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及其制剂中苦杏仁甙的含量测定

葛静

关键词:苦杏仁甙, 桃仁, 杏仁, 含量
摘要:苦杏甙的含量是衡量苦杏仁、桃仁等中药材及以其组方的制剂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含苦杏仁甙的中药材及中药制剂测定时的前处理及测定方法,为苦杏仁、桃仁等中药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2005年第三季度抗高血压药物利用分析

    分析我院2005年第三季度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说明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较经济合理.

    作者:林素珍;苏悦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院信息系统在药剂科的应用

    目的介绍医院信息系统药剂科子系统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方法通过应用医院信息系统药剂科子系统,对其在门诊药房、住院药房、药库中的具体应用作了有效的分析,对其科学性和规范性进行了总结.结果我们对医院信息系统药剂科子系统有了全面的了解,改变了药剂科管理的传统习惯,使药剂科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结论医院信息系统药剂科子系统在药剂科管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姜海云;梁永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影响中药汤剂疗效因素分析

    本文就影响中药汤剂疗效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中药饮片质量不佳是其主要原因,其他如处方调配不当、煎煮方法不当、中西药物的相互作用和服药方法不当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要提高中药汤剂疗效,需从多方面入手,选用合格的饮片,正确处方调配,煎煮方法适当和注意药物、食物的相互作用等.

    作者:李志勇;付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赛胃安胶囊中冰片(龙脑与异龙脑)的含量

    目的为了完善和提高赛胃安胶囊的产品质量,适应目前对含冰片中成药的质控要求.方法用气相色谱法建立以龙脑、异龙脑为对照品测定冰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Agilent 1237032 DB-WAX 30m×0.32nm×0.25μm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柱温:程序升温.结果龙脑、异龙脑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庄秋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贯彻GPP加强医院制剂室的硬件建设

    为了贯彻<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GPP),我院制剂室加强了硬件的建设.分析了硬件建设中对厂房改造、净化设施、生产环境、工艺流程、仪器设备、仪表等的要求.针对如何使医院制剂的配制更加规范,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制剂,提出了一些看法.

    作者:陈立;庄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研究与中药现代化

    本文通过对中药现代化的含义和研究内容、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开发途径和方法、存在的问题、突破口和关键点的探讨,在中药研究思路上有所帮助.

    作者:郭素华;廖华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种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将2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阿奇霉素(A组)、克林霉素磷酸酯(B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C组)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 3种方案的抗菌药物成本依次为640.00、760.00、1328.00元,总有效率分别为82.85%、80.00%、81.42%.结论 A方案为佳治疗方案.

    作者:蒋国军;杨招友;金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肺清颗粒药效学作用初探

    目的研究肺清颗粒镇咳、祛痰、平喘和抗菌作用.方法以小鼠氨水引咳法、小鼠枸橼酸引咳法和豚鼠枸橼酸引咳法观察其镇咳作用;以小鼠酚红排泌法观察其祛痰作用;以豚鼠乙酰胆碱-组胺引喘法和豚鼠离体气管条试验观察其平喘作用;采用抑菌圈测定法观察肺清颗粒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肺清颗粒对小鼠氨水引咳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对乙酰胆碱-组胺所致的豚鼠哮喘具有显著的平喘作用;对组胺或乙酰胆碱致痉的豚鼠离体气管条有显著的解痉作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肺清颗粒对实验动物具有显著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作者:王红平;马世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肺纤维化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及治疗方面研究的一些新进展,从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方面阐述了AngⅡ受体拮抗剂延缓肺纤维化进程的机制.

    作者:郑敏辉;戴木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双波长吸光光度法测定钙加锌口服液中锌的含量

    目的应用双波长吸光光度法测定钙加锌口服液中锌的含量.方法在pH4.2~7.5的范围内,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存在时,锌与1-(2-吡啶偶氮)-2-萘酚可形成稳定的1:2配合物.在558nm和442nm处有正、负两个吸收峰,且正负吸收峰处吸光度的绝对值之和与锌的浓度呈线性相关.结果在实验条件下,锌浓度在7.1×10-7~1.8×10-5mol·L-1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每厘米6.85×104L·moL-1,灵敏度比单波长法提高约1.3倍.结论测定钙加锌口服液中锌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宋迎权;刘鹏;潘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谈用药时间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根据时辰药理学的规律,依据人体生理的昼夜节律波动规律,指导患者选择佳用药时间,可减少不良反应,发挥药物佳疗效.本文介绍抗高血压药,抗糖尿病药、皮质激素类药、强心药等的佳服药时间.

    作者:高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菟丝子酊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菟丝子酊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制定了菟丝子酊的性状,用两种化学方法和一种紫外吸收特征的方法鉴别了该药,并简要阐述了其中的原理,并进行了装量检查.结果 3种鉴别方法可用于菟丝子酊的鉴别.结论所制定的性状、鉴别和检查项目可行.为制备菟丝子酊和控制其质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作者:邱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甲麻滴鼻液中麻黄碱和甲硝唑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盐酸麻黄碱和甲硝唑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以乙腈-0.1%磷酸(用三乙胺调pH为3.5)(7:9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7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盐酸麻黄碱和甲硝唑分别在0.4997~1.499mg·mL-1和0.2907~0.8720m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和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7%和99.70%,RSD分别为1.77%和1.19%.结论此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同时检测甲麻滴鼻液中的盐酸麻黄碱和甲硝唑的含量.

    作者:王立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喘宁颗粒中麻黄碱含量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咳喘宁颗粒中麻黄碱,完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Inertsil ODS-3 C18色谱柱,甲醇-0.02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2%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8:9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18%,RSD=1.79%(n=5).结论该法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陈荣;蒋寿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蕲蛇酶注射液综述

    综述蕲蛇酶注射液的开发过程、药物性质、药理作用、与同类产品的比较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等,为探讨蕲蛇酶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作者:詹学雄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丁香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用正交试验考察丁香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影响因素.方法饱和水溶液法.结果优选的佳工艺是丁香油与β-环糊精之比为1:10(ml·g-1),丁香油与乙醇之比为1:5,包合时间为1h,包合温度为60℃.结论影响工艺的主要因素为油:醇的比例,优选工艺经重复试验结果满意.

    作者:夏春秀;李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支气管哮喘的合理用药

    介绍几种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周晓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乌岩岭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目的了解乌岩岭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蕴藏量.方法采用线路调查、样地调查和计算蕴藏量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非核心保护区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有药学、经济及科研价值,但蕴藏量不匀,有些甚至处于濒危状态.结论本调查报告可为该区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林观样;蔡进章;林崇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消炎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消炎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 OSD柱(4.6×250mm,5μm)分析,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30:70),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本法精密度高,稳定性好,黄芩苷进样量在0.0472~0.236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1%,RSD=0.75%(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量现性好,可作为核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林素华;叶秋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头孢克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头孢克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均分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头孢克洛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400mg,1日3次;口服头孢克洛组250mg,1日3次.疗程均为7~14d,采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与头孢克洛组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00%,细菌清除率90.00%和75.00%,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和6.67%.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安全,经济效果优于头孢克洛.

    作者:方子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