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卿;田军华;王立斌
目的探讨烧伤后延迟复苏情况下,快速补液对伤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犬40%TBSAⅢ度烫伤模型,24只犬被随机分为烧伤对照组(C组)、延迟均匀补液组(E组)和延迟快速补液组(R组)进行补液.观察伤前、伤后2、6、8、12、24、36和48 h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肺动脉血压(PAP)和肺动脉楔状压(PAW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体表烫伤后早期各组PaO2改变不明显,伤后48 h均匀补液组显著低于快速补液组;PaCO2则均有所下降,但补液两组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伤后各组P(A-a)O2均显著上升,R组快速补液时明显回落.伤后各组PAP和PAWP均显著下降,R组快速补液时迅速回升,但补液两组间PAWP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在犬40%体表烫伤后延迟复苏情况下,如此快速补液肺循环可以承受,且对肺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闫柏刚;杨宗城;黄跃生;刘志远;傅琼芳;何宝斌;黎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们在1996年11月~1998年12月间,用施他宁治疗30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与22例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在临床疗效、副作用等方面作了较系统的对照研究.
作者:刘志海;周东生;王晓云;李金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对120例6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103例60岁以下患者进行对比,以探讨和分析老年AMI的临床特点.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本文全部病例选自我院1994年3月~1998年5月住院患者AMI资料,其中老年组120例,男80例,女40例,高年龄84岁.非老年组103例,男78例,女25例,低年龄31岁.
作者:田旻;李艳敏;张翠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院1996年1月~1999年1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4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崔桂兰;赵亚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 病例简介患者,女,70岁.因劳累后心前区疼痛10年于1999年5月3日入院.过去高血压史20年.体检:Bp 24.0/13.0 kPa(180/97.5 mmHg),心界轻度扩大,无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扫描:室间隔13 mm、左心室后壁12 mm、左心室射血分数67%、左心室等容舒张期144 ms、右心室正常;门控心血池显像(美国ADACⅡ型单光子计算机断层仪)示:室间隔反向运动、左右心室收缩明显不同步;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高血压病Ⅱ期.心电图示:窦性心律、60 bpm,各导联QRS波时限正常,V1、2导联R/S>1、RV1、V2>RV6、V5、6导联无Q波,ST-T呈左心室劳损改变;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ST-T异常,左中隔支传导阻滞.
作者:高峰;宋成运;黄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常见,多为自限性,约5%为持续性出血,20%~25%可再出血,且大多数发生在起病48小时内[1].尽管抑酸药对该症大多有效,但仍有约5%~10%用非手术治疗不能止血,需用手术治疗[2].现急诊内镜治疗已成为首选止血方法.本文探讨内镜下紧急注射治疗对重症出血性消化性溃疡的止血疗效.
作者:牛桂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压宁定(URA)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含量的影响.方法 12例慢性CHF患者静脉注射URA 25 mg,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NPY水平.结果 CHF组血浆NPY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52.27±24.18 vs 91.45±41.5 ng/L,P<0.001);经URA治疗后10分钟,CHF组NPY水平明显下降(198.37±26.48 ng/L,P<0.001).结论 NPY在CHF发病学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URA能显著地降低血浆NPY水平,对改善CHF血液动力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梁敏;黄运伯;梁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周围动脉闭塞类疾病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本文对36例超声拟诊的周围动脉闭塞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检测周围动脉闭塞类疾病的特点及临床价值.
作者:李莉;郑敏;吴炳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产科1989年1月~1999年1月收治22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王凡;宋林;刘亚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脓毒症是严重创伤、休克、外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已成为危重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临床流行病学分析显示,G+菌感染所致脓毒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至九十年代已达脓毒症发病率的30%~50%,且常常与G-菌脓毒症同时发生、协同致病[1].业已明确,外毒素是G+菌和某些G-菌感染的重要致病因子,与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本文拟就几种重要细菌外毒素在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彭志齐;姚咏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水肿型胰腺炎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肾脏损害程度不同.本文就实验结果对急性胰腺炎中出现的肾脏损害机理进行了讨论.
作者:李春明;董跃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近年来门电路心血池显像作为一种无创伤性心脏检查手段已被公认.采用运动负荷介入门电路心血池显像诊断冠心病具有较好的价值,但对于一些不能运动或运动量达不到次极量的病人,药物介入就成了较好的替代方法.我们采用门电路心血池显像过程中,用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维持静点的方式,做为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尤光;王裕环;赵长久;付君;李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们用自行研制的酶法测定β-羟丁酸,乙酰乙酸试剂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酮体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现介绍如下.
作者:于永光;邹德学;于洪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临床下壁心肌梗死多为右冠状动脉的病变,并多伴有窦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等,部分病人可伴有右室心肌梗死.右冠状动脉的阻塞因远段或近段病变不同,可以在心电图表现上有所差异;冠状动脉造影显示,ST段Ⅲ>Ⅱ导联伴有ST段V1导联的抬高,与右冠状动脉近段病变和右室梗死有关[1] .现将我院1992~1998年间17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和临床预后做一分析.
作者:王旭东;付研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许多研究发现,DN的发病有家族聚集性,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ing enzyme,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R-A)系统的关键酶,而机体ACE水平受ACE基因调控,因此国内外学者对ACE基因与DN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但由于种族及生存环境的差异,结果不尽一致.为此,本文通过对河北地区汉族人ACE基因与DN发病关系的研究,阐明本地区DN发病与ACE基因的相关性,从遗传角度探讨DN的发病机制.
作者:李英;张艳玲;丁小颖;于洁;吴文清;王战建;支忠继;顾连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一氧化氮是近年来一个研究热点,在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均起一定作用.各种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研究开发有望对败血性休克等疾病的治疗有益.本文旨在观察一种新合成的精氨酸类似物(以下简称新化合物)对巨噬细胞生成一氧化氮的影响.
作者:杨军珂;吴赛珠;周忠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78年Finley等[1]首次用吻合血管的自体骨膜移植修复骨缺损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1994年刘建寅[2]等报导带血管的异体骨膜能够成骨并可修复骨缺损,为异体骨膜移植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就带血管的异体骨膜移植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作者:李晓峰;李玲;张信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黑龙江省医院急诊科研制了新型的急救药品车,应用该仪器1997年2月~1998年9月抢救18例心脏骤停及严重的心律失常病人,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试验组18例,16例为急诊就治病人,2例为观察室病人.男16例,女2例,年龄20~59岁,平均39.5岁.
作者:张桂芝;刘学朋;马立新;张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急诊科自1991年10月~1998年10月共收治不典型心肌梗死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宝贞;张耿新;梁永耀;陈光贤;黄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肾上腺素是抢救心脏骤停的首选而有效的药物.我们在心肺复苏中采用静注不同剂量的肾上腺素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明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