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测定人血清中奥美拉唑的浓度

梁桂才;黎石宝

关键词:奥美拉唑,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清浓度
摘要:目的 建立快速分离与测定人血清中奥美拉唑的HPLC法.方法 固定相为Zorbax ODS柱,以pH7.0磷酸盐∶乙腈(73∶27,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302nm,苯妥英钠为内标,奥美拉唑与苯妥英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6.42min,7.50min.结果 本法在10~1000ng·mL-1间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9.高、中、低浓度样品的日内和日间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平均回收率为102.3±5.27%,低检测血清浓度为8ng·mL-1.结论 本法可用于奥美拉唑的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及临床血清浓度监测.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芫花中芫花素含量

    目的 建立芫花中芫花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选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65:3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32nm,柱温为40℃.结果 芫花素进样量在0.1528~0.55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1.47%.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品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朱永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活络草的鉴别研究

    本文对活络草的生药性状、根和茎的显微结构,有关化学成分的理化鉴别进行实验探讨,为该品种药材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陈松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奇霉素分散片中阿奇霉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pH6.0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溶剂,加入75%硫酸溶液混合,放冷至室温后测量;检测波长为482nm.结果 阿奇霉素浓度线性范围是20~80μg*mL-1,r=0.9936(n=5).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快速测定方法.

    作者:郝万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腰腿痛片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腰腿痛片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乙腈-0.01mol·L-1庚烷磺酸钠与0.02mol·L-1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液(用10%磷酸调pH至2.8)(19∶8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0nm,流速0.9mL·min-1.结果 士的宁在11.2~179.2μg·mL-1、马钱子碱在10.6~169.6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9、r=0.9990, 回收率分别为98.21%、RSD=0.74%,99.84%、RSD=1.4%.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可作为腰腿痛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唐元军;叶天助;陈育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

    目的 用HPLC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方法C18柱(5μm,4.6mm×150mm);流动相:甲醇-水-36%冰醋酸(50∶50∶2),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2nm,进样体积为10μL,柱温为室温;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在39.4μg·mL-1~275.8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HPLC法能使主成份与杂质更好地分离,提高测量的专属性和准确性,可用于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及含量均匀度的检查.

    作者:徐苇苇;徐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影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肾毒性作用的主要因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肾毒性作用可以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主要因素与药物和病人有关.药物有关的因素包括氨基糖苷的治疗剂量、浓度、疗程、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等,老年人、患过肾脏疾病、水电解质紊乱者对氨基糖苷类肾毒作用也有一定影响.

    作者:王益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测定人血清中奥美拉唑的浓度

    目的 建立快速分离与测定人血清中奥美拉唑的HPLC法.方法 固定相为Zorbax ODS柱,以pH7.0磷酸盐∶乙腈(73∶27,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302nm,苯妥英钠为内标,奥美拉唑与苯妥英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6.42min,7.50min.结果 本法在10~1000ng·mL-1间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9.高、中、低浓度样品的日内和日间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平均回收率为102.3±5.27%,低检测血清浓度为8ng·mL-1.结论 本法可用于奥美拉唑的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及临床血清浓度监测.

    作者:梁桂才;黎石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复方氨酚烷胺片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改进

    目的 检查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盐酸金刚烷胺.方法 采用TLC法,以氯仿∶甲醇∶丙酮∶氨水(9∶1.5∶1∶0.012V/V)为展开剂,在紫外光灯(25nm)下检视后,再喷显色剂.结果 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荧光斑点及色点.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盐酸金刚烷胺的鉴别检查.

    作者:顾海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甲钴胺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

    目的 对甲钴胺(Mecobalamin)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参阅相关文献,并根据同类药物的注射剂处方设计和药物本身性质,通过试验,对甲钴胺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进行筛选.结果 筛选出了符合注射剂质量要求的甲钴铵注射液处方及工艺.结论 经过实验筛选确定了甲钴胺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

    作者:林冠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形势下的药师职能和职业素质

    目的 剖析当前医院药师职能和职业素质现状,以引起各方面重视,改进工作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方法 回顾其历程,对其现状进行剖析.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医院药师目前的工作模式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结论 我国医院药师的工作模式和职业素质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急需改进和提高.

    作者:黄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美洛昔康栓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美洛昔康栓剂及质量控制.方法 以S-40和PEG-400为基质,热熔法制备栓剂.结果 栓剂稳定性良好.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控方法简单可靠.

    作者:吴伟明;诸乐恺;陈丽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MRSA耐药性的挑战与防治策略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防治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笔者对MRSA的耐药机制以及防治措施、药物选择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克服MRSA耐药性威胁,提高人类生存质量.

    作者:厉夏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独一味分散片中总黄酮的含量

    目的 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独一味分散片中总黄酮(以芦丁计)的含量.方法 用70%乙醇作溶剂,以芦丁为对照,检测波长为500nm.结果 总黄酮(以芦丁计)的线性范围在0.2~1.2mg,平均回收率为99.21%(RSD=1.25%).结论 本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美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监查分析

    目的 监察分析儿童、老年人与特异体质患者应用氯化钠注射液作药物载体发生一过性钠过多药物不良反应,提醒临床医师慎用.方法 调查56例儿童、老年人与特异体质患者应用氯化钠注射液过量过速输入发生一过性钠过多药物不良反应症状表现、严重程度、转归,进行药物相互作用、耐受性、特异性与发生机制的分析讨论.结果 儿童、老年人与特异体质患者调节、应激、代谢功能的不健全、减退与失调,对药物耐受性与处置机能降低,特发一过性钠过多致剧咳、多痰、水钠潴留并使小儿肺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发生肺水肿、血压升高.结论 儿童、老人与特异体质患者因生理生化功能、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的差异,过量过速输入氯化钠注射液易发一过性钠过多药物不良反应.应重视他们的病史、用药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史,防止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为义;杨光;李作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苯二氮(艹)(卓)类药的用药分析

    目的 讨论我院门诊苯二氮(艹)(卓)类(BDZ)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调查我院门诊2005 年7月1日至9月30日计算机管理系统数据库中门诊处方记录,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排序、统计.结果36~50岁年龄段病人使用多,DDDs排序前三位的依次是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劳拉西泮.结论 基于我院作为精神疾病专科医院,BDZ类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BDZ类辅助精神药物治疗精神病使用率高.

    作者:黄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苯乙双胍

    建立了盐酸苯乙双胍在水溶液中的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3.0~17.0μg·mL-1,线性方程为[A]=4.4389C(mg·mL-1)+0.0025.对3.0μg·mL-1盐酸苯乙双胍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3%.该法应用于盐酸苯乙双胍片剂的含量分析不需提取分离,直接取样测定就可消除辅料的干扰,与药典法相比,结果满意.

    作者:刘洋;姚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是否合理.方法 对我院2005年麻醉药品住院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多数麻醉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0.结论 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是按照药品的药理作用、疗效并结合患者病情而选择的,不是集中某一种麻醉药品.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于晓凌;杨妙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当前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发展

    阐述目前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开展的重点.

    作者:曾大勇;王长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梁切除术后发生的视网膜脱离1例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之间的分离,分为渗出性、牵引性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而临床上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为多见,其常见的原因是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以及眼外伤等.

    作者:王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开展用药咨询服务思考

    药学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用药咨询是一项基础、容易普及、贴近病人的人性化药学服务项目.如何做好这项工作,需要领导的重视,自身的学习,加速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药物咨询工作需要

    作者:徐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