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化镓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观察

王治伦;邸明芝

关键词:镓, 大鼠, 骨质疏松
摘要:目的探讨镓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切除大鼠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经氯化镓治疗12周后,用单光子法测量骨密度;放免法检测相关血清学指标;测定骨病理形态学指标.结果氯化镓治疗组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骨小梁间距低于骨质疏松对照组,而骨密度和骨小梁宽度高于骨质疏松对照组.结论镓对去卵巢所致大鼠的骨质疏松有效.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云南罗平布依族村鼠间鼠疫爆发调查

    2001年6月位于滇、黔、桂交界的云南省罗平县鲁布格乡多依、木纳两个布依族村相继发现大量自然死鼠,经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为鼠间鼠疫,随后进行灭蚤-灭鼠-灭蚤等控制措施,仅用20多天将其消灭于萌芽中,而未波及人间.

    作者:张云生;李继华;杨静淑;何丽芳;舒自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饮水加氟须慎重

    根据中国国情和氟安全性的研究进展,从6个方面阐述当前在我国还不适于开展水源氟化工作.

    作者:孙殿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不同碘摄入量地区居民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碘摄入量人群甲状腺肿(甲肿)和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方法对盘山县、彰武县和黄骅市的缺碘、碘充足和高碘3个农村地区3 386名14岁居民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TAA)和尿碘测定.结果缺碘、碘充足、高碘地区尿碘中位数(MUI)分别为103、374和615 μg/L;弥漫型甲肿患病率分别为19.5%、13.6%和5.1%;结节型甲肿患病率分别为3.7%、3.5%和2.5%.甲状腺单发结节检出率分别为8.8%、8.3%和4.1%;多发结节检出率分别为3.8%、1.9%和6.7%.非毒性甲肿患者血清TSH水平盘山和彰武明显低于同地区无甲肿者(P<0.01);TAA阳性率高于正常人群(P<0.05),以黄骅为显著.结论在MUI为100~600 μg/L的碘摄入量范围内,随碘摄入量增加弥漫性甲肿患病率逐渐降低,结节性甲肿患病率无明显变化.缺碘地区甲状腺单发结节高发,高碘地区多发结节高发.缺碘和碘充足地区甲肿有自主性功能,高碘地区甲肿无自主功能.非毒性甲状腺肿、特别是高碘甲状腺肿存在自身免疫异常.

    作者:胡凤楠;滕晓春;滕卫平;关海霞;杨帆;高天舒;王微波;史晓光;佟雅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VE拮抗氟对大鼠脑氧化损伤的实验观察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F对大鼠脑的氧化损伤作用及VE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脑匀浆施加不同浓度NaF及VE处理因素后,分别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不同浓度NaF与大鼠脑匀浆在37℃水浴1 h时,随着NaF浓度的增加,MDA逐渐升高;并且能抑制大鼠脑匀浆的SOD、GSH-Px活性;VE能拮抗NaF诱导的大鼠脑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提高GSH-Px活性.结论 NaF对大鼠脑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抗氧化酶的活性,造成脑组织氧化损伤作用增强有关.

    作者:贾丽红;刘莉;李冰;赵越;谢淑云;杨军;孙贵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宝鸡市克山病急发病况简要回顾

    宝鸡市共有12个县(区).克山病发病分布于陇县、千阳县、凤翔县、岐山县、麟游县、凤县6个病区县.在50~60年代,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克山病暴发的病史.至1990年,这6个病区县30年间克山病急发病例425例,累计死亡348例,以千阳县、凤县发病较重,占总发病例数的73%,其次为凤翔县、麟游县等.1984-2001年以来,6病区县的3个5年段克山病在千阳县、凤县、陇县出现散在小区域流行,以自然慢型克山病的急发为主,尤以陇县为重要.

    作者:刘琴;庞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法莫替丁分散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

    目的研究法莫替丁分散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分散片与普通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设计,10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法莫替丁分散片或法莫替丁普通片40 mg后,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法莫替丁的体内过程符合血管一室开放模型.法莫替丁分散片与普通片剂的Tmax分别为(2.25±0.42)h和(2.40±0.57)h;Cmax分别为(163.29±37.93)μg/L和(162.46±17.91)μg/L; T1/2K分别为(2.39±0.31)h和(2.50±0.44)h;AUC0-t分别为(705.97±202.27)μg*h*L-1和(741.44±168.89)μg*h*L-1,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分散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

    作者:杜智敏;张波;王珍;孙考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氟对鸡红细胞膜唾液酸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对鸡红细胞膜唾液酸(SA)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250只1日龄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0只.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第2~5组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氟化钠,使日粮中氟的含量分别为500,1 000,1 500,2 000 mg/kg实验期为150 d.测定血清中氟及红细胞膜SA的含量.结果成功地复制出了不同程度的鸡慢性氟中毒模型,氟中毒组鸡红细胞膜SA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降低,SA含量与血清氟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r=-0.526,P<0.01).结论氟能破坏红细胞膜SA的代谢,是导致机体贫血的原因之一.

    作者:刘国艳;柴春彦;康世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环境建设灭螺措施及对血吸虫病的影响

    总结江湖洲滩地区灭螺及对血吸虫病影响的有关研究资料,证明在有螺洲滩湿地采用环境建设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可取得良好的灭螺及防治血吸虫病的效果.

    作者:彭惠玲;李才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硒对人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亚硒酸钠(Na2SeO3)对人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健康人红细胞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损伤组、硒保护组等,观察Na2SeO3对氧化剂(碘乙酸、邻苯三酚)所致人红细胞膜的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硒保护组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明显低于损伤组;硒保护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的酶活力明显高于损伤组;硒保护组通透亚硝酸钠(NaNO2)的能力显著提高,钾离子渗漏量显著降低.结论 200 μg/L的亚硒酸钠对红细胞膜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于泓;周宏博;杨歌德;周葆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地方性氟中毒人群血清中脑髓鞘碱性蛋白含量研究

    目的研究氟中毒对脑组织的损伤,探讨氟中毒人群血清中脑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与脑髓鞘损伤的关系.方法用MBP-ELISA法分析血清中MBP含量,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血清氟含量.观察对象为3组,氟骨症患者组、病区健康人组、非病区健康人组.结果氟骨症患者组和病区健康人组血清MBP含量显著高于非病区健康人组(P<0.01),氟骨症患者组与病区健康人组差异无显著意义.氟骨症患者组血清氟含量显著高于病区健康人组和非病区健康人组(P<0.001),病区健康人组显著高于非病区健康人组(P<0.001).结论氟可造成氟病区人群大脑髓鞘脱失,使血清MBP含量升高.这种变化可能早于骨相损害,并且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很严重.

    作者:程晓天;高建国;王三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攀枝花市3例疑似克山病调查报告

    2001年7月攀枝花市地方病防治所报告,攀枝花市仁和区啊喇乡官房村高汝龙一家4口中的3人为疑似克山病,经由克山病老专家程云鸟狱主任医师组成的克山病调查组调查确证,3例疑似克山病人中2人诊断为潜在型克山病,1人排除了克山病.

    作者:蔡卫;程云(狱鸟);邓斌;周定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青海高原新生儿脐带血TSH正常参考值探讨

    目的确立青海省新生儿脐带全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参考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农业地区、牧业区47所(省、市、州、县)医院住院分娩的21 858例新生儿脐带血进行TSH水平测定.结果青海省新生儿脐带血TSH中位数为3.565 mU/L(0~99.999 mU/L),97%分位值为11.881 mU/L, TSH频数分布为正偏态分布,不同地区间新生儿脐带血TSH测定值有差异,新生儿性别间结果无差异.结论以TSH 97%分位值11.881 mU/L作为青海省新生儿脐带血TSH的正常上限值,为碘缺乏病的防治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周琳;文海;唐艳萍;曹慧萍;陈黎琳;李树帮;魏生英;熊传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出生季节对脐带血TSH值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季节对碘营养状况正常的新生儿脐带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影响,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生儿TSH正常值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在湖北省碘营养状况良好的3个市区,历时1年采集新生儿脐带血649份,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TSH值.结果新生儿TSH中位数3.446 mU/L,97%分位值为11.964 mU/L,>5 mU/L的比例为25.4%,且春、夏、秋、冬4个季节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碘营养状况良好的环境下,新生儿出生季节是影响脐带血TSH值高低的因素之一.

    作者:郑朝晖;龚新国;陈连璋;陆剑波;阎文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我国各生态型鼠疫菌外膜蛋白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我国17个生态型鼠疫菌的外膜蛋白谱型,为鼠疫菌分子生物学分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终浓度为10 g/L的氯霉素28℃下杀死鼠疫菌后,采用Trion-200改进法进行外膜蛋白的提取.以4%积层胶、12%分离胶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根据低分子量标准蛋白和被试菌株的泳距作相关分析,得出各条蛋白带的相对分子量.结果 SDS-PAGE上各生态型鼠疫菌28℃培养物表达的外膜蛋白带在相对分子量大于40 kD小于30 kD的区域谱型基本一致,而在30~40 kD之间稍有差异,岗底斯山型的部分菌株较141株多一条31.6 kD带,锡林郭勒型菌株缺失32 kD条带.结论鼠疫菌的外膜蛋白,作为鼠疫菌种下的分类仅对田鼠型菌株意义较大.

    作者:祁芝珍;于守鸿;祁美英;金丽霞;王秦宁;席亚芳;朱锦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海南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目的了解海南省碘缺乏病(IDD)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和分析海南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历史和现状.结果海南省碘盐推广普及困难,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处于全国落后状态,防治工作缺乏专业人员、基础设备和防治经费.缺少一个结构完善、运行良好的防治工作体系是海南省碘盐推广普及工作困难、IDD防治工作落后的原因.结论建立海南省IDD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普及IDD健康知识,对重点人群进行重点宣传,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病情监测,加强盐业生产和食盐市场的管理,改变海南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现状,推动普及碘盐工作,在海南省实现碘缺乏病的可持续消除.

    作者:魏海春;杨斌;马永忠;冯礼明;韩彩轩;赵明;陈燕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EcoRI酶切柯萨奇B3病毒基因片段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以往对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研究主要依靠电镜、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等方法,这些技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新近发展起来的原子力显微镜(AFM)是一种具有原子级分辨率的超微结构研究工具,与传统手段相比,具有分辨率高、制样简单以及可以在接近生理条件下成像等优点,因此在生物结构的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通过AFM对柯萨奇B3病毒(CVB3)基因片段的酶切观察,探讨AFM在生物大分子领域的应用前景.

    作者:赵铁强;国立秋;钟照华;田野;董申;钟学宽;孟繁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舟山市册子岛居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发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舟山市册子岛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发病情况及致病因素.方法于1999年6月按线索采用入户回顾性调查,设病例组和对照组.结果核实甲亢病例20例,患病率0.49%,尿碘中位数125.5~130.0 μg/L,碘盐合格率平均85%,水质检测锌、铁超标,对照组动物蛋白食用率明显高于病例组(P<0.01),加服碘盐后甲亢发病占总数的50%.结论碘致性甲亢应予重视.动物蛋白有预防甲亢发病作用.

    作者:蒋元法;张均和;俞彩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无器质性心脏病老年人术后快速心房颤动的转复

    目的观察静脉推注胺碘酮转复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外科手术后快速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6例术后3 d内发生快速房颤的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年龄59~83岁,平均67.1岁,发作时心室率120~173 次/min,平均152.3 次/min,观察1 h后,静推胺碘酮150~300 mg,继以600 μg/min静脉滴注维持24 h.结果 16例患者,13例在静推胺碘酮过程中及静推后20 min内转复为窦性心律,3例在静推后40 min内转复,并维持到观察结束,无1例出现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等严重副作用.结论静推胺碘酮是转复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术后快速房颤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的方法.

    作者:金丽娟;王晓云;曹唯;白秀萍;秦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性白血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

    急性白血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报道较少[1].为提示临床医生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浮肿时应考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存在,现将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魏庆芳;耿洁;孔佩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骨节病儿童及成人关节软骨中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的表达

    目的探索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PTHrP)在大骨节病儿童及成人关节软骨中的表达及分布.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正常儿童和成人与大骨节病儿童和成人关节软骨中PTHrP的表达.结果①大骨节病儿童关节软骨表层、中层、深层PTHrP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30%、24%和31%,中层、深层表达率比正常儿童明显增高(P<0.01);②大骨节病成人关节软骨表、中、深层PTHrP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54%、46%和16%,各层细胞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③大骨节病儿童与成人比较各层软骨细胞PTHrP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表现为表、中层成人高于儿童,深层儿童高于成人.结论大骨节病患者关节软骨中PTHrP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对照.

    作者:张艳;郭雄;王波;张增铁;李幼芬;许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