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叶绿酸铜钠抗突变作用的实验研究

蔡承惠;吴小南;黄芳;汪家梨

关键词:叶绿酸铜钠, 抗突变作用
摘要: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探讨叶绿酸铜钠的抗突变作用.结果:叶绿酸铜钠能有效地抑制由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PCE微核的发生;在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中,表现为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抑制作用,由此表明,叶绿酸铜钠是一种有效的抗突变物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中药汤剂疗效的几个因素

    中药饮片的重量、质量、精粗程度,以及临方配制时的每一道操作工序,直至煎炖、服法,都直接地影响着中药的治疗效果.现略述于下.

    作者:郑玉藩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供应室一次性输液器具的质量控制

    我院自1996年底起,每批一次性输液器具都经我院药检室进行热原检查,完全合格后才投放于临床,有效地控制了临床因输液器具问题而引发的输液反应,现将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竭雅;陈建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土霉素片含量的快速测定法

    土霉素片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至今仍为基层常用药物之一.其含量测定部颁标准规定为微生物检定法[1],但要求实验条件高,不利于基层单位开展和适应快速测定的要求.本文根据土霉素具有旋光性的特点[2],采用旋光法对土霉素片进行含量测定,并与部颁法进行比较,结果满意.

    作者:陈芸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甲硝唑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探讨

    甲硝唑注射液<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收载为热原检查法.我院自1996年以来进行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满意.现将其研究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如真;薛时齐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太平感冒颗粒剂的药效学试验

    太平感冒颗粒剂抗菌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抑菌作用.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大鼠对组胺引起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致炎剂所致耳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用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对家兔引起体温升高有显著的降低解热作用,对小鼠发汗作用有显著的增加汗液分泌,促进退热功能.

    作者:陈震东;叶健;叶聚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含糖输液5-HMF均匀度考察

    常用的含糖输液10%葡萄糖注射液(10%GS)、5%葡萄糖注射液(5%G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NS)因品种与热压灭菌时位置的不同,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分布呈不均一性,本文应用正交试验对此进行考察,以期指导工作实践.

    作者:游翠芳;李枝端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卷柏和垫状卷柏的鉴别

    卷柏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r)Spring]和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uinata(Hook.et Grev.)Maxim]的干燥带根全草,用于多种血症.由于卷柏和垫状卷柏在我省均有分布,因此对其鉴别特征进行了探讨,以供生产和临床应用参考.

    作者:郭建雄;颜兴焕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中药汤剂的制备及饮用方法

    1 中药汤剂的煎煮1.1 煎煮器具煎煮中药时,好选用陶器锅或砂锅.这类煎器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材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传热性能好,受热均匀,并且具有保暖、价廉、易得的优点.不宜选用铜铁铝等金属器具作煎药锅,因为金属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与药物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液颜色加深或生成沉淀,影响汤剂的质量和治疗效果,如地榆、虎杖含丰实的鞣质,易与铁反应生成鞣酸铁,使药液颜色加深.黄芩、槐米、陈皮含有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与铁铝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而影响疗效.

    作者:黄永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叶绿酸铜钠抗突变作用的实验研究

    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探讨叶绿酸铜钠的抗突变作用.结果:叶绿酸铜钠能有效地抑制由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PCE微核的发生;在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中,表现为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抑制作用,由此表明,叶绿酸铜钠是一种有效的抗突变物质.

    作者:蔡承惠;吴小南;黄芳;汪家梨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小剂量叶酸片鉴别方法的改进

    叶酸是人体必需的一种B族维生素.妇女怀孕早期适量增补叶酸可以降低神经管畸形发生的危险.中国药典[1]中叶酸片规格为5 mg/片,鉴别时用紫外扫描,计算256 nm和365 nm的吸收度比值.小剂量叶酸片(0.4 mg/片)更适用于怀孕妇女补充叶酸,部标准[2]在鉴别时参照中国药典测定A256 nm和A365 nm的吸收度比值,笔者发现该法小剂量叶酸片中辅料影响较大,难以进行,需进一部完善.现将改进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晴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急性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1例

    患者,男性,70岁.因突发呕吐、腹泻、头晕伴晕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2 h服用中药汤剂(含川乌、草乌)后出现上腹部不适,呕吐胃内容物2次伴水样便1次,30 min前突感头晕,继即晕厥,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经2 min后神志自行转清.临床诊断为急性乌头碱中毒.

    作者:杨文振;薛丽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他巴唑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机理

    对他巴唑影响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催化的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反应及酪氨酸碘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他巴唑不抑制TPO,主要是通过夺去反应中必需的活性氧影响TMB的显色及酪氨酸的碘化.

    作者:冯修高;徐向进;薛昭卿;陈敏;吴学贵;王爱民;陈凤平;陈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谈盐酸普萘洛尔的服用禁忌

    盐酸普萘洛尔又名心得安,为临床常用的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药,能竞争性地抑制儿茶酚胺的作用,常用于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多种疾病的防治.

    作者:林桦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垂体后叶素在门脉高压性胃病胃粘膜灌注中的作用

    部分结扎大鼠门脉主干2周后,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LDF)测定大鼠胃粘膜血流量(GMBF),观察了垂体后叶素输注前和输注后30 min,门脉压力(PVP)的变化;测定了输注垂体后叶素30 min后血浆胰高糖素的含量.结果显示输注垂体后叶素10 min PHG大鼠的GMBF开始降低(P<0.05),15min显著降低(P<0.01);输注垂体后叶素30 min后显著降低PHG大鼠PVP(P<0.01),而血浆胰高糖素无明显变化(P>0.05).表明垂体后叶素能有效降低PHG大鼠GMBF,而对血浆胰高糖素无明显影响.

    作者:乐桥良;张贤康;张兴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锌B合剂中锌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锌B合剂含硫酸锌(ZnSO4)0.5 g,复合维生素B液(Vit.Bco)33.3 ml,单糖浆20 ml,苯甲酸醇1 ml,加蒸馏水至100 ml.本品为黄色澄明液体.用于维生素B缺乏症、口腔溃疡、幼儿厌食症等.为我院儿科常用制剂,临床疗效确切.含量测定采用铬黑-T为指示剂,EDTA(0.05 mol/L)为滴定液在NH3-NH4Cl缓冲液(pH=10)条件下进行滴定.该制剂中复合维生素B液含有泛酸钙,且单糖浆中Ca2+含量不一,造成含量结果偏高.复合维生素B液中维生素B2黄色产生干扰,使终点颜色变化不明显,结果很难判断.现对其测定方法作了改进,分析如下.

    作者:王瑞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蘑菇粉等中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本文探讨了应用HPLC法对食物中的水溶性维生素测定的一种方法.样品采用稀盐酸提取,经μ Bondapak C18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系中加入0.1 mol/L NaAc,0.02%三乙胺用HAC调pH为4.18,254 nm处紫外测定.梯度洗脱,样品中7种水溶性维生素完全分离并定量测定.回收率为91.6~104.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90%,线性相关系数在0.9950以上.

    作者:黄红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治疗高血压新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自从第一个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在临床上应用以来,对高血压的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此后又有10多种ACEI相继问世,目前成为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但ACEI都还存在一定的缺点,促使人们继续寻找新型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A)是一个更新换代的抗高血压药物,它的发现与应用给高血压的治疗药物增添了一个新的门类.

    作者:叶蕊;胡世云;施卿卿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简介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是现代药品管理分类的一种方法,也是发达国家药品分类管理的一种制度.西方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从50年代开始就陆续实行了药品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法规.我国过去长期以来在药品管理上没有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成熟,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为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医疗保健制度,尤其是对公费医疗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医疗制度的推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年6月18日以局长令公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共15条,将在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作者:林和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对常用给药途径的体会

    药物应用后所产生的治疗效果,常与药物的剂量、制剂、给药途径、联合应用以及病人的心理状态等有一定的关系.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和不同给药途径,会引起不同的药物效应.一般注射药物比口服吸收快,水溶性制剂比油溶液或混悬剂吸收快,在口服制剂中,溶液剂比片剂、胶囊容易吸收.

    作者:陈娴;王凤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露水草愈伤组织分化的研究

    从露水草(Cyanotis arachnoidea)无菌苗的胚根及叶鞘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叶鞘愈伤组织(LC)的生长比胚根愈伤组织(RC)的快,在同一培养条件下,由LC分化成3种不同生长及生理状态的愈伤组织无性质,正常脱分化的叶鞘愈伤组织(LCD),只分化根的愈伤组织(LCR)及产生红色色素的愈伤组织(LCP).

    作者:林如辉;刘美龙;甘烦远;彭丽萍;赵沛基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