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

卢美翠

关键词:抗生素后效应, 抗生素, 合理用药
摘要:抗生素后效应是近年来在抗生素化疗领域受到重视的新理论,为临床设计更加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科学地指导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对提高抗生素治疗水平其深远意义.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斑蝥

    本文阐述中药斑蝥的药理、毒理及临床应用情况,据现代药理、毒理的研究,已提取、合成了一系列斑蝥衍生物如斑蝥酸钠、羟基斑蝥胺、甲基斑蝥胺、丙烯基斑蝥胺等,并应用于临床.

    作者:林峰;洪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1世纪医院药学的发展趋势

    目的探讨医院药学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方法分析我国医院药学的服务模式和医院药学发展程度,总结出各阶段的主要特点.结果临床药学是目前医药学工作的重点.结论药学监护是21世纪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白夺龙;吴瑞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费菜的栽培技术及其药用价值

    费菜是一种人工栽培的草本植物,易种易管,病虫害少,但其药用价值大,通过采收与加工,可制成养心茶、保健菜等,经常食用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作者:李宋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甲硝唑的含量

    采用一阶导数分光度法测定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甲硝唑的含量,线性范围4~16μg*ml-1,平均回收率99.7%,RSD为0.58%.

    作者:戴金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我国银杏开发价值及思考

    银杏是我国出口量大的中药材之一,其产业发展可带来丰厚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本文从银杏的药用价值、我国银杏开发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

    作者:陈榕虎;林端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紫外分光光度测定特麻滴鼻剂的含量

    本文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消除组分间干扰进行含量测定.特非那定含量测定波长为261.5,253nm,对应平均回收率99.8%(RSD=0.9%,n=9);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波长为254.266.8nm,对应平均回收率99.5%(RSD=1.5%,n=9).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莫明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西咪替丁的合理应用

    西咪替丁的不合理应用,可影响其疗效并增加毒副反应.如用药方法不当,1日剂量(0.6~1.2g)一次滴完,致血药浓度暂时性过高,滴完后20多个小时无药物输入,不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联合用药不当,如与乳酶生、氢氧化铝、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合用,可影响疗效或增加副反应,临床应用时须加以注意.

    作者:郭献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服益母草引起产后精神病人腹痛32例

    益母草为妇科产后要药,特别是妇科月经不调中应用甚多,我院在1991~2000年应用益母草治疗产后精神病人致腹痛反应3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树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公费医疗”和“医保”门诊处方变化分析及对策

    本文通过以医保改革改革前后的“公费医疗”和“医保”中西药门诊处方的变化的分析,得出结论,医保改革使参保人员费用意识增强,医保的用药范围较公费医疗更符合实际需要,同时提出医院药房对策,及时调整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保证患者用药需求,降低患者自付比例.

    作者:潘家炘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治冻灵酊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以地塞米松、山莨菪碱、樟脑及薄着脑等为主要成分制备治冻灵酊.方法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用治冻灵酊治疗冻疮和红斑134例.结果制剂稳定,质量可靠;对冻疮和红斑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92.86%.结论该制剂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朱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生物制品蛋白质含量Lowry测定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日常工作中测定生物制品中总蛋白的含量常采用Lowry法,由于蛋白质的特异性以及干扰物质存在,常给测定结果带来较大误差.本文从测定时参照标准品选择、干扰物存在的排除方面总结了提高Lowry法测结果准确性的经验.

    作者:张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复方新诺明致阴茎部瘙痒伴轻度肿痛1例

    患者李某,男,3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自行到药店购买复方新诺明3日量,首服4片,约2h后,阴茎部冠状沟、阴茎及阴囊周边皮肤出现红斑,红斑有针尖大小和米粒大小淡红色小脓疱,瘙痒难忍并伴轻微肿痛,来我院诊治,嘱其停用复方新诺明,给予非那根、10%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等抗过敏治疗,并以3%硼酸溶液局部冲洗,患者症状逐渐缓解,3d后瘙痒症状伴轻度肿痛消失.为证实是复方新诺明引起,经患者同意嘱其再次服用复方新诺明(另外厂家)每次2片,1日2次,认真观察,服药后约1.5h,症状同前,立即同前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作者:吴超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卵磷脂注射液中总卵磷脂的含量

    目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卵磷脂注射液的含量.方法以水为溶媒,检测波长在720nm的条件下,对卵磷脂注射液进行定量分析,另外还对样品的测定条件进行了优选.结果卵磷脂在浓度为4μg-2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以标准曲线法得其回收率为101.3%(n=6),RSD为0.93%.结论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辅料无干扰.

    作者:郑朝华;季一兵;陈玉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皮肤病人的出院指导

    皮肤病人经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稍有好转,就会要求出院.因此,出院指导显得十分重要.它可促使病人尊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早日康复,疗程得以巩固,以及减轻病人痛苦等.护士在实施出院指导时,要有针对性,根据皮肤病的不同特点、症状、病因作好相应的指导.力求让患者听懂,听明白,并懂得其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自我护理、自我保健的方法,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作者:邱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药学行业信息化的思考

    药学行业信息化是大有前途的新兴科学技术,它不仅大大促进了药学事业的发展,而且对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国家颁布的全国执业药师资源考试大纲明确要求执行药师必须熟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并熟悉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范围.本文从现阶段药学行业信息化的主要方面简要概述,阐明药学工作从传统的经验管理上升到现代化科学管理的一个新的转折,是现代科学管理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体现,其核心思想就是把药学工作做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结合我国药学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为使得我国药学行业信息化事业这一领域尽快走上系列化、规范化的道路,以适应现代化药学工作的要求,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作者:王国权;庞素秋;刘国英;周金生;杨舜娟;卢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博利康尼致急性尿潴留2例

    我院于1998年10月至2000年4月收治用博利康尼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致急性尿潴留2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1,林某,男,68岁,因突然排尿困难2h入院患者1周来反复咳嗽,痰少,伴轻微胸痛,在我院门诊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先锋IV,复方新诺明常规剂量治疗,博利康尼2.5mg,1日2次.服药后2h许,突然出现排尿困难,既往体健.查体:T37.2℃,P76次/min,R20次/min,BP15.5/11kpa.一般情况良好,心脏听诊正常,双肺听诊呼吸音稍粗,腹软,肝脾未触及,耻骨上方隆起压痛,叩诊浊音,肠鸣音正常.肛门指检前列腺无增大.三大常规检查正常,X线胸片提示双肺纹理稍增粗,B超提示膀胱、前列腺未见异常回声,诊断为急性尿潴留.立即给予导尿,停服博利康尼,继续服用上述抗生素.4h后患者能自行排尿,随访2个月一切正常.

    作者:林添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长裙竹荪菌丝体糖蛋白DiGP-2的组成分析和抑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长裙竹荪菌丝体糖蛋白DiGP-2的组成分析和抑瘤作用.方法长裙竹荪菌丝体糖蛋白DiGP-2用氨基酸自动测定仪测定.结果 DiGP-2含有16种氨基酸;气相层析分析表明DiGP-2的单糖组成为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其摩尔比为 0.78∶2.13∶1.00.结论 DiGP-2对小鼠肉瘤S-180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瘤率为36.82%.

    作者:柯伙钊;林玉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发展概述

    本文提出从抗生素的化学结构、抗菌谱和耐钝化酶为依据,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进展分为三代或三个阶段.目前开发的品种已从不抗绿脓杆菌、耐钝化酶差,以卡那霉素为代表的第一代产品发展到以半合成为主的抗菌谱更广、耐钝化强,以奈替米星为代表的第三代高效、低毒产品.

    作者:林文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检测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和蔗糖

    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果糖的三甲基硅醚衍生物.色谱条件:色谱柱HP-1(30m×0.32mm)毛细管柱,程序升温:180℃至250℃,升温速度8℃/min,250℃延长8min;进样口240℃,FID检测器280℃,进样体积0.4μl.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速度快、结果满意.

    作者:周欣;王庆彪;刘锡钧;王松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别嘌醇片致严重过敏及肾功能不全1例

    患者男性,65岁,退休教师,有多年的痛风病史.半年前患者两脚趾、脚后跟及膝关节轮流肿痛长达两个多月,就诊后开始服用别嘌醇片,口服1日0.3g,分3次完成.用药1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患者将药量减至1日0.15g,分3次完成,又维持了半个月,待症状完全好后停止用药.停药后两天,患者开始出现皮疹,1周时间皮疹迅速扩展至全身乃至头面部,体温高达38~39℃,于2000年12月5日入住我院治疗.

    作者:张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