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哮喘14例治疗分析

欧宗兴

关键词:重症哮喘, 治疗, 报告
摘要:我院1996年以来成功治疗了重症哮喘1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发伤合并休克早期大鼠小肠中发生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多发伤合并休克早期大鼠小肠中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光镜和电镜、原位末端标记法(ISEL),并测定DNA片段百分率(ap%).结果检测到凋亡所特有的DNA梯形条带,说明创伤后小肠细胞凋亡的存在.复苏后6 h各组ap%随创伤程度加重而增大;在6处创伤合并休克组,复苏后1 h ap%已显著升高,3 h达顶峰,以后逐渐下降,24 h仍高于伤前对照组.ISEL法发现大量肠粘膜细胞呈阳性染色.形态学检查显示,凋亡主要发生于小肠绒毛底部的粘膜上皮细胞及固有层的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结论多发伤合并休克早期大鼠小肠细胞大量凋亡,可能是导致肠道内生菌移位和继发多器官衰竭的原因之一.

    作者:官健;金大地;金丽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防治进展

    高血压病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以促进二病的发生,增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故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是严峻而艰巨任务.为了进一步搞好这项工作,回顾了近年来高血压防治方面的某些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何鹰;何厚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胸闷为主要症状哮喘的临床通气功能和变态反应特征

    为了提高非典型哮喘诊断,阐明胸闷为主要症状哮喘的临床、通气功能和变态反应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现对10例胸闷为主要症状哮喘患者的临床参数、ECP、Pharmacia变应原、IgE、FVC、FEV1、V25%和V50%测定,并与10例典型哮喘和1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

    作者:朱本洪;沈建秀;沈霞;王铁军;沈铮;施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腹腔穿刺术在闭合性腹部损伤中的应用

    我院自1983~1997年运用腹腔穿刺辅助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138例,现简介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8例中男106例,女32例.138例均采取右下腹麦氏点为穿刺点.患者取右侧卧45°,斜卧位30°,皮肤常规消毒后,用7-9号注射针头接10 ml注射器,与皮扶垂直进针,入皮下后带3 ml负压缓缓刺入.当腹腔液多时即可获阳性结果,否则变换针头方向,亦可获阳性结果.对于腹穿结果阴性而症状和体征与腹穿结果不符者,可行腹腔灌洗法.

    作者:赵欣;栗百灵;刘自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5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并对其中25例患者作了动态观察.结果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RP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毒后血清CRP开始升高,中毒后第3日达高峰,至中毒后第12日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血清CRP可作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机体组织细胞损伤的一项指标.

    作者:张国林;王希英;高冀辉;赵金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急性脑出血40例心电图分析

    本院1996年1月~1999年1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4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崔桂兰;赵亚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单剂量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异位妊娠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生命,严重影响生育能力的妇科常见急症,如何选择创伤小的治疗方法,如何保留其生育功能,是近年妇科医生的研究热点.氨甲喋呤(MTX)用于异位妊娠的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避免了手术的创伤,但该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及适应症的选择还未有定论,我们仅就使用单剂量MTX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卢美松;曲淑娟;石耀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急诊内镜下注射治疗重症出血性消化性溃疡临床探讨

    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常见,多为自限性,约5%为持续性出血,20%~25%可再出血,且大多数发生在起病48小时内[1].尽管抑酸药对该症大多有效,但仍有约5%~10%用非手术治疗不能止血,需用手术治疗[2].现急诊内镜治疗已成为首选止血方法.本文探讨内镜下紧急注射治疗对重症出血性消化性溃疡的止血疗效.

    作者:牛桂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细菌外毒素在脓毒症发病中的意义

    脓毒症是严重创伤、休克、外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已成为危重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临床流行病学分析显示,G+菌感染所致脓毒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至九十年代已达脓毒症发病率的30%~50%,且常常与G-菌脓毒症同时发生、协同致病[1].业已明确,外毒素是G+菌和某些G-菌感染的重要致病因子,与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本文拟就几种重要细菌外毒素在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彭志齐;姚咏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脑诱发电位对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探讨

    我们选择1996年2月~1998年12月黑龙江省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就诊的32例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脑诱发电位检查,旨在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脑功能改变以达到及早发现异常及早防治的目的.

    作者:叶菁;叶晓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序贯综合治疗

    我们采用序贯综合方法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卫生;陈新杰;杨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斯奇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常规抗炎治疗只能缓解其症状,却难以根治.我们用斯奇康对慢支急性发作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威;崔晓媛;王冬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内钙和TXB2含量与聚集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小板内游离钙和TXB2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用Fura-2/AM荧光技术测定了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25例正常对照组血小板内钙含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小板内血栓素B2(TXB2)含量,用比浊法测定其血小板聚集.结果患者血小板内游离Ca2+和TXB2含量均分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7.26±10.85 vs 119.30±10.94 nmol/L和3.38±0.78 vs 4.88±0.97 ng/109血小板,P均<0.01);在患者中,低(0.5 μmol/L)和高(5 μmol/L)浓度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44±0.19 vs 0.26±0.14和0.73±0.13 vs 0.39±0.19,P均<0.01);在患者中血小板内游离Ca2+含量和TXB2含量均分别与5 μmol/L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分别为0.786和0.593,P均<0.01),而血小板内Ca2+与TXB2成明显的正相关性(r为0.652,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血小板功能处于活跃状态,可能与其内Ca2+含量增加、TXB2生成增多有关.提示在急性脑梗死急性期积极治疗的同时,使用抗血小板的药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仲苟;马中富;黄帆;刘秀琴;梁秀龄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新精氨酸类似物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内一氧化氮生成的研究

    一氧化氮是近年来一个研究热点,在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均起一定作用.各种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研究开发有望对败血性休克等疾病的治疗有益.本文旨在观察一种新合成的精氨酸类似物(以下简称新化合物)对巨噬细胞生成一氧化氮的影响.

    作者:杨军珂;吴赛珠;周忠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肝硬化合并感染及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的变化

    目的观察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白介素-8(IL-8)的变化,探讨其与肝细胞损伤及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30例肝硬化及15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IL-8的变化.常规方法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结果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IL-8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P<0.01).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IL-8分别高于慢性病毒性肝炎(P<0.05)和肝硬化无自发性腹膜炎者(P<0.01).慢性肝病患者血清IL-8水平与ALT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 IL-8可能参与了慢性肝病时肝细胞的免疫损伤,但IL-8与感染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崔淑娴;刘义德;孙德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液β-羟丁酸/乙酰乙酸变化规律分析

    我们用自行研制的酶法测定β-羟丁酸,乙酰乙酸试剂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酮体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现介绍如下.

    作者:于永光;邹德学;于洪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牙髓及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的原因探讨

    牙体治疗充填多采用根充或塑化方法.患牙治疗期间或治疗后有时出现剧烈疼痛或肿胀等急症表现.本文就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并采取相应的方法治疗.1 临床资料收集门诊患者75人共75颗患牙.牙髓及根管治疗期间或治疗后疼痛原因分析见附表.

    作者:于清华;张荣业;苏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重症肺炎合并低钾血症22例分析

    我院近5年共收治重症肺炎118例,合并低钾血症22例(占11%)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3月4例,~6月5例,~9月8例,~12月5例,低钾血症症状在重症肺炎发病后5天内出现者3例,5-10天出现者8例,10天后出现者11例.22例中死亡3例,均为血钾低于2.5 mmol/L以下者.

    作者:由军;孙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施他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我们在1996年11月~1998年12月间,用施他宁治疗30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与22例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在临床疗效、副作用等方面作了较系统的对照研究.

    作者:刘志海;周东生;王晓云;李金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本文通过对120例6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103例60岁以下患者进行对比,以探讨和分析老年AMI的临床特点.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本文全部病例选自我院1994年3月~1998年5月住院患者AMI资料,其中老年组120例,男80例,女40例,高年龄84岁.非老年组103例,男78例,女25例,低年龄31岁.

    作者:田旻;李艳敏;张翠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