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996-2005年内蒙古奈曼旗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阿尔斯冷;宝扎根;王艳芝

关键词:鼠疫, 监测, 分析
摘要:据1975年《奈曼旗鼠疫流行情况》记载,内蒙古奈曼旗1922年以来在144个嘎查村发生人间鼠疫183次,1943-1945年流行较广.1950年以来经细菌学判定鼠间鼠疫疫点59处,1954、1955年流行较猛烈.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江苏省泰州市饮用水含碘量调查

    近年来,随着自来水覆盖率的不断提高,江苏省泰州市城乡饮用水来源发生了明显变化.

    作者:郭加宏;周红卫;陈剑峰;黄文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000-2005年广西自治区鼠疫监测与防治

    目的 分析近几年来广西自治区鼠疫监测结果,为制定鼠疫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0-2005年广西自治区鼠疫监测结果及鼠疫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6年来,共捕鼠95 747只,检蚤21 173匹,培养46 814只鼠脏器,分离出26株鼠疫杆菌;对88 284份鼠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3份;对3 952份指示动物血清进行IHA试验,阳性34份.鼠疫累计发生在2个县的4个乡(镇)34个自然屯.结论 广西自治区鼠疫疫情由爆发至扩散到初步遏制,控制效果显著.

    作者:周树武;梁江明;曾竣;韦锦平;陈达宗;秦石英;鲁翠芳;黄德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蛇纹石除氟砖茶水对大鼠DNA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蛇纹石除氟砖茶水对大鼠血、肝、肾单个核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活化蛇纹石将含氟为5.0、50.0 mg/L的砖茶水分别除氟至1.5 mg/L,予以Wistar大鼠自由饮用,同时设立对照组和未除氟组,共分5组,计70只喂养3个月.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观察血、肝、肾单个核细胞DNA百分含量、尾长和尾动量.结果 除氟组血、肝、肾3种单个核细胞DNA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氟5.0、50.0 mg/L砖茶水组血单个核细胞DNA损伤与对照组、除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氟50.0 mg/L砖茶水组大鼠肝细胞DNA损伤与对照组、除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砖茶水组肾单个核细胞DNA损伤与对照组、除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发现活化蛇纹石除氟砖茶水(含氟量1.5 mg/L)引起大鼠DNA损伤.

    作者:石玉霞;姜树林;孙殿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贵州省龙里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效果20年回顾

    目的 总结贵州省龙里县20年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地氟病)防治效果,为今后地氟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性方法,分析近20年来龙里县在防治地氟病工作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国家投入为主改良炉灶降氟和开展健康教育干预防治地氟病3个阶段的监测结果.结果 ①煤、玉米和辣椒含氟量分别超过了900、200、400 mg/kg,水氟正常(<1 mg/L).②以国家投入为主改良炉灶降氟效果明显好转,但诱发不少消极因素.③健康教育干预后村民防治地氟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转变率增高,学生氟斑牙指数由原来的2.59下降为1.60,尿氟由原来的2.41 mg/L下降至1.45 mg/L.结论 龙里县地氟病发生主要是村民不良健康生活习惯引起,以国家投入为主改良炉灶降氟收效甚微,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是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防治地氟病投入少、见效快的好方法.

    作者:张宏民;罗正文;聂晶;温同安;平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siRNAs表达载体沉默RAB5A基因的位置效应研究

    目的 研究小干扰RNA(siRNAs)表达载体沉默RAB5A基因的位置效应,寻找沉默RAB5A基因的佳作用靶点.方法 利用MFold软件分析RAB5A mRNA的二级结构,构建针对RAB5A mRNA不同位点的siRNAs表达载体,转染Anip973细胞后,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评价siRNAs对RAB5A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针对RAB5A mRNA编码区内可及位点设计的siRNAs分别抑制72%和85%的RAB5A基因表达,而针对不可及位点设计的siRNAs则完全没有活性;非编码区内也存在沉默RAB5A基因的siRNAs有效作用靶点;siRNAs分子与RAB5A mRNA靶序列之间引入2个错配碱基时,siRNAs的抑制活性完全丧失.结论 MFold软件分析的RAB5A mRNA二级结构可以作为分析和寻找可及位点的依据,siRNAs的作用效率与RAB5A mRNA靶位点的可及性密切相关.

    作者:陈香梅;李蒙;刘珊珊;李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005年贵州省第5次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05年贵州省碘缺乏病(IDD)防治现状,完善可持续发展防治策略,使贵州省尽快实现消除IDD阶段目标.方法 根据全国第5次IDD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用PPS抽样法在全省抽出30个县.8~10岁儿童甲状腺检查采用触诊法和B超法,尿碘测定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盐碘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B/T 13025.7-1999),智力测定采用《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CRT-C2图册》进行,5年级学生及18~35岁育龄妇女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结果 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4.42%,B超法3.80%;儿童尿碘中位数289.4μg/L,居民户家中盐碘中位数34.1 mg/kg;儿童智商(IQ)均值92.8,5年级学生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平均分68.23,18~35岁育龄妇女平均分73.87;历年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逐年提高,尿碘中位数趋近于WHO推荐的100~200μg/L的适宜值,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降低.结论 贵州省人群碘营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碘缺乏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今后要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防治策略,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王娟;姚仲英;赵德运;刘铭;周德梅;李晓松;何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加快建立我国鼠疫预警系统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鼠疫疫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为了及时、高效处理突发鼠疫疫情,在2000年,我国制定了《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但近几年,随着鼠疫自然疫源地面积的扩大,鼠疫疫情也有扩大的趋势,因此,根据我国自然疫源地性质,重新修订《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建立鼠疫预警等级,适应新形势下鼠疫防治工作的需要,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鼠疫防治决策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刘振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不同表型鼠疫F1单克隆抗体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4种鼠疫F1抗体的效果.方法 使用过碘酸钠改良法制备酶结合物,酶标抗体的效价和适工作浓度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结果 3株鼠疫F1单克隆抗体中B12标记成功;鼠疫γ球蛋白标记效果较鼠疫F1单克隆抗体B12差.结论 过碘酸钠改良法制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鼠疫F1单克隆抗体B12效果优于另外3种鼠疫F1抗体.

    作者:尹家祥;唐雪;陈平;杜春红;董兴齐;于国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骨关节病的基因易感性研究进展

    骨关节病(osteoarthritis,OA)是关节炎常见的形式,也是在发达国家引起关节功能障碍的首要原因.其病变不同于单纯的老化过程,整个关节均可受累,呈现迟发性关节软骨退化.临床上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直及功能障碍,严重时需置换关节.

    作者:康磊;周玉玲;徐小洁;郭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目的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相关基因,并对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将8 464条小鼠PCR产物按微聚阵排列点样于化学涂层的载玻片上,制成基因芯片;用柯萨奇B3(CVB3)病毒感染BALBc小鼠,在感染后的第4、8、21天,分别将正常和病毒性心肌炎心肌中mRNA逆转录,合成荧光分子(cy3/cy5)掺入的cDNA链制备表达谱探针,芯片杂交和严格洗片后,用ScanArray3000荧光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利用计算机分析病毒性心肌炎心肌与正常心肌中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酶基因(PIM-3)、血管形成因子基因(Ang)-1、组织相容性基因-2的表达,并对获得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小鼠在CVB3感染后的第4、8、21天,心肌中分别发现了1 684、284、98条差异表达基因;PIM-3、Ang-1、组织相容性基因-2的表达被持续抑制.结论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可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PIM-3、Ang-1、组织相容性基因-2的差异表达可能与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和发展有关.

    作者:赵德超;于波;高彦辉;吴健;周令望;钟学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青海省大骨节病病情回顾分析

    目的 汇总青海省3个大骨节病病区自1982-2005年的监测结果,分析大骨节病的发生、发展和影响其病情消长的相关因素.方法 按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对贵德、兴海、班玛3个监测点7~12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临床检查及右手X线拍片.采集发、粮、土等样品,进行含硒量测定.结果 贵德、兴海、班玛病区大骨节病临床、X线检出率分别在0~55.78%、11.37%~59.20%;0~48.68%、25.86%~50.38%;0~63.38%、0~52.63%.病区大骨节病病情缓慢下降,有一定的年度波动.硒测定结果表明,兴海、贵德大骨节病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兴海、贵德病区,大骨节病病情严重、活跃,班玛病区大骨节病自然消退.病区居民食用自产粮以及粮食收割、储藏不科学与大骨节病密切相关.

    作者:李强;赵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吉林省达乌尔黄鼠密度的前瞻性预测

    目的 了解鼠疫主要宿主密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自回归模型,建立吉林省各鼠疫监测县预测黄鼠密度的数学模型,预测吉林省各鼠疫监测县2005-2007年黄鼠密度.结果 成功地建立了12个前瞻性预测黄鼠密度的数学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05、2006、2007年,每年4月份吉林省黄鼠密度分别在0.0369~0.9507、0.0682~0.9298、0.0581~0.9214只/hm2.结论 使用自回归模型,可以前瞻性预测鼠疫主要宿主密度的变化.

    作者:周方孝;张雁冰;张芳;张贵;冮森林;刘振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疆出血热病毒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结果报告

    目的 了解新疆出血热(XHF)的自然界分布状况.方法 对采自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伊犁谷地和东疆盆地23个县(市)的96份病原材料分别接种Vero-E6细胞,病原材料经细胞培养后,胰酶消化制备细胞片,应用免疫荧光试验(IFA)对细胞片进行病毒检测.结果 96份病原材料中,检出新疆出血热病毒颗粒阳性材料16份,分布地区包括巴楚、于田、轮台、民丰、尉梨、莫索湾、吐鲁番和木垒.结论 巴楚、于田、轮台、尉梨、莫索湾和木垒地区存在新疆出血热的自然界分布,而民丰和吐鲁番仅从羊血液标本中查出阳性,不能说明该地区存在新疆出血热的自然界分布.

    作者:王信惠;冯崇慧;孟卫卫;阿扎提;木合塔尔;邰新平;布仁明德;戴翔;张渝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贵州省兴仁县雨樟镇某村3个家族的燃煤型砷中毒调查

    贵州省兴仁县雨樟镇是我国燃煤型砷中毒(coal arsenic poisoning,CAP)的重病区之一,从1976年该地区发现CAP患者以来,CAP患者病例不断增加,1991年调查发现1 548例[1].

    作者:张更建;张信江;沈建华;袁伟;瓦庆彪;徐海环;肖和;蒋玲;周运书;杜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西藏大骨节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一氧化氮和硒水平检测分析

    目的 测定西藏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一氧化氮(NO)和硒(Se)水平的变化,探讨HA、NO和Se在西藏大骨节病发生发展的机理.方法 在西藏拉萨大骨节病病区随机选取大骨节病患者30例(大骨节病组)、病区内健康者30例(病区内对照组)、非大骨节病病区健康者30例(病区外对照组),3组人群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采取静脉血离心制备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A、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荧光法测定血清Se水平.结果 ①大骨节病组、病区内、外对照组血清HA水平分别为(68.56±8.34)、(90.55±18.25)、(92.18±14.61)μg/L,大骨节病组血清HA水平显著低于病区内、外健康对照组(P<0.05);②3组血清NO水平分别为(102.98±26.15)、(35.73±13.32)、(34.65±12.21)μmol/L,大骨节病组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病区内、外健康对照组(P<0.05);③3组血清Se水平分别为(73.34±22.72)、(68.76±20.56)、(98.73±37.20)μg/L,病区人群血清Se水平显著高于非病区人群(P<0.05);④血清HA水平与血清Se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96,P<0.05),血清Se水平与NO水平有负相关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85,P>0.05).结论 西藏成人大骨节病的发生发展与血清HA水平降低和NO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康龙丽;许鹏;扎西桑珠;巴桑卓玛;李小迎;郭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染砷大鼠尿砷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

    砷是有毒元素.有研究表明,砷中毒能破坏人体中自由基生成与清除的平衡状态,引起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为此,作者利用染砷大鼠,通过剂量-反应关系,观察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和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和防治慢性饮水型砷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马栓柱;许秀举;罗绥兰;王海英;高艳荣;程世华;丁国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上调细胞周期素B2基因的表达

    目的 研究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LR)转基因表达对细胞周期素B2启动子(cyclin B2p)转录的调节作用,从而进一步探讨ALR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方法 根据文献确定细胞周期素B2p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细胞周期素B2p,克隆至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3-cyclin B2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系,同时与ALR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LR共转染HepG2细胞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pCAT3-cyclin B2p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CAT3-cyclin B2p与pcDNA3.1(-)-ALR共转染HepG2细胞系的CAT表达活性是pCAT3-Basic空载体的25.13倍,是pCAT3-cyclin B2p单转染的2.60倍.结论 人ALR对细胞周期素B2p基因的转录表达具有反式激活作用.

    作者:邵凤娟;成军;马英骥;郭江;刘妍;王巧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消除碘缺乏病评估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碘营养充足状态下新生儿脐带血与足跟血TSH水平间及其同母体孕期尿碘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南省碘营养良好地区(居民户盐碘>20 mg/kg,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100 mg/L,8~10岁儿童B超法甲状腺肿大率<5%)作为调查点,收集孕妇妊娠各个不同时期的尿样测定尿碘.采集新生儿脐带血和足跟血,采用酶免疫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TSH水平.结果 采集不同时期孕妇尿样956份,尿碘中位数255.4μg/L,小值为32.6 μg/L,大值为2 153.0μg/L.采集新生儿脐带血合格样品289人份,TSH均值为2.32 mU/L;采集新生儿足跟血合格样品246人份,TSH均值为1.22 mU/L,脐带血与足跟血TS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5,P<0.01).在孕期尿碘≥100μg/L的母亲中,其新生儿脐带血TSH>5mU/L所占比例<3%,新生儿足跟血TSH也显示同样结果.结论 孕期碘营养良好是保证新生儿脐带血TSH达标的前提条件,在孕期碘营养良好状态下,盐碘、尿碘、甲状腺肿大率和新生儿脐带血TSH各项指标间将会保持良好的相关关系,以新生儿脐带血TSH作为监测指标可以更灵敏的反映人群的碘营养状态.

    作者:郑合明;王传钢;高平;张栓虎;杜正旺;王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000-2004年福建省漳浦县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福建省漳浦县历史上曾有鼠疫流行[1],为了解漳浦县人间鼠疫和动物间鼠疫疫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疫情的流行和蔓延,根据省卫生厅鼠疫监测工作会议精神及全国鼠疫监测方案要求,漳浦县卫生防疫站对鼠疫宿主动物鼠类及媒介蚤类进行监测,现将2000-2004年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姚建有;张坤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规范化使用医学论文中的表格和插图

    医学论文中含有许多表格和插图,这种文表结合,图文并茂的写作方式,不仅对文章的内容起到补充作用,完整、全面、深入的展示科研成果,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而且还能吸引读者,使他们对文章产生好感而引导阅读.

    作者:王丹娜;陈晶;李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