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刘佳佳;黄仁杰;何舒澜
目的 比较两种治疗儿童肺炎方案的经济学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头孢唑肟与头孢呋辛(西力欣)治疗儿童肺炎成本一效果分析.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总有效率分别为95.3%、97.7%(P>0.05),成本分别为1680.30、1215.20元(P<0.05);成本一效果比分别为17.63、12.44元.结论 头孢呋辛(西力欣)治疗儿童肺炎比头孢唑肟经济.
作者:周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门诊退药状况,为制定相应合理的措施提供依据,以减少门诊退药率.方法 对我院2005年5月至10月闸门诊药房退药记录113例,按退药原因、所退药品品种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病人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是主要的退药原因,占退药比例的39.82%,其中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导致退药的占66.67%;病人拒绝用药的占退药比例的24.78%,其中以药费过高为由退药者占9.73%.结论 我院门诊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尤其是对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需加强对临床用药尤其是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培训、指导和管理,同时注重药品知识的宣传,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从而减少退药的发生率.
作者:郑振;林文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石仙桃的佳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不同炮制方法对石仙桃药材进行炮制,并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佳炮制工艺.结果 采用水煮方法炮制的石仙桃中天麻素及天麻苷元总量高,并以100℃水煮20分钟,60℃烘烤为佳.结论 优选出的炮制方法稳定可行.
作者:林丽聪;张怡评;吴春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我院脑苷肌肽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对一般资料、原患疾病、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临床表现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脑苷肌肽不良反应8例;患者年龄均在50岁以上,其中60岁以上6例,占75%;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严重病例为多脏器功能衰竭.
作者:陈艳芳;陈宇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改进复方颠茄合剂的配制工艺,解决其出现絮状沉淀的问题.方法 复方颠茄合剂中的絮状沉淀主要来源于颠茄酊中的醇溶性的树脂类等杂质,由于溶稍系统的改变在水溶液中慢慢析出而形成的.针对这个主要原因,先将颠茄酊中有效成分莨菪类生物碱成盐,再加适量的蒸馏水,加热除去乙醇,使有效成分溶于水,杂质不溶于水而析出,滤除杂质后再加复方樟脑酊配制成复方颠茄合荆.结果 新工艺配制的复方颠茄合剂,不仅外观清澈透明,3个月内无任何沉淀,而且主药成分莨菪碱稳定,药品质量和稳定性得到大大提高.结论 新工艺制法简单、实用,有效的解决了复方颠茄合剂絮状沉淀的问题.
作者:陈伟;李金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离纯化眼镜蛇毒细胞毒素,测定其体内外抗癌作用.方法 应用柱层析及RP-HPLC,从眼镜蛇毒粗毒中分离纯化细胞素素(CTX).体内外抗癌作用利用噻唑兰(MTT)法及对荷瘤小鼠U14瘤的抑瘤作用.结果 分离纯化获得的CTX-d不混有PLA2,在体内外实验中显示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结论 结合阳离子交换层析和RP-HPLC可从眼镜蛇毒中高效分离获得不含PLA2的CTX.
作者:陈纯;陈崇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头孢噻肟钠为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茵作用强的特点,临床应用已不断扩大.近年发现头孢噻肟钠不良反应,特介绍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邢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诺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细茵内毒素检查法及其指导原则,用2个厂家鲎试荆对3个批号的诺氟沙星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以考察确定诺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 诺氟沙星注射液在0.056mg·mL-1浓度时可排除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干扰作用.结论 细茵内毒素检查法可用于诺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
作者:蓝洪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含量.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和硅胶为固定相.以甲醇-0.05mml·L-1醋酸钠(38:6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3nm.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0~250.0μg·mL-1(r=0.9999);1.5~15.0μg·mL-1(r=0.9999);对乙酰氨基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0.9%;咖啡因的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1.5%.
作者:庄志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过程质量控制是保证药品质量可靠的、有效的手段.做好过程质量控制,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建立切实可行的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文件.生产操作人员是过程质量控制的主体,应做好生产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应持续改进.不断完善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应制定完善的质量奖惩机制,确保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切实做好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以确保药品质量.
作者:吴长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改进复方软膏中薄荷脑与樟脑的鉴别方法.方法 首先以无水乙醇提取软膏剂中的有效成分,再用薄层色谱法对薄荷脑与樟脑分别进行鉴别.结果 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具专属性,可作为该制剂中薄荷脑与樟脑的鉴别的质量标准.
作者:余昶;蒋仁发;黄文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检查降糖类中成药中添加处方外化学药品格列本脲.方法 采用HPLC法,以ZORBAX SB-C18为色谱柱;流动相:甲醇-磷酸二氲铵溶液(取磷酸二氢铵1.725g,加水300mL溶解,用磷酸调节pH值至3.50±0.05)(6:3)与(55:45);检测波长:274nm:柱温:20℃.结果 将流动相比例由(6:3)调整为(55:45)后,能把降糖类中成药中疑似为对照品成分的色谱共出峰分开.结论 本方法能准确检查出降糖类中成药中是否添加处方外化学药品格列本脲.
作者:王鼎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防止掺假炮山甲进入临床使用.方法 在入库前验收时,把完整的和打碎的炮山甲分别用鼻闻、手摸、眼看、口尝等传统方法进行鉴别,发现有可疑的再用理化方法进行氯化物、钠盐、硫酸盐、铝盐、钾盐、苯甲酸、谷氨酸的鉴别反应怍进一步鉴别,以确定掺假物性质.结果 目前发现不法商贩把食盐、硫酸盐、铝盐、苯甲酸钠、味精掺入炮山甲内,以增加重量.结论 掺假炮山甲单凭传统性状鉴别较难判定,需结合理化方法识别炮山甲是否掺假和掺假物类别.
作者:黄木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莪术姜黄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 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5μ100A C18柱(4.60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5%冰醋酸(0.1mol·L-1)(45:55),流速为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420nm;进样量为1OμL,对3种不同来源的不同炮制品中姜黄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姜黄素含量高低依次为;醋制品>酒制品>炒制品>生品.结论 为筛选莪术合理炮制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朱善岚;黄品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优化制备头孢泊肟酯自乳化佳处方条件使其达到目标浓度50mg·g-1.方法 通过溶解度实验、相图绘制、以及形成乳剂的乳化程度、乳滴粒径大小,对头孢泊肟酯自乳化体系中的油相、表面活性荆、助表面活性剂进行筛选,寻找佳处方条件.结果 优选的头孢泊肟酯自乳化制剂处方中油相为Lauroglycol FCC,表面活性剂为Labrasol,助表面活性荆为Labrafil M1944 CS.结论 初步成功地制备了头孢泊肟酯自乳化传递体系.
作者:全丹;高缘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药房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发展较快,不断有新系统、新功能模块涌现.通过一些新系统模块的初步建立,促进了临床合舷理用药,提高了药房药品的管理质量,加强了药品的管理力度,使药房的各项信息管理工作朝科学的、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为临床提供更便利、更快捷地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桦;卢漓江;马爱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医药人才的高流动率制约着中小制药企业的发展.本文从企业争人才两方面,深入了解影响中小制药企业人才流动的种种因素,避免一些不正常或不必要的流失,尽量减少由于员工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作者:危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通过调查市售中药炮制品种的情况,了解目前中药饮片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作者:谢绍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文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Fe3O4为磁核材料,单体乙烯吡略烷酮为载体材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阿霉素磁性毫微粒,研完了制备过程中投药量以及NVP用量对药物包封率的影响,并对其俸外释放性进行研究.结果 发现阿霉素磁性毫微粒裁药量随着阿霉素投入量的增加先是增加而后变化不大,而包封率则逐渐下降;阿霉素磁性毫微粒栽药量随着载体材料用量的增加逐渐下降而包封率则不断增加.在体外释放研究中,毫微粒栽药量越大,突释部分越大,累积释放速率也越大.
作者:吕凤娇;许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药品质量的检验中,数据的处理过程较繁杂,稍有疏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笔者充分利用数据处理软件Excel的功能,将其应用于含量均匀度检查过程中的数据处理,设计相关工作表,适时录入相关数据,使繁杂的计算过程得以简化,能显著提高药品管理工作效率.
作者:郭秀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