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田旻;李艳敏;张翠丽

关键词:老年组, 急性心肌梗死, 住院患者, 年龄, 临床特点, 材料, 资料, 方法, 病例
摘要:本文通过对120例6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103例60岁以下患者进行对比,以探讨和分析老年AMI的临床特点.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本文全部病例选自我院1994年3月~1998年5月住院患者AMI资料,其中老年组120例,男80例,女40例,高年龄84岁.非老年组103例,男78例,女25例,低年龄31岁.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发伤合并休克早期大鼠小肠中发生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多发伤合并休克早期大鼠小肠中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光镜和电镜、原位末端标记法(ISEL),并测定DNA片段百分率(ap%).结果检测到凋亡所特有的DNA梯形条带,说明创伤后小肠细胞凋亡的存在.复苏后6 h各组ap%随创伤程度加重而增大;在6处创伤合并休克组,复苏后1 h ap%已显著升高,3 h达顶峰,以后逐渐下降,24 h仍高于伤前对照组.ISEL法发现大量肠粘膜细胞呈阳性染色.形态学检查显示,凋亡主要发生于小肠绒毛底部的粘膜上皮细胞及固有层的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结论多发伤合并休克早期大鼠小肠细胞大量凋亡,可能是导致肠道内生菌移位和继发多器官衰竭的原因之一.

    作者:官健;金大地;金丽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急诊内镜下注射治疗重症出血性消化性溃疡临床探讨

    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常见,多为自限性,约5%为持续性出血,20%~25%可再出血,且大多数发生在起病48小时内[1].尽管抑酸药对该症大多有效,但仍有约5%~10%用非手术治疗不能止血,需用手术治疗[2].现急诊内镜治疗已成为首选止血方法.本文探讨内镜下紧急注射治疗对重症出血性消化性溃疡的止血疗效.

    作者:牛桂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序贯综合治疗

    我们采用序贯综合方法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卫生;陈新杰;杨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微创水药冲溶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初步应用

    1998年7~10月,我院采用微创水药冲溶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3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聂建刚;孙晓立;阎长青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

    周围动脉闭塞类疾病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本文对36例超声拟诊的周围动脉闭塞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检测周围动脉闭塞类疾病的特点及临床价值.

    作者:李莉;郑敏;吴炳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延迟快速复苏对犬40%体表烫伤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烧伤后延迟复苏情况下,快速补液对伤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犬40%TBSAⅢ度烫伤模型,24只犬被随机分为烧伤对照组(C组)、延迟均匀补液组(E组)和延迟快速补液组(R组)进行补液.观察伤前、伤后2、6、8、12、24、36和48 h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肺动脉血压(PAP)和肺动脉楔状压(PAW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体表烫伤后早期各组PaO2改变不明显,伤后48 h均匀补液组显著低于快速补液组;PaCO2则均有所下降,但补液两组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伤后各组P(A-a)O2均显著上升,R组快速补液时明显回落.伤后各组PAP和PAWP均显著下降,R组快速补液时迅速回升,但补液两组间PAWP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在犬40%体表烫伤后延迟复苏情况下,如此快速补液肺循环可以承受,且对肺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闫柏刚;杨宗城;黄跃生;刘志远;傅琼芳;何宝斌;黎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ST段抬高Ⅲ>Ⅱ导联并ST段V1抬高的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分析

    临床下壁心肌梗死多为右冠状动脉的病变,并多伴有窦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等,部分病人可伴有右室心肌梗死.右冠状动脉的阻塞因远段或近段病变不同,可以在心电图表现上有所差异;冠状动脉造影显示,ST段Ⅲ>Ⅱ导联伴有ST段V1导联的抬高,与右冠状动脉近段病变和右室梗死有关[1] .现将我院1992~1998年间17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和临床预后做一分析.

    作者:王旭东;付研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潘南金心律平联合治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

    本院对164例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病人联合应用潘南金、心律平治疗,收到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均为住院病人,对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病人按病情、年龄随机分为两组,潘南金、心律平联合治疗组164例.心律平治疗组(对照组)124例.治疗组中男98例,女66例,年龄16~81岁,平均年龄54.6±6.8岁;对照组中男72例,女52例,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53.2±7.1岁.

    作者:王淑卿;田军华;王立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细菌外毒素在脓毒症发病中的意义

    脓毒症是严重创伤、休克、外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已成为危重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临床流行病学分析显示,G+菌感染所致脓毒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至九十年代已达脓毒症发病率的30%~50%,且常常与G-菌脓毒症同时发生、协同致病[1].业已明确,外毒素是G+菌和某些G-菌感染的重要致病因子,与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本文拟就几种重要细菌外毒素在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彭志齐;姚咏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气管内全麻苏醒延迟病例的处理与教训

    我院在近6年中共施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700例.其中非神经外科患者麻醉后发生苏醒延迟7例,今将有关教训和处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见附表.

    作者:刘松节;李晓兰;滕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防治进展

    高血压病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以促进二病的发生,增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故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是严峻而艰巨任务.为了进一步搞好这项工作,回顾了近年来高血压防治方面的某些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何鹰;何厚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斯奇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常规抗炎治疗只能缓解其症状,却难以根治.我们用斯奇康对慢支急性发作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威;崔晓媛;王冬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晚期产后出血24例临床分析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是产科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本文对我院5年间发生的24例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书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牙髓及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的原因探讨

    牙体治疗充填多采用根充或塑化方法.患牙治疗期间或治疗后有时出现剧烈疼痛或肿胀等急症表现.本文就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并采取相应的方法治疗.1 临床资料收集门诊患者75人共75颗患牙.牙髓及根管治疗期间或治疗后疼痛原因分析见附表.

    作者:于清华;张荣业;苏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巨噬细胞分泌的效应分子在小鼠急性输卵管炎中的变化

    我们成功地建立了大肠杆菌所致的急性输卵管炎模型,动态观察了不同时期巨噬细胞分泌的炎性介质的含量.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昆明种雌性小鼠,体重20±2 g,鼠龄8周.

    作者:李莉;郝秋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20例临床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儿童发病较少,我院近10年共收治20例,与同期住院成人42例临床症状比较,现就其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靖颖;刘淼;金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新精氨酸类似物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内一氧化氮生成的研究

    一氧化氮是近年来一个研究热点,在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均起一定作用.各种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研究开发有望对败血性休克等疾病的治疗有益.本文旨在观察一种新合成的精氨酸类似物(以下简称新化合物)对巨噬细胞生成一氧化氮的影响.

    作者:杨军珂;吴赛珠;周忠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同种异体骨膜移植

    1978年Finley等[1]首次用吻合血管的自体骨膜移植修复骨缺损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1994年刘建寅[2]等报导带血管的异体骨膜能够成骨并可修复骨缺损,为异体骨膜移植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就带血管的异体骨膜移植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作者:李晓峰;李玲;张信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不典型心肌梗死68例首诊体会

    我院急诊科自1991年10月~1998年10月共收治不典型心肌梗死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宝贞;张耿新;梁永耀;陈光贤;黄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胸闷为主要症状哮喘的临床通气功能和变态反应特征

    为了提高非典型哮喘诊断,阐明胸闷为主要症状哮喘的临床、通气功能和变态反应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现对10例胸闷为主要症状哮喘患者的临床参数、ECP、Pharmacia变应原、IgE、FVC、FEV1、V25%和V50%测定,并与10例典型哮喘和1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

    作者:朱本洪;沈建秀;沈霞;王铁军;沈铮;施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