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剑
目的 研究吉非替尼联合顺铂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 吉非替尼、顺铂与联合分别作用于Eca-109细胞24、48、72h,MTT法测细胞抑制率,并分别与单药比较,计算两药相互系数(CDI),检验其协同作用.结果食道癌细胞经单用不同浓度顺铂与吉非替尼处理后,食道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均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提高,顺铂组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两药联用对食管癌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在24h-表现不明显,在48h后才表现协同抑制作用.结论 吉非替尼能抑制Eca-109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与顺铂联用作用时间够长能增强其促凋亡作用,两药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章晓萍;李孝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在我院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尿频、尿急、尿痛58例,血尿10例,膀胱内烧灼感5例,恶心1例.结论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以膀胱局部表现为主,在药物中加入利多卡因及地塞米松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潘锋君;吴小芬;朱延焱;田伟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降糖类中成药、保健品中格列吡嗪等6种降血糖化学药的方法分析.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HPLC梯度洗脱法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从结果中对样品是否非法添加进行判断.结果 6种混合的降糖化学药得到良好的分离,各对照品的浓度在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次检测的3种降糖类中成药中,有1种确认为非法添加多种降糖类化学药.结论 本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同时对6种降糖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能对降糖类保健品及中成药是否掺入降糖类化学药进行快速鉴定.
作者:彭碧燕;苏嘉珊;李阳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肿节风总黄酮对溴酸钾诱发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00mg· kg-1溴酸钾腹腔注射诱发小鼠肾损伤模型,观察肿节风总黄酮给药后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HPLC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肌酐含量及肾组织中谷胱甘肽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肾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Griess反应法测定血浆及肾组织的一氧化氮含量.结果 与肾损伤模型组相比,肿节风总黄酮可以有效降低血清肌酐水平和肾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对血浆及肾组织中一氧化氮水平的升高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可提高肾损伤小鼠肾组织的谷胱甘肽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结论 肿节风总黄酮对溴酸钾诱发的小鼠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肿节风总黄酮通过清除自由基缓解溴酸钾诱发的肾组织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作者:吴文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褪黑素是主要由松果体合成与分泌的一种重要吲哚类神经内分泌激素,它的临床作用非常广泛,对昼夜节律、性成熟及生殖、衰老、免疫反应、氧化应激等都有调节作用,近年的学者研究发现褪黑素与麻醉关系密切,本文将会就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作者:熊照东;潘学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白术内酯Ⅱ和Ⅲ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并分析不同产地白术药材中白术内酯Ⅱ和Ⅲ的含量.方法 样品采用液-液萃取,以乙腈-水(50∶5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采用SHIMADZU ODS柱分离(150mm×4.6mm;i.d.,5μm);检测波长220nm.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5~50.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定量限为0.5μg·mL-1,回收率98%以上,方法的稳定性、重复性和精密度均较好(RSD<3%).结果显示杭州产白术药材中两种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河南产白术药材含量较低.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已经成功地用于产地白术药材中白术内酯Ⅱ和Ⅲ的含量测定.
作者:田颖;刘志刚;孟庆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大型医药流通企业是医院和药店药品供应的基地,药品品种繁多,剂型不一,数量大,流通快.所以加强药品采购供应与药库管理非常必要,二者关系相辅相成,做好药品采购工作可促进药库管理,药库管理的完善,才能使药品采购工作井然有序.
作者:邱利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蒲葵子Livistona chine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蒲葵子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苜蓿素(1),棕榈酸(2),油酸(3),十六碳酸乙酯(4),亚油酸乙酯(5),十六烯酸乙酯(6),菜油甾醇(7),胆甾醇-3-O-β-D-葡萄糖苷(8),荭草苷(9),异荭草苷(10),牡荆素(11),异牡荆素(12),异鼠李素-3-O-β-葡萄糖苷(13),谷甾醇(14),豆甾醇(15).结论 化合物4、6、8~13为首次从蒲葵子中分离得到,9、11、12为首次从棕榈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陈艳;姚宏;李少光;黄丽英;林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头孢西丁钠(CEF)与常用注射剂配伍的变化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近年来文献资料,对在临床上CEF与常用药物配伍后的稳定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EF与0.9%氯化钠、5%葡萄糖、10%葡萄糖、5%葡萄糖氯化钠和本糖醇注射液,可配伍;与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可配伍;与酚磺乙胺、氨甲环酸和氨基己酸注射液,忌配伍;与卡络磺钠,禁止配伍;与氨甲苯酸、安络血和卡络磺酸注射液配伍后虽无明显变化,但需进一步临床观察;CEF在腹膜透析液中可保存12h;与葡萄糖氯化钠钾、维生素B6和复方乳酸钠注射液可配伍.结论 CEF在偏酸性条件下较稳定,而在偏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作者:金雪枫;张桂芬;王建;殷卫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对2011年1~9月收集的79例临床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79份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39.24%:中药制剂占总例数的37.97%;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多,占总例数的97.46%.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变态反应,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
作者:乐芳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参麦注射液配伍后微粒的变化.方法 测定参麦注射液配伍后放置在4~8℃、20~23℃、32~35℃3种温度的环境中,分别在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这五个时间点测得pH值及微粒的变化.结果 参麦性状,pH无明显变化.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微粒数变化较大.结论 参麦注射液配伍后微粒较多,对于心脏术后尤其是有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可使用输液加温袋将液体加温至32~ 35℃输液以减少微粒数.
作者:曹艳君;康玉斌;杨丽丽;唐慧娟;李文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分析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中药种植与采收不规范,炮制与生产不统一,贮存保管不善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是当前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应建立符合GAP规范的种植、养殖基地,规范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严格做好储存管理,重视中药专业人员的培训才能保障用药的安全.
作者:吴文勇;周绿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均匀设计法对舒胸滴丸的处方进行优选,并对优化组方进行初步的药效学研究.方法 舒胸滴丸5种组分分别是川芎嗪、阿魏酸、川芎挥发油、三七总皂苷及红花中间体.以离体主动脉环舒张率(主要优化参数)、抗血小板聚集率(辅助优化参数)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筛选优组方.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制备小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优化组方对小鼠、大鼠心肌损伤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影响,对大鼠心电图变化和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优化组方的组成为川芎嗪0.32μg· mL -1;阿魏酸1.2μg·mL-1;川芎挥发油67μL·L-1;三七总皂苷4μg·mL-1;红花中间体400μg· mL-.优化组方可使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的离体主动脉环舒张率为98.43%,抗血小板聚集率为9.48%;与模型组相比,优化组方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小鼠、大鼠血清的CK、LDH水平,显著降低缺血引起心电图T波升高,明显改善冠脉结扎致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肌纤维排列较整齐.结论 舒胸滴丸优化组方对扩张血管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显著有效,且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小鼠心肌缺血、结扎冠脉引发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丽丽;刘康;黄罗生;黄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小儿麻甘颗粒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45:55,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 盐酸麻黄碱在1.7248~21.56μg·mL-1(r=0.9998,n=6)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样品在24h内基本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1.1% (n=6).结论 本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准确,为小儿麻甘颗粒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汪艳;项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通过记录和分析药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运用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积极参与临床诊疗、逐步开展药学监护的过程,初步对我院临康药师下临床后开展药学工作的切入点进行探讨.临床药师可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品经济学及个体化给药方案等作为切入点,以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基础,通过与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逐步开展药学监护工作.
作者:施克娜;倪建伟;张惠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参阅2006~2011年有关文献及相关书籍进行分析,探讨老年患者用药合理给药剂量与方式.目前药品规格剂量是按18~60岁人群设置的,老年人用药剂量需按成人剂量分割,临床医生对老年患者用药需低于成人剂量(或需减量)的意识较淡薄,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意识不强.制药企业应开发小计量规格或多种规格的药物品种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作者:陈湘;闵慧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克肟颗粒的溶出度.方法 色谱柱:Agilent C18(4.6×150mm,5μm)柱,流动相为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取10%四丁基氢氧化铵25mL,加水1000mL,摇匀,用1.5mol·L-1磷酸溶液调节pH至7.0-乙腈(72∶28),检测波长254nm.结果 头孢克肟在2.5~1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5(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以作为头孢克肟颗粒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作者:余琼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确定灵芝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苯酚-硫酸法作为灵芝多糖的测定方法,以多糖提取量为考察指标,改进灵芝的提取工艺.对浸提过程中的温度、时间以及固液比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 灵芝多糖的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2.0h,料液比1∶15;浸提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大,其次为浸提固液比和浸提时间.结论 该工艺可用于灵芝多糖的提取生产,为灵芝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者:禹建春;罗向华;吴昌枝;徐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卡托普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在CNK出中以卡托普利和不良反应为主题词,检索1994年~2010年中有关卡托普利不良反应报道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卡托普利所致不良反应共计83例,除1例误用大剂量外,均在正常使用剂量范围内,且多数于服药后1~4周内发生.主要不良反应为咳嗽,其次为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血尿、蛋白尿、低血压、低血糖、心律失常,还可致味觉障碍、口腔溃疡、精神障碍、男性生殖系统损害、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数病例停药后即可恢复.结论 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类型较多,临床使用时应了解卡托普利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并密切观察.
作者:丁丁;董爱琴;张丹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总结我院《处方集》特点,评估药品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 利用Excel表对2007版、2011版《处方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结论 2011版《处方集》分为前言、总论、各论、附录、索引五个部分,同时借鉴《中国国家处方集》,具有专业性和指导性;结合本院用药特色定期增补而具有时效性.目前临床使用的药品新品种、新规格、新剂型呈快速增长趋势.
作者:张美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