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别嘌醇片致严重过敏及肾功能不全1例

张旭

关键词:别嘌醇片, 严重过敏, 患者, 症状, 退休教师, 皮疹, 头面部, 痛风病, 脚后跟, 关节轮, 肿痛, 治疗, 药量, 停药, 体温, 男性, 扩展, 口服
摘要:患者男性,65岁,退休教师,有多年的痛风病史.半年前患者两脚趾、脚后跟及膝关节轮流肿痛长达两个多月,就诊后开始服用别嘌醇片,口服1日0.3g,分3次完成.用药1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患者将药量减至1日0.15g,分3次完成,又维持了半个月,待症状完全好后停止用药.停药后两天,患者开始出现皮疹,1周时间皮疹迅速扩展至全身乃至头面部,体温高达38~39℃,于2000年12月5日入住我院治疗.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直接铈量法测定昆布中碘的含量

    目的建立直接铈量法测定昆布中碘含量的方法.方法在弱酸性条件下,于水-氯仿体系中,以邻二氮菲-Fe(Ⅱ)为指示剂,用Ce(SO4)2滴定液直接滴定.结果测定线性范围2~10mg(r=0.9999),滴定误差±0.4%(n=5),平均加样回收率100.7%(n=5),样品测定精密度RS=0.7%(n=5).结论结果准确可靠,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王伯涛;张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的研究近况

    从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的发展情况、发展原因以及构效关系、制备方法、结构的确证、质量标准等几方面来介绍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的研究近况.

    作者:林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硫磺樟脑洗剂配制方法的改进

    用优选法进行试验,改进硫磺樟脑洗剂的配制方法.我们发现以黄原胶为助悬剂所配制的成品稳定性好.

    作者:陈淑珠;冯淑玲;蔡秀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皮肤病人的出院指导

    皮肤病人经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稍有好转,就会要求出院.因此,出院指导显得十分重要.它可促使病人尊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早日康复,疗程得以巩固,以及减轻病人痛苦等.护士在实施出院指导时,要有针对性,根据皮肤病的不同特点、症状、病因作好相应的指导.力求让患者听懂,听明白,并懂得其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自我护理、自我保健的方法,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作者:邱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卵磷脂注射液中总卵磷脂的含量

    目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卵磷脂注射液的含量.方法以水为溶媒,检测波长在720nm的条件下,对卵磷脂注射液进行定量分析,另外还对样品的测定条件进行了优选.结果卵磷脂在浓度为4μg-2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以标准曲线法得其回收率为101.3%(n=6),RSD为0.93%.结论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辅料无干扰.

    作者:郑朝华;季一兵;陈玉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检测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和蔗糖

    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果糖的三甲基硅醚衍生物.色谱条件:色谱柱HP-1(30m×0.32mm)毛细管柱,程序升温:180℃至250℃,升温速度8℃/min,250℃延长8min;进样口240℃,FID检测器280℃,进样体积0.4μl.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速度快、结果满意.

    作者:周欣;王庆彪;刘锡钧;王松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比较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144例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作随机比较研究,头孢曲松组48例1g/d,头孢噻肟组48例3g/d,头孢呋辛组48例2.25g/d,均静脉注射,疗程均为7d.结果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81.25%、83.33%、79.17%,3组治疗方案有效率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0.64元、32.26元、27.21元.结论 3组治疗方案中头孢曲松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佳.

    作者:温预关;唐干益;谭献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

    抗生素后效应是近年来在抗生素化疗领域受到重视的新理论,为临床设计更加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科学地指导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对提高抗生素治疗水平其深远意义.

    作者:卢美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甲硝唑的含量

    采用一阶导数分光度法测定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甲硝唑的含量,线性范围4~16μg*ml-1,平均回收率99.7%,RSD为0.58%.

    作者:戴金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费菜的栽培技术及其药用价值

    费菜是一种人工栽培的草本植物,易种易管,病虫害少,但其药用价值大,通过采收与加工,可制成养心茶、保健菜等,经常食用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作者:李宋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42例产EXBLs细菌分离前后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产EX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离前后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提请医生正确选用抗感染药物,防止由EXBLs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方法 1999~2000年,住院感染产EX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42例病人进行临床调查分析.结果本组产EX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呈多重耐药,对头孢噻肟钠耐药率分别为95.74%和98.08%:住院期间共使用三代头孢菌素135个疗程,EXBLs分离前二周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占76.19%,使用2种三代头孢菌素占19.05%;鉴定EXBLs阳性后两周选用三代头孢菌素有20例,占47.62%,使用2种三代头孢菌素的占16.67%.抗感染药的使用都是联合用药,品种更换频繁,同一抗感染药静脉连续使用时间长,并发真菌感染21例,占50%.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导致了EXBLs的产生,且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治疗佳的药物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滥用抗感染药物易产生耐药菌株及真菌二重感染,临床应加强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管理.

    作者:郭丽珍;杨月霞;陈维媚;林月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龙胆及其混淆品桃儿七的鉴别

    比较龙胆及其混淆品桃儿七的植物形态、性状及显微.方法对植物形态、性状、显微、薄层层析等进行鉴别.结果龙胆与桃儿七来源不同科属,其性状、性味、功效都存在很大差异,桃儿七有毒,不能两者相混淆.结论应按两个品种分别使用.

    作者:薛团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双波长标准加入法同时测定芦荟大黄素甙和芦荟大黄素

    应用双波长标准加入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芦荟中芦荟大黄素甙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根据两种物质的吸收光谱,选择芦荟大黄素甙为标准加入组分,在芦荟大黄素的等吸收波长361.4nm和480.9nm处进行标准加入测定.芦荟大黄素甙和芦荟大黄素浓度在0~1×10-4mol*L-1范围内均符合比尔定律.对库拉索芦荟中芦荟大黄素甙和芦荟大黄素含量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2%.

    作者:林新华;陈伟;黄丽英;罗红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HPLC柱前衍生法测定妥布霉素

    方法对妥布霉素HPLC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目的选用2,4-二硝基氟苯(DNFB)柱前衍生化,以Agilent Hypersil ODS为色谱性,0.25%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乙腈-0.5mol*L-1硫酸溶液(40∶59∶1)为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1,检测波长365nm.结果在10~10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1.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妥布霉素的质量控制.

    作者:于华生;马赛骏;陈东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地黄及增液口服液中梓醇的含量

    建立测定地黄药材及成药制剂增液口服液中梓醇的含量.地黄药材用甲醇加热回流1h提取;成药制剂增液口服液用正丁醇萃取.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99),检测波长为210nm.可测出地黄药材中梓醇的含量,回收率为98.3%,RSD小于2%.并可测出增液口服液中是否含有梓醇.本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作地黄药材及其成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勇;吴春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生物制品蛋白质含量Lowry测定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日常工作中测定生物制品中总蛋白的含量常采用Lowry法,由于蛋白质的特异性以及干扰物质存在,常给测定结果带来较大误差.本文从测定时参照标准品选择、干扰物存在的排除方面总结了提高Lowry法测结果准确性的经验.

    作者:张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紫外双波长测定法测定甲磺酸溴隐亭片的含量均匀度

    目的探讨消除稳定剂对甲磺酸溴隐亭的干扰.方法采用紫外双波长测定法.结果被测组分的吸收度差值与浓度成良好的线性,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100.07%和1.33%,结论方法简单、准确并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

    作者:曾海虹;邱涵;张君倩;洪志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红豆杉物种资源的开发利用

    紫杉醇作为一种具有广谱抗癌活性的新药已成为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并且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开发与利用红豆杉物种资源获得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道伟;梅运军;鲁明波;刘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别嘌醇片致严重过敏及肾功能不全1例

    患者男性,65岁,退休教师,有多年的痛风病史.半年前患者两脚趾、脚后跟及膝关节轮流肿痛长达两个多月,就诊后开始服用别嘌醇片,口服1日0.3g,分3次完成.用药1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患者将药量减至1日0.15g,分3次完成,又维持了半个月,待症状完全好后停止用药.停药后两天,患者开始出现皮疹,1周时间皮疹迅速扩展至全身乃至头面部,体温高达38~39℃,于2000年12月5日入住我院治疗.

    作者:张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复方新诺明致阴茎部瘙痒伴轻度肿痛1例

    患者李某,男,3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自行到药店购买复方新诺明3日量,首服4片,约2h后,阴茎部冠状沟、阴茎及阴囊周边皮肤出现红斑,红斑有针尖大小和米粒大小淡红色小脓疱,瘙痒难忍并伴轻微肿痛,来我院诊治,嘱其停用复方新诺明,给予非那根、10%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等抗过敏治疗,并以3%硼酸溶液局部冲洗,患者症状逐渐缓解,3d后瘙痒症状伴轻度肿痛消失.为证实是复方新诺明引起,经患者同意嘱其再次服用复方新诺明(另外厂家)每次2片,1日2次,认真观察,服药后约1.5h,症状同前,立即同前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作者:吴超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