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别嘌醇片致严重过敏及肾功能不全1例

张旭

关键词:别嘌醇片, 严重过敏, 患者, 症状, 退休教师, 皮疹, 头面部, 痛风病, 脚后跟, 关节轮, 肿痛, 治疗, 药量, 停药, 体温, 男性, 扩展, 口服
摘要:患者男性,65岁,退休教师,有多年的痛风病史.半年前患者两脚趾、脚后跟及膝关节轮流肿痛长达两个多月,就诊后开始服用别嘌醇片,口服1日0.3g,分3次完成.用药1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患者将药量减至1日0.15g,分3次完成,又维持了半个月,待症状完全好后停止用药.停药后两天,患者开始出现皮疹,1周时间皮疹迅速扩展至全身乃至头面部,体温高达38~39℃,于2000年12月5日入住我院治疗.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药学行业信息化的思考

    药学行业信息化是大有前途的新兴科学技术,它不仅大大促进了药学事业的发展,而且对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国家颁布的全国执业药师资源考试大纲明确要求执行药师必须熟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并熟悉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范围.本文从现阶段药学行业信息化的主要方面简要概述,阐明药学工作从传统的经验管理上升到现代化科学管理的一个新的转折,是现代科学管理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体现,其核心思想就是把药学工作做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结合我国药学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为使得我国药学行业信息化事业这一领域尽快走上系列化、规范化的道路,以适应现代化药学工作的要求,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作者:王国权;庞素秋;刘国英;周金生;杨舜娟;卢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服益母草引起产后精神病人腹痛32例

    益母草为妇科产后要药,特别是妇科月经不调中应用甚多,我院在1991~2000年应用益母草治疗产后精神病人致腹痛反应3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树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

    抗生素后效应是近年来在抗生素化疗领域受到重视的新理论,为临床设计更加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科学地指导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对提高抗生素治疗水平其深远意义.

    作者:卢美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红豆杉物种资源的开发利用

    紫杉醇作为一种具有广谱抗癌活性的新药已成为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并且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开发与利用红豆杉物种资源获得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道伟;梅运军;鲁明波;刘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复方壳聚糖对消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壳聚糖给小鼠不同剂量对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取体重18~22gICR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复方壳聚糖100、200、400mg*kg-1,云芝多糖240mg*kg-1,实验前分别灌胃炭未阿拉伯胶混悬液01mg*10g-1,15min后将动物处死测定炭末推进百分率.结果蒸馏水组为66.49±7.22;复方壳聚糖组分别为92.73±7.08、95.32±5.72、99.35±1.72(P均<0.01),云芝多糖组为79.75±10.98.结论复方壳聚糖可显著提高小鼠胃肠的蠕动能力.

    作者:陈振兴;叶媄媄;朱惠;林凌;李双官;徐榕青;林建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1世纪医院药学的发展趋势

    目的探讨医院药学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方法分析我国医院药学的服务模式和医院药学发展程度,总结出各阶段的主要特点.结果临床药学是目前医药学工作的重点.结论药学监护是21世纪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白夺龙;吴瑞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增乳保育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本文采用D101大孔树脂柱分离增乳保育膏中的大量炼制过的蔗糖,然后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增乳保育膏中的芍药苷含量的方法,取得满意的结果.

    作者:林绍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斑蝥

    本文阐述中药斑蝥的药理、毒理及临床应用情况,据现代药理、毒理的研究,已提取、合成了一系列斑蝥衍生物如斑蝥酸钠、羟基斑蝥胺、甲基斑蝥胺、丙烯基斑蝥胺等,并应用于临床.

    作者:林峰;洪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紫外双波长测定法测定甲磺酸溴隐亭片的含量均匀度

    目的探讨消除稳定剂对甲磺酸溴隐亭的干扰.方法采用紫外双波长测定法.结果被测组分的吸收度差值与浓度成良好的线性,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100.07%和1.33%,结论方法简单、准确并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

    作者:曾海虹;邱涵;张君倩;洪志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盐酸米多君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

    目的采用HPL 测定盐酸米多君片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以控制产品质量.方法以ODS为固定相,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3.0)(23∶77),检测波长为290nm,采用外标法.结果盐酸米多君(ST1085-HC1)和杂质ST1059-HC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5~0.25mg*ml-1(r=0.99999,n=6)和4~40μg*ml-1(r=0.99994,n=6),回收率分别为99.5%和101.7%.结论本法结果准确,简便且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质量.

    作者:王红梅;黄剑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紫外分光光度测定特麻滴鼻剂的含量

    本文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消除组分间干扰进行含量测定.特非那定含量测定波长为261.5,253nm,对应平均回收率99.8%(RSD=0.9%,n=9);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波长为254.266.8nm,对应平均回收率99.5%(RSD=1.5%,n=9).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莫明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比较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144例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作随机比较研究,头孢曲松组48例1g/d,头孢噻肟组48例3g/d,头孢呋辛组48例2.25g/d,均静脉注射,疗程均为7d.结果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81.25%、83.33%、79.17%,3组治疗方案有效率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0.64元、32.26元、27.21元.结论 3组治疗方案中头孢曲松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佳.

    作者:温预关;唐干益;谭献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HPLC柱前衍生法测定妥布霉素

    方法对妥布霉素HPLC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目的选用2,4-二硝基氟苯(DNFB)柱前衍生化,以Agilent Hypersil ODS为色谱性,0.25%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乙腈-0.5mol*L-1硫酸溶液(40∶59∶1)为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1,检测波长365nm.结果在10~10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1.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妥布霉素的质量控制.

    作者:于华生;马赛骏;陈东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系数倍率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的含量

    系数倍率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的含量,结果表明浓度在7~25μg*ml-1范围内与△A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n=6).

    作者:林瑞来;陈樱;陈鸿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西咪替丁的合理应用

    西咪替丁的不合理应用,可影响其疗效并增加毒副反应.如用药方法不当,1日剂量(0.6~1.2g)一次滴完,致血药浓度暂时性过高,滴完后20多个小时无药物输入,不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联合用药不当,如与乳酶生、氢氧化铝、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合用,可影响疗效或增加副反应,临床应用时须加以注意.

    作者:郭献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扶正口服液的制备及在食管癌化疗中的疗效观察

    采用化疗的同时服用扶正口服液为治疗组;化疗相同不服用扶正口服液为对照组.结果:该制剂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率为57.5%,对照组为28%.经统计学处理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生存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该制剂可直接改善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瑞英;白夺龙;张洪红;林王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我国银杏开发价值及思考

    银杏是我国出口量大的中药材之一,其产业发展可带来丰厚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本文从银杏的药用价值、我国银杏开发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

    作者:陈榕虎;林端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朗泰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朗泰口服液中绿原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以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20∶80),检测波长327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为2.72%.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可有效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作者:谢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聚山梨酯80联合薄膜过滤检查风油精中控制菌

    本文报告了应用聚山梨酯80助溶样品和薄膜过滤加用含1%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洗膜的方法,检查风油精中的控制菌.利用本方法排除风油精中抑菌成份的干扰较完全,试验重现性好,检查结果准确.

    作者:陈金荣;李春蓉;吴晓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复方新诺明致阴茎部瘙痒伴轻度肿痛1例

    患者李某,男,3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自行到药店购买复方新诺明3日量,首服4片,约2h后,阴茎部冠状沟、阴茎及阴囊周边皮肤出现红斑,红斑有针尖大小和米粒大小淡红色小脓疱,瘙痒难忍并伴轻微肿痛,来我院诊治,嘱其停用复方新诺明,给予非那根、10%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等抗过敏治疗,并以3%硼酸溶液局部冲洗,患者症状逐渐缓解,3d后瘙痒症状伴轻度肿痛消失.为证实是复方新诺明引起,经患者同意嘱其再次服用复方新诺明(另外厂家)每次2片,1日2次,认真观察,服药后约1.5h,症状同前,立即同前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作者:吴超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