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住院部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张小丽

关键词:抗菌药物, 药物应用, 住院部, 合理性
摘要: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各科室出院85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汇总,统计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患者抗菌药物的平均应用率为82.48%(706/856);药费/住院费和抗菌药费/总药费分别为24.38%、36.54%;DDDs排序前10位的抗生素中以头孢菌素类品种为主;用药以单独用药为主,联合用药率为7.37%(52/706);大部分药物利用指数(DU之)值<1.0,基本合理;抗生素的选用主要以经验用药为主,针对性差.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茶素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本实验通过DPPH·法、硫氰酸铁法等方法测定儿茶素清除DPPH·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和还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儿茶素在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及还原能力方面均有一定作用,尤其是清除自由基和还原能力较对照品Vc强,差异性较显著;但在抗脂质过氧化方面儿茶素并未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然而当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增强了儿茶素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因此,儿茶素在清除自由基和还原能力方面均较优越,但在抗脂质过氧化方面较差,当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其活性.

    作者:刘志刚;孟庆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肉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含量测定及动态分析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内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的气相色谱法;研究肉豆蔻叶片挥发油中两种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GC法测定肉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气相色谱条件:HP-5MS石英毛细管柱(0.25mm×30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240℃;检测器温度250℃;柱温起始温度为40℃,保持1min,以5℃·min-1的速率升高到220℃,保持1min;载气为氮气,流速1mL·min-1,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μL.结果 α-蒎烯和β-蒎烯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3)分别为:99.2%和98.7%.肉豆蔻不同组织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有明显差异.不同月份肉豆蔻叶片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可以用于肉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测定.

    作者:赵祥升;黄立标;杨新全;冯锦东;黄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的蛇床子素含量

    目的 建立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蛇床子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SP色谱柱(5μm,4.6×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49∶51),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2nm,柱温为35℃.结果 蛇床子素在0.1308~0.6540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99.2%,RSD为5.1%.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性好,可作为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蛇床子素的有效检测方法.

    作者:周开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卡托普利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 了解卡托普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在CNK出中以卡托普利和不良反应为主题词,检索1994年~2010年中有关卡托普利不良反应报道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卡托普利所致不良反应共计83例,除1例误用大剂量外,均在正常使用剂量范围内,且多数于服药后1~4周内发生.主要不良反应为咳嗽,其次为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血尿、蛋白尿、低血压、低血糖、心律失常,还可致味觉障碍、口腔溃疡、精神障碍、男性生殖系统损害、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数病例停药后即可恢复.结论 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类型较多,临床使用时应了解卡托普利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并密切观察.

    作者:丁丁;董爱琴;张丹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美托洛尔胶囊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美托洛尔胶囊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的含量.方法 采用美国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以醋酸盐缓冲液-乙腈(850∶150)为流动相,流速2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75nm.结果 美托洛尔在100.6~603.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回收率99.2%.结论 该法可准确测定复方美托洛尔胶囊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的含量,适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蒲葵子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蒲葵子Livistona chine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蒲葵子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苜蓿素(1),棕榈酸(2),油酸(3),十六碳酸乙酯(4),亚油酸乙酯(5),十六烯酸乙酯(6),菜油甾醇(7),胆甾醇-3-O-β-D-葡萄糖苷(8),荭草苷(9),异荭草苷(10),牡荆素(11),异牡荆素(12),异鼠李素-3-O-β-葡萄糖苷(13),谷甾醇(14),豆甾醇(15).结论 化合物4、6、8~13为首次从蒲葵子中分离得到,9、11、12为首次从棕榈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陈艳;姚宏;李少光;黄丽英;林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测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CLEIA)测定患儿血清VPA浓度207例,并对结果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为84.5%.其中在治疗窗范围内有115例,占55.6%.不同VPA给药剂量组间血药浓度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戊酸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影响因素复杂,临床用药时需个体化给药.

    作者:胡建英;陈志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药饮片的质量保证方法及整改措施的分析与探讨

    目的 对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和整改措施进行探讨,使中药饮片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1年中药库房的饮片验收入库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分析造成饮片验收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1年我院中药库房的饮片验收入库药品共3877批次,其中因各种因素导致的验收不合格饮片达99批次,占总批次的2.55%;中药饮片的炮制加工不严谨,饮片装量差异过大及品种数量不符、批号漏标或标错及药品贮存不当是验收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论 针对致使中药饮片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加强采购管理、规范炮制过程及使饮片贮存得当,都将有助于人民用药安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作者:章志红;吴宏华;朱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丹七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试验研究

    目的 建立丹七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项下方法进行方法验证.结果 确认了丹七片的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结论 丹七片的细菌计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测定;霉菌、酵母菌计数、控制菌检查均采用常规法,结果可靠.

    作者:林小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降糖类中成药、保健品添加多种降糖类化学药品的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降糖类中成药、保健品中格列吡嗪等6种降血糖化学药的方法分析.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HPLC梯度洗脱法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从结果中对样品是否非法添加进行判断.结果 6种混合的降糖化学药得到良好的分离,各对照品的浓度在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次检测的3种降糖类中成药中,有1种确认为非法添加多种降糖类化学药.结论 本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同时对6种降糖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能对降糖类保健品及中成药是否掺入降糖类化学药进行快速鉴定.

    作者:彭碧燕;苏嘉珊;李阳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探讨新学科在药物制剂教学中的引入

    随着药学的发展,药物制剂专业已经在技术和知识上有了大的更新和拓展,所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相关的新的学科,对培养专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药物制剂专业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自己的科研和教学经验探讨引入药物基因组学、分子影像学和生物电子学对药剂学的影响和意义.

    作者:游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药品采购与仓库管理之体会

    大型医药流通企业是医院和药店药品供应的基地,药品品种繁多,剂型不一,数量大,流通快.所以加强药品采购供应与药库管理非常必要,二者关系相辅相成,做好药品采购工作可促进药库管理,药库管理的完善,才能使药品采购工作井然有序.

    作者:邱利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对老年患者应建立用药减量意识

    参阅2006~2011年有关文献及相关书籍进行分析,探讨老年患者用药合理给药剂量与方式.目前药品规格剂量是按18~60岁人群设置的,老年人用药剂量需按成人剂量分割,临床医生对老年患者用药需低于成人剂量(或需减量)的意识较淡薄,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意识不强.制药企业应开发小计量规格或多种规格的药物品种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作者:陈湘;闵慧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甘舒霖30R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和经济成本分析

    目的 比较两种预混型人胰岛素制剂(甘舒霖30R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和经济成本.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对照临床研究,对7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先进行胰岛素分次注射治疗后,随机分组甘舒霖30R及诺和灵30R治疗1周,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血糖水平及12周后测定糖化血糖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对日胰岛素使用量及日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胰岛素治疗后均能有效的降低HbA1c(P<0.01),两组对餐前血糖及餐后2h血糖、夜间血糖控制水平、日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胰岛素日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甘舒霖30R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且经济的国产预混胰岛剂型.

    作者:邱新宇;陈力;余方珍;贝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乳康口服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

    目的 建立乳康口服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常规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被检乳康口服液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加菌回收率均达到70%以上,控制菌采用常规法可检出.结论 经验证可以采用常规法进行乳康口服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陈颖;周秋娟;瞿发林;谭兴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常用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的研究概况

    描述了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研究现状及新进展,溶出度依据及目前检测方法;通过分析现行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评价的局限性,提出其质量控制评价的新模式.从化学和生物双重角度共同把关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建立标准溶出谱,体现中医药的整体观,弥补现行“惟成分论”的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的不足.

    作者:董宪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观察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在我院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尿频、尿急、尿痛58例,血尿10例,膀胱内烧灼感5例,恶心1例.结论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以膀胱局部表现为主,在药物中加入利多卡因及地塞米松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潘锋君;吴小芬;朱延焱;田伟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紫黄凝胶剂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紫黄凝胶剂的提取工艺,确定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左旋紫草素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量对测量指标的影响.结果 紫黄凝胶剂的佳提取工艺为A2B2C1,即提取时间为40min,提取温度为40℃,乙醇量为6倍.结论 经验证,该提取工艺重复性良好,切实可行,稳定可靠.

    作者:严国鸿;林雄;潘旭东;黄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盐酸酚苄明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盐酸酚苄明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 以0.1 mol·L-1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r·min -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267nm.结果 盐酸酚苄明在10~946μg·mL-1的浓度苑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8.02×10-2C+ 3.4×10-2(r=0.999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完善盐酸酚苄明片的质量标准.

    作者:刘利敏;罗亚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维C银翘片双层片的处方筛选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 筛选维C银翘片佳处方并评价制剂稳定性.方法 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处方工艺进行筛选与优化制成维C银翘片双层片,并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 经筛选所得处方制备的样品外观光洁,各项指标符合规定,稳定性好.结论 此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制备维C银翘片双层片.

    作者:王典瑜;黄巧文;池志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