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鳖甲炮制沿革及工艺探讨

陆维承

关键词:鳖甲, 炮制沿革, 工艺探讨
摘要:鳖甲为鳖科动物鳖的干燥背甲.历代炮制经历了醋炙、童便炙、酒制、醋炙、酥制等方法,现代研究得出砂炒醋淬法比较合理.酶解法、热解法和食用菌法3种净制工艺鳖甲质量比较,鳖甲食用菌法净制品中游离氨基酸、乙醇浸出物、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传统炮制品.古籍中常将鳖甲和童子小便煮,从卫生学方面考虑,确实不妥,现代也没有研究的价值.食用和未食用的鳖甲以动物胶、角蛋白为指标,二者相距甚远.因此食用的鳖甲能否入药还需进一步研究.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1932张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在西药门诊处方中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1星期处方总计1932张进行统计并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45.55%,个别诊室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抗菌药使用频率高的类别为氟喹诺酮类23.52%,使用频率高的品种为阿莫西林16.82%;抗菌药联合应用分析:二联以上频率36.36%;抗菌药使用时间分析:连续用药4~7d频率49.77%;抗菌药合理性分析:合理66.52%,基本合理20.98%,不合理12.50%.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于WHO推荐的结果,抗菌药的使用有待规范管理.

    作者:林素珍;苏悦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GMP改造--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主要介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改造是中药饮片现代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和如何实施中药饮片生产GMP硬件改造.实践证明,通过GMP硬件改造,能够满足我公司中药饮片生产的需要,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顺应市场的需要.

    作者:陈建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美洛昔康含量的研究

    美洛昔康对Luminol电化学发光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建立了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美洛昔康含量的新方法.美洛昔康浓度在2.5×10-7~3.0×10-5mol·L-1范围内与发光减少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1.对5.0×10-6mol·L-1美洛昔康平行测定10次,相对标准偏差为4.05%.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的特点,应用于美洛昔康片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叶桦珍;陈穗;耿莹莹;邱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铁皮石斛与几种常用混淆品的红外光谱鉴别

    目的寻找能够鉴别铁皮石斛与几种常用混淆品的新方法,为进一步探索石斛类药材、饮片快速、有效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药材原粉末加KBr直接压片法测定铁皮石斛与几种常用混淆品的红外光谱,所获得的指纹图谱进行特征峰指认和对比分析.结果铁皮石斛与几种常用混淆品的红外吸收频率、吸收峰的峰形和相对强度都存在较显著的差异.结论首次采用红外光谱法鉴别铁皮石斛与几种常用混淆品,结果快速、准确,为控制铁皮石斛商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兆奎;孙彩华;李美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维生素B6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目的建立凝胶法进行维生素B6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方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维生素B6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考察确立维生素B6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测法.结果维生素B6注射液样品浓度在0.25mg·mL-1以下时可消除干扰,其细菌内毒素限值可定为1EU·mL-1.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对维生素B6注射液进行检查.

    作者:李锦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冬虫夏草与混、伪品的鉴别

    冬虫夏草具补肺益肾、止血化痰功能,据药理实验冬虫夏草能明显促进免疫功能,增加冠脉流量,有明显降压平喘作用,市场上常有以亚香棒虫草,凉山虫草充当正品使用,必须加以鉴别.

    作者:滕志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虚汗停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虚汗停颗粒中黄芪甲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ODS-C18(4.6× 250mm)为色谱柱,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0nm.结果黄芪甲苷在0.1~1.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加样回收率97.11%,RSD=1.13%;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排除其他成分干扰,可用于虚汗停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苏孝共;郑国平;孙忠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

    对2004年我院门诊应用抗高血压药进行统计分析,应用较为合理,在患者经济能力能承受的前提下,提倡多用长效制剂,以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林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温经化瘀合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制定温经化瘀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当归和益母草,用HPLC法测定阿魏酸的含量.结果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温经化瘀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叶宓曚;俞索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临床输液反应因素

    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各种因素,大限度地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参考有关报道加以分析.结果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有药物因素、操作因素、器具因素等.结论应加强这些方面严格监控和管理.

    作者:徐雯;应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黑顺片与白附子不可混用

    本文介绍黑顺片与白附子的外观性状、粉末特征、分光光度测定的鉴别方法.

    作者:林仁礼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降血糖机制的研究进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全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数与日俱增,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疾病,我国糖尿病患者约4000万人,是糖尿病患者多的国家之一.

    作者:王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临床输液反应的分析及防治对策

    通过从药物因素、输液操作因素、输液器材的质量、输液环境和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输液反应的原因,提出预防输液反应的对策如严格掌握输液的适应症、剂量、禁忌症;输液前要认真检查药品质量;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操作;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注意个体差异;注意药液温度与体温的差别;注意输液保存等,有助于对输液反应的预防、控制及处理.

    作者:钟录平;张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国内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资料.方法通过上网检索,查阅国内中文医药期刊,对有关生脉注射液的ADR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生脉注射液的ADR病例报道相对较少,上市10多年共计36例.ADR中性别无显著差异,30岁以上为多发人群.用药30min内出现ADR占51.52%,ADR类型中变态反应占40.91%,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结论生脉注射液临床应用安全可靠,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作者:刘炜;张峻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不合理用药的危害

    近年来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如药害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医药资源严重浪费;使医院、医生声誉受损;耐药菌珠增多等.

    作者:朱国延;姬广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

    本文就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从原植物、自然环境、播种季节、采收、生产年限、初加工、贮藏保管、重金属和农药残留、以及人为掺假等诸多方面予以论述,探讨提高中药材质量的途径.

    作者:黄坚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硒化壳聚糖的制备及其表征

    本研究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壳聚糖无机硒酸进行硒化,并对其硒化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硒化壳聚糖的IR和UV光谱证明:硒化位点为壳聚糖碳6位上的羟甲基与碳2位上的氨基.硒化壳聚糖为低分子量水溶性物质,有望开发成为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有机硒药物.

    作者:李柱来;林媚;王津;柯晓燕;赵传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无极膏中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麝香草酚的含量

    目的为了更好地控制无极膏产品质量,完善和提高其质量标准.方法用气相色谱法对其中的成分: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酯、麝香草酚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10%PEG-20M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柱温:程序升温.结果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酯、麝香草酚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可有效地控制无极膏的质量.

    作者:陈振霆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台湾药害救济法简介

    药品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良反应的救济也变得更为迫切.我国台湾是继德国、日本之后全球第三个实施药害救济政策的地区,本文将对台湾的药害救济法进行简要的介绍.

    作者:李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安全性问题

    本文简述了他汀类药物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提醒应当关注和重视他汀类使用的安全性,强调建立完善他汀类药物临床监测并总结意见,反映了当前针对问题的一些经验,供临床应用参考.

    作者:陈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