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半夏中鸟苷的含量

卢晓萍;廖凤霞;胡元发

关键词:半夏, 鸟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建立半夏中鸟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醋酸(3∶97);检测波长254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 本法精密度高,稳定性好,鸟苷溶液在0.00411~0.0411mg·mL-1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26%,RSD%为2.46(n=6).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半夏的含量测定方法.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组容易混淆的药材——党参和银柴胡的鉴定

    通过来源、显微和理化等鉴定方法,比较了党参和银柴胡两种药材的区别,为二者的准确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胡晓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马蓝GAP规范化种植研究进展

    马蓝是南板蓝根的来源植物,有较广泛的用药范围,近年来有不少对马蓝展开GAP规范化种植研究的报道.本文从繁殖技术、肥料选择、佳采收时间选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马蓝GAP种植的研究展开综述.

    作者:杜沛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3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及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经济效果的差别.方法 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和小成本分析.结果 在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时,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经济成本低.结论 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短期成本较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低,但需要样本量较大的原始研究来验证.

    作者:孙建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康欣胶囊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康欣胶囊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4.6mmX 15cm)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 二苯乙烯苷的进样量在0.0805μg~4.025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5);平均回收率为96.48%,RSD为0.32%(n=6).结论 该法简便,结果可靠,可有效地用于康欣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武俊;陈小玉;刘可福;王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23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中毒病例分析

    目的 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地高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对监测的结果及中毒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监测的123例使用地高辛的病例中,血药浓度<0.5μg·L-1的有16例次(13.01%),无出现中毒症状;在有效浓度范围内0.5~2.0μg· L-1的有84例(68.29%),出现中毒症状1例(1.19%);血药浓度>2.0μg·L-1的有22例(17.89%),出现中毒症状16例(72.73%).中毒的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反应(75.00%)和心律失常(43.75)为主,中毒原因主要有合并用药、病理因素等.结论 及时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对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确保临床疗效,减少临床毒性反应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伟恩;何丽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RP-HPLC法测定男宝胶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

    目的 建立一种可测定男宝胶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RP-HPLC方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VP-ODS(250mm×4.6mm 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为246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 本法补骨脂素在9.10×10-4μg~0.274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9),平均回收率为99.0%,RSD 1.57%;异补骨脂素在9.90×10-4μg~0.297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9),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 1.76%.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作者:宋剑锋;张志根;张成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胶束增敏荧光法测定五聚赖氨酸-2-羰基酞菁锌

    目的 建立测定溶液及体液样本中五聚赖氨酸-2-羰基酞菁锌(ZnPc-(Lys)5)的方法.方法 采用胶束增敏荧光法测定溶液及体液样本中ZnPc-(Lys)5的浓度.结果 ZnPc-(Lys)5在溶液及人体尿液和血浆样本中的线性范围均为10.0~500.0nmol· L-1;检测限分别为2.26、5.26和3.00nmol·L-1,回收率分别为98.7%~104.9%、97.1%~104.0%和93.3%~105.8%,RSD均低于5%.结论 建立的胶束增敏荧光法用于溶液及体液样本中ZnPc-(Lys)5的测定准确可靠.

    作者:单丽;李春艳;阮冠宇;陈锦灿;黄明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北柴胡地上地下部位挥发油类成分的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比较北柴胡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挥发油类成分.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柴胡地上与地下部分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 从提取的北柴胡地上部分挥发油中鉴定出25个化合物,地下部分鉴定出14个化合物.结论 北柴胡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挥发油类成分组成差异较大.

    作者:马璇;戚进;余伯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良好药学服务提高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全民医保时代,医院门诊患者与日俱增,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是提高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阐述良好的药学服务能提高用药依从性,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增加治愈率.

    作者:林苍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不同厂家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制剂溶出度比较

    目的 对6厂家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制剂溶出度进行考察,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溶出度测定的转篮法进行体外溶出度实验,对溶出数据进行威布尔方程拟合并获取释放参数(T50,Td,m);以相似因子f2为指标,比较各制剂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 产家D、E和F的T50和Td较短,与厂家A(德国拜耳)生产的肠溶阿司匹林(即拜阿司匹灵)产品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A为参比,B、C、D、E和F药厂产品的溶出度曲线的相似因子分别为42、52、28、29和31.结论 各厂产品体外溶出均符合药典规定,厂家C与厂家A的溶出曲线具有相似性.

    作者:叶宇红;刘玉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米诺地尔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来诺地尔酊并对其质量进行研究.方法 以米诺地尔为主药制备酊剂剂;对米诺地尔酊进行性状、鉴别、乙醇量、丙二醇量、有关物质、含量测定等质量研究;结果 该制剂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清液体;其它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药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含量准确可靠.结论 该制剂处方工艺简便可行,质量可控.

    作者:章磊;谢毛成;刘乾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正交试验优选小儿退热栓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对小儿退热栓的渗漉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用乙醇作溶剂渗漉提取处方中大黄的活性成分,按正交表19(34)安排试验,以大黄总蒽醌含量为指标,考察影响乙醇渗漉效率4个因素:浸泡时间、乙醇浓度、乙醇体积及渗漉流速.结果 大黄总蒽醌醇渗漉提取的佳工艺为:浸泡48h后用12倍量的70%乙醇以1.5mL·min-1的流速渗漉提取.结论 本法能大限度地提取处方中大黄的有效成分,可为小儿退热栓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琳;许家鸾;王京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聚明胶肽注射液中的丙酮溶剂残留

    目的 建立聚明胶肽注射液中丙酮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10% NaCl溶液为溶剂,用HP-5毛细管柱,以正丁醇为内标进行定量.结果 丙酮在1.11~27.65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98.6%,RSD为1.69%(n=3).结论 本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高.

    作者:杨佳佩;倪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饮片的现状及发展之我见

    中药饮片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如何解决中药饮片配方萎缩、饮片质量低下、“方对而药不灵”等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中药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者:杨周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建立动态的、系统化的门急诊处方点评体系

    为建立系统化、便捷、可持续的处方点评体系,应用计算机处方点评程序,发展多部门共同参与,对全部处方实行动态监控及点评,使处方点评变得方便、有效、快捷.开展动态的、系统化的、持续化的处方点评工作,可以更好地监控处方用药及处方质量,促进全院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作者:张建丰;孟东霞;李旭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黄芩及其非正品的鉴别

    通过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簿层色谱这几方面对正品黄芩与其非正品进行鉴别区分.

    作者:陈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76例孕妇应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中出现各种不良反应,针对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76例孕妇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中27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35.5%;但无一例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及其他严重合并症.

    作者:朱彦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黄芩苷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目的 建立了检测黄芩苷含量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方法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黄芩苷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电极反应机理,以差示脉冲伏安法建立了检测黄芩苷含量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结果 在优化的条件下,电化学信号强度电流值I与黄苓苷浓度在1×10-9~5×10-7mol·L-1和6×10-7~5×10-6mol·L-1范围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6和0.9934.该方法的黄芩苷浓度检出限为1×10-10mol·L-1,平行测定6次得RSD为1.04%,回收率为98.0~102.0%.结论 利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分析法,建立了测定黄酮类药物黄芩苷的含量新方法,并应用于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苓提取物(黄芩苷计)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姜炜炜;姚庆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解毒复肾逐瘀方对肾纤维化大鼠MMP-2、MMP-9及TIMP-1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解毒复肾逐瘀方对肾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观察解毒复肾逐瘀方治疗后肾间质病理变化及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抑制因子(TIMP-1)表达的影响.结果 解毒复肾逐瘀方能明显改善大鼠的血尿素氮、肌酐水平(P<0.05),能明显降低肾组织的羟脯氨酸含量.解毒复肾逐瘀方治疗组能抑制大鼠的MMP-9、MMP-2蛋白的表达,促进TIMP-1表达.结论 解毒复肾逐瘀方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的损伤,可能与恢复肾组织MMP/TIMP的平衡作用有关.

    作者:王立勉;王少明;周欢;阮君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我院71例抗菌药物ADR报告分析

    对本院2009年度收集并上报的71例抗菌药物ADR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71例不良反应中涉及35种药品,以喹诺酮类(47.8%)后首,头孢菌素类(22.5%)、大环内酯类(9.9%)居第二、第三.ADR主要临床表现是皮肤及附件损害(39.4%)居首位,消化系统损害(18.3%)和神经系统反应(15.5%)居前二、三位.

    作者:黄汉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