:乐芳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呼吸内科参与治疗肺部真菌、细菌混合感染的临床实践.方法 通过介绍1例肺部混合感染患者(真菌+细菌)的病例,从临床药师的角度阐述如何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药效追踪、不良反应监测,并提出合理用药的建议.结果 临床药师能正确找好自己的定位,积极参与临床诊疗过程.结论 临床药师应该积极参与临床药物治疗,重视药物相互作用,充分运用专业优势发挥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潇潇;徐秀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在我院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尿频、尿急、尿痛58例,血尿10例,膀胱内烧灼感5例,恶心1例.结论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以膀胱局部表现为主,在药物中加入利多卡因及地塞米松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潘锋君;吴小芬;朱延焱;田伟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乳康口服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常规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被检乳康口服液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加菌回收率均达到70%以上,控制菌采用常规法可检出.结论 经验证可以采用常规法进行乳康口服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陈颖;周秋娟;瞿发林;谭兴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1 病情介绍女性,8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气50余年,加重10天”入院.患者近50年来受凉后反复出现咳嗽、咳黄白色粘痰,量中等,易咳出,伴有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天气转凉及秋冬季节好发,症状呈逐渐加重趋势,多次院外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住院治疗,每次经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等对症处理后症状可缓解,10天前受凉后再次出现胸闷、气喘,活动后明显,伴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无发热、咯血、盗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尿频、尿急等不适,遂就诊于湖北省人民医院,给予抗感染(具体不详)等对症处理后胸闷、气喘缓解不明显,于2012年2月27日就诊省中医院,行胸部CT示双上肺陈旧性肺结核及慢支、肺气肿改变,继续予以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具体不详),经治疗上述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症状,于2012年3月2日就诊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门诊未作特殊处理,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收入呼吸内科.
作者:胡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环吡酮胺阴道栓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要求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每皿0.2mL)有较强的抑菌性;改用薄膜过滤法(冲洗量每膜500mL),经菌落计数方法的验证,试验组与稀释剂对照组5种菌株的回收率均达到70%以上;控制菌验证也符合药典要求.结论 该法可消除环吡酮胺阴道栓的抑菌作用,适用于该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王益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确定灵芝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苯酚-硫酸法作为灵芝多糖的测定方法,以多糖提取量为考察指标,改进灵芝的提取工艺.对浸提过程中的温度、时间以及固液比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 灵芝多糖的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2.0h,料液比1∶15;浸提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大,其次为浸提固液比和浸提时间.结论 该工艺可用于灵芝多糖的提取生产,为灵芝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者:禹建春;罗向华;吴昌枝;徐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参阅2006~2011年有关文献及相关书籍进行分析,探讨老年患者用药合理给药剂量与方式.目前药品规格剂量是按18~60岁人群设置的,老年人用药剂量需按成人剂量分割,临床医生对老年患者用药需低于成人剂量(或需减量)的意识较淡薄,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意识不强.制药企业应开发小计量规格或多种规格的药物品种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作者:陈湘;闵慧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对2009年1月到2011年6月我院114例中成药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114例ADR报告中,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系统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见,占65.8%;新的ADR有74例,占64.9%,主要原因与多数中成药说明书不规苑、过于简单有关.
作者:郑丹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筛选生姜提取物巴布剂的处方.方法 以聚丙烯酸钠、柠檬酸、甘油、卡波姆U10的用量为可变因素,选用L9(34)表进行试验.结果 佳成型处方比例为M聚丙烯酸钠:M柠檬酸∶M甘油∶M卡波姆U10为6∶8∶8∶4.所制得的生姜提取物巴布剂外观、粘着力涂展性、剥离性、残留性等各项指标良好.结论 成型工艺良好.
作者:陶德林;易建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大型医药流通企业是医院和药店药品供应的基地,药品品种繁多,剂型不一,数量大,流通快.所以加强药品采购供应与药库管理非常必要,二者关系相辅相成,做好药品采购工作可促进药库管理,药库管理的完善,才能使药品采购工作井然有序.
作者:邱利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温脐巴布剂中挥发油提取及包合的佳工艺,为温脐巴布剂提供适宜的原料.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温脐巴布剂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采用研磨法,用HP-β-CD对挥发油进行包合,优选包合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将药材粉碎成60目细粉,加12倍量水,浸泡3h,水蒸气蒸馏提取4.5h.佳包合工艺为V油∶mHP-β-CD=1mL∶3 g,加1倍量水,V油∶V丙二醇=1mL∶2mL,研磨60min.结论 提取和包合工艺简单易行,合理可靠,所得的水溶性包合物增加了挥发油在巴布剂亲水性基质中的容合性.
作者:祝星;富志军;朱鹃;童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优化替比夫定的合成工艺.方法 L-阿拉伯糖经加成环合、亲核取代反应制得1-(2-乙氧羰基丙烯基)-2-氨基-β-L-阿糖呋喃[1′,2′:4,5]-2-噁唑啉氢溴酸盐(4),4在碱及Pd/Al2O3的作用下发生环合异构化,继而与乙酰溴反应进行保护卤代,Pd/C催化氢化脱卤,后水解得到抗乙肝药替比夫定(1).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谱确证.此工艺路线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总收率约37%.
作者:肖庆青;曹一帆;刘昭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降糖类中成药、保健品中格列吡嗪等6种降血糖化学药的方法分析.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HPLC梯度洗脱法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从结果中对样品是否非法添加进行判断.结果 6种混合的降糖化学药得到良好的分离,各对照品的浓度在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次检测的3种降糖类中成药中,有1种确认为非法添加多种降糖类化学药.结论 本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同时对6种降糖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能对降糖类保健品及中成药是否掺入降糖类化学药进行快速鉴定.
作者:彭碧燕;苏嘉珊;李阳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参麦注射液配伍后微粒的变化.方法 测定参麦注射液配伍后放置在4~8℃、20~23℃、32~35℃3种温度的环境中,分别在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这五个时间点测得pH值及微粒的变化.结果 参麦性状,pH无明显变化.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微粒数变化较大.结论 参麦注射液配伍后微粒较多,对于心脏术后尤其是有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可使用输液加温袋将液体加温至32~ 35℃输液以减少微粒数.
作者:曹艳君;康玉斌;杨丽丽;唐慧娟;李文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辅酶Q10胶囊的食用安全性.方法 以0.21、0.42、0.83g· kg-1 BW剂量给予大鼠灌胃辅酶Q10胶囊内容物30d,每周记录体重,统计进食量.试验结束后,取血测定血常规、血生化,取脏器并做病理组织的检查.结果 试验期间,各组动物生长活动正常.试验结束时,样品各剂量组动物体重、体重增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脏体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别剂量组血生化、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剂量组动物血常规、各项生化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对受检脏器作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特异性病变.结论 辅酶Q10胶囊对大鼠30d试验未见明显毒性.
作者:吴克勤;黄建平;钟礼云;林健;吴香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丹七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项下方法进行方法验证.结果 确认了丹七片的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结论 丹七片的细菌计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测定;霉菌、酵母菌计数、控制菌检查均采用常规法,结果可靠.
作者:林小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高乌甲素为非成瘾性镇痛药,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还具有局部麻醉、降温、解热和抗炎消肿作用,现就氢溴酸高乌甲素的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及临床中应用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赵俊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自动发酵罐在国内医药和食品发酵行业里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构建运行一套理想的实验室自动发酵罐系统对于新产品的研发和实现产业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使用者的经验,结合发酵罐实例,对发酵罐系统的构建运行及维护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张引;黄建峰;刘颖;陈宇翔;方东升;周剑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