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2例产EXBLs细菌分离前后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郭丽珍;杨月霞;陈维媚;林月霞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EXBLs, 抗感染药
摘要:目的了解产EX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离前后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提请医生正确选用抗感染药物,防止由EXBLs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方法 1999~2000年,住院感染产EX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42例病人进行临床调查分析.结果本组产EX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呈多重耐药,对头孢噻肟钠耐药率分别为95.74%和98.08%:住院期间共使用三代头孢菌素135个疗程,EXBLs分离前二周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占76.19%,使用2种三代头孢菌素占19.05%;鉴定EXBLs阳性后两周选用三代头孢菌素有20例,占47.62%,使用2种三代头孢菌素的占16.67%.抗感染药的使用都是联合用药,品种更换频繁,同一抗感染药静脉连续使用时间长,并发真菌感染21例,占50%.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导致了EXBLs的产生,且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治疗佳的药物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滥用抗感染药物易产生耐药菌株及真菌二重感染,临床应加强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管理.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42例产EXBLs细菌分离前后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产EX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离前后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提请医生正确选用抗感染药物,防止由EXBLs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方法 1999~2000年,住院感染产EX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42例病人进行临床调查分析.结果本组产EX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呈多重耐药,对头孢噻肟钠耐药率分别为95.74%和98.08%:住院期间共使用三代头孢菌素135个疗程,EXBLs分离前二周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占76.19%,使用2种三代头孢菌素占19.05%;鉴定EXBLs阳性后两周选用三代头孢菌素有20例,占47.62%,使用2种三代头孢菌素的占16.67%.抗感染药的使用都是联合用药,品种更换频繁,同一抗感染药静脉连续使用时间长,并发真菌感染21例,占50%.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导致了EXBLs的产生,且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治疗佳的药物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滥用抗感染药物易产生耐药菌株及真菌二重感染,临床应加强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管理.

    作者:郭丽珍;杨月霞;陈维媚;林月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聚山梨酯80联合薄膜过滤检查风油精中控制菌

    本文报告了应用聚山梨酯80助溶样品和薄膜过滤加用含1%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洗膜的方法,检查风油精中的控制菌.利用本方法排除风油精中抑菌成份的干扰较完全,试验重现性好,检查结果准确.

    作者:陈金荣;李春蓉;吴晓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卵磷脂注射液中总卵磷脂的含量

    目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卵磷脂注射液的含量.方法以水为溶媒,检测波长在720nm的条件下,对卵磷脂注射液进行定量分析,另外还对样品的测定条件进行了优选.结果卵磷脂在浓度为4μg-2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以标准曲线法得其回收率为101.3%(n=6),RSD为0.93%.结论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辅料无干扰.

    作者:郑朝华;季一兵;陈玉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论黄芪的药用价值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具有补益强壮,益气升阳作用.本文阐述黄芪的药用价值.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利尿降压、抗炎、强心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

    作者:张树森;卢恭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复方氟米松搽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本文对复方氟米松搽剂的处方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采用醋酸地塞米松与盐酸达克罗宁组方,用月桂氮(艹)/(卓)酮作透皮吸收促进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酸地塞米松与盐酸达克罗宁的含量.结果制成的搽剂疗效好,且无刺激性.

    作者:林少山;潘碧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我院2000年度门诊患者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经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2000年度抗高压药物的应用状况、发展趋势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DDDs分析方法.结果钙拮抗剂和ACEI分列用药金额前2位,钙拮抗剂和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分列用药频度前2位.结论低价位的钙拮抗剂、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利尿剂等药品仍是广大高血压患者的首选;价位较高的ACEI、AT受体拮抗剂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长效制剂和缓、控释制剂将是今后抗高血压用药的趋势.

    作者:叶建春;刘紫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治冻灵酊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以地塞米松、山莨菪碱、樟脑及薄着脑等为主要成分制备治冻灵酊.方法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用治冻灵酊治疗冻疮和红斑134例.结果制剂稳定,质量可靠;对冻疮和红斑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92.86%.结论该制剂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朱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药大腹皮提取液促进胃动力的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大腹皮的促胃动力机制.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大腹皮组及对照组,分别给大鼠灌服大腹皮水提液或蒸馏水1h、6h、12h后,以葡聚糖蓝-2000为胃肠内标记物观察大鼠胃动力的变化,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胃窦组织中胃动素(MTL)、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变化.结果灌服大腹皮水提液1h、6h后,大鼠胃动力显著增强,血浆、胃窦组织中MTL、SP的含量明显增加,VIP的含量显著下降,MTL、SP的含量增加及VIP的含量下降均以灌服大腹皮煎液1h后显著(P<0.01),6h后有减弱趋势(P<0.05);灌服大腹皮12h后大鼠胃动力及MTL、SP、VIP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大腹皮的促胃动力作用可能与血及胃肠道MTL、SP的含量增加及VIP的含量下降有关.

    作者:朱金照;张捷;冷恩仁;桂先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近年来薏苡仁的研究概况

    本文就薏苡仁近年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作一概述.化学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维生素B1、种子含氨基酸、薏苡素、薏苡酯、三萜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有降血糖、镇痛抗炎、抗血栓、抗肿瘤等作用.临床治疗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功能性痛经、急性病毒心肌炎等.

    作者:林建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1世纪医院药学的发展趋势

    目的探讨医院药学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方法分析我国医院药学的服务模式和医院药学发展程度,总结出各阶段的主要特点.结果临床药学是目前医药学工作的重点.结论药学监护是21世纪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白夺龙;吴瑞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紫外分光光度测定特麻滴鼻剂的含量

    本文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消除组分间干扰进行含量测定.特非那定含量测定波长为261.5,253nm,对应平均回收率99.8%(RSD=0.9%,n=9);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波长为254.266.8nm,对应平均回收率99.5%(RSD=1.5%,n=9).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莫明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公费医疗”和“医保”门诊处方变化分析及对策

    本文通过以医保改革改革前后的“公费医疗”和“医保”中西药门诊处方的变化的分析,得出结论,医保改革使参保人员费用意识增强,医保的用药范围较公费医疗更符合实际需要,同时提出医院药房对策,及时调整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保证患者用药需求,降低患者自付比例.

    作者:潘家炘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检测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和蔗糖

    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果糖的三甲基硅醚衍生物.色谱条件:色谱柱HP-1(30m×0.32mm)毛细管柱,程序升温:180℃至250℃,升温速度8℃/min,250℃延长8min;进样口240℃,FID检测器280℃,进样体积0.4μl.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速度快、结果满意.

    作者:周欣;王庆彪;刘锡钧;王松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比较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144例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作随机比较研究,头孢曲松组48例1g/d,头孢噻肟组48例3g/d,头孢呋辛组48例2.25g/d,均静脉注射,疗程均为7d.结果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81.25%、83.33%、79.17%,3组治疗方案有效率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0.64元、32.26元、27.21元.结论 3组治疗方案中头孢曲松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佳.

    作者:温预关;唐干益;谭献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斑蝥

    本文阐述中药斑蝥的药理、毒理及临床应用情况,据现代药理、毒理的研究,已提取、合成了一系列斑蝥衍生物如斑蝥酸钠、羟基斑蝥胺、甲基斑蝥胺、丙烯基斑蝥胺等,并应用于临床.

    作者:林峰;洪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OPA-FMOC联用柱前衍生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氨基酸的含量

    采用邻苯二甲醛(OPA)和氯甲酸芴甲酯(FMOC-CL)与氨基酸进行柱前衍生,HPLC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氨基酸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陈鹭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计算机联网在门诊药房的应用

    目的探讨计算机在药房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对我院计算机在门诊药房的应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计算机在我院门诊药房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结论计算机联网在门诊药房的应用深获各方面的好评.

    作者:王海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朗泰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朗泰口服液中绿原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以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20∶80),检测波长327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为2.72%.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可有效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作者:谢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停用氯氮平致鼻衄呕血药源性恶性症状群1例

    患者张某,男,36岁,农民,住院号94011.慢性精神分裂症残留期,不规则药物维持治疗症状复发于1994年5月18日再入院.既往无药敏史、溃痛病史及出血史,体重65kg.入院时身体状况一般,神经系统(一),氯丙嗪1日300mg~450mg治疗1个月余改氯氮平1日150mg~300mg治疗2个月后又害怕药物毒性,自行匿药停服.于次日下午开始激动不安,继则昏睡不语,面部潮红,大汗,呼吸急促,双眼结膜充血,鲜红,鼻衄2次,约50ml,呕咖啡色血块100ml左右.T39℃,P135次/min,R35次/min,BP138/90mmHg,四肢肌张力增加伴震颤,WBC11×10.L-1,CPK355u.L-1,考虑为药源性恶性症状群(DMS).经注安定、物理降温、输液、抗菌素、Vit.C、Vit.K鼻饲氯氮平,3日后渐恢复如初,继续氯氮平维持治疗至出院.

    作者:叶孝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一氧化氮(NO)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哺乳动物体内的NO是由NO合酶(NOS)氧化L-精氨酸而合成的,合成后的NO迅速跨膜扩散释放.NO合成失调能介导多种疾病产生.特异性NOS抑制剂能通过调控NO的合成,对NOS表达相关的各种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近年来NOS抑制剂的研究作一概述.

    作者:汪显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