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PE-HPLC技术在中药材农药残留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

翁淑琴;游勇基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中药材, 农药残留分析, 有机磷, 拟除虫菊酯, 氨基甲酸酯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固相萃取的基本原理、类型、优点及影响因素,综述了固相萃取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中药材农药残留分析中的研究及应用,列举了一些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分析方法.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SPE-HPLC技术在中药材农药残留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固相萃取的基本原理、类型、优点及影响因素,综述了固相萃取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中药材农药残留分析中的研究及应用,列举了一些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分析方法.

    作者:翁淑琴;游勇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吡罗昔康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吡罗昔康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C18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溶液(60:40),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 吡罗昔康在16~144 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结论 本法简单、可靠,可用于吡罗昔康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林绍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药物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甲状腺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有很大的关系,研究较多的甲状腺细胞内的凋亡路径主要有3条:Fas/FasL系统、Bcl-2/Bax系统、TRAIL/TRAIL-R系统,且受多种因素调节.探讨细胞凋亡与AITD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阐明AITD的发病机制,并为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黄凌宁;翁秀华;杨立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复方樟脑薄荷脑搽剂(Ⅱ)中樟脑和苯酚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樟脑薄荷脑搽剂(Ⅱ)中樟脑和苯酚的含量.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8nm.结果 樟脑和苯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008~1.6032mg·mL-1(r=0.9998),0.3608~1.4432m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RSD=0.76%)和99.9%(RSD=1.24%).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樟脑薄荷脑搽剂(Ⅱ)的质量控制.

    作者:宗永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痤疮合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痤疮合剂的制备及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取苦参等17味中药经水提醇沉制成合剂,并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主药;结果 所配合剂为棕黄色液体,所建立的方法能很好鉴别被测成分.结论 本制剂制备方法简便,鉴别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作者:陈晶;马学礼;马全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芩连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对芩连片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2:78),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 此法线性范围为0.0482~2.408 μh(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85,RSD=0.8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芩连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隽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GAP认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实施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GAP认证指对进行规范化生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进行检查验收,以确定其建设过程是否符合中药材规范化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标准和要求.本文对我国实施GAP的必要性和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以及对中药材GAP认证的发展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黄清河;陈纪鹏;陈震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国枪乌贼墨汁提取物的骨髓保护作用

    本文探讨了中国枪乌贼墨汁提取物的骨髓保护作用.采用超声波破碎等方法制备墨汁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所提取的药物,采用实验血液学技术检测小鼠外周血WBC,RBC,PLT和Hb.结果表明:相对于损伤组乌贼墨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保护组小鼠外周血WBC数量(P<0.05),而对外周血RBC,PLT和Hb均无显著性的影响(P>0.05).由此可见,中国枪乌贼墨汁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造血损伤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和促进其恢复功效.

    作者:关淑冰;李永镰;郭宜重;陈志伦;湛晓明;钟杰平;李琨;刘华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乳糖-纤维素复合辅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目的 制备乳糖-纤维素复合辅料,用于直接压片技术.方法 通过乳糖结晶工艺制备质量比为75∶25的乳糖-纤维素复合辅料.比较复合辅料与简单混合物的粉体学性质以及片剂质量.结果 复合辅料显示出较好的流动性、填充性和可压性,对可压性差的药物具有很好的稀释作用.结论 乳糖-纤维素复合辅料通过对乳糖及粉状纤维素物理性能的改变,更加适用于直接压片工艺.

    作者:胡晏;张玲;顾纪明;余伟民;崔景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金仕达卫宁医疗信息4.0系统在我院病区药房管理中的作用

    总结我院病区药房在新信息系统管理下,实现病区药房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通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我院病区药房趋于规范化管理,不仅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药品质量的同时确保药品供应,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和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

    作者:叶顺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感冒止咳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感冒止咳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制剂中黄芩、金银花、葛根、连翘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TLC可检出黄芩、金银花、葛根、连翘;黄芩苷含量在1.49μg·mL-1~149.0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Y=3372.4X-2.8342(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0.68%.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感冒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沈志轩;邹义栩;张怡评;林丽聪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出口抗癌新药中间体2,4-二氯喹唑啉

    为适应市场对抗癌新药中间体2,4-二氯喹唑啉的检测需求,本文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直接测定2,4-二氯喹唑啉含量的方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淋洗,检测波长254nm,外标法测定,平均回收率达94.32%,RSD<2%.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

    作者:吴璟;何坚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健骨通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键骨通胶囊中丹酚酸B含量.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2(4.6×250mm,5μm)色谱柱;0.1%磷酸-乙腈(75:2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7nm;柱温为35℃.结果 丹酚酸B进样量在0.0634~3.17 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8%,RSD为0.34%(n=6).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程良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正确解读药品使用说明书

    对药品使用说明书进行分析、解读.

    作者:张巧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药联用的研究近况

    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可增强疗效,缩短疗程,降低成本.本文就中西药联用的理论基础,配伍禁忌,合理配伍的研究近况作一概速,供临床参考.

    作者:王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我院2006年非甾体类抗炎药用药情况评价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使用情况,并进行临床用药评价分析,为临床合理、有效、经济地选用NSAI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DDDs排序对我院2006年1月~12月NSAIDs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频度高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排在第2位的是高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氯唑沙宗片DDDs排序第3位.结论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正朝着高效、低毒方向发展.

    作者:潘美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医院制剂室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医药工业的飞速发展,医院制剂正面临着严竣的挑战.本文从医院制剂室面临的现状、医院制剂存在必要性、医院制剂的优势、今后医院制剂工作的发展方向等4个方面讨论如何适应形势、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医院制剂工作适时发展.

    作者:肖玉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药炮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炮制是药材在应用前必需的加工过程,炮制方法是否得当,过程是否严格管理,辅料是否符合要求等都直接影响到饮片的质量,本文对中药加工炮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作者:林燕钦;章成全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祛风胶囊中白芍、川芎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制定祛风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白芍、川芎.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可供本品质量控制.

    作者:阮细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

    本文综述近年来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较常见的消化系统,其发生率约3%,肝脏转氨酶暂时性升高、急性间质性肾炎、休克、心律失常.主要表现类性心动过缓、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痰、视觉障碍、神经内分泌系统损害、皮肤红斑性损害、皮肤色素沉着、亚急性肌病等不良反应,应该引起临床重视.要加强对该药治疗剂量、疗程等合理应用的研究,尽量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高雪艳;杨建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