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药师在药学监护中的作用

林立敏

关键词: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药师的职责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推行药学监护的必要性,以及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和步骤,同时指出目前我们开展药学监护存在的问题和难度.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2~2004年我院钙拮抗剂的应用分析

    对我院2002~2004年口服钙拮抗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3年,我院用药金额排名靠前的药物是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硝苯地平.用药频度排序靠前的药物是尼群地平、桂利嗪、氨氯地平.我院口服钙拮抗剂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研究与中药现代化

    本文通过对中药现代化的含义和研究内容、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开发途径和方法、存在的问题、突破口和关键点的探讨,在中药研究思路上有所帮助.

    作者:郭素华;廖华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心理学在门诊药房的应用

    门诊药房作为医院一线服务的重要窗口,药师要直接面对病人提供服务,其言谈举止、精神面貌、服务意识及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在病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何调节病人的心理,使其有一种愉悦、乐观的心理状况,医学心理学者认为,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采用心理方面的支柱疗法,并为其创造一种和谐、宽松、温情的周围环境,使患者改变对疾病的悲观情绪,增加了对药物的疗效和信赖度,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而愉快、乐观的情绪也能提高机体各方面的机能,使药物治疗产生更好的效果.

    作者:洪月懿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盐酸米诺环素中甲醛的残留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米诺环素中甲醛的残留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柱温为30℃,以0.06mol·L-1磷酸溶液(pH2.85)-乙腈(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6nm.结果甲醛在0.21~2.47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法准确、简便、快捷,适用于测定盐酸米诺环素中甲醛的残留量.

    作者:黄婧;苏智阳;王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克林霉素静滴致急性肾功能损害2例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的衍生物,临床上广泛用于敏感阳性球菌及厌氧菌感染.其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极少数病人可产生伪膜性结肠炎.

    作者:吕艳霞;吕向群;郑苏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买麻藤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买麻藤属植物的研究概况和研究进展.方法以近几年发表的国内外文献为依据,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买麻藤属植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结果与结论买麻藤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结构独特,药理活性多样.买麻藤属植物具有重要价值,对其的研究也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王健伟;梁敬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简述猪殃殃的基原鉴别

    目的对猪殃殃的基原、生物性状以及与拉拉藤的鉴别进行综述.近年来,猪殃殃一直被人们当作是麦田里的杂草,亦记载于1977年版药典,作者就猪殃殃与其混淆品拉拉藤的生物性状作具体介绍.结论 1977年版药典猪殃殃的标准中用于实际检验有一定的模糊性.

    作者:程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双黄连胶囊中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

    目的测定双黄连胶囊中金银花(以绿原酸计)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5:75:1);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25nm;柱温30℃.结果绿原酸在22.8μg·mL-1~114.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4%,RSD为1.3%.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双黄连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黄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时间、浓度、温度与光线对配制过氧乙酸原液的影响

    目的观察过氧乙酸原液配制后放置的佳时间;不同浓度、温度、光线对过氧乙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过氧乙酸原液配制后放置不同时间测定其含量;以及测定过氧乙酸在不同浓度、放置在不同温度、不同包装(白色塑料瓶、棕色塑料瓶或白色塑料瓶外包黑纸)含量的变化.结果过氧乙酸原液在配制后放置48~60h含量高;过氧乙酸浓度越低,贮存温度越高,分解越快;白色塑料瓶包装分解快,棕色塑料瓶分解较慢,白色塑料瓶外包黑纸分解慢.结论过氧乙酸应高浓度贮存在阴凉遮光处,使用前48~60h配制过氧乙酸原液,使用时进行含量测定并稀释成适当浓度,并好用深色瓶包装,以减少过氧乙酸的分解.

    作者:张春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益安宁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益安宁中人参皂苷Rb1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Diamonil C18(4.60×250mm)柱;流动相:乙腈-水(35:6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人参皂苷Rb1在0.5232~4.3600μg(r=0.999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0%(n=6),RSD为1.6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灵敏高度,重现性好.

    作者:罗志毅;包国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诺得胶囊润肠通便功能的试验研究

    目的探讨诺得胶囊润肠通便功能研究的方法和结果.方法实验按受试物推荐量0.03g·kg-1bw的5、10、20倍,设3个剂量组,另设对照组.每天1次,连续喂养10d.小肠推进实验,计算墨汁推进率.结论诺得胶囊高剂量组对小鼠小肠运动有促进作用,差异呈显著性(P<0.05),且呈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杨义雄;王宫;林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菟丝子酊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菟丝子酊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制定了菟丝子酊的性状,用两种化学方法和一种紫外吸收特征的方法鉴别了该药,并简要阐述了其中的原理,并进行了装量检查.结果 3种鉴别方法可用于菟丝子酊的鉴别.结论所制定的性状、鉴别和检查项目可行.为制备菟丝子酊和控制其质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作者:邱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我院临床常见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常见分离菌流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性.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分离、鉴定的556株细菌并作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 556株细菌中,G+菌188株(33.8%),G 菌368株(66.2%).常见菌种为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克雷伯菌等.葡萄球菌中,MRSA和MRSCN分别为54%和61%,但对万古霉素均敏感.7.1%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大部分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等高度耐药.亚胺培南对大多数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结论基层医院同样需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及时掌握细菌耐药的新动态,以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率.

    作者:蔡天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上市药品的再评价

    上市药品的再评价是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疗效、不良反应、用药方案、稳定性及费用等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做出科学评价和估计.该文就上市药品的再评价的必要性、内容、作用及我国在药品再评价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概述.

    作者:朱炳富;任国娟;严炎中;徐雯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门诊药房差错事故的心理学分析和对策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门诊药房发生药品差错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提高药学相关人员对心理学因素的认识,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许江涛;蔡昭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生物技术药品分离纯化过程中内毒素的去除

    分离纯化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制造工艺的核心,是决定产品的安全、效力、收率和成本的技术基础,其中如何保证生物新药热原安全是制造商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分离纯化技术,讨论了内毒素的产生、预防、检测及去除内毒素的多种方法.

    作者:蔡慧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国产与进口罗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罗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呼吸道感染者,随机均分为国产罗红霉素组,进口罗红霉素(罗力得)组.口服国产罗红霉素组150 mg,1日2次;口服进口罗红霉素组150 mg,1日2次.疗程均为7~14 d,采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国产罗红霉素组与进口罗红霉素组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91.67%,细菌清除率为80.00%和81.67%,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和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罗红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安全,经济效果优于进口罗红霉素.

    作者:沈旸;方子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现状及进展

    目的介绍在临床使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或正在研制的有关药物.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根据糖尿病的病理特点,对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结论未来糖尿病治疗药物将更丰富.

    作者:张莹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及其制剂中苦杏仁甙的含量测定

    苦杏甙的含量是衡量苦杏仁、桃仁等中药材及以其组方的制剂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含苦杏仁甙的中药材及中药制剂测定时的前处理及测定方法,为苦杏仁、桃仁等中药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葛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头孢曲松与洛美沙星两种方案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与洛美沙星两种方案治疗细菌性感染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129例中至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或泌尿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头孢曲松、洛美沙星治疗,对该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头孢曲松治疗有效率及痊愈率高(P有效=0.01897,P痊愈=0.02692),细菌清除率与洛美沙星相当(P=0.06957),治疗费用低于洛美沙星.结论头孢曲松是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优良药物,运用药物经济学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可使有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作者:刘金发;龚一珍;李枝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