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玉泉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方文清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玉泉丸, 葛根素
摘要:目的 建立玉泉丸中葛根和天花粉的定性鉴别方法,及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葛根和天花粉;葛根素含量测定采用Shimadzu 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以Shimadzu C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75∶2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可以检出葛根、天花粉;葛根素在0.01803~0.9016μg(r=0.99992)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样品平均回收率99.61%,RSD为0.67%.结论 TLC法可用于葛根和天花粉的定性分析;HPLC法可用于葛根的含量测定.TLC和HPLC分析的精密度、重现性和分离效果好,分析快速,适合于玉泉丸中葛根的质量控制.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汤料中罂粟壳成分的检测

    目的 建立汤料中罂粟壳主要成分的检出及测定方法.方法 用液相色谱定量检测Agilent SB-C18(4.6mm×150mm,5μm) 色谱柱,以甲醇-0.02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5∶9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结果 吗啡、原阿片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812~32.024μg·mL-1(r=0.9997)和1.702~68.103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0%和98.9%.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汤料中罂粟壳主要成分的检出.

    作者:范蕾;胡剑影;王伟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36例头孢拉定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福建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于2005年~2011年收集的36例头孢拉定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自发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头孢拉定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为全身性损害24例次(39.3%)、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1例次(18.0%),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皮疹等.

    作者:林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强化稽查执法提高监管水平

    针对我县食品药品市场情况,我局立足强化稽查执法,提高管理水平,稳扎稳打,实现稽查工作新进展.

    作者:谢永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氟康唑眼用剂型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氟康唑眼用即型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泊洛沙姆407为基质制备凝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氟康唑与氯己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15.5%浓度的泊洛沙姆407在温度达到32℃即成凝胶状态.氟康唑、氯己定在100~600μg·mL-1和10~60μg·mL-1(r=0.9999、0.999)范围内线笥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2.78%、101.52%,精密度RSD为1.45%、2.70%.结论 本实验成功完成氟康唑眼用即型凝胶的制备,处方设计合理,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谢爱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注射用灯盏花素在大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注射用灯盏花素与3种临床上常用的大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 在25℃温度条件下将注射用灯盏花素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5% GS)、10%葡萄糖注射液(10% GS)、0.9%氯化钠注射液(0.9% NS)配伍后,于8h内的各个不同时间点(0h、1h、2h、4h、6h、8h)观察各自的外观,并测定其pH值、含量的变化.结果 注射用灯盏花素与5% GS和0.9% NS在25℃温度条件下配伍后的8h内各自的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改变.与10% GS在25℃温度条件下配伍后的8h内pH值和含量变化不大,但有浑浊现象产生.结论 注射用灯盏花素可与5% GS和0.9% NS于25℃温度条件下配伍,并在8h内使用.临床上好避免将注射用灯盏花素与10% GS配伍使用.

    作者:陈青华;吴亚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补肾壮阳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甲睾酮的定性筛查

    目的 采用薄层色谱法筛查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甲睾酮的方法.方法 以乙醇为提取液,乙醚为展开剂,在硅胶GF254板上展开晾干,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结果 阳性对照样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直观、专属性强,可用于补肾壮阳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甲睾酮的定性筛查.

    作者:陈毓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尿液中氟康唑的浓度及其体内药代动力学考察

    目的 建立以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尿液中氟康唑浓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二阶导数光谱法,利用其在264nm~267nm间二阶导数光谱峰谷振幅值[P]测定尿液中氟康唑的浓度并计算其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氟康唑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0~360μg·mL-1,线性好,r值为0.9998,回收率99.5%~100.6%,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68%(n=5),日内差异RSD=0.09%,日间差异RSD=1.82%.结论 本法简便易行,稳定性好,不必留空白尿样,无需提取分离,精密度与准确度高,适宜该尿药浓度监测.

    作者:陈少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我院临床药学开展的现状和体会

    分析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我院开展临床药学较高层次工作.

    作者:应义;张慧;崔虎;王增寿;朱光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鼻康宁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制备鼻康宁胶囊剂,研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以水为溶媒,采用水提醇沉淀方法,得浓膏加玉米粉制成颗粒,装胶囊即得.设计质控标准,选择组方中君药辛夷辛花,使用HPLC法,测定辛夷花蕾中木兰脂素(C23H28O7)的含量,控制每粒胶囊,不得少于0.08mg.并选择组方中高丽红参的TLC鉴别,它含有人参皂苷Rb1、Re、Rg1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紫红班点.对配方中乌头碱进行限量检查,照薄层色谱法检查,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不出现斑点为佳.结果 组方合理,制备简单,质量标准稳定.结论 本制剂制备和质控方法均切实可行.

    作者:陈梅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利用PDCA循环法促进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合理应用

    目的 促进中药注射剂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合理应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针对苦碟子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应用PDCA循环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进行有效干预.结果 经3个PDCA循环后,我院苦碟子注射液临床使用量明显下降,临床不合理使用率由100%下降到7.1%.结论 利用 PDCA循环法可促进苦碟子注射液及其他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许春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我院2011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各种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我院2011年上报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148例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48例ADR报告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为108例,占72.97%,居首位;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见,共94例,占63.51%;ADR发生的年龄段以≤10岁较多,占25%;148例ADR中139例为静脉滴注,占93.92%.结论 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普遍存在,应加强ADR监测,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闻飞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拉曼光谱技术在药物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对拉曼光谱在药物定性分析中的应用与进展作了概述,并介绍了拉曼光谱在中药材、中药成分、化学药品和抗生素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林小娟;吴振洁;赖源发;庄峙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甘草酸二铵与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治疗药源性肝损害的成本-效益分析

    目的 比较甘草酸二铵与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治疗药源性肝损害的疗效及经济性,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B组(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结果 A、B两组的成本-效益比值分别为2.25元、7.88元.结论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药源性肝损害更有效、更经济.

    作者:陶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不同方法检测维生素B1含量及适用性分析

    目的 维生素B1 4种含量测定方法及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方法 采用硅钨酸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非水滴定法,电位滴定法4种不同的方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并进行适用性分析.结果 4种不同方法之间有着一定的符合性,它们之间各有优缺点,结论 4种方法均可用于检验维生素B1,可根据实际情况取舍,硅钨酸重量法对于仪器要求不高,但操作麻烦、费时,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不需要标准品,但受仪器测定波长是否准确影响大.非水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但非水滴定法因用到毒性试剂醋酸汞会产生污染.电位滴定法方法原理与非水滴定法相似,但消除了醋酸汞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因素.

    作者:鄢英慧;沈小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鹿瓜多肽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与预防

    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库2006~2011年收载的期刊,对其中33例与鹿瓜多肽注射液ADR有关的文献进行分析及统计.有关鹿瓜多肽注射液致ADR的报道共涉及患者33例,其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40岁以上发生率较高;ADR主要为过敏反应;ADR在10min内发生者19例(57.58%),提示鹿瓜多肽注射液致ADR以速发型为主.在合理使用鹿瓜多肽注射剂的同时,应加强用药监测与预防,以尽量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蔡志琴;周福永;林建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来氟米特片的溶出度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来氟米特片溶出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以水10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100r·min-1,溶出时间为30min,以乙腈-水-三乙胺(35∶65∶0.5)(用磷酸调节pH至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2nm,采用HPLC法测定溶出量.结果 在2.0μg·mL-1~2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99(n=6);平均回收率为100.9%(n=9,RSD为1.0%).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符合溶出度方法的建立原则.

    作者:洪志玲;杨红娟;曾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通过了解中药注射剂现状及其主要的临床表现,认识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作者:陈立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析抽验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的质量情况

    针对本辖区近几年药品监督抽验中不合格较为突出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等质量问题加以分析总结,为监管部门提出建议及对策.

    作者:朱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现状及监管对策

    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物质基础,中药饮片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笔者根据日常中药饮片监督检查的工作实际,剖析目前基层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现状,并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品质的监管对策.

    作者:陈利满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美常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早期应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早期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TNF-α、IL-10、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SAP模型组,微生态治疗组,用10%左旋精氨酸溶液腹腔内注射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0浓度;观察胰腺组织湿干重比;光镜下评估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胰腺病理组织学评分.结果 SAP模型组、微生态治疗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胰腺湿干重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胰腺湿干重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微生态治疗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而各组血清TNF-α水平有改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美常安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早期应用观察中,明显提高SAP大鼠血清IL-10水平,促进抗炎因子产生,且可以减轻胰腺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而减轻SAP的炎症反应,对SAP起到早期保护作用.

    作者:余炳取;张晓丹;贾杰;郑娟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