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的蛇床子素含量

周开胜

关键词:HPLC, 蛇床子素
摘要:目的 建立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蛇床子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SP色谱柱(5μm,4.6×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49∶51),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2nm,柱温为35℃.结果 蛇床子素在0.1308~0.6540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99.2%,RSD为5.1%.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性好,可作为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蛇床子素的有效检测方法.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环吡酮胺阴道栓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目的 建立环吡酮胺阴道栓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要求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每皿0.2mL)有较强的抑菌性;改用薄膜过滤法(冲洗量每膜500mL),经菌落计数方法的验证,试验组与稀释剂对照组5种菌株的回收率均达到70%以上;控制菌验证也符合药典要求.结论 该法可消除环吡酮胺阴道栓的抑菌作用,适用于该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王益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参麦注射剂配伍后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的微粒变化研究

    目的 考察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参麦注射液配伍后微粒的变化.方法 测定参麦注射液配伍后放置在4~8℃、20~23℃、32~35℃3种温度的环境中,分别在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这五个时间点测得pH值及微粒的变化.结果 参麦性状,pH无明显变化.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微粒数变化较大.结论 参麦注射液配伍后微粒较多,对于心脏术后尤其是有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可使用输液加温袋将液体加温至32~ 35℃输液以减少微粒数.

    作者:曹艳君;康玉斌;杨丽丽;唐慧娟;李文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盐酸酚苄明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盐酸酚苄明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 以0.1 mol·L-1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r·min -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267nm.结果 盐酸酚苄明在10~946μg·mL-1的浓度苑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8.02×10-2C+ 3.4×10-2(r=0.999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完善盐酸酚苄明片的质量标准.

    作者:刘利敏;罗亚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温脐巴布剂提取、包合工艺研究

    目的 探讨温脐巴布剂中挥发油提取及包合的佳工艺,为温脐巴布剂提供适宜的原料.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温脐巴布剂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采用研磨法,用HP-β-CD对挥发油进行包合,优选包合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将药材粉碎成60目细粉,加12倍量水,浸泡3h,水蒸气蒸馏提取4.5h.佳包合工艺为V油∶mHP-β-CD=1mL∶3 g,加1倍量水,V油∶V丙二醇=1mL∶2mL,研磨60min.结论 提取和包合工艺简单易行,合理可靠,所得的水溶性包合物增加了挥发油在巴布剂亲水性基质中的容合性.

    作者:祝星;富志军;朱鹃;童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肉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含量测定及动态分析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内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的气相色谱法;研究肉豆蔻叶片挥发油中两种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GC法测定肉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气相色谱条件:HP-5MS石英毛细管柱(0.25mm×30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240℃;检测器温度250℃;柱温起始温度为40℃,保持1min,以5℃·min-1的速率升高到220℃,保持1min;载气为氮气,流速1mL·min-1,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μL.结果 α-蒎烯和β-蒎烯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3)分别为:99.2%和98.7%.肉豆蔻不同组织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有明显差异.不同月份肉豆蔻叶片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可以用于肉豆蔻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测定.

    作者:赵祥升;黄立标;杨新全;冯锦东;黄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测定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的含量

    目的 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对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的含量进行无损、快速的定量分析.方法 以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为分析对象,用光纤测定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矢量归一化作为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定量校正模型.结果 55份样品选取 5446.3~12493.4cm-2谱段,建立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含量的定量校正模型并分析,结果R2为96.92,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491.30份样品用于外部验证,预测误差均方差(RMSEP)为0.927.结论 该方法分析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实现样品的快速测定,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制剂的质量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童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探讨新学科在药物制剂教学中的引入

    随着药学的发展,药物制剂专业已经在技术和知识上有了大的更新和拓展,所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相关的新的学科,对培养专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药物制剂专业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自己的科研和教学经验探讨引入药物基因组学、分子影像学和生物电子学对药剂学的影响和意义.

    作者:游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的蛇床子素含量

    目的 建立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蛇床子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SP色谱柱(5μm,4.6×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49∶51),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2nm,柱温为35℃.结果 蛇床子素在0.1308~0.6540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99.2%,RSD为5.1%.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性好,可作为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蛇床子素的有效检测方法.

    作者:周开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丹七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试验研究

    目的 建立丹七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项下方法进行方法验证.结果 确认了丹七片的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结论 丹七片的细菌计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测定;霉菌、酵母菌计数、控制菌检查均采用常规法,结果可靠.

    作者:林小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我院住院部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各科室出院85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汇总,统计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患者抗菌药物的平均应用率为82.48%(706/856);药费/住院费和抗菌药费/总药费分别为24.38%、36.54%;DDDs排序前10位的抗生素中以头孢菌素类品种为主;用药以单独用药为主,联合用药率为7.37%(52/706);大部分药物利用指数(DU之)值<1.0,基本合理;抗生素的选用主要以经验用药为主,针对性差.

    作者:张小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蒲葵子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蒲葵子Livistona chine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蒲葵子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苜蓿素(1),棕榈酸(2),油酸(3),十六碳酸乙酯(4),亚油酸乙酯(5),十六烯酸乙酯(6),菜油甾醇(7),胆甾醇-3-O-β-D-葡萄糖苷(8),荭草苷(9),异荭草苷(10),牡荆素(11),异牡荆素(12),异鼠李素-3-O-β-葡萄糖苷(13),谷甾醇(14),豆甾醇(15).结论 化合物4、6、8~13为首次从蒲葵子中分离得到,9、11、12为首次从棕榈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陈艳;姚宏;李少光;黄丽英;林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克肟颗粒的溶出度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克肟颗粒的溶出度.方法 色谱柱:Agilent C18(4.6×150mm,5μm)柱,流动相为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取10%四丁基氢氧化铵25mL,加水1000mL,摇匀,用1.5mol·L-1磷酸溶液调节pH至7.0-乙腈(72∶28),检测波长254nm.结果 头孢克肟在2.5~1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5(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以作为头孢克肟颗粒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作者:余琼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儿茶素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本实验通过DPPH·法、硫氰酸铁法等方法测定儿茶素清除DPPH·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和还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儿茶素在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及还原能力方面均有一定作用,尤其是清除自由基和还原能力较对照品Vc强,差异性较显著;但在抗脂质过氧化方面儿茶素并未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然而当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增强了儿茶素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因此,儿茶素在清除自由基和还原能力方面均较优越,但在抗脂质过氧化方面较差,当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其活性.

    作者:刘志刚;孟庆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药学监护实例分析

    通过记录和分析药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运用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积极参与临床诊疗、逐步开展药学监护的过程,初步对我院临康药师下临床后开展药学工作的切入点进行探讨.临床药师可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品经济学及个体化给药方案等作为切入点,以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基础,通过与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逐步开展药学监护工作.

    作者:施克娜;倪建伟;张惠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泛酸钠及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测定D-泛酸钠及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色谱柱为shim pack ODS C18柱;流动相: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至3.0)为8∶9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35℃.结果 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D-泛酸钠与杂质分离完全;在浓度0.1~1.5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重复性试验的RSD为0.69%;低检测限为0.5μg·mL-1.3批D-泛酸钠样品的有关物质分别为0.65%,0.62%,0.69%.结论 该法简便、快捷,可以用于测定D-泛酸钠含量,检查原料中的有关物质.

    作者:顾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舒胸滴丸的处方筛选及药效学研究

    目的 采用均匀设计法对舒胸滴丸的处方进行优选,并对优化组方进行初步的药效学研究.方法 舒胸滴丸5种组分分别是川芎嗪、阿魏酸、川芎挥发油、三七总皂苷及红花中间体.以离体主动脉环舒张率(主要优化参数)、抗血小板聚集率(辅助优化参数)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筛选优组方.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制备小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优化组方对小鼠、大鼠心肌损伤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影响,对大鼠心电图变化和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优化组方的组成为川芎嗪0.32μg· mL -1;阿魏酸1.2μg·mL-1;川芎挥发油67μL·L-1;三七总皂苷4μg·mL-1;红花中间体400μg· mL-.优化组方可使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的离体主动脉环舒张率为98.43%,抗血小板聚集率为9.48%;与模型组相比,优化组方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小鼠、大鼠血清的CK、LDH水平,显著降低缺血引起心电图T波升高,明显改善冠脉结扎致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肌纤维排列较整齐.结论 舒胸滴丸优化组方对扩张血管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显著有效,且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小鼠心肌缺血、结扎冠脉引发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丽丽;刘康;黄罗生;黄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紫黄凝胶剂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紫黄凝胶剂的提取工艺,确定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左旋紫草素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量对测量指标的影响.结果 紫黄凝胶剂的佳提取工艺为A2B2C1,即提取时间为40min,提取温度为40℃,乙醇量为6倍.结论 经验证,该提取工艺重复性良好,切实可行,稳定可靠.

    作者:严国鸿;林雄;潘旭东;黄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肝细胞癌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意义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发展迅速.环氧化酶COX-2是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的限速酶.COX-2在肝癌中高表达,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COX-2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COX-2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沙赟颖;赵丽;郭青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灵芝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苯酚-硫酸法作为灵芝多糖的测定方法,以多糖提取量为考察指标,改进灵芝的提取工艺.对浸提过程中的温度、时间以及固液比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 灵芝多糖的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2.0h,料液比1∶15;浸提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大,其次为浸提固液比和浸提时间.结论 该工艺可用于灵芝多糖的提取生产,为灵芝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者:禹建春;罗向华;吴昌枝;徐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致伪膜性肠炎1例

    1 病情介绍女性,8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气50余年,加重10天”入院.患者近50年来受凉后反复出现咳嗽、咳黄白色粘痰,量中等,易咳出,伴有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天气转凉及秋冬季节好发,症状呈逐渐加重趋势,多次院外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住院治疗,每次经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等对症处理后症状可缓解,10天前受凉后再次出现胸闷、气喘,活动后明显,伴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无发热、咯血、盗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尿频、尿急等不适,遂就诊于湖北省人民医院,给予抗感染(具体不详)等对症处理后胸闷、气喘缓解不明显,于2012年2月27日就诊省中医院,行胸部CT示双上肺陈旧性肺结核及慢支、肺气肿改变,继续予以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具体不详),经治疗上述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症状,于2012年3月2日就诊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门诊未作特殊处理,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收入呼吸内科.

    作者:胡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