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建治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咨询工作情况,以进一步促进药物咨询工作,提高我院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月483例药物咨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咨询药物类别方面,心脑血管系统用药咨询多,占25.5%,其次是抗感染用药咨询,占19%.消化系统用药咨询也不少,占17%.在咨询内容方面,药物不良反应咨询多占25.4%,药物相互作用,用法,用量次之.结论 药物咨询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药学服务的重要环节.药物咨询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冯玉珍;钟土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在提高药物靶向性、稳定性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本文就脂质体制剂的制备、特点、应用以及近年来新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代平;杨义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对我院2004年7月~2006年6月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药品采购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两年度药品出库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分析.计算高血压药物的DDD值(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每日治疗费用.结果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购入金额逐年增长,钙离子拮抗剂及ACE抑制剂位居第一与第二位.国产、合资、进口药品的DDDs百分比分别为87.90%、10.40%、1.70%(2004年7月~2005年6月)和85.27%、12.20%、2.53%(2005年7月~2006年6月).一些降压效果肯定而价格低廉的基础降压药DDDs仍居前列.结论 价格适中的长效钙离子拮抗剂会有较大的需求;我院的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防治高血压病十分重要.
作者:丁海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巴斯德毕赤酶母表达系统是广泛使用的真核表达系统,但有些蛋白在该系统中表达量低,甚至不表达.本文从外源基因的内部结构、宿主菌、信号肽、转化子的拷贝数和发酵条件五个方面综述影响外源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的因素.
作者:蔡尽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来市场上发现有大量形状不一经人为加工的小粒西洋参,为了准确区分,将小粒西洋参与人为压制小粒西洋参的鉴别特征,人参皂苷k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等Rb1的总量进行比较,分别为0.4%、0.5%、0.5%,0.5%.
作者:汤道逵;杨清兰;范贤标;陈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 对台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年7月~2006年3月期间收集到的2597例ADR报表,按患者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物、ADR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涉及的药物共有23大类,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尤以中药注射剂多见,维生素和营养类药注射剂ADR报告例数也不少;ADR病例合并用药占42.5%,以静脉用药途径为主,占74.0%;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发热、寒战、胃肠系统损害症状.结论 尽量减少静脉给药途径,加强用药监护,严格掌握抗感染药、中药注射剂、维生素和营养类药注射剂的适应证.
作者:陈赛贞;戴淑萍;林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对我院2003年~2005年眼科门诊滴眼液的使用情况作了使用情况作了调查,为我院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作者:顾燕玉;蒋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药师的法律、法规意识及风险意识,提高防范执业风险能力.方法 通过分析<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部分条文,提出药师在实际执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与结论 药师不仅要掌握相关的医药专业知识,还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来指导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防范执业风险.
作者:陈坤全;张养琳;邓晓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分析我国执业药师配备的现行法律,得出我国执业药师的法律地位需要加强的结论,并拟定了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执业药师配备的具体岗位,以供政府部门参考.
作者:宿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MTT比色法能否提高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测定(细胞病变抑制法)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比较在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测定后期,采用结晶紫染色脱色后比色的方法(方法一)和采用加入噻唑蓝(MTT)后裂解比色的方法(方法二),经过6次的比较证明两种方法哪种测定的结果的准确性更高.结果 采用方法一测得的多次结果之间产生的偏差较大,单次结果的可信度较低;而采用方法二测得的多次结果之间产生的偏差较小,单次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R值不因方法的改变而有所降低,单次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较高.结论 采用MTT比色法可提高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黄志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住院药房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冈并提出防范对策,提高调剂质量.方法 对住院药房发生的常见调剂差错类型进行归纳、综合,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发生差错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防范对策.结果 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是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综合的结果,尤以药剂人员的主观因素具决定性.结论 提高全体药剂人员对调剂差错危害性的认识,制订完善的操作规程和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是防范药品调剂筹错的必要措施.
作者:寿张轩;金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NF-κB/p6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影响预后的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检测136例乳腺癌组织中NFkB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NF-κB/p65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1.NF-κB/p65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乳腺癌的NF-κB/p65表达与病理类型,组织分化,是否腋窝林巴结转移,是否远处转移,疾病分期明显相关(P<0.01).2.F-κB/p65在乳腺癌组中的表达与化疗敏感性相关(P<0.01).NF-κB/p65阳性病例化疗后PR+CR比率较低.3.乳腺癌NF-κB/p65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NF-κB/p65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5.1%,NF-κB/p65表达阴性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94.3%,两者的生存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χ2=58.42,P<0.05),NF-κB/p65阴性患者预后好.结论 1.NF-κB/p65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乳腺癌的NF-κB/p65表达与病理类型,组织分化,是否腋窝林巴结转移,是否远处转移,疾病分期明显相关.2.NF-κB/p65阴性患者预后好.
作者:赖金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对我院2004年12月~2005年12月中心药房所接到的395次电话咨询,逐一进行分析,为医院中心药房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麦毅忠;王小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本文对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辖区内4份主要报纸的药品广告进行持续两年不间断的监测、统计,分析违法药品广告的构成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措施进行整治,通过两年的综合治理,辖区内的违法药品广告减少了92%,取得明显成效.
作者:叶飞云;黄碧尚;黄煌辉;吕华鹰;徐飞燕;卢林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本文就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的几点体会做一些探讨,主要包括ADR监测培训、宣传、护理人员在ADR监测中发挥的作用、拓宽ADR监测范围及奖惩机制等几方面.
作者:李云送;陈瑶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由中华医药产业公司执行之本计画,将500种以上中药材,如性状鉴别、组织镜检、HPLC化学指纹图谱、ITS序列指纹图谱、及生物活性等辨识资讯,配合后续资讯系统之开发与建置,规划成可靠的电脑软体辨识方法,建构成实验室e-化资讯管理系统,以取代人工辨识,本系统以Web-based架构建立,提供远距操作及跨平台的能力,支援Barcode管理,增加资料输出入流程的顺畅及易于管理的特性;在安全管控方面,系统中的使用者藉由其工作的性质,由管理者设定不同的权限,及资料处理的限制,以达到安全性管理机制,采用模组化设计,将资料库与前端分离,减少后续之维护工作,降低系统资料被侵入之风险性,相对的,增加扩充的可变性,及强化资料库的安全性.后藉由连结分析模组,可以快速的分析所传入之实验结果,以确认采购药材之正确性.并可与国际不同中草药实验室之测试资料连结,做进一步检验测试.本计划之主要实施之步骤为包含:1.规格收集与制定,2.网路架构之建置,3.系统开发及程式扩写,4.系统连结测试与修正,5.系统整合完成,对系统作全面性布建及测试,以确保正常运行.希望用以服务行政机关业界、研究机关、及消费者;以期提升中药材品质管制的水准,加速中药制剂的国际化,以行销全世界.
作者:杨荣光;陈怡君;陈介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分析药物咨询服务的重要性,介绍工作要求,咨询内容,操作方法,案例分析.通过药物咨询服务,可以减少医疗差错,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改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方鹏飞;张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乃近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BDS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溶液-甲醇(70∶3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5nm.结果 安乃近在1.225~8.164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5%,n=9.结论 本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较好.
作者:庄阳辉;石炳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口服降糖药提供依据.方法 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法,对我院2004年住院病人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进行分析.结果 磺酰脲类药物使用频度高,其次为双胍类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结论 磺酰脲类药物在口服降糖药中占主导地位,药物的药理特性和价格是影响药物利用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翠琳;池明建;肖先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国内不同厂家罗红霉素颗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自身对照、交叉法单剂量口服两个不同厂家的罗红霉素颗粒后,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浆中罗红霉素浓度.结果 单剂量口服300mg罗红霉素颗粒受试和参比制剂后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20±5.50)h和(1.70±0.50)h;峰值血药浓度Cmax分别(6.84±2.57)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48)分别为94.03±15.85)μg·h·mL-1和(100.25±15.27)μg·h·mL-1.两种片剂所有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95.0±16.2)%.结论 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张鹏;祁仰海;廉江平;李小川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